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2012年暑假我决定放弃高考,前往美国完成本科+硕士学业,到2019年夏天返回中国,开始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我经历了本科申请时的迷茫与无知,却也在研究生申请时DIY完成了10所商学院的硕士学位申请,并拿到了其中5所的录取信。
短短数年能够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的真正原因是美国的教育帮助我真正认识了自己,也因此成功地用文书与面试,说服了一位又一位挑剔的商学院面试官。
我决定将这段通过两次留学申请展示最好的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与每一位读者分享挖掘自身使命的心路历程。
背景简述
本科:
of , Davis.
研究生:
of , Simon .
TOEFL:
95
SAT:
2030
GMAT:
690
录取情况
本科:
of , Davis
of ,
研究生:
, H.Smith
, of
Penn State , Park, Smeal of
of , Simon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本科申请
在我刚刚踏入厦门双十中学的那一天,我并没有想过有一天我将选择一条与身边可爱的同学们截然不同的道路,可有时一只蝴蝶轻巧的振翅确能改变一个人的世界。
我在准备高一下半学期期末考时不幸着凉,没能进入实验班,父亲便让我利用高一的暑假前往北京学习SAT罗切斯特大学研究生申请难度,感受一下美国的高考。
我直到课程结束,返回厦门时做出了这个影响一生的决定。
背后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一次与实验班的错过就让我对国内高考失去了信心,也不是我在一个月的SAT军事化培训后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而是我天生的。
从父亲那遗传的不愿与大部分人走相同道路的基因让我选择离开高考的大部队,走上越洋求学的道路。
准备标化考试,应付高中老师,第一次自己规划学习时间等等几乎每一个留学生都会经历的过去就此不表,只说我拿着2030分的SAT与95分的托福踩上了美国大学申请的独木桥。
以2013年的竞争态势而言,我这般成绩有资格将US news 50名左右的学校作为保底,但不足100分的托福也让我与全美top20的学校就此无缘。
除开一所学校的综合排名,专业也是我在选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我的高中化学成绩优异,却不想在实验室消耗青春,于是选择了与化学相关,但并不十分注重理论研究的化学工程。
这样不加思考,无调研基础的选择在日后被证明是我大学后半段痛苦的来源,可这样的经历也让我在选择研究生院校时更加谨慎,个中细节会在下文慢慢道来。
除了我自身的热爱,家长也从未来职业的角度为我设计了备选方案。
如果我日后不想成为一名工程师,我可以在研究生阶段申请商学院,一来商学院一向欢迎工科背景的学生,二来工商复合背景也在现在的职场上颇受欢迎。
这样长远的规划对于18岁的我而言太过遥远,而以当时我对化学的一腔热情,能够在本科攻读化工已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学校的综合排名与就读专业确定后,只要化工专业排名仍在前50名,它便是我的候选目标之一。
针对各个学校的不同要求,当时与我合作的半DIY留学中介为我准备了一套详细的沟通计划,确保在对我有了充足的了解之后再进行文书的撰写。
我与中介明确了表达我对化学的热爱,例如高中化学的好成绩与喜爱在生活中完成小的化学实验,又准确传达了我更喜欢与人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等选择化工的原因;同时,我也对前往美国留学的原因做了更为完善的阐述,从之前的懵懂到文书上对中国应试教育的不适应与SAT学习后对批判性思维的向往等等。
这样坦诚、精确的沟通是我拿下多份offer的重要因素,因为只有在了解了我的优劣势和个人兴趣爱好,结合不同学校的要求之后,中介才能最大程度地用缜密的逻辑将两者结合,帮助我从数万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最终,凭借着精准的文书表达,我拿下了UC DAVIS(us rank 38),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us )和普渡大学三所学校的化学工程offer。
然而,在offer的选择上我和家人出现了较大分歧。
我们一致认为综合排名靠后的普渡大学不予考虑(其只考虑综合排名,而忽略普渡大学工科强校的逻辑在今日看来有待商榷),而我和父亲则分别认可UW和UCD,因为他担心城市的诱惑会让我迷失自己。
