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免联考心理学硕士,项目信息免联考|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与教学并重,大学学术力量雄厚,教学一流,提供250种以上顶尖的学位课程。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EMBA始于2003年,是中国大陆首个以金融财务为特色的EMBA项目。/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

2022年英国《金融时报》(FT)发布全球EMBA百强榜单。上海国家会计学院(SNAI)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ASU)合作的金融财务EMBA项目位列全球第20位,连续四年排名全球前20。该项目在此次排名,也取得了位列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文项目国内NO.1的佳绩。

中美合作、教育部认可、免统考、中文授课(华人教授为主,外籍教授配同声传译)给您打开通往国际顶级EMBA教育的一扇门!

项目创办于2003年,为企业高管和金融行业精英提供了系统学习国际前沿金融资本市场运作和最新管理理念,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已在该平台讲学,千余位校友活跃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引领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教育部批准编号:

中国教育部网站链接:

报名须知

报名条件

1、拥有教育部认可的大学本科学历;

2、不少于7年的工作经验。

报名流程

第一步:填写预报名表(可向招生老师索取),资格初审(与EMBA项目办公室联系,了解自己是否具备申请资格以及申请注意事项);

第二步:通过报名资格审核后,提交正式的报名表:

第三步:参加面试;

第四步:发放录取通知;

第五步:入学报到。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State , ASU) 成立于1885年,是一所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公立大学。学校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职业学生8万多名,是全美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其中包括国际学生4800多名,来自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大学下设22个院系。五个校区呈卫星状坐落于美国第五大城市凤凰城大都市区(, AZ),其中以拥有逾5万名学生的坦佩校园为主。坦佩校园占地814英亩,是美国第一大校园。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与教学并重,大学学术力量雄厚,教学一流,提供250种以上顶尖的学位课程。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有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学校在航天、光学、计算机及商业管理方面均处于美国乃至世界领先地位。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鼓励新知识和技术的开发推广,培养的专家学者数量在全美公立大学中遥遥领先,是全美培养富布赖特学者最多的机构,已贡献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 麦克阿瑟学者、7位 普利策奖获得者、9位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2位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2位 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34位 古根海姆研究员、72位 国家人文基金会学者、195位 美国富布赖特学者。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国家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由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财政部部长任董事会主席。是国家级高端财经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中国财会领袖的培养摇篮、国家财会政策与企业财务运作的智库、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财长会机制下中国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所在地。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EMBA致力于为中国社会培养造就精通金融与财务管理、善于引领现代服务运营管理的精英人才。历经十余年磨砺,已获全球广泛认可。2021年,本项目荣居英国《金融时报FT》全球EMBA百强名单“第9位”,中国第 3 ,且连续多年跻身榜单前30,整体满意度以9.82分位列全球第1

荣誉排名:

Times|金融时报

高管教育全球领导者;连续10年跻身FT全球EMBA榜单前30,2021年英国金融时报FT 全球EMBA排名第9,超越牛津、剑桥、清华、北大,整体满意度以9.82 位列全球第 1,国际师资比例96%位列全球第3

U.S.News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全美最具创新力大学,连续8年位居“榜首”,超越哈佛、麻省理工;2023年美国最佳研究生院 排名第12,最佳商学院排名 第29,经济商业学科排名 第27,在职MBA排名第18;最近5年全球大学综合排名位于134-165区间 ;

ARWU |软科

2021年管理学学科排名第7,商业管理学学科排名第13,经济学学科排名第23,金融学学科排名第26;最近5年世界大学综合学术排名 位于101-150区间;

THE |泰晤士高等教育

管理学全球第 1,也是唯一一家在管理专业硕士课程中名列前5名的美国学校,全球影响力排名前5,美国排名第 1,商学院排名全球前30;最近5年全球大学综合排名 位于120-180名区间;

|福布斯、QS及其他

福布斯教育排名连续三年荣获“美国最具价值学院”称号;英国国际教育咨询公司QS,最近5年全球大学综合排名 位列第209-216区间 ,全美排名90区间,中国大陆区域排名6-8;《经济学人》EMBA全球最佳排名第23;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EMBA始于2003年,是中国大陆首个以金融财务为特色的EMBA项目。依靠专业定位、前沿理论、钻石级别教授和人性化的教学服务,吸引了八方精英,先后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该平台讲学,千余位校友活跃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引领中国经济发展!

