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是因为国内开设有舞蹈研究生的专业的院校不多,而且计划招生人数相对来说也比较少,不如其他专业的招生人数多。舞蹈研究生和其他专业的研究生一样,分为学硕和专硕这两种。在统考科目上来看,舞蹈专业的专硕和学硕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英语这个科目上,专硕相比学硕,对于英语的考察相对来说比较宽松。
考研不考研,也不是只用一句话就能讲清楚的,做出这个决定跟大家的工作观、价值观,都是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的。如果只是简单为了找个工作的话,那倒是也没有太大的必要,本科生学历就可以进一些学校当小学舞蹈老师、中学舞蹈老师,或者去一些舞蹈艺考机构教培艺考生,拿到还不错的薪水。
但是如果想进一些“别人眼里很不错的单位”,那就需要进一步深造,毕竟很多地方还是比较看重学历的。比如如果想当大学老师的话,那么一个研究生学历甚至博士生学历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很多高校招聘教师最起码的门槛,研究生学历是最起码的敲门砖。
那么为什么舞蹈专业考研的人这么少呢,归根结底其实是因为艺术生本来就是艺考进入大学的,文化成绩有的可能不是很理想,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也用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舞蹈考研专硕和学硕的区别,舞蹈艺考的考前准备,如果要考研的话,学习压力也很大,很多学生的英语、政治科目,从高中就不太理想,落下了一部分课程舞蹈考研专硕和学硕的区别,想要通过考研考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但是舞蹈专业的考研竞争对手少,据统计,有的学院中一两千个学生每年不超过三个人报考,所以竞争压力相较来说比较小,所以舞蹈专业的学生也不要被考试科目的难度直接吓退了,认认真真地准备还是有很大希望上岸的。
哈哈,这个问题so easy啊~你问对人了。我本人就是读建筑类专业的硕士。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在目前看来,其实学硕和专硕对未来找工作几乎是没有影响的,我有一个读专硕的师兄,后面顺利找到了一个省内前3的设计院,牛叉得爆表;当然也有读学硕的师兄,到了6月份还没找到工作的。
我想说的是之所以有学硕和专硕,其本身是教育部为了想分类培养研究生而做出的一种人为的分类,学硕的培养侧重于理论,专硕的培养侧重于实践,人家教育部当初的用意可不是为了把研究生划分三六九等的。而且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在未来,教育部会逐渐加大专硕的比例,最终的目标是学硕只占到20%左右,同济大学现在已经在试点了。
交代一下大背景,回到题主的问题。题主的目的是为了找工作,其实说心里话,大部分人读研究生真不只是为了想搞理论研究,还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想毕业了可以找到更加理想的工作,这个在中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题主现在是在纠结到底考研是选择学硕还是专硕。这里,我重点从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来和题主交流。想明白了问题的答案,做出选择应该就不难了。
1、学硕和专硕的入学考试难度的区别。这个毫无疑问,肯定是学硕较难,专硕偏简单,答主是工科类的研,比较了解工科的情况,在工科类的考研中,区分直接体现在数学的难度区分上,学硕考的是数一,包括高数,线代,和概率;而专硕考的是数二,难度下降不少,还不考概率。数学是考研中的大头,占150分。数一对能力的要求偏高,题主扪心自问,你是属于聪明型的学生还是勤奋型的学生呢?换句简单易懂的话说,题主你是属于平常的大学本科考试只要期末考前突击几天就可以拿到优异的成绩还是平常就非常勤勤恳恳,期末复习也很卖力了,成绩才勉强算优异或者甚至还不理想?答案只有题主自己知道。这里我真不是歧视或者贬低人,我的目的是想让大家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一类的人,后一类的人虽然能力上看似欠缺,学东西慢,但是,一旦学会了,熟练起来了,他们的潜力其实是非常大的。
