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专硕、学硕,目前对于绝大多数的院校来说基本上没有区别了。自2010年专硕出现到2018,很多学校还在做比较理想化的“专硕重实践,学硕重理论”的努力。但是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性和现实无疑让这种培养思路崩塌。
之所以说二者基本没区别了,是因为一下几点:
1.二者课程基本一致,导师一致,学制整体上都是3年了,那连学制也一致了
2.二者在考研上的分数线几无差别,入学要求一致;目前毕业要求也一致吗,基本上都是实习作品+学业论文+科研论文。有学校专硕不要求发论文,这个在两个专业的培养思路上可以忽略不计了。也有学校曾经试图让专硕、学硕的学位论文选题产生区别,也就是让专硕去研究实务问题、业界问题;让学硕去研究理论问题。最后自己打脸,这种想法纯属扯淡,是不懂新传硕士培养的随意之想。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位论文有统一化的要求,就是研究的问题必须是一个学理性问题,或者叫学术问题,这个是整个学科范式根本不可能去区分专硕、学硕的。然而让专硕研究业界,业界很多情况不具备学理性和学术价值新传考研学硕还是专硕,甚至根本就不是个学术“问题”。业界存在的问题连他们自己都没有解决思路,让专硕写基本上是自欺欺人。故此新传考研学硕还是专硕,新闻传播类研究生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大吗?,专硕最后还是要和学硕一样,去做符合人文社科范式,符合教育部评估要求的论文。
3.新闻学传播学本就是重实践的学科,更确切地说它是处于理论和实务交接处的学科,所以无论专硕、学硕都要既中理论,又重实务,且重方法和思维。所以“专硕重实践,学硕重理论”至少在新闻传播学中是不成立的。
说说仅存的区别吧:
1.学费不一样
2.初试考题,专硕似乎活一点,但这几年来看区别再减少。
3.实习的时间不一样,专硕很多多谢研二实习,学硕有些学校研三实习
4.读博情况不同,如果自己学校有博士点,学硕更容易直博;考外校博士,有学校会明文只有学硕才能报考。(考博这块,其实也可以忽略,因为大部分学生不考,我在这里也不建议一窝蜂考,考博考研根本不是一个level,像考研时一样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考博,感觉考不上就去工作,这种想法纯属对自己不负责任,盲目考博极有可能影响你工作)
首先需要清楚,什么是学硕?什么是专硕?
1、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学硕”,以学术研究为导向怎样区分学硕和专硕,侧重理论研究,以培养从事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以职业培养为导向,实践与学术并重,以培养工程师、医师、设计师等高层次应用人才为主。
一、历史发展不同
我国于1978年正式恢复招收研究生,当时主要招收学硕;2009年开始,我国学历教育开始招收专硕;到2015年,学硕、专硕数量平分秋色;2017年,我国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学历教育中非全日制专硕数量急剧增长。
二、报名条件不同
无论是报考学硕、专硕,都需要满足报考的基本条件。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除基本条件之外,报考部分专硕的考生,如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还须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还需要满足相关工作经验年限等要求(详见当年度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三、统考科目不同
招生单位设定考试科目时,学硕统考科目多选择英语一、数学一等,专硕统考科目多选择英语二、数学二等,具体还要看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四、专业分类不同
以2022年全国硕士招生目录来看,学硕、专硕分别涵盖以下分类:
1、学硕涵盖14大门类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专业目录-学硕
每个门类下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专业下又下设一个或多个研究方向。
2、专硕涵盖45个专业类别,部分类别下设专业领域,各专业可设多个研究方向。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专业目录-专硕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专业目录-专硕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专业目录-专硕
五、培养目标不同
学硕主要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专硕主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六、培养方式不同
学硕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专硕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怎样区分学硕和专硕,985上岸学姐最新整理:学硕与专硕的13个区别,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实践学分比重较学术学位更大。
七、学习方式不同
学硕的学习方式一般为全日制,即考生采用工作日等时间在校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内容。
全日制专硕的学习方式与学硕一般相同;而非全日制专硕一般采用非工作日等时间在校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内容。
八、学制年限不同
学硕、专硕学制各招生单位规定不同,具体情况请考生以各招生单位当年政策为准。
九、住宿可能不同
招生单位一般都会在招生简章中写明提供住宿的条件要求。
十、学费标准不同
招生单位一般都会在招生简章上对学费标准予以说明。
十一、论文要求不同
学硕学位论文强调科学理论研究与学术创新,形式相对传统,一般为学术性论文。
专硕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形式可多种多样。部分高校鼓励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
十二、导师制度不同
学硕一般实行单导师制。导师对学生进行研究生课程教学、课题研究指导与学位论文指导。在导学内容方面,研究生导师对其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并根据学校要求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专硕一般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应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在培养过程中校内导师以教授理论知识、学术指导为主,而校外导师则以培养技能、指导实践为主。
十三、读博方式不同
博士的招生方式一般分为直博、硕博连读以及普通招考。博士的招生对象具体要根据各单位招生简章要求执行。
学硕专硕虽有不同,但招生流程相同、培养质量要求相同、含金量等相同。随着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国家研究生培养战略布局的调整,全国专硕招生规模已经开始大于学硕。
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
一些招生单位的专硕报考热度甚至大于学硕,专硕就业率甚至高于学硕。
总的来看,学硕、专硕没有绝对的优劣,我们需要做的是,认清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方向,做好未来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最终定能实现梦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8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