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博士后好出站吗博士后好出站吗,亚热带生态所环江站举行博士后开题、出站答辩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站举行博士后开题、出站报告会。会议邀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项文化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谢炳庚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张振华教授以及亚热带生态所王克林研究员、吴金水研究员、陈洪松研究员、李德军研究员、张伟研究员和赵杰研究员等所内外专家担任评审专家。会议由亚热带生态所党委书记王克林主持,人教处副处长谢聪出席会议。
会上,博士后肖丹、胡培雷分别以“西南喀斯特土壤微生物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机制”“喀斯特植被恢复驱动的土壤有机碳固定及稳定机制”为题开展博士后研究出站答辩报告,评审专家就两位博士后在站期间研究任务完成情况、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及科研成果等进行评议。经无记名投票,评审专家一致同意肖丹和胡培雷博士后出站。
新进站博士后吴汉卿、张倩分别以“喀斯特地区不同岩性土壤氮转化的噬菌体调控机制”“喀斯特地区典型植物磷素获取策略的基岩岩性影响机制”为题对博士后研究选题进行了开题报告。评审专家就两位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选题进行了充分论证,并在其课题方向调整、研究方案细化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性建议。经综合评议,评委们一致同意通过张倩和吴汉卿的博士后开题答辩。
博士后出站答辩现场
博士后进站开题报告会现场
近日,第7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申报项目评审结果揭晓,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本次获得面上项目一等资助1人,二等资助3人,创我站立项数量新高。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流动站成立于2008年,迄今为止已招收博士后逾百人。目前我站已获批博士后面上基金42项,其中10项一等资助。集中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生物学等一级学科。
获得第72批博士后基金资助者简介如下:
黄小娟,合作导师:陈建民教授,本次获批博士后面上基金一等资助,也是大气科学学科唯一一等资助获得者。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22年6月加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制开展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 and 》、《 》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9篇,2篇入选ESI Top 1%高被引;截至目前,SCI论文总被引次数622次复旦大学在职博士后,H指数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
姜鸿兴,合作导师:陈颖军教授,本次获批博士后面上基金二等资助,于2021年6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21年7月加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大气碳质气溶胶的来源、组成和光学效应开展研究。以第一作者在《 & 》、《 & 》、《 and 》、《 of :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主持博士后面上项目。
毛敬波,合作导师:张艳教授,本次获批博士后面上基金二等资助,于2021年6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21年9月加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复旦大学在职博士后,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后流动站喜获4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主要围绕船舶排放及其环境气候影响开展研究。以第一作者在《 and 》、《 of :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篇。主持博士后面上项目。
史志坚,合作导师:罗刚教授,本次获批博士后面上基金二等资助,于2022年1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期加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新技术及机理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在《 & 》、《Water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9篇。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如需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信息,请访问网址:
供稿:燕姝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7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