2、学硕和专硕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差别。这个差别的话可以说视学校不同而定。就拿我的研究生院校来说,一个普通的211,本专业全国排名勉强可以看,省内是第一。我相信中国大部分的院校是大同小异的。拿我学校做例子,它对学硕和专硕的培养其实差别就不大。一,学制上,统一的清一色2.5年制;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上,学硕和专硕很多课都是一起上的,当然,专硕的课程从宏观上看是偏容易一些的;三,毕业论文难度的区别,哈哈,这个应该是题主最关心的吧,其实吧,学硕和专硕的区别主要就在这里了。大部分的导师是这么安排的:导师拿到了一些基金项目,或省内基金,或国家级基金。这些项目有不少是要做现场的试验或者是实验的,同时也需要在这基础上做一些理论研究。所以题主应该知道学硕和专硕的论文方向了吧,专硕就偏向实践,毕业论文偏向试验或实验的一整个过程的描述。而学硕就侧重试验或实验后的理论研究。我由于是工科类的研,所以就举工科类的例子,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3、研究生补助的区别。就拿我的学校做例子,学硕一年的学费是8k,专硕一年的学费是6k。国家给研究生每个月统一补贴0.5k,一年也就是6k。收益上基本是可以抵学费,还有就是奖学金这块。学硕的奖学金的金额较大,一等能到6k,但是覆盖面比较少,只有30%左右。专硕的奖学金金额不高,特等才3k,但是覆盖面广,能到60%—70%。说白了,学硕不太容易中奖,但是被你中奖了,那都是大奖;专硕嘛,大家稍微努力努力,人人都可以有机会的哈。当然最终还有一个国奖,这个嘛,不是谁想拿就能拿了,得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最终再补充一些问题,其实你知道吗?你硕士毕业了之后去找工作,就目前来说,没有一个企业会关心你是学硕还是专硕,他们主要关心的是你的硕士院校是211还是985,还是一般的普通院校,第二就是关注你的个人能力,你的一些过往人生经历,特殊的企业需要公关的还会关注你的个人形象等等。所以学硕和专硕其实都很好,没有实质上的差异,题主主要是要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到底更适合哪个类型的研究生。
最后预祝题主未来可以金榜题名,考上理想的研究生院校。纯手机打字,童鞋们如果觉得有帮助的可以给我点赞噢~后续有相关的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问我哈~~
——————更新分界线——————
2021年9月6日凌晨2:10分更新:
时光荏苒,一晃就是6年的匆匆岁月,我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陈同学,愿自己能有归来的那一刻,愿自己归来仍是少年!如今再回首自己在2015年研二时候写的这篇知乎文章,唏嘘不己,我发现我写的这个回答得到了大家广泛的关注和共鸣,而且我当年做出的很多预言和判断,如今也都一一变成了现实,时至今日,我闲暇之时偶登知乎,都能收到不少学弟学妹的点赞和关注,也有一些私信,一来问题较多,二来问的问题都太细化,偏各自的专业领域,恕我不能一一回复,见谅见谅,承蒙大家厚爱,遂忙里再偷个闲,给大家把这个问题继续更新下去,如今我将不再站在一个研二学生的视角,而是站在一个工作了5年的职业地产人+211硕士毕业生的身份,重新深化和补充这个问题吧!
答主在重新认真审视这段研究生经历,发现它的的确确,真真切切地是我人生重大的转折点,答主高考发挥严重失常,当时万念俱灰,报志愿也就随意填写,误打误撞去了一个省内的以建筑与工程为主的工科二本院校,要知道,就在高考前2周的模拟考,我的分数排名全一中第58名,至少可以去中等偏下985的水平,这些往事历历在目,犹如用刀刻在了我记忆的砧板上,我的高中一直很累,寄宿,一个宿舍8个人,晚上10点熄灯,通常都要闲聊,经常都在11点12点才睡,第二天6点多就醒来做早操,食堂的饭菜并不好吃,经常食不果腹,答主虽是男生,但体质天生是睡眠体,睡眠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我的学习效率,在学校,学业生活全部依靠自己,压力太大了,当年中考我以全班第一的成绩,百万军中过独木桥进的一中,我很珍惜高中的三年机会,然而在这3年间,我的成绩一直都不稳定,尤其到了高三,好的时候可以到前100名,差的时候会到200多,甚至300名,直到高考的那两天,我也是蒙里蒙圈的,糊糊涂涂就过了,只记得自己异常紧张,脑袋空白,如今事后回想,就是因为我太在乎了,太重视了,太紧张了,所以现在我想告诉各位懂事早熟的学弟学妹,just let it go,just take it esay,别像我当年这样,太重视一件事儿,或太把某个东西当回事,往往这件事就做不好,这个东西就处理不好,常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洒脱淡然,往往能有最好的发挥。
