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圣诞节就要来了,哪哪儿都是欢度圣诞的气氛!2017年管理类联考已经考完了,对于广大的考友们来说,今夜是平安夜还是无眠夜呢?
新浪商学院栏目全程报道并发布了所有考题,详情点击:新浪2017管理类联考报道。
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哪里不会蒙哪里,So Easy!
看起来今年的联考数学试题没什么难度,实际上呢,据考生们的反映,好像是真的没什么难度!考生们普遍反映数学题目相对简单全国管理类联考题目,较之去年来说今年的联考数学乍一看好像是没有什么新的题型,但小编想说,尽管如此,这些题目的威慑力还是很大的,来看这一题:
这题你看懂了吗?题目出的千回百转,一个小小的概率计算也将用尽小伙伴的毕生绝学,不管Easy不Easy,先蒙上再说!万一给我全蒙对了呢!
管理类联考逻辑部分:您期待的悬疑推理大剧已上线!
今年的逻辑试题烧脑程度已经大大超出考生们的预料了,有考友表示综合数学仅用40分钟就写完了,却整整在逻辑试题中遨游了一个半小时,瞧瞧这种坚持不懈的推理精神,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福尔摩斯破解悬疑大案呢,也是一把辛酸泪,一腔无言愁啊!不信的话全国管理类联考题目,2017管理类联考:你想看的推理大剧这都有了,各位大神们来看看今年的逻辑真题,大家一块儿来找(tuī)茬(lǐ)啊:
乍一瞅,4类角色又是游客又是商贩,6个人甲乙丙丁戊己,呦呵,人挺多还挺全,这题挺有意思哈!先别急着下结论,待您仔细看下,您就该和小编我一样表示一脸懵逼了:明明题设中的每句话我都能看懂,为什么列成了1234点之后我却一点儿也看不懂了呢!黑人问号ing…… 这波冲击还没散去,又来一波,当儿时熟悉的《唐诗三百首》出现在逻辑题中,你们还有心情叹春花秋月夏荷冬雪嘛,考友表示我只想静静!
管理类联考作文部分:“治大国”和“烹小鲜”都不容易!
有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今年管理类联考作文题目很好地印证了这句话:“烹小鲜”和“治大国”对于联考作文得分来说真的是一样重要!管理类联考作文论证有效性分析让你过足“当官瘾”,来做一次古代官僚,顺便指点一下国家治理官员体系廉政建设啥的,当个官也这么不省心呢!论说文再让你当一次“企业家”,过把“总裁瘾”,指点一下企业创新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虽说创新是我们熟知的考点,从初中到考研准备了这么多年终于盼到了它用武之地了!啥也别说了,赶快开始写吧!小样儿,太天真了吧!Too young ,too !这两道作文题目看起来是“纯天然无公害”,但想要在众多答卷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分同学们还是得费一番力气的:逻辑得严谨、分析要深入,就连用词也必须高大上才行!
管理类联考英语部分:Easy吗?让我的文采飞一会儿!
经历过上午数学、逻辑推理和论说文写作的轮番轰炸,下午的英语众多小伙伴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不管题目难不难,分数线都是那么低,40分左右不是小Case嘛!所以英语考试那都不是事儿!2017管理类联考英语题整体看来,没有出格选项,整体偏于“easy”模式——但也有考友表示完型略难,看来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easy啊!大小作文写起来拉都拉不住,尽管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不是在点上!但是不管难不难,不管在不在点上,反正考试已经结束啦,能等待的只有分数啦,所以大家安心欢度圣诞吧!期待圣诞老人给你准备个惊喜吧!