课程特色:

中西合璧,品质提升。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国家级高端财经管理人才培养基地,金融财会领袖培养摇篮,与全美商学院前30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倾力打造,旨在引进西方优秀管理知识,将东方的文化精粹推介世界,汲取东西方管理智慧,强强联合高端品质提升价值!

名师云集,守正创新。

顶级师资团队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免联考心理学硕士,超90%的任课教授拥有欧美著名商学院博士学位;为企业高管和金融行业精英提供系统学习前沿国际金融知识及资本运作管理理念,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已在该平台讲学,千余位校友活跃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方向。

引领变化,探索前行。

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变化愈演愈烈,行业与企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金融与创新渐变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引擎。作为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面临着不可回避的历史性挑战与任务。课程将带领学员打破传统金融思维,迎接激变后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探索在新常态信息经济下的转型策略与商业模式。

参与实践,知行合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欣赏每位同学,课程除了常规授课外,还将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名企走访等,让彼此在思想碰撞中得到升华受到启发,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的结合。

国际前沿,走向世界。

有机会实地考察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运通公司、摩根斯坦利公司、高盛银行、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等著名金融机构,零距离感受全球市场,亲身体会中西方文化的激荡与融合,让学员在体会异域风情的同时收获友谊、开阔视野!

与时俱进,精彩万千。

知名教授的讲解是迎接新金融时代的基础,与时俱进的名师对话与经验分享则是挑战新金融环境的途径。近几年,项目先后邀请过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企业精英,分享前沿性的金融学术观点、深度剖析金融与创新的热点,为学员创造与大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真正地贯彻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教学理念。

名校学位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免联考心理学硕士,项目信息免联考|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权威认证

完成学分,颁发原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所获硕士学位证书可在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做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双认证, 成就自我的同时,可兼顾 博士再读、上市披露、积分落户、职称评定等职场之需!

自主招生,中文助教。

同源中国EMBA成长, 引领全球发展大势,本项目2003年获中国教育部批准,自主招生 中文助教,面试严选优秀企业高层管理者及财务金融领袖,原版美国课程设置,不欺于心,等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全日制硕士 不负于己!

招生对象:

各类董事长、总经理、总裁及企业中高层以上管理者;

财务金融行业领袖及管理精英;

有意在相关领域谋求变革的创新学者。

申请条件:

本科毕业,工作经验累计7年以上,其中管理工作经验不少于5年;

大专学历,工作经验累计10年以上,其中管理工作经验不少于7年,综合素质强的申请人,可获得个别考虑。

学制学费:

在职学习2年,大部分课程于周六日上课,少部分课程周四至周日上课;

2023年学费,49.8万元人民币,可分两期支付。

教学语言:

主要课程为华人教授使用中文授课、少部分课程使用英语授课课堂上配备同声翻译。

学分要求:

该项目采用学分制学习方式,每门课程2-4学分,学生修满48学分即可毕业,无毕业论文无答辩要求。

证书颁发:

学生毕业后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证书可在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双认证;

课程理念:

项目充分发挥合作双方金融财会领域智库,及平台优势,全方位打造最具金融财务价值的课程体系,通过公司金融、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让学员洞悉金融的本质;

课程同时最具前瞻性锁定全球商界发展趋势,增加“服务管理创新”元素,通过客户关系管理、服务制胜等课程,带来学员挖掘新经济时代企业价值创造新源泉。

核心课程:

公司金融/投资与投资组合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 房地产金融

战略成本管理与绩效评估/ 股东价值创造与财务报表分析

服务制胜/客户关系管理/ 企业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领导力/ 公司治理和企业并购

商业战略决策:博弈/ 信息技术与企业变革/ 管理实战模块

跨国企业与资本市场运作(美国商务考察)

选修课程:

行为金融学/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创新

决策者的管理会计/ 王道企业家/企业并购与价值创造

集团财务管控/ 上市公司财报分析和投资价值

资金管理与企业投融资创新/ 企业内部控制

税务筹划与管理/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与实践

财务转型与价值创造/ 宏观经济热点专题研讨

增值内容:

年度经济论坛 /SNAI-ASU企业家高层论坛

财经讲堂/素问财经 / 沙龙讲座|校友联谊会

会计视野网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图书馆及校园设备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

常见问题:

640 (2)

640 (3)

640 (4)

640 (5)

640 (6)

640 (7)

640 (8)

640 (9)

文章速览

1. 学校介绍

2. 学院介绍

3. 实验室介绍

4. 2022年招生情况详细介绍

4.1 2022年招生专业目录及人数

4.2 2021年招生专业目录及人数

4.3 2020年招生专业目录及人数

4.4 复试实施细则(2019、2022)

5. 2019-2022年录取人数及报录比

6. 2015-2022年复试分数线

7. 初复试参考书目

8. 考试大纲

9. 2022年录取名单(部分)

10. 考试难度剖析

10.1 难度系数

10.2 难度分析

1►学校介绍

东北大学( ),简称东大(NEU),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理工类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先后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为“21世纪学术联盟”成员高校,是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三十二所高校之一、研究生招生三十四所自主划线高校之一,是中共中央1960年、1978年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务院在1981年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中国硕士研究生考试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北大学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历史上,东北大学师生曾是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和先锋,在建设时期,学校先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以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钢铁工业节能理论和技术、控轧控冷技术、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兴办了第一个大学科学园,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东北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设有7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现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学校充分释放一流学科建设的带动辐射作用,已形成高峰引领、高原支撑、卓越促进、特色牵动,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

详情见:

2►学院介绍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5年12月15日,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建立。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是我国最早的材料学科之一,2007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与化学3个二级学科。

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有“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磁冶金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基地。2014年入选国家“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经过近70年的发展,本学科保持了在金属材料研究领域的优势,同时在陶瓷材料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

学院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功能材料(隶属材料学二级学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隶属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材料物理(隶属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5个本科生专业,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材料工程及分别属于相应二级学科的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4个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专业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校学生3294人,其中本科生1603人,硕士研究生1255人,博士研究生436人。毕业生中涌现了周廉、左铁镛、雒建斌、陈道伦、何文波、高瑞平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进入21世纪,学科发展迅速,多项技术打破国际垄断,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诞生了世界第一块工业化“超级钢”,世界上第一条特种钢板热处理生产线,世界第一个钢材生产线“中国大脑”,世界第一个钢铁全链条中试平台,世界第一条宽幅镁合金板材轧制技术与装备,世界第一条高效自动调湿和降解室内甲醛等污染物的功能壁砖生产线……。新一代TMCP理论和装备技术、短流程制造变革技术等多项成果被列入“世界钢铁工业十大技术”。

最近5年,材料学科科研总经费约10亿元,其中横向科研项目进款额约7亿元;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出版《材料的力学性能》、《工程设备设计基础》和《金属塑性加工学》等20余部系列专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8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部级奖30余项。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法国Metz大学、日本东北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关系。

学院以“厚德为料,铸智成材”为院训,以“求真拓新,明辨笃行”为院风,面向未来,全院师生正为建设世界一流的东北大学材料学科而努力奋斗!

详情见:

3►实验室介绍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

中国硕士研究生考试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RAL,前身是建于1950年代的东北工学院轧钢实验室,在老一代学长们的艰苦努力下,稳步发展,实力渐强。1989年得到世界银行的支持,踏上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之路。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我国轧制技术及其自动化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入21世纪,RAL加快了发展步伐,规模扩大,水平提高,正在朝着成为本领域科研国家队的目标前进。

埋头苦干,厚积薄发。RAL学人秉承老一代的学术传统,在科研和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汇聚团队,开拓创新,躬行实践,争创一流。通过承担国家、地方和行业的重大项目,培养国家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和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RAL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同行中留下了真诚、友善、踏实、干练的良好印象。

围绕钢铁生产的国家目标,RAL确定了新的研究方向:金属材料高质量、低成本轧制过程;加工过程材料组织性能演变的模拟、预测与控制;材料成形过程综合自动化;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及高性能材料。

RAL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办公、实验用房7000多平方米,建有“工艺过程模拟与优化研究平台”、“金属组织与性能检测研究平台”和“控制系统参数检测与调试研究平台”。现有特色轧制研究设备14台套,并有齐全的、与之相配套的实验与检测设备,能够满足高水平工艺研究、品种开发和控制系统研究的需求。