我的父亲在当时用武力帮我做出了选择,最终我前不得不往UCD完成本科学业。
我没有坚持主见的另一原因,是我内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能隐隐感觉到我更喜欢城市的生活,与UW所在的西雅图有一丝莫名的联系,却没有一个理性的原因或逻辑来支撑我的观点,我也就此选择了服从。
本科学校的选择是我最后一次没有听从自己的内心,因为后续四年艰难适应的慵懒的Davis小镇生活以及一次西雅图UW之行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虽然我可能无法列举出清晰的逻辑来证明的观点,但内心深处的声音很可能是最适合我的决定,而这样的教训也让我在研究生申请时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终破楼兰。
就算身处田野,美国大学的生活仍旧充满了青春的荷尔蒙,初到美国的头两年我切身体会了什么是『此间乐,不思蜀』。
因为化学工程专业的复杂性,我在本科学习的前两年所修课程皆为基础科目。
我理科基础十分扎实,所以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并没有因为非母语教学而给我带来什么困扰,我的大一大二便充斥着欢声笑语。
那时的我并未想过,在短短的数月之后,等待我的将会是一篇又一篇的实验报告和无休止的工程论题,以及一道许多人到不惑之年也没有答案的人生哲理题。
经过两年的基础学习,我在大三开始了热动力学,质量传递,热传递以及流体力学等化工专业课的学习。
其复杂的思考逻辑,高深的专业知识,以及需要不断求解高阶方程的特点让我这个颇具文科思维,又有一些小清新追求的人苦不堪言。
幸运的是,我还有机会通过第二段高等教育离开化工,甚至离开工程行业。
因此,寻找自己未来真正想要从事的行业,以及思考如何能够达到预设的目标,成为了紧张学业之外最为紧迫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中,解决了第一个就意味着后续的工作只是为能够从事我热爱的事业做准备,可第一个问题难度颇高,否则茨威格就不会说出我在本文开头时引用的那段话。
幸好,在了解自己这件听起来简单,做起来极难的事情上,我属于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我在大二的时候加入了UCD交响乐队,我一度认为成为一名音乐家便是我的使命。
可在大二学业逐渐繁重,乐队的排练成为了我复习考试,温习功课的阻碍时,我意识到我热爱的是在社交媒体上与朋友分享乐队经历时获得的虚荣与演出时获得的满足感,而不是拉琴,即参加乐队的核心内容本身。
换句话说,我的使命应该满足这样一个条件:即便做某件事情带来的结果是失败和沮丧,我也会因为做这件事情本身给我带来的热情而一直饱含激情的坚持下去。
经过漫长而繁杂的对自己的剖析,我将自己的特长总结为拥有理工科系统化逻辑思维能力,兼具文科爱好带来的沟通技巧,再结合当下职场我能够匹配的职业,我最终决定将咨询等高智力集中行业作为我的职业目标。
研究生申请
确定目标之后,便是铺设脚下的道路:我需要一个商科的研究生学历,而不是我并不热爱的本专业研究生来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
一来我能够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为未来从事热爱的事业做准备,二来能够完成本科刚入学时长辈为我设计的路线,增加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目标确立之后,剩下的便是搭起通向梦中彼岸的桥梁了。
这一次,在经历了高中的迷茫和对自己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我有了充足的自信,决定DIY申请研究生院校。
step1、确立研究生读取的专业
商学院有许多分支,抛开对工作经验有硬性要求的MBA,商学院还包含了BA( ),,,和等许多供研究生深造的项目。我的目标是咨询,那么管理(),市场营销和BA,以及与BA类似的MA( )便是我的选择对象。
当下又恰逢大数据时代,符合就业潮流,能够接触到未来咨询可能需要的数据分析的BA和MA成为了我研究生专业选择的首选。
step2、对美国商学院的筛选
我在US NEWS上找出了商学院排名TOP50,再经过专业筛选,我列出了十所学校组成的 list,从保底的普渡大学商学院,到塔夫次商学院,我所选的专业不仅有BA,MA,还有管理和营销,在这些领域的深入研究都对我未来能够进入咨询行业有着巨大的帮助。
step3、文书的撰写
确认了学校与专业之后,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难题便是文书的撰写了。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商学院申请的最大不同:每一封文书的要求都不一样,也就意味着每一封文书都需要做不同的准备,以满足各式各样的要求。