试题灵活度高、创新性强、阅读量大是管综199考试的三大特点。前两点主要针对数学和逻辑的选择题部分,因为,两篇作文即使再怎么创新、再怎么灵活,中文咱们都能或多或上给整上两句。而最后一点是针对逻辑和作文部分。对于数学,虽然考纲规定只考初等数学的知识,但是,只要命题人想“玩儿死你”,即使再简单的知识点,他们也可以给你玩出花儿来,这群糟老头子,坏得很(手动狗头+滑稽)。知识点确实简单,但题目也确实可以出得难。对于逻辑,除了灵活创新外(尤其是综合推理题型),做题过程中的阅读量也非常大。虽然,大部分题目可以通过技巧去识别把握题干结构,并快速筛选有用信息,从而一定程度降低阅读量,但这绝不能否认其题干本身阅读量大的事实。
选择题蒙猜正确率低管理类联考高分,整场考试容错率低
更为变态的是,尽管客观题都是选择题,但和常见的只有4个选项的选择题不一样的是,管综的选择题都设置了5个选项(ABCDE),这意味着,你即使想蒙,蒙对的概率也仅为20%,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25%。另外,总体上看,管综考试的整体容错率低。通过上面的一系列分析,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该科目的考试对考生整体的做题节奏、考场之上的灵活应变能力要求非常之高。如果用“稍有不慎,满盘皆输”来形容,似乎一点也不为过。
选择合适的教材,合理地分配时间,再加上高效的学习技巧基本上都能真真切切考高分,下面我会跟大家分享下我备考的经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当然啦,想要了解我具体是怎么备考的,用了啥资料,等等各种事宜都可以找我聊一聊。
来来来!上岸学姐给你整理好了!这些资料全部分享给大家,留言就好啦~
我的逆袭经验+用书推荐【数学备考用书推荐】
数学分册、高分指南、顿悟千题、81绝、陈剑讲真题
【推荐老师】
推荐陈剑老师
1️⃣适合零基础学生or在职备考选手。讲课非常细致,有耐心,语速较慢,基础不佳的考生都能听懂。
2️⃣知识点非常完整,解题思路都是基本方法,打基础很扎实,技巧都是锦上添花。笔记也很全,每次都会不耐烦一遍一遍的讲一遍一遍的回顾旧知识。
3️⃣权威老师。后期出名的部分老师是陈剑老师的弟子,跟着二十年从业的老师一定不会出错。
推荐朱曦老师
1️⃣总结归纳能力超强。一言不合就总结。补充方法与知识点非常多,二级结论也很多,不过这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后期所有知识在脑子里都会形成思维导图。需要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记笔记,自己做题时翻看笔记也会很方便。
2️⃣思维活跃。很多题目都可以避开传统方法,直击要点,秒杀出结果。曦曦老师思维非常灵活,很多题目的方法都让人时而感到出其不意、时而感到恍然大悟。 (曦曦老师的“秒啊好爽啊”突然在耳边回响)
3️⃣讲课风格有趣,不会犯困。 (还有帅气哈哈哈)
【数学备考进度】
4月底:结束数学分册
5-7月:高分指南
7-8月:二刷高分指南+81绝
9-11月:讲真题+顿悟千题
10-11月:期间穿插模考
12月:查缺补漏
不过这期间做完所有书题量非常大,如果不追求高分可以适当舍弃,但是高分指南和讲真题必须认真完成。
我也是因为时间问题没有做完千题和81绝,千题主要是提升逆向思维能力 (适合追求高分选手),81绝是按照专题讲的 (适合查缺补漏,填补劣势章节,),后期 (大概10月份) 又听了“考前四部曲”(也是朱曦老师的课),这个课程也是非常有效的,做考前总结,这本书里的第一题就是今年真题一模样的题。
【提分技巧】
错题才是精华。
如图,我是在一轮时用绿色的笔标记错题知识点,红笔记录解题步骤。另外标注出错因,粗心计算失误二刷可以忽略管理类联考高分,个人感觉管综写作不难,难的是数学和逻辑!,但是因为没有掌握知识点或解题方法或解题技巧的题目必须二刷,如果还是做不出来可以再来一轮三刷。
不建议抄题目制作错题册,时间是宝贵的,不为不必要的事情浪费时间。而且在收集错题时也会暴露自己弱点(如图,我的错题许多都是题号连续的,那可以清晰明了地知道哪个知识点没学会,补短板强弱项才会取得胜利)。当你掌握了所有错题时,你才会发现数学早已得到了质的飞跃
特别想强调一点:自学的学生,最适合跟朱曦老师,大家都知道高分指南题量大,有的时候不会做或者错题多就做得特别慢,很浪费时间,在这里给大家一个高分指南的正确打开方式。
1️⃣听基础考向:例题最好自己提前做,基础不佳有困难可以边听边做
2️⃣做习题:实在有困难第五节可以二刷的时候做,不过不建议,尽量能做就做
3️⃣听习题课:对的跳过,直接听错题,学会错题才是最重要的。推荐朱曦老师是因为他是唯一会讲每一道题的老师,这一点没几个老师能做到的,在我备考的一年时间里接触到的所有老师里只有朱曦老师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才说他最负责的良心老师。大多数同学应该都是不太喜欢看纸质答案,所以直接听错题就是最便捷高效的复习方式
