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由北京大学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人事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北京博士后联谊会承办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暨博士后科学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声,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国家部委领导及部分著名高校校长参加。上午的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主持。在大会开始之前,全体与会者起立,为5·12四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代表本次论坛的主办方致欢迎辞。许校长指出,今年恰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北大也迎来110周年校庆,举办这次“中国改革开放30年暨博士后科学论坛”意义重大,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总结中国30年发展经验,对博士后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提出宝贵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声在致辞中用“伟大的实践验证伟大的真理”来形容改革开放走过的历程中国博士后官网,博士后科学论坛举行 蒋树声致辞,指出中国的博士后制度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今天的论坛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术盛会。谈到当前的抗震救灾工作时,他希望广大博士后要居安思危,也要充满信心,做好本职工作。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陈宜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何宪中国博士后官网,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以及博士后导师代表和博士后代表等分别作了精彩发言。
随后,四位特邀嘉宾——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理论物理学家、首届“国氏”博士后奖励基金获得者欧阳钟灿院士,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演讲。江平教授以“从国企改革到事业单位改革”为题,从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自治性、专业性、民主性四个特征阐述事业单位改革;厉以宁教授则从为何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如此艰难和政府职能转变两方面强调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经济改革的重要意义;欧阳钟灿院士以“博士后自主创新的黄金时期”为题,将自己做博士后时的亲身感受和经验与在场的博士后分享;张维迎教授从5个方面的转变谈了他对中国改革三十年的理解。几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下午,近2000名博士后分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社会科学三个分论坛,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各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会间,北京博士后联谊会向全国的博士后发出了“尽博后之力,报养育之恩,聚成城之志,解灾区之危”的救灾倡议。
198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建议在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支持和批准。20多年来,我国招收的博士后人员在科技工作中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次论坛共邀请北京地区博士后1500余人,京外博士后300余人。
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
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关于开展2023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博管办〔2023〕121号),自2023年起,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将按照“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资助”的原则实施分档分类资助。为做好2023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档、C档)的申报遴选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助标准及数量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资助期为两年。本次申报范围为B档和C档。B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8万元人民币,2023年拟资助1000人;C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2万元人民币,资助人数根据年度经费预算情况确定。获选人员在国家资助的基础上,同时享受我校相应博士后岗位薪酬,两部分待遇叠加发放!
二、申报条件
申请人须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3年新近进站全职(人事关系到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含中国港澳台地区居民),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思想品德;
2.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突出的科研潜力和工作业绩,无科研失信情况;
3.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7年10月31日(含)以后出生);
4.须为2023年1月1日至申报截止日期前进站的人员;
5.入选博新计划、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以及其他各类国家博士后引进、派出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除外)的人员不得申报;
6.申请人开展每站博士后研究期间仅可申报一次。
注意事项:(1)2024年的B、C档申报拟与2024年博新(A档)同期进行,申报条件为2023年3月1日后进站人员。因此,2023年3月以后进站人员,可选择2023年或2024年申报。(2)如2023年申报了B、C档,无论是否资助,2024年将不能申报A(博新)、B、C档,每站只能申报一次。(3)2023年申报过博新未通过函评人员博士后关于开展2023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如符合申报条件也可申报本次B、C档。
三、申报遴选程序
1.个人申报(10月16日-18日)
申报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的“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板块,按要求认真填写申报信息、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将系统生成的《申报书》和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合订成一本,报送至所在学院。申报过程中,若需对已提交的申请书进行修改,请联系所在学院申请驳回(点此查看联系方式)。
特别提醒:(1)在网上申报系统开通日期之前,可根据《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申报书模板》(附件1)提前准备相关申报信息和证明材料,模板仅用于申报内容参考。(2)申报书的“二、学术及科研情况”和“三、在站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中,请勿填写个人信息,不得出现任何与姓名、单位名称相关的信息,包括申报人姓名、设站单位名称、合作导师姓名等,否则评审专家可视为申请人故意泄露个人信息,计0分。(3)申报材料如涉密,请做好脱密处理。
2.学院审核推荐(10月19日-23日)
学院加强审核把关,重点审核申请人的申报资格和科研诚信,对学术水平高、科研潜力大、工作业绩突出的人员予以推荐,评分标准见附件2。将个人申报材料合订本及本学院《2023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推荐人选汇总表》(附件3,须排序),报送至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3.学校评审遴选(10月24日-31日)
学校博管办对申报材料进行复审,并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分配名额,组织专家评审,确定推荐人选。
附件1、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档、C档)申报书模板.docx
附件2、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档、C档)评分标准.docx
附件3、2023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申报花名册.xls
东南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2023年10月13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75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