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硕博十年课程,川大学子今后有望八年读完。前日开始,四川大学“3+2+3”本硕博连读项目正式启动,100位来自川大各学院的学生入围此项目。
“3+2+3”项目,即本科读3年、硕士研究生读2年、博士研究生读3年,与普通模式相比,它将大四和研一的时间合并起来,并取消了研三写论文的一年。
本科少读一年
毕业证还是得4年后拿
按照川大的遴选方案8年本硕博连读,只有各专业成绩在年级前6名,以及在年级前20名同时有学术论文发表的学生,才有机会进入面试,最终每个学院推选出最优秀的5名学生入围。选拔这些学生还需经过严格的考核程序,考试的科目为道德水平、专业成绩、科研潜力、创新意识和学习精神。
此前川大已在华西临床医学院开展了类似本硕博连读的试点,今年该校又在全校进行了推广。研究生院院长许唯临表示,推行“3+2+3”计划的目的在于,可以在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对一些优秀人才进行贯通培养,同时为学校吸引优秀生源。目前首批进入该计划的100名学子都是从所在年级10000名同学中选出来的,比例只有1%。
“3+2+3”是否意味着连读学生的本科时间缩短了一年?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工作人员表示,这和其他高校开展的“4+4”或者“4+2+3”的模式类似,这些学生还是要等到本科4年后才能拿到本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并非可以提前拿到。只是在大四的一年可以享受到研一的课程体系,并算学分。入围本硕博连读项目的文姝同学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自己还是要和同一届其他正常毕业的同学一起在明年拿到毕业证。”
保证培养质量
该项目设定了退出机制
至于学位证,川大要求拿到学士学位要过五关:第一,必须完成本科阶段的所有必修课,同时成绩要达到80分;第二,如果有同学选修课学分不够,可以用研究生课程进行充抵;第三,学生需要完成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并经过研究生导师确认打分;第四,任何学生都不得有记过或处分;第五,完成毕业论文。若任何一关通不过,即使目前获得本硕博连读机会,也要被淘汰。
川大教务处处长张红伟表示,为了保证培养质量,“3+2+3”项目也设定了退出机制。在进入到最后的博士阶段前,要进行一次严格的考核,允许部分学生分流出去。不愿意继续读博的学生可以再读一年硕士,完成硕士论文后可以拿到硕士学位。
省内多所高校
都有本硕博培养模式
事实上,本硕博连读并非新鲜事。川内有不少高校已开展了本硕博连读的项目。
成都中医药大学从2010年开始招收“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班”,采用“4+4”(本科四年,硕士、博士一共4年)的模式培养中医药方面的拔尖人才。学生也可以从本科时就直接读到博士。
西南交通大学从2010年开始成立了“茅以升学院”,重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该院采用“4+3+2”教学模式,不用等到大学快毕业时再参加选拔,学生高考时考入了茅以升学院,就可直接读博士,部分更优秀的学生还可用“4+4”教学模式,读到博士毕业,学习时间缩短两年。到目前为止,茅以升学院已经招收了400余名学生。
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本硕博连读项目,四川大学还是川内首家。全校开展的最大的一个不同体现在可以实现跨学科的“直博”。在此次入围“3+2+3”项目的同学中,吴玉章学院的文姝同学就成功实现跨专业甚至跨学院直博。
新闻
延伸
清华大学:以这种培养方案留住更多优秀学生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全国范围内,全校范围内打通本科和博士求学途径的试验已并非少见。
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组长杨华中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清华本硕博连读的通道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学校会每年确定本硕博连读的人数,然后在全校范围内选拔。类似的选拔大多集中在大三下学期以及大四上学期,仅有少部分优秀学生才获有入围资格。入围的学生大四时就相当于就读研究生一年级川大推出8年本硕博连读 100名学生入围,开始上相关专业课程,享受专业导师指导,参与导师课题。
杨华中表示,这是学校对优秀学生的一种培养方案,以此也可留住更多具有很强研究能力的学生。为了留住优秀生源,清华的本硕博连读项目中,硕士、博士的学习期间,还往往配合有国外交流学习的时段,保证学生在国外知名大学学习和研究一段时间。
2009年,清华开始首次把本硕博项目扩展到了本科生入学阶段,该校“生命科学与药学实验班”,只要学生高考进入这个班,就可以享受“4+4”的直博学习。
成都商报记者还了解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也都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有直博的途径。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赵一丹 记者 汪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57454.html
评论列表(1条)
[…] 暨大国际本科靠谱吗?看我们学员是怎么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