4️⃣一轮结束后,针对弱势章节可以再听一遍课:这一步是非常有效的,排列组合和应用题本来是我的弱势章节,再加强一次后这两个部分基本再没有出错过,最后变成了我的满分章节
5️⃣二刷:建议重点刷错题,我是在一刷的时候就把所有错题标注出来了,并且分类了,哪些是没有思路,哪些是粗心[下图便是我自己总结的错题编号,二刷就是做这些错题],二刷重点针对没有思路的题
【逻辑备考用书推荐】
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和判断,并进行相应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试题内容涉及自然、社会的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也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
试题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概念
1.概念的种类
2.概念之间的关系
3.定义
4.划分
(二)判断
1.判断的种类
2.判断之间的关系
(三)推理
1.演绎推理
2.归纳推理
3.类比推理
4.综合推理
(四)论证
1.论证方式分析
2.论证评价
(1)加强
(2)削弱
(3)解释
(4)其他
逻辑内容比较杂,个人建议分阶段地学,这个阶段我推荐大家去听一听任松老师和宋家瑞
老师的形式逻辑,讲地很清楚。
除此之外呢,我推荐赵鑫全老师的《逻辑精点》,浅显易懂,适合初次接触逻辑的逻辑小白,不强调技巧,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为初学逻辑的同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含有详细的知识点精讲和课后题。遇到看不懂的知识点,可以搭配赵鑫全的网课学习。课后题琢磨不透的可以观看课后题解析课程。
【写作备考用书推荐】
试卷构成:
论证有效性分析(1题,30分)难度:★
论说文(1题,35分)难度:★★
学习计划及推荐用书:
论证有效性分析更像一篇应用文,给定一篇材料,材料中存在诸多逻辑错误,需要考生选3-4个逻辑错误加以评析,论效有固定的模板和套路,建议在学习过逻辑之后再去研究论证有效性分析,会轻松许多。
论说文一般是一篇材料作文
,难点在于审题立意,成文倒是比较容易。这里需要着重训练审题,另外需要积累一定量的素材,尤其是经管类的案例。
写作属于主观题,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很难在这上面拉开差距,在复习过程中,性价比是最低的,这个就根据每个人的目标分数投入时间即可,我按照50+的要求来帮大家规划一下:
1-6月:素材积累
首先,论说文的案例可以从期刊中获取,读期刊的过程中,遇到新的好的案例,一定要养成习惯,给他划定一个主题,并提炼成100字左右的素材,比如看到一个企业创新的案例,要贴个“创新”的标签。当然,一个案例有可能会贴多个标签,这也就是所谓的万能素材
了。
其次,素材归类,把贴有创新/合作/挑战等标签的案例,总结到一起,形成自己的素材库。
学习规划:
每天睡前读半小时期刊,勾画重点,贴好标签,周末进行总结;
推荐用书:
《哈佛商业评论》、《人民日报》、人民锐评
7-8月:强化阶段
第一、学习两篇作文的写作套路,明确得分要点,知道这两篇文章应该怎么写,论证有效性分析重点训练对逻辑错误的评价分析,论说文重点训练审题和立意,用真题尝试自己总结概括,再对照解析纠正;第二、抄写历年真题高分范文,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总结各段需要用到的句子,形成自己的模板;最后,练字!主观题,字很重要!
学习规划:
用1周时间,学习写作套路,剩余时间,每周各抄写2篇高分范文;
推荐用书:
朱琦《写作高分指南》
9-10月:真题阶段
强化阶段虽然已经抄写过范文,但到了自己写的时候,很多同学还是会出现问题,所以还是要练,就拿真题练。提前总结好各段套路和模板,结合自己的素材,独立成文。
学习规划:
每周保证大、小作文各完成1篇,小伙伴相互批改;
推荐用书:
朱琦《中文写作高分素材集》
11-12月:模考、训练
在模考中,一定要限时完成,两篇作文最好控制在50-60分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85781.html
评论列表(0条)
[…] 哈密伊州区环境工程免联考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按榜单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