有点跑题了,之所以交代高中和大学的情况,是为了说明我考研的必要性,毕竟高中和大学落下的队,不甘心当咸鱼的我,时时刻刻都想通过考研弥补并翻身,而这个决定,在大三下学期的4月份,我暗自立下考研的决定,不容任何的动摇,也无需任何人的监督,这种由内向外散发的小宇宙力量已熊熊燃绕,我暗自做好计划,做好各项备考准备,跟同一届的研友们起早贪黑,奋战自习室,2012年的4月开始准备,2013年的1月考试,复习期间的将近9个月时间,是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涅槃时光,尤其是到了临近考试的11-12月份,天气直线转冷,我每天晚上在考验教室坚持到晚上12点后走路回寝室,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否周末,从不间断,半夜走在回寝室的路上能感受到寒风刺骨,汗毛直立,手都冻得哆嗦,到了寝室,宿舍都熄了灯,舍友们都躺床上休息了,我只好轻悄悄地快速洗漱后机械性地躺床上立马休息。在没有成功之前,没有人会关心你是谁,吃了高考的亏,这个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的亏,所以在准备考研复习期间的我,异常沉稳,无牵无挂,无拘无束,无惧无畏,无昼无夜地投入考研复习的浪潮中,一入考研深似海,从此江湖是路人,宿舍,食堂,自习室,尤其是自习室是我白天几乎除了有课去上课以外,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也特别感谢学校当年特意设置的若干间考研教室(通宵教室,不熄灯),也由于本科学校是二本,考研的同学并没有很多,铁了心一条路走到黑的同学就更少了,得以让我在学校里顺顺利利地把各项课程都复习好,也感谢当年一起奋战的研友们。
到了2013年的1月5日,我又重新站在了这个人生的重大转折口,然而当时的我,却并不知道这场考试将会对我将来的人生形成巨大的扭转。进考场了,我没有太多顾虑,我异常地冷静,我不畏惧即将面对的每一道题,我要把我全部复习到的内容,全部的力量,全部的战力毫无保留地都释放出来,考研的两天是在市区进行的,为此还跟研友们一起租了酒店,2人一间,大家考前的前一天晚上都读到很晚,只有我,12点就睡了,我知道,只有充足的睡眠,才是保证明天顺利完成考试的关键。一晃2天过去,2013年1月6号下午5点,我从考场出来,如释重负,不管成败,我都已尽力,无怨无悔,然而初试的成绩并不是非常理想,没有达到当时报的志愿专业的分数,原因是当时我报志愿的专业太热门,竞争太激烈了,二来我数学考得较差,原因就是没有报补习班,只靠自学,后来再有学弟学妹问我的时候,我都建议数学最好报班,最好是自己学校里面,数学系自己的老师开的考研班,这种最靠谱,费用也最便宜,当时万念俱灰的我又被现实狠狠地上了一课,要知道,我当时一心为了考研在职研究生专硕好还是学硕好,手里没有任何公司的offer在手,初试成绩出来的那会儿,大家几乎都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只有我,什么保障都没有,考研和工作,我可能到时候得两手空,一丝凉凉涌上心头,我望着舍友们在寝室打游戏的电脑桌面,看着他们的从容,轻松和淡定,以及他们早就定好了工作去处的事实,再看看自己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泪水就在心里不停地打转,不过我也并不怪自己,因为我知道,我在当时的环境下,我已经尽了全部力量了,只怪自己命中无缘,上不了研究生也是上天的安排。
事情出现转机的时候是到了当年的3月初在职研究生专硕好还是学硕好,如果是为了找工作,考研应该考专硕还是考学硕?,我记得是当时的某个下午,我躺在寝室的床上,意外地接到了意向学校的招生办老师打来的电话,“你好,我是XXX大学的研究生院招生办XXX老师,请问你是XXX同学吗?”我差点从上铺串起来,连忙回答到:“是是是,我就是”,“你的初试分数没到“XXX专业初试的录取线”,不过我们这边有两个专业还有部分调剂的名额,一个是学硕的XXX专业,另一个是专硕的XXX专业,你考虑调剂吗?如果有意向,请你想好了志愿,过2天到学校这边填一下志愿表格,”“好的好的!有意向,有意向!!!感谢老师,我会慎重考虑的!”听到这个消息,我万分欣喜!欣喜之余,我也快速冷静下来,当时学硕的奖学金几乎覆盖学费,所以约等于是不要钱的,学校每个月还有补贴5-600块钱,而专硕每年的学费是6K,3年1万8妥妥要真金白银地交出来,不过也有奖学金,只是金额不如学硕,在做这个决定之前,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我通过我的本科学长,也是后来的大师兄,找到了他当时的导师,他也向他的导师推荐了我,我当年发了一条堪比追女朋友还长的一条短信给了他的导师,也就是我后来的恩师,他导师看完短信后立刻给我了打电话,说你给我发了这么长的短信,我很感动,你又是XXX的学弟,你好好准备复试,我这边有足够名额的情况下,一定会优先考虑你的。由于这茬事,在加上问了他导师,他说他的专硕还有名额可以招,而那个可以调剂的学硕实际上又是另外的一个研究方向,综合权衡并跟家人商量完,我力排众议,决定调剂到专硕,到了2013年的4月,复试的日子如期到了,第一天早上是英语的口语测试,下午是专业课笔试,第二天一整天是面试,我安排在下午,2天都十分顺利,最终复试以专业排名第9名的成绩(专硕一共约45人)考上了这个211大学的研究生。老天爷,终究还是为勤奋,努力拼搏的人,开了一扇窗呐!而这扇窗将直接影响了我后半生的几十年!
