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研考报名前,我们首先要确认自己是否符合当年研考报名条件,每年的考研报名条件相差不大,根据每年的教育部印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通知考研报名条件基本上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第十六条 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十五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二)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考研报学硕的条件,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十五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以及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以报考)。
(三)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和项目管理[代码为]、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
(二)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招生单位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等限定单独考试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报考条件。
第十八条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考研报学硕的条件,考研报名条件有哪些,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截止规定日期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推免生推荐和接收办法由推荐学校和接收单位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并公布。所有推免生均享有依据招生政策自主选择报考招生单位和专业的权利,推荐学校所有推免名额(除有特殊政策要求的专项计划外),均可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凡按规定可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但不得只接收推免生。
其他符合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条件(如在部队荣立二等功等)的人员,应在国家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名。12.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很多同学在纠结考研到底选择学硕还是专硕,还有说法是专硕考试简单,分数线低,招生名额多,事实的确是如此吗,本文将从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和如何正确选择学硕和专硕来展开讲述,对于现在还很迷茫的同学很有参考价值,希望认真看完,文末有福利。
一、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先来看一张图表,通过这张图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1、培养目标
学术硕士,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读研期间,注意理论和研究,实践的机会少,对学术成果有一定的要求。比较适合喜欢学习理论、能静心研究的人。
专业硕士,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总结:学硕偏学术研究,专硕偏实际应用。
2、培养方式
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一般均要求有为期数月的实践环节。
总结:学硕强调理论学习,专硕注重实践能力。
3、学费和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为 8000 元/学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学术型硕士学制一般是三年。
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几万到几十万都有,专业型硕士学制一般是两年。
总结:学硕学习年限长,专硕学习年限短;学硕学费便宜,专硕学费相对更贵。
4、考试内容
学术型硕士的考试难度通常比专硕大,比如拿公共课来说,学硕通常考英语一和数学一、数学二,专硕通常考英语二和数学三。专业课同理,学硕通常考试内容更广,难度更大。
总结:学硕考试难度通常大于专硕,这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因为理论研究需要更扎实的理论知识。
5、考试难度
学术型硕士因为更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学术创新能力,因此偏向于从学业和综合表现优秀的本科生当中招推免生,也就意味着保研名额占据多数,留给考研的名额比较少。更少的名额,以及更难的考试内容,通常也就意味着考取难度更大。尤其是大多数院校公布的当年招生计划是拟定的,实际的招生计划会等到当年的推免工作结束后才能确定,这就给本来名额就少的学硕考研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举个例子,假如 22 年招生计划学硕和专硕一共招 20 人,按照惯例,保研名额假设占一半,因此你和其它准备备考的考生一样,预期是考研统考招 10 人,结果等你复习到九十月份,发现保研了 15 人,留给统考名额只剩 5 人。
(特别说明:上述表述是通常意义上的专科考研考学硕还是专硕,并不是所有学硕和专硕都适用,具体还得结合目标院校专业详情决定。比如有的院校学硕和专硕统一考试,统一招生;还有的院校专硕比学硕竞争激烈很多。具体院校,具体分析。)
总结:学硕考取难度一般大于专硕。
6、读博方式
学术型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
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具体情况请咨询招生单位。
总结:学硕读博容易,专硕读博更难,这是因为博士强调理论研究。
7、导师
学术型硕通常只有一个学校导师,而专业型硕士通常还有社会导师,也就是所谓的“双导师”制。不过在目前的高校环境中,社会导师大多流于形式,有跟没有也几乎没有区别。
总结:学硕通常只有一个导师,专硕通常还有一个社会导师,但是意义不大。
8、毕业难度
学术型硕士毕业论文的标准通常要高于专业型硕士的毕业论文标准,因此学硕在面临毕业时,压力会更大。专硕通常要求实习满一定时长才允许毕业,也就是所谓的「毕业实习」,毕业实习相比毕业论文显然是更容易搞定。
总结:学硕毕业论文通常要求更高,专硕通常要求毕业实习。
9、调剂机会
学术型硕士可以选择调剂学硕或者专硕,也就是说,调剂范围更广,调剂机会更多。
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往学硕调剂,也就是说调剂范围更窄,调剂机会更少。
总结:学硕调剂范围大于专硕。
10、求职认可度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在求职时基本没有区别,几乎没有用人单位会在招聘时只招收学术型硕士而不招专业型硕士。在用人单位看来,不管是专业型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只要是全日制硕士,都没有什么差别。
总结:学硕和专硕几乎没有区别
想了解更多考研常识,我推荐你加入知乎知学堂研职在线考研免费推出的「知乎教育:22考研上岸直通车」,知乎站内名师为你指点迷津,帮你科学规划,助你顺利上岸。
二、如何选择学硕和专硕
了解了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我们该如何选择学硕和专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考研的目的
读博搞科研:建议学硕优先,可以直博。
工作就业:专硕优先,就业方面相较于学硕,基本没有区别。学习年限相对较短,可以更早的踏入社会,也许就意味着你可以比考学硕的同学多一年的工作经验。对未来的工作发展很有优势。
所以,综合考虑自己的读研目的,给自己定位设定目标,选择不同的读研方式。
2、看学科性质
比如说你所学是工科,不想考博,不擅长做学术、学理论知识,则可以考虑专硕;比如说你所学侧重于理论像哲学、历史学,分类好像根本没有专业型,没得选;还有像医学类,如果将来想做一名临床医生,似乎也只能选专硕。如果你是那种专硕学硕都可以的,那就从考试难度来选择。
3、考试难易度
所谓考试难易,就是看考试内容、报考人数多少、竞争大小、分数线高低、差额复试比高低,以及录取人数等。所有这些数据我们几乎都可以在招生单位研究生院上面找到,录取比例可能难找一点,但是根据进入复试的名单和最终录取名单,自己可以做大致的计算。
对于考试内容,一般来说专硕较学硕简单,学硕考英语一而专硕考英语二(大部分情况)。整体难度上专科考研考学硕还是专硕,学硕和专硕该如何选择?,英语一自然比英语二大一些。但是有些高校特别是名校的专硕专业不考英语二而是考英语一。
此外,还有就是数学三与管理类联考中的数学部分整体难度有较大差别。例如:会计学硕考数学三,考试内容包括高数、线代和概率论,难度比较大,会计专硕的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考试内容大都是初高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建议小伙伴们在选择报考学硕还是专硕时综合考虑一下自己的英语和数学的学习情况。
4、自身基础
除少数专业以外,大部分学术型硕士考研都要考察数学,同时英语会考察难度较大的英语一,建议公共课基础好的同学考虑学术型硕士。同时,考研考察更多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如果你的专业基础很赞,推荐选择学术型硕士报考会很占优势。
对于数学基础差或是从未学习过数学的考生选择对数学考察较难的学术型硕士就会比较吃亏;相应的,如果是本科专业课基础不扎实或者是跨专业的考生,专业学科基础差,选择专业型硕士不用跟基础好的「学霸」竞争,可以加大胜算。
5、经济条件
在经济条件方面,大部分学校和专业,专硕学费与学硕接近或者相同,专硕同样享受学业奖学金,只有少部分专业比如经管学院的一些专业(工商管理、金融、会计等)的专硕学费较高,一万至几万不等,而且不享受学业奖学金,所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综合考虑专硕还是学硕。
通过上述介绍,是不是对学硕和专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想了解更多考研常识,我推荐你参加知乎知学堂研职在线考研免费推出的「知乎教育:22考研上岸直通车」,知乎站内考研名师指导,有效提高成绩,快速上岸。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8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