目前所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武汉理工大学4+0国际本科、北京理工大学4+0国际本科、集美大学4+0国际本科、上海理工大学4+0国际本科、上海大学4+0国际本科、郑州西亚斯4+0国际本科、沈阳师范大学4+0国际本科、中央财经大学4+0国际本科、温州肯恩大学4+0国际本科、中国农业大学4+0国际本科,吉林大学4+0、宁波诺丁汉大学4+0国际本科、西交利物浦大学4+0国际本科等多个项目都有招生。4+0国际本科面对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广西、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多个省份进行中外合作办学,国际本科招生。
2003年,中国留学服务中心(CSCSE)和英国苏格兰教育管理委员会(SQA)联合引进了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同年,武汉理工大学正式承办了该项目。在十八年的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中,共培养出3600多名毕业生和770多名在校生。
武汉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与交通运输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在校本科生36000多人,博士、硕士生18000多人,留学生1700多人,教职工5381人;现有学院(部)25个,本科专业92个;拥有17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和39个硕士学位授权领域。
培养模式:3+1,2+1,1+3
项目简介:
该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课程,第二阶段是专业课程(入学时成绩优异者可以免修第一年的基础课程,直接进入后两年的专业课程),学生在武汉理工大学学习三年,完成规定的课程,通过考试,获得英国苏格兰教育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英国高等教育文凭。获得英国高等教育文凭的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在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所大学中继续修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其中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武汉理工大4+0国际本科国际认可吗,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爱尔兰,荷兰,芬兰等十多个国家的100多所大学。
学生在完成武汉理工大学第一阶段一年的基础课程后,自愿选择国外合作大学(均为教育部认可的外国高校)攻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取得国外大学学位国家承认学历。
录取原则
(1)考生高考总分达到生源所在地本科录取分数线,英语总分为90分(英语总分60%)以上,免笔试,面试合格。
(2)考生的雅思成绩为5.0分或以上者,可以直接进入二年级学习,而不是预科;考生的有效雅思成绩为4.5分,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当地高考英语总分80%,通过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和 SQA组织的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直接进入二年级学习。
毕业证书:国内3 (2)年,获得英国高等教育文凭;国外1年以上学历(国家承认);继续出国深造,一年内可获得硕士学位(国家承认)文章来自南风书轩。
招生专业: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商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
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本科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先后隶属于教育部、交通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法、经、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拥有完备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现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7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51个硕士授权二级学科,4个专业学位类别,48个工程领域,20个工程硕士领域,28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领域,18个工程博士领域,24个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7个国家或教育部试点、示范专业,有6个国家或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有8个湖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有10个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 师资队伍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00余名,其中武汉理工大4+0国际本科国际认可吗,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3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30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300余人。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办学理念,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优出口”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现为“国家级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8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25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优质研究生课程、3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2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9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22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近年来,学校在国内外各类大学生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共获国际奖72项、国内奖336项,有60多项成果入选“挑战杯”等全国性大学生科技作品展。 科研工作 学校拥有完善的基础研究、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研发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车联网与协同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现代企业文化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术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的100多所高校和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关系。学校具有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和港澳台侨学生的资格,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生。学校为国际驾驶执照培训定点单位,也是我国仅有的两家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培训基地之一。 校园环境 学校位于中国光谷中心地段,占地4000余亩,建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校园毗邻凌家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武汉市主干道解放大道和中山大道之间,交通便利;周边集中了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和科研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2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