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中央财经中外合办,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报考要求是什么?有哪些专业?

一、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报考要求是什么?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对象未应届、往届和同等学力的学生,目前有两种模式,分为2+2模式和3+2模式,根据项目的不同招生报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涵盖了金融学、保险学等多个学科。

一、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报考要求是什么?

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对象未应届、往届和同等学力的学生,目前有两种模式,分为2+2模式和3+2模式,根据项目的不同招生报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1、3+2留学报考要求

根据高考成绩分批次录取:

(1)高考成绩达到一本分数线;英语单科成绩90分以上,可免笔试,面试通过即可录取;

(2)高考成绩达到一本分数线且英语单科成绩125分以上,雅思成绩6.5分或者托福80分以上,可免试录取;

(3)国际课程学生雅思成绩4.5分或托福50分以上,可免笔试,面试通过即可录取;

(4)其它条件者,须参加中央财经大学组织的笔试及面试中央财经中外合办,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报考要求是什么?有哪些专业?,成绩合格择优录取。

2、2+2留学报考要求

(1)高考成绩达到当地最低本科分数线中央财经中外合办,英语单科成绩90分以上,或者雅思成绩4.0分以上,可免试录取;

中央财经中外合办

(2)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二本分数线,英语单科成绩110分以上,可录取实验班。

(3)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一本分数线,英语单科成绩120分以上,可录取外教班。

(4)其它条件者,须参加金融IUP组织的英语入学测试,成绩合格择优录取。

二、有哪些专业?

1、金融领取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涵盖了金融学、保险学等多个学科。其中,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办学的金融学硕士项目是国内著名的、第一个由英国哈瑞特瓦特大学评审的、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金融领域硕士专业,具有世界级的教学水平和国际认证。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合作的金融硕士项目是中国境内唯一的金融学项目,学生在完成课程的同时可以参加多伦多大学的在线课程、接受多伦多大学的证书认证。

2、经济领域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涉及了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农业与农村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合作办学的产业经济学硕士项目是中国内地第一个以产业经济学为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是鲁汶大学经济学院正式授权、享有全球声誉的硕士项目;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合作办学的国际贸易学硕士(MIMS)项目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国际贸易硕士项目之一。

3、管理领域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要涉及数学金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方向。该校与法国拉罗谢尔大学合作开设的数学金融硕士项目是第一个由法国大学授予的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培养数学金融领域高级人才的项目;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合作的市场营销硕士项目是高质量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硕士项目。

2021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所中美合办研究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迎来建校九周年,并同时开启十周年纪念这一重大里程碑的倒计时。这一天,也正值上海纽约大学的中方合作伙伴华东师范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为进一步总结中外合作办学成果,分享国际化育人经验,做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上海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举办了“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与卓越育人”论坛。

此次论坛邀请到教育部以及上海市教委等上级单位领导莅临指导,并吸引了来自23所高校(包括国外2所高校)近80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与会人士共商新时代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与卓越育人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同庆上海纽约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迎来建校发展历程的重大节点,以及两校在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融合中美两国教育精华,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典范,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闫炳辰

当天上午,“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与卓越育人”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正式开幕。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顾红亮主持并宣布会议开幕。开幕式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闫炳辰首先致辞。他指出,我们要深刻思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我国教育国际化事业的发展之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坚持深化改革促进转变,切实提升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强调,上海支持引进世界一流大学来沪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鼓励高校充分释放在卓越育人、人文交流、国际理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服务全球教育治理。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在致辞中指出,开展国际化教育、培养全球化人才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共识。依托中外合作办学,既要积极构建高质量全球化人才培养体系,又要让中国教育融入到世界教育体系中,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华东师大也将与各高校携手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机制,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服务卓越育人、卓越学术的效能。

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雷蒙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以及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雷蒙随后做了主旨报告。在主题为“上海纽约大学的探索:第一个十年的经验”的报告中,雷蒙校长分享了上海纽约大学作为第一所中美联合创办的研究型大学,自2012年成立以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发展和成长经验。

