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本科学历越来越不值钱非全日制研究生考专硕还是学硕,为了缓解一部分就业压力和满足企业的的“高学历情结”,研究生扩招势在必行,但科研形式又不支持研究生的大量扩招。有了专硕和学硕的区别。
后又因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差强人意,以至于在职研究生,往往被业内当做买学历的代名词。为了提高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于是在职研究生于17考研首度纳入统考。在职研究生这个名词,也就变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
什么是学硕、专硕、非全日制
1 、培养方向不同
学硕: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
专业型硕士:专业型硕士以培养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是为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硕士。
非全日制硕士: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2 、招生条件不同
学硕:无需工作经验
专硕(不含非全):招生条件和学硕一样
非全:从17考研开始应届本科毕业生只有七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不能报考: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具体以各大招生院校的招生要求为准。
3、 学制不同
学硕: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专硕(不含非全):全日制学习,一般学制2-3年。
非全:边工作边学习,学制一般比全日制长半年到一年,周末或晚上进行学习
备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能有所不同
4,读博方式和和证书差异
首先三者都是双证,但文凭和读博方式有所差异
学硕:可以直博,拿学术学位
专硕(含非全):需要考博,拿专业学位,非全标注非全
多方权衡三者如何抉择
1、考研的目的读博科研:建议学硕优先,可以直博工作就业:专硕优先,就业方面相较于学硕。基本没有区别。学习年限相对较短,可以更早的踏入社会,也许就意味着你可以比考学硕的同学多一年的工作经验。对未来的工作发展很有优势。混学历:非全也是双证,由于处于改革初步阶段,难度相对较低,可捡漏名校,也可考博
2、学费、奖助学金及住宿
学硕: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考专硕还是学硕,学硕,专硕,非全日制,同是研究生区别在哪里?, 提供住宿。且奖学金较高对于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同学,选择学术型硕士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所交的学费“挣回来”。
专硕(不含非全):学费一般高于8000元/年,但总体而言学费普遍高于学术型硕士。提供住宿,奖助学金较学硕略低。
非全:学费高于全日制,并且大多数学校未设立奖助学金,且一般不提供住宿。适合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人备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能有所差异
3、报考难度和调剂
虽然近年来随着专硕社会认可度的提高,专硕难度有所提升,但总体而言专硕难度,低于学硕。非全低于全日制,此外学硕一般可调剂专硕,专硕一般不可以调剂学硕(部分专业除外)。全日制可调剂非全,非全调剂全日制,基本不可能。
4、社会认可度问题
虽然整体而言,学硕相对由于专硕。但随着近年来专硕的发展,社会认可度,尤其在就业方面相较于学硕,已相差无几。但非全日制的改革毕竟处于初步阶段,社会任何度相较于全日制还是略有不足,但就大方向的发展趋势而言含金量无疑将会日益提高。对于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的人而言,现阶段无疑是捡漏名校的最佳时机。
政策解读
不久前,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2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通过对今年662所高校(不含科研院所及党校)硕士研究生统招计划(不含推免计划)统计得出,只招收专硕的院校占比为11.03%,统招专硕计划占比在60%以上的院校占比为78.4%,接近八成。而统招专硕计划占比在50%以下的院校占比仅为7.85%。这反映了一个大趋势:专硕的招生人数超过了学硕,且就招生比例而言,专硕不断上升,学硕不断下降。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专硕招生人数以56%的占比首度超越学硕,此后专硕招生规模持续增加,并呈现“力压”趋势。2022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将近70万人,占比高达60%以上。2023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末,专硕占比达到60%左右。2024年专业硕士研究生扩招成为主流趋势。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指出,支持学位授予单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
近年来,著名大学学硕缩招或停招非常普遍。许多专业减少了统招学硕的数量,甚至只接受推免方式或直博攻读。与此同时,专硕招生比例不断扩大,已成为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主力。
专硕与学硕
200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将专硕培养目标定义为: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关于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上过大学的人基本都耳熟能详:前者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后者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前者重理论,后者重实践;前者的学制往往比后者要长一些。不必讳言,在不少人心目中,学硕似乎要比专硕“高档”一些。
但是在不少高校,尤其是同招学硕与专硕的专业,几乎是看不出有什么差别,两类研究生上一样的课。对用人单位来说,应该也不存在对学硕与专硕厚此薄彼。在就业市场上,我们听说过专升本的抱怨被歧视的,或双非考上985、211硕士的抱怨“第一学历歧视”的,但很少听说过同一高校的专硕抱怨没有得到与学硕同等的待遇。
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学硕由于是学术研究定向的,更侧重基础学科,也鼓励直博学硕专硕法硕的区别,专硕为什么招得越来越多?专硕(法硕)和学硕的区别,将来主要是非市场性就业(如体制内高校、研究机构),培养能得到更高的财政补贴,因而学费相对较低;专硕由于是实践应用定向的,将来除了考公考编之外,主要还是市场性就业,随行就市的话,因而学费收得也相对高些。
这背后的逻辑是:学硕贵精不贵多,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不需要很多,重点是把真正热爱且有志于学术的人筛选出来,政府财政可重点补贴;至于其他人,包括那些想要通过提高学历以增强就业优势的就去上专硕。如果你有学术天赋,且有志于以学术为业,那不妨去读学硕甚至直博,学费也少。如果你只是想提高学历,然后考公考编或去市场就业,那就去读专硕,就业前景广阔。
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
1.概念:法硕又名专硕,即“法律硕士”,专业型硕士学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其中法硕分为了法硕(法学)&法硕(非法学)两种,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本科是否为法学专业;学硕,即“法学硕士”,学术型硕士学位,以培养理论性和学术性人才,是法学专业学位教育中位于法学学士和法学博士之间的一个层次。
2.学制:法硕2年或3年(法学)、3年(非法学);学硕3年。
3.命题方式:法硕为全国联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出题,试题涉及科目、题型较为稳定;学硕专业课由各院校单独命题,命题范围、题型、复习科目各院校间均有所不同。
4.难易程度:法硕题目倾向于实务、应用型的题目,难度比法学硕士要低一些学硕专硕法硕的区别,择校空间大上岸率更高;学硕题目涉及的理论层次更深入,题型更多地倾向于主观题的考查,需要在一开始备考的时候就确定院校难度高。
5.教学方式:法硕一般不分专业,采用“双导师”制,入学后主要是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注重实践和应用;学硕专业划分较细,研究领域一般只有一个方向,研究向深度发展。
6.就业趋势:首先是考公、考编,大部分岗位法硕和学硕都可以报考。其次想当律师的话,在就业上的都是一样的,大多数律所更注重能力和资源而不会过于纠结你的出身是法硕和还是学硕。再次是在继续深造方面会有区别,对于想要读博士的同学,选择学硕会更好一些,当然法硕的同学也是有机会可以读博的,对于二者的选择主要看大家对于硕士毕业的规划。
往期推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77385.html
评论列表(0条)
[…]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师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师本身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学的在职研究生,3个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助教师提升、晋级职称,特适合在职教师,学历提升就成了无论是农村老师还是城市老师,无论是从幼儿园老师到大学老师的刚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