RAL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 运行机制,通过设立开放课题、建立访问学者制度、与国内外知名公司及研究单位成立联合研究室,吸引国内外学者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邀请多名国内外专家来实验室交流讲学,派出人员出国访问、考察、出席国际会议,主持召开专题国际研讨会。实验室的知名专家教授经常深入现场,到企 业举办专题学术报告会、技术讲座、开展学术技术交流,进行课题攻关。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开展研究,促进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RAL积极组织、承担各类国家重大、重点研究开发项目,近年来主持3项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承担多项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攻关计划项目等。主持横向科研项目近千项,科研合同额接近30亿。这些项目体现了我国在材料冶金领域里的国家目标,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95项,发表研究论文4500余篇,出版论著71部。获得发明专利347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

RAL在国内外钢铁领域的影响不断加强,成为促进我国轧制技术发展和钢铁工业进步的有生力量。欢迎国内外同行学者,特别是有为青年到实验室交流访问,申报开放课题、开展合作研究,共同为我国钢铁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EPM)

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称EPM),2000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前身是1999年初与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共建的“宝钢-东大材料电磁过程联合研究中心” 。2002年6月,经辽宁省科技厅批准成为“辽宁省材料电磁过程研究重点实验室”;2003年1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7年被批准为电磁冶金辽宁工程实验室;2012年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为电磁冶金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是东北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单位之一。

实验室以国际新兴的前沿学科——材料电磁过程为研究方向,重点突出超导强磁场这一最新研究手段,围绕强磁场和电磁场下钢铁材料冶金过程、轻合金组织调控、材料微观结构设计与控制、特种材料合成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经过几年的建设,实验室已经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具备了一流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并且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成为在本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机构之一。

实验室现有5600平方米的专用实验车间和研究大楼。建有钢电磁连铸、轻合金电磁连铸和强磁场三条试验线。拥有无液氦超导强磁场、大口径无液氦超导强磁场、多功能电磁连铸机、强磁场铸轧机、各频段的系列性电源以及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电子拉伸试验机等国际先进设备及辅助检测设备等,固定资产总值达4497.8万元。

实验室承担和完成一系列材料电磁过程方面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其中,国家973项目10项,国家863项目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6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1项;获省部级奖励7项,其中一等2项、二等4项、三等1项;获行业奖励10项,其中一等3项、二等4项、三等3项;获市级奖励1项。获批发明专利77项,实用新型16项,软件著作权1项。在钢的电磁软接触连铸,钢的强磁场固态相变和轻合金低频电磁连铸的理论与技术开发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验室重视学术交流,尤其注重与国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联合。已与国内外50余家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实验室每年接待100余名国外学者,共同开展研究,使实验室成为了国际学术界交流的窗口和材料电磁过程人才的培养基地。研究工作不仅走向世界,同时开拓了工业应用前景。

主要研究方向:钢电磁连铸、有色合金电磁连铸、强磁场材料科学、材料电磁过程仿真与控制等。

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ATM)

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年12月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实验室依托于东北大学材料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学校“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科技创新基地之一。实验室主任由左良教授担任,卢柯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以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的表征、设计、控制及相关高新材料研制为主要特色,紧密结合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及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材料织构与各向异性表征、材料织构与微结构控制、各向异性结构材料设计与制备、各向异性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等四个主干研究方向。各方向研究内容紧密衔接、相互支持,涵盖了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领域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

河北省电介质与电解质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资源与材料学院)

河北省电介质与电解质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是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为目的,应学校的发展要求而申请并建立的。实验室以电介质与电解质类材料为研究对象,形成了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电池及固体电解质、发光材料与应用三个研究方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薛其坤院士,实验室主任为齐西伟教授。目前重点实验室拥有固定人员36人,实验室面积1800平方米,五万元以上仪器设备43台,固定资产总值超过1500万元。