研究生期间的故事,在另一个回答中有些许的描述,总体上就跟开了挂一样,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导师对我非常好,我简直就是他的贴身私人助理,我的车技就在他落地将近40万的 .0六缸车上学得突飞猛进,有模有样,读研期间,他带我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有政府的科长,主任,处长,学校的很多高行政级别的老师,以及社会上的很多权贵,这些都为我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也记得不少当年读研期间的细节,比如晚上在导师教室公寓的家里讨论论文迟了,他经常会让我直接把他的车开回宿舍寝室即可,开着他的车回寝室,说实话,心里觉得还是很暗爽的,白天偶尔碰到了一起去上课的同年级研究生同学,也会喊上他,蹭车去上课,他就会来一句,“卧槽,你导师车又放你这里了啊,可以啊”,这种我从来都没体验过的优越感,在那一刻,内心的深处被一股暗爽填得满满当当;又比如,我会经常开着他的车,完成他交代的某些事,比如接XXX人,比如送XXX东西,比如陪着他去XXX地方,或者去XXX吃饭等等,我的车技也就是在这段时间突飞猛进,从一个上路小白,成长为不会轻易被任何人加塞,开车情商高超的老司机,另外,我的研究生很顺利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是我研一上学期就已经把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的实验做完了,然而我当时还傻乎乎的不知道,后面研二导师才正式宣布论文课题,也就是说,如果我当年争气点,我研一就能把论文写好,就能研一毕业了(开个玩笑,哈哈),总的来说,研究生期间,学业的时间没少花,除了学业以外的很多“不务正业”我也没少做,比如兼职代课当老师之类赚取额外收入的“校外活动”,导师这边的很多校外活动,我一个都没落下,这也为了后面的工作打下了实践基础,2015年9月开学,这时候已经是研三了,又直接面临到了找工作的问题,我当年读研就是为了找个理想的工作,这根弦在我脑中时时刻刻都绷着,一丝一毫都不敢怠慢,在先找工作还是先准备写毕业论文这件事上我当机立断,果断选择先花精力在找工作上面,工作找到了,论文慢慢来,offer在手,天下我有,心中自然不慌是我的应对策略,2015年的9月下旬,某个全国TOP10的房地产集团(如今已是世界500强房企)来我们学校做校园宣讲和招聘,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花了很多精力做了一份很精细,排版很好的简历,经历了简历海选,又经历了2天的初试和复试,顺利通过面试,并在2周后顺利拿到该地产的offer,当时看着offer上面写的年薪10万,我简直做梦都不敢想,第一份工作第一年就能有这么多收入,原谅我当时还没见过大世面,哈哈,其实我当时高峰时期在校外兼职当老师最多一个月挣过1万多,不过那种是兼职,临时性的,这种全职的工作是完全不一样的,后来除了这个公司的机会以外,还有其他的机会我也都是机会型的看看,主要以写论文为主,研一我已经做完试验了,所以只需要整理和分析数据,研二不务正业干了很多学术以外的事儿,所以研三就要收心安安心心地写毕业论文了,有了地产的offer在手,我心里自然就更不慌了,写论文也更加专心和从容,为了确保论文万无一失,我顺延到2016年4月送审,5月答辩,最后论文答辩顺利拿到了优(课题组只有我一个优),到了2016年6月,我研究生正式毕业,回首这3年的求学时光,收获满满!我的学业、校外兼职,工作和个人综合能力多丰收,从此,又开启了我接下来在地产疯狂升级打怪的职场生涯!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正餐前的开胃小菜,是该上飘香四溢的正菜了,童鞋们,我先给大家上结论:我们人这一生,选择一定是大于努力的,我们既要学会埋头拉车,也要懂得抬头看路;人生重大的转折点,也就那么几次,机会一旦出现了,就要毫不犹豫地牢牢抓住!这是我送给各位学弟学妹们的肺腑之言,望你们能深刻揣摩。
一进地产深似海,从此江湖是过客!2016年的地产行情,犹如雨后的春笋一样,在缓缓复苏,蓬勃生长,我的职业生涯,紧紧地依托在公司的平台上,而公司的发展却紧紧地依托在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行情上,这一年,我从校园走进职场,初出茅庐,初生牛犊,无惧虎也。我进了当时十分热门的投资发展部(也叫土地拓展部,投资管理部),在当时,这个部门是地产非常核心的部门,而且市场上专业人才紧缺,十分抢手,我靠着管培的身份,公司愿意给管培机会,于是进了这个部门,开启了我漫长5年的职场打怪升级战!我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
