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道炯
所在系
国际政治经济学系
职务/职称
教授、博导
学位
政治学博士
研究室
国际关系学院楼 A216
办公电话
办公传真
电子邮件
研究领域
国际政治经济学 (基础性理论、当代中外经济关系)、非传统安全 (能源、粮食、海洋、公共健康、跨境水资源管理等)、中资企业跨国投资与经营的政治风险管理、中国与亚太地区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关系 (包括东南亚地区)
简介
查道炯于2007年9月开始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工作。他的教学和研究集中关注当代中外关系中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课题,包括能源/矿产、粮食、海洋、公共健康、跨境水资源管理等。在地区/国别关系方面,他更关注中国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包括东南亚)其它国家间的互动,兼顾中国与欧洲、中国与非洲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关系发展。近年,他的研究领域拓展到中资企业跨国投资政治与社会风险管理。他力图从与国际组织、政府机构、跨国企业的互动中汲取新知,努力为促进不同层面的中外务实交流做贡献。
他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3-2007)、日本国际大学(1997,1999-2003)、宫崎国际大学(1998-1999)、澳门大学(1995-1997)从事全职教学工作。并在亚洲协会(美国纽约,2014年),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澳大利亚,201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贾拉特南国际研究院(2009, 2011)、香港大学公共行政与政治学系(2006年)、密西根大学福特公共管理学院(2003、2006年)、中欧大学 (匈牙利,2001)等机构从事短期教学或研究。
他于1986年从安徽大学本科毕业并获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在1989-1995年间,他先后在美国中部华盛顿大学、夏威夷大学Manoa校区以及东西方中心学习,并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
主要学术兼职:
北京大学海上丝路研究院 特约研究员(2017-)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 教授 (2014-)
北京大学 非洲研究中心 研究员(2011-)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 学术委员 (2008-)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 国际发展研究网络 成员 (2013-)
期刊 编辑委会成员 (2017-)
Asian and 期刊 编辑委会成员 (2010-)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第十届理事会 常务理事
所授课程
非传统安全概论 (本科生课程,中文讲授)
全球性议题研究 (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中文讲授)
非传统安全研究 (硕士生课程,英文讲授)
国际政治经济学 (硕士、博士课程,英文讲授;北大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课程)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博士生课程,中文讲授;与学院同事合作)
国际政治经济学前沿 (博士生课程,中文讲授;与学院同事合作)
地区与国别研究 (博士生课程,中文课程;与学院同事合作)
科研项目
中资企业境外投资的政治与经济风险管理
跨国能源安全追求的新维度
中外关系中的非传统安全议题
著作
《“一带一路”案例实践与风险防范丛书:经济与社会篇》,海洋出版社,2017年。与龚婷合作主编。
《中国境外投资环境与社会风险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与李福胜、蒋姮合作主编。
in East Asia: case , , 2012. 主编。
a : post-cold war China, Japan, and Asia, , UK: Press, 2006。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是香港大学胡伟星教授。该书在2013年被出版社主动重印 (ISBN-13: 978- // ISBN-10: )
《中国学者看世界:非传统安全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分册主编。
《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作者。
China’s in the 21st : of (,USA: Press of , 2000. 主编之一,另两位主编:香港大学胡伟星教授、奥克兰大学陈智宏教授。
论文
期刊论文/书中章节(未特别注明,均为独著)
能源话题
1. “一带一路:合作逻辑与能源安全”, 《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2017年第4期。
2. “关于当前世界能源安全形势的分析与思考”,《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 2016年第11期。
3. “’一带一路’不可忽视的非商业风险”,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年7月。
4. “能源企业海外合作挑战分析”, 《国家电网》,2015年6月。
5.“北美能源局势的变化与中国的能源安全“, 史丹主编,《中国能源安全的国际环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国际政治硕士,第1-33页。
6. “非洲石油:美国的新目标”, ”中美关系中的能源问题国际政治硕士,” 周琪主编,《美国能源安全政策与美国对外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九章、第十章【第二作者:张鹏】
7.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下,中国应选择什么样的国际油气战略,”《世界石油工业》,2012年第6期,第40-44页。
8. “拓展中国能源安全研究的课题基础”,《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7期。
9.“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利益:国际政治课题”,《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
10.“ in China- Union : of ”, , 21:3, 2015.
11.“ on ”, 3 in Mike M. and Deepa M. (), in Asia and (, 2017), pp. 36-59. Co- with .
12.“ in China: ideas and ”, 3 in Wu and Zhang (), China’s Quest for : , Food and Water (, 2016), pp. 42-58.
13.“ ”, 8 in Mely – (), An to Non- : A (Sage, 2016), pp. 135-153.
14.“ in EU-China : of ”, 5 in Jakub M. (), EU in and : and Local and ( , 2015), pp. 113-133.
15.“Sino- in in the 2000s: a ”, 7 in Kanti and Jing Huang (), China-India : and (, 2015), pp. 130-143.
16. China and the East in a New , Asia Paper, House (Royal of ), 2015. Co- with .
17. “China’s : The for ” in Crux of Asia: China, India, and the Order, by J. and Sean (, DC: for Peace, 2013), 209-220.
18. “China and Iran: and/or ,” in , et al., Oil and Gas for Asia: of Asia’s , DC: The of Asian , ,2012, pp. 19-28.
19.“ : just like else”, China , March 2012, pp. 28-33.
20.“ the of ? and China’s ,” in Shaun , , of China’s , , 2010, pp. 64-75. Co- with Shaun , .
21.“ in Sino- : in ”, , 31:3, 2007.
22.“ in and ”, The , 30:4,2007. Co- with Hu .
粮食话题:
“观察中国的海外粮食可获得性:中美交往史的视角”,《中国国际战略评论 2011》,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第369-377页。
“国际政治研究与中国的粮食安全,”《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第2期。
“粮食外交的中国认知(1979-2009)”,《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第2期【第一作者:刘宇】。
“Food in China’s ,” , 26:5,2013.
地区国别研究话题
南海话题
“南海地区功能性合作:中国的视角“, 《中国-东盟研究》第二期(广西大学),2017年。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 in Jing Huang and Blake (), , and Law in the South China Sea , ( in 2017).
“ the South China Sea ”, Asia, 11:3, 2016, pp. 77-79.
“What Now for China?”, 5.4, in Yang (, ), The South China Sea : , and (World , 2017), pp. 397-400.
澜沧江-湄公河跨境水资源利用
“A of in China”, 3 in and Kim Geheb (), in the : , Socio- and (, 2015), pp. 32-53.
中资企业对外投资话题
傅若兰、查道炯, “应对发达国家市场准入的策略分析:以中资企业进入澳大利亚为例”,《当代亚太》, 2014年第1期。
“ FDI in , and ,” July 2013, Lowy for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4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