新材料研究所

新材料研究所坐落于秦皇岛,依托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资源与材料学院。研究所始建于2004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壮大,现已初步建成一个科研仪器设备日趋完善、研究人员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持续提高的科研教学平台。研究所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铁电、压电和介电陶瓷材料,高温超导材料,铁氧体、多铁性及无铅压电材料,稀土发光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有机功能材料等。研究所设有:功能陶瓷及器件研究室、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室和有机功能材料研究室。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省材料科学研究院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基地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是国内稀有金属科研生产基地、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北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的依托单位,地处西安、宝鸡两地五区。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由具有较强综合科技实力的国家级重点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和若干产业化公司组成的大型科技集团,形成了基础研究、工程化和产业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已经建成了一批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的材料研究领域,组建了15个研究所及中心,建设了23个国家和省级研究中心及平台,共获得1100余项科研成果奖和1045项专有与专利技术。同时,研究院加强成果转化及工程化工作,共开发试制新产品10000多项。还十分注重科技产业化进程,发起组建了28个控股参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国内最大的稀有金属新材料科研、生产基地。2015年全院综合收入94.33亿元,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国防科技工业协作配套先进单位”、“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国家工程中心重大成就奖”等殊荣。

4►2022年招生情况详细介绍

2022年招生专业目录及人数

注:秦皇岛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未占用保研名额将归到统考招生

2021年招生专业目录及人数

注:秦皇岛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未占用保研名额将归到统考招生

2020招生专业目录及人数

注:秦皇岛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年从材料与冶金学院中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可报考的专业学术型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型为材料工程。

另外介绍一下秦皇岛分校的情况,2017年起秦分校单独招生。关于秦皇岛分校: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东北大学的组成部分,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在内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学校自1987年建校以来,通过实施开放发展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和教育创新战略,承担“211工程”、“985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 主动融入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整体水平,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高。现已成为一所开放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大学。

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滨海城市秦皇岛,北倚燕山、南临渤海,校园内林木花草郁郁葱葱,楼群建筑风格迥异,环境优美清新,生活设施完善,文化氛围浓厚。目前,学校占地700.68亩,建筑面积.12平方米。设有研究生分院和7个学院,36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同时共享东北大学全部博士和硕士学科点资源。

2022年复试实施细则

说明:由于2020,年疫情原因,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复试细则仅供参考,2019年复试细则也已经给出,相比于2022,2019年复试细则更具参考价值。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复试实施细则

依据《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2〕4号)及《东北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招生计划及复试名单

1.学院各专业统考招生计划、复试比例、复试录取名单确定规则等可登录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点击此处)查询。

2.学院依据统考招生计划、复试名单确定规则,结合复试比例确定复试人数(遵循小数点进位原则),并按合格考生(单科成绩和总成绩均达到报考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复试基本分数线的考生)的初试总分由高到低确定复试名单,排名末位初试总分相同的考生具备同等资格。

3.参加我院2021年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并考核合格的营员,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相对应专业,且初试成绩达到我校相应门类的复试基本分数线,即可获得复试资格。

4.我校一志愿考生复试名单详见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点击此处)。

二、复试形式与内容

(一)复试形式

我院复试采取网络远程考核方式。

网络远程复试系统: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点击此处)。

联络通讯系统(辅系统):阿里钉钉(点击此处)。

请考生及时下载上述软件,并熟悉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考生操作手册及指南点击此处)。如报名时移动电话发生变化,请将更改后的联系方式发送至,邮件标题为:考生编号后五位+姓名+更改后的手机号码。

(二)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能力、外语能力、专业素质和能力,复试分数满分220分中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择校指南】2023东北大学材料学院考研情况介绍,复试时长约25分钟。

1. 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满分70分,时长约8分钟。

全面考察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及成绩、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分为个人汇报和提问作答。个人汇报以PPT方式进行,PPT讲述不超过4分钟,主要内容包括:

(1)个人基本情况(不得出现指导老师或家庭成员等内容);

(2)本科学习情况,包括大学成绩单,专业排名介绍和5门本科所学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情况;

(3)经历成果情况,主要介绍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实践(学生工作、志愿公益)等方面的经历及获得的奖励、成果;

(4)考研的初心和人生规划。

复试专家结合汇报情况进行提问,考生进行口头作答,复试专家根据考生汇报和现场作答情况综合给出得分。

2. 外语能力考核:满分30分,时长约5分钟。

全面考察考生对外语基本知识的掌握、表达能力,采取抽题作答和交流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 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满分120分,时长约12分钟。