其他的研究生学院,如工学院,理学院的硕士申请大概率是一篇要求相近的PS外加一些简答题,而商学院的文书要求却如毕业后的花花世界一般充满了可能。
从针对性地描述自己的失败,到自己的职业之路,再到商业案例分析与PPT制作,商学院的文书消耗了我大量的精力。
但我认真地对待每一封文书,将自己最优秀,也最契合学校对新生的要求与期望的一面用最为理性和优美的文笔表达出来,因为每一所商学院都是我精挑细选的结果,是我通往理想行业咨询的条条大路。
2017年的冬天是十分辛劳的,我除了撰写10所商学院共计16篇申请文书,考取GMAT之外,还需要维护本科的好成绩。
然而,那时的我为自己流下的每一滴汗水感到快乐与满足,因为我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在一点一点地帮助我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申请结果
我的申请结果也颇为喜人,我收到了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 ),普渡大学商学院(),里海大学商学院(),宾州州立大学香槟分校商学院()以及罗切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 )的offer,其中普渡大学商学院和里海大学商学院更是提供了每学期5000美金的奖学金。
在商学院排名相近,而综排差距明显的情况下,我选择罗切斯特大学的offer,在2018年7月正式成为了西蒙商学院的一员。
我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我得到了幸运女神的垂青。
现在
2019年年初我决定回国工作,罗切斯特大学在国内职场的名气远胜于其他四家,也为我今日加入,一家享誉世界的市场研究咨询公司埋下了伏笔。
我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还有很多未知在将来等待着我前去探索。但我曾犯下的错误,曾获得的成就,都能够帮助每一位立志在美国求学的晚辈避免重蹈我的覆辙。
我的本科申请懵懵懂懂,在中介的帮助下完成了申请,却也意识到了了解自身的优劣势,通过研究学校相关信息提升录取几率的重要性。
在申请本科阶段,一个好的候选人应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对世界强烈的好奇心,和对自己充分而理性的了解,如果能在文书中清晰地表达这些内容,为招生官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进入理想院校完成学业的概率将会大大提升。
同时,我也不会忘记在本科选校时的不果断,让自己不得不在农村与缓慢的节奏抗衡,直到毕业才能重回城市的怀抱。
而研究生的申请虽然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局,却在学校的选择方面考虑欠妥。
在本次研究生选校过程中,我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地理位置。
2018年的我还计划在美国工作,而地理位置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便是佩斯大学(Pace ),一所综合排名全美170名的大学,却因为紧邻华尔街的优越地理位置,其金融行业就业率甚至高于许多TOP30的学校。
如果我最后选择在美国工作,那么一所坐落于大城市的商学院对我求职的帮助会大大高于一所排名靠前,却位置偏远的学校。
这样的教训,我也不希望在其它人身上重演。
总结
无论是本科成就自我的申请,还是研究生面向职场的准备,我都在自己身上吸取了许多教训,总结了诸多经验。
我由衷地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平台,帮助更多的孩子圆梦美国,寻找并成就自己一生的使命。
导师背景
罗切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营销分析硕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化学工程学士。
DIY完成跨专业研究生申请罗切斯特大学研究生申请难度,方向为, 和,收到多家TOP50美国商学院录取,专注以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
目前在上海一家英国市场研究咨询公司工作,拥有丰富的和 行业求职和工作经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26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