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博士后年薪40万起!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招聘公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招聘公告(博士后年薪40万+,最高70万)薛刚,博士,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20年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毕业直接受聘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2022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准长聘教职,在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成立基因编辑工具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担任独立PI/课题组长。

中国医学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招聘公告(博士后年薪40万+,最高70万)

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院所”)成立于2014年,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地方政府共建的新型研究机构。院所目前聚焦系统医学研究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汇聚多个国际优秀学术团队,集中攻克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关键瓶颈问题,重点打造生命组学、代谢、实验动物、化学生物学、分子影像、免疫学和大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等前沿平台,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高地。目前院所具有高通量测序和高性能生物计算、免疫功能检测、动物实验、RNA分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等多个技术平台(详见:)。研究平台一流、学术氛围浓厚、运行经费充足。因学科发展,多个课题组聘副研、助理研究员及博士后各层次人才,并提供相应的优厚待遇保障。

博士后/副研/助理研究员任职条件1、身心健康,可全职从事科研工作(博士后职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2、取得生物学相关领域博士学位(博士后职位获得博士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过高质量sci论文1篇及以上;3、具有独立申请项目、撰写论文及独立科研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事业心、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待遇支持(博士后)1.年薪:协和青年学者40万起,协和海外(含港澳台)青年学者50万起,获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人才项目还可享受累加支持。未进入上述计划支持的博士后18万元起;2. 享受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等福利;3. 协助申请人才公寓、协助安排子女入学入托问题等;4. 对于能力突出、工作表现出色者,根据绩效发放额外的奖金和补助;5. 支持聘期内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省、市资助的各级课题,以及各类博士后基金和项目;6.协和青年学者及协和海外(含港澳台)青年学者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岗位支持,在站满2年可申请卫健委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博士后出站考核优秀,可申请院校准聘长聘系列教职(独立PI)助理教授或准聘副教授岗位。

待遇支持(副研/助理研究员)1.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提供良好的上升空间,其中副研究员可申请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导资格及相应的安家费等;2. 享受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等福利;3. 协助申请人才公寓、协助安排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4. 支持聘期内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省、市资助的各级课题基金和项目;5. 对于能力突出、工作表现出色者,根据绩效发放额外的奖金和补助。

科研助理/实验室管理员任职条件1.生物医学相关领域本科及以上学历,能够开展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动物操作等实验。2.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精神,协助PI管理实验室,包括实验资源管理、经费管理和材料订购等。待遇支持1. 待遇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和院所相关规定,并根据绩效发放奖金和补助。2. 根据个人需求和择优方式,可协助申请北京协和医学院读博深造机会。

课题组介绍薛刚 课题组

薛刚,博士,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10年于吉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5年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至2021年先后在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和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2021年12月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准长聘教职。2022年1月全职加入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作为研究员、独立PI、课题组长开展肿瘤免疫治疗的转化应用研究。近年来社会科学院博士后,以唯一第一作者在 Cell (2021,PMID: )、 (2021,PMID:)、 (2019,PMID:)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性学术论文。薛刚课题组正在招收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博士后,欢迎具有肿瘤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或生物材料学相关研究背景的优秀人才加入。

张晓辉 课题组

张晓辉,博士,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20年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毕业直接受聘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2022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准长聘教职,在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成立基因编辑工具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担任独立PI/课题组长。课题组从事基因编辑工具的开发、优化以及在疾病动物模型和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 、 Cell 、 & Cell( story)和 – Acids 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其研究成果被多家著名学术杂志 、 Cell 和 & Cell 等做亮点报道。荣获包括中国细胞生物学会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申请国家专利12项,其中4项已授权。

课题组正在招收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博士后,欢迎具有酶定向进化、细菌等微生物基因工程改造、DNA损伤修复机制、蛋白结构理性设计、生物信息、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等相关研究背景的优秀人才加入。

郭欣政 课题组

郭欣政,博士,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04年在河南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9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在耶鲁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2015-2019年先后在耶鲁大学医学院、西奈山伊坎医学院任副研究员。2019-2022年在西奈山伊坎医学院任助理教授。2022年至今在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课题组主要围绕视网膜疾病相关的根本科学问题,研究神经损伤、保护和修复的机制,开发保护视觉或治疗视觉损伤的方法。以第一作者在Cell、eLife、 、Cell 、 、STAR 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课题组正在招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优秀博士后。热烈欢迎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优秀人才加入,共同成长!

顾志敏 课题组 顾志敏,博士, 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在美国犹他大学、爱荷华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完成博士后训练。课题组主要以血液系统为模型,研究造血系统发育以及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机制,以及开发相应的治疗策略; 利用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代谢组学等高通量手段,结合细胞、动物模型以及临床样本发掘血液肿瘤转化过程中表观遗传及代谢机制。目前共发表 SCI 论文 30余篇,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于 , ,Blood, 等杂志。以共同作者发表于, Cell, , Cell , of , Blood, 等杂志。

课题组正在招收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后以及科研助理/实验室管理员。欢迎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各类优秀人才加入。

陈东升 课题组 陈东升,博士,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具备病毒学、遗传学、免疫学、演化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网络编程的交叉背景。熟悉前沿测序技术,如单细胞转录组、单细胞表观组、单细胞多组学、空间转录组测序。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和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出生缺陷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在 、 Acids 、 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主持或参与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组将结合基因组大数据、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单细胞测序、空间转录组测序等高通量实验技术,解析个体发育和复杂疾病发生的分子调控机理,筛选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药物靶标。

课题组正在招收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后以及科研助理。欢迎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各类优秀人才加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26995.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张老师
上一篇 2023年 8月 26日 下午5:01
下一篇 2023年 8月 26日 下午5:0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