全面考察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由抽题作答和提问作答两部分构成。学术学位研究生重点考察其探究能力和科研潜质,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考察其应用实践能力。复试专家根据考生两部分综合表现给出得分。

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参考东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东北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参考信息》,考核内容不仅限于复试参考信息中公布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内容参考。

三、复试准备工作

(一)考生须提前准备应试场地(严禁在培训机构),确保应试空间独立、可封闭、无干扰,应试环境光线明亮,不逆光。

(二)考生须提前准备两部带摄像头的设备(手机或电脑均可)。复试时,1台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具备音、视频输入、输出功能),作为主机位设备,用于复试考核;1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或pad等平板设备(具备音、视频输入、输出功能),作为辅机位,用于监控面试环境。

(三)考生须提前测试设备功能,确保摄像头和麦克运行正常,安装网络远程复试系统软件。如无法实现(二)中设备要求,须在资格审查(3月21日下午14:00)前,将具体原因发送至联系邮箱(),邮件标题为考生编号后五位+姓名+无法实现双机位,正文描述具体原因。

(四)考生须提前测试网络环境,网络良好能满足复试要求,保障具有有线宽带网、WIFI、4G网络等两种以上网络条件,建议采用电脑有线宽带连接(或手机采用4G信号)进行面试。使用相关电子设备须注意提前充满电。

四、资格审查与系统测试

各专业资格审查工作同系统测试环节同期进行。

(一)资格审查

考生须于3月22日下午14:00前,通过网络远程复试系统提交以下材料:

1.基本信息(具体信息详见附件);

2.初试准考证;

3.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正反面);

4.学历学位证书及教育部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提供学生证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上述材料须按序号顺序,生成一个PDF文档(范例详见附件),命名格式为考生编号后五位+姓名,上传至网络远程复试系统。未符合要求的,须按要求进行补充。

(二)系统测试

1.系统测试时间:3月23日上午9:00开始。

2.系统测试网址: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

3.系统测试流程:登录系统并进入候考区后,按照工作人员安排,逐次进入复试间,同工作人员测试音频、视频效果,测试共享屏幕功能及PPT播放功能,熟悉系统操作功能。测试无异常的考生,复试期间原则上须继续使用测试期间的设备、环境、网络;测试异常的考生,须及时查找原因并解决。

五、复试安排及工作流程

(一)复试日期

复试专业 复试日期 登录系统时间

材料科学与工程 3月26日 7:30

材料工程 3月27日 7:30

(二)工作流程

1.考生须于复试当天7:30前登录系统,登录系统前须将可视范围内的任何复试相关资料清理干净,复试期间,除考生本人外,严禁他人进入考试独立空间,否则复试无效。

2.考生登录系统,通过实人认证后,签署承诺书,接收网络候考室公告及组内通知,保持候考状态,主动了解复试进度。按照系统提示(或工作人员提醒)进入复试间,进入后须主动配合复试小组的身份核验,身份核验通过后,手持摄像头按要求展示周围环境,确保复试期间周围环境符合考场要求。

3.复试开始中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生应距离电脑屏幕一定距离,并保持双手在屏幕中显示,复试过程中不得随意转换视频连接界面。按照复试小组发出的指令及规定的时间要求依次完成复试考核,对试题(或提问)进行作答。作答完毕后按照复试小组的要求离开复试间。

4.复试期间,考生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文明礼貌。注意保持发型整洁,免冠、素颜、露耳且不可佩戴首饰、耳机等。复试相关的内容属于教育工作国家秘密,按照国家机密级事项管理,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全程禁止录音、录像或截屏。任何组织或个人在学院复试整体工作结束前,不得以任何形式录制、复制或对外透露、传播试题内容等复试相关的内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70096.html

(0)
manba
上一篇 2024年 1月 6日 上午10:06
下一篇 2024年 1月 6日 上午11: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 […] 中国学生最短只需要用1.5年即可获得由专科学历到硕士生的脱变,最长也不过两年时间(语言成绩耽误),那就是澳洲专升硕项目。澳洲在专升硕课程设置上具有优势,即不少院校不单单接受专科毕业生直接申请硕士课程,也允许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非应届毕业生申请双硕士课程,不仅可以短时间内获得与国内认知度等同的硕士学位证书,且提供广泛的专业范围,课程质量也有保证。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