如今满满的5年职场生涯踩在脚下,我从当年的一个职场小白,一跃变成世界500强地产集团的投资副总监,年薪也翻了好几翻,从当年的一个无房无车的小屌丝,如今靠自己买车买房,我最自豪的地方就是我所有的一切,不是靠家人的赠与,也不是靠家族的资源,完全是靠我自己的双手创造下来的,我不欠家族任何人的恩情,家族里也只出了我一个研究生,也只有我一人在身体力行地诠释着“知识改变命运”这句真理,家族人再也不敢小觑知识的力量,每逢过年过节,他们唯一还能问我的就是不小了,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呀,再也不会问我收入多少,什么时候买房,什么时候买车之类大家过年很惧怕的灵魂拷问问题,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他们开口了,尴尬的就不是我,而是他们(我比他们的子女都混得好,他们当然尴尬了),我现在最懂得的就是感恩,知恩图报,深知欠父母的养育之恩,导师的知遇之恩,领导的栽培之恩。这些恩情,一辈子都要牢记,因为没有人有义务帮助你,不帮是本分,帮了是情分,这世上,只有自己最靠谱,在万难的时刻,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
如今的地产,不如5年前,甚至10年前的行情,但是我依然坚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找工作,能找甲方,就尽量不找要被剥削的乙方,要有宏观地高瞻性,培养自己的大局观,体制内和体制外是个围墙论,这里不做好坏评价,各位根据自身的性格(例如:外向,善于交流敢拼缺钱就选体制外的企业,内向,善于内修喜欢稳定就选体制内)和自身客观因素做决定,答案不一定绝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现在深深地感受到了强大的内卷正在席卷整个地产行业,但我依然坚信没有夕阳的行业,只有夕阳的企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也会坚定不移,踏实的走好当下的每一步,最后,我再送上一些我在职场这5年时间学到的做人心得以及生存奥秘,与诸君共勉:
一、“做一个对他人有价值,乐于助人的人”,这句话听起来很鸡汤,谁都知道,但是并不是谁都能做到,这句话不仅适用职场,也适用在生活和做人上,戒掉做“伸手党”这个坏毛病,这个毛病将来会给你惹来很多麻烦,也会给你的职场关系带来很多的负面作用,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人跟人的交往,面上是沟通交流,本质上是双方的价值互换,一旦这个天秤失衡了,关系就会出现裂痕,伸了手,就要懂得感恩,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学会报答对方,哪怕现在不能做到,也要有这个意识。
二、“懂得珍惜”,比如珍惜眼前人,珍惜公司的平台,珍惜领导的栽培,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包括人和物,不过真正懂得珍惜,可能得经历过一些失去才会深切体会,希望大家早日顿悟。
三、“学会理解他人”,这也是一句很鸡汤的话,但是我敢说很多人都做不到,要学会共情的能力,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自然而然就能学会理解他人,你的情商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巨大的提升,你也能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四、“懂得感恩”,要学会心存恩念,去寺庙找菩萨烧香许愿实现了都还有还愿这一说,更别说对人了。
五、“做个实在的人”,不要耍小聪明,不要以为自己的小聪明有多聪明,实际上这些小聪明,领导都知道,都看得出来,这样只会给自己减分,不要心里藏着很多的小揪揪,不坦诚,不厚道,这类人不会走得很远的,实实在在,有一说一,真诚,勤勉,这样的人才会走得更远,更长!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不在于谁在前面跑得有多快多远,而在于谁能跑得更稳,跑得更远,人生如此,职场亦如此,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才是最好的选择,再回到题干,“如果是为了找工作,考研应该考专硕还是考学硕? ”我已分别从“找工作”“选专硕和选学硕”这几个核心的小题干,并且结合了我个人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请问大家内心都有了更明确的答案了吗?祝大家都能有一个好的学业、事业和生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78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