雷蒙校长回顾了上纽大作为高等教育试验田在过去九年发展所遇到的挑战,以及面对“去全球化”和“脱钩”声浪时的坚持。他表示,像上纽大这样的国际化大学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使命,并非常自豪地成为推动维护合作伙伴关系的桥梁。

“疫情期间,上纽大通过实践证明线上教学可以取得成功,但我们也知道,课堂线下教学的效果更佳。为了更好地满足无法前往纽约校园的近3000名中国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设立‘就近入学’项目,在世纪大道校园附近创建了扩展校园,并招纳新的师资力量讲授纽约大学开设的课程,”雷蒙校长说道,“在‘脱钩’之声不绝于耳之时,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地致力于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桥梁;在教学方面,我们坚定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世界主义精神;在研究方面,我们坚定地支持来自不同国家的教授展开研究合作;当国家关系发生摩擦之时,我们坚定地致力于推动人文交流。”

雷蒙校长表示,在上海市和浦东新区政府、纽约大学、华东师大建校四方伙伴的支持下,上纽大已发展成为兼具变通性和坚韧性的进步引擎,是一股推动积极沟通合作的独特力量。“上纽大已着手计划自己的第二个十年,将开设更多的研究生项目,建立新的联合研究项目、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为解决人类不断变化的需求作出贡献,同时以创造性的新方式展示世界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钱旭红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则在题为“新时代高校卓越育人的国际化道路探索——华东师大的思考与实践”的主旨报告中,全面剖析了新时代高校卓越育人的特点、新要求与挑战,分享了华东师大中外合作办学与卓越育人的系列探索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华东师大以国际化推动新时代卓越育人的中国文化根源。

上海纽约大学创校校长俞立中

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新机制的创建作出杰出贡献、在国际化卓越育人方面极富经验的上海纽约大学创校校长俞立中,主持了主题为“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挑战与机遇”的专题论坛,并引导各位嘉宾就“中外合作办学的价值和意义”、“面对世界大变局,我国教育的开放与融合会有何种机遇和挑战”、“后疫情时代,如何看待‘逆全球化’声音等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冲击和趋势的变化”,以及“在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如何提质增效”等四个问题展开讨论。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

在另一场主题为“中外合作高校与人类共同价值”的专题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汤涛,以及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担任发言嘉宾。

童世骏校长表示,高校的使命是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培育价值;但应强调的是,这三个方面当中的每一个,都可以从知识、能力和价值这三个角度来理解。以价值为例,大学教育不仅要在一般意义上传播价值,而是要传授有关价值的知识(知道人类社会有哪些价值,知道有哪些价值是可以自己选择去信奉和享受的)、要训练有关价值的能力(知道如何实现价值,知道用何种办法来处理价值两难、进行价值排序)、要培育有关价值的价值(知道如何面对多种价值,如何对待价值变迁和价值冲突)。最关键的问题,是当代世界中如何面对价值的多样性。

他指出,在谈论价值多样性的时候,应进一步追问、厘清它的所指。“仔细考察之后会发现,不同群体之间很少会出现就单个价值的取舍冲突,即你要的这个价值是我坚决不要的,而我要的那个价值是你坚决否定的。不同群体之间的价值分歧,往往不是就单个价值发生的分歧,而是就不同价值排序方式、不同价值诠释方式或不同价值实现方式发生的分歧。”

“以联合国2015年通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例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毕业典礼,这说明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可以形成一些非常重要的价值共识,”童世骏校长指出,“‘联合国2035可持续发展议程’所包括的17个目标( Goals),在各个国家会有不同的理解、会做不同的排序、会以不同方式来加以实现。但这些差异的存在,并不否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多次强调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存在。”

童校长还强调,正因为当今世界不同群体基于各种原因,在价值系统、价值排序、价值理解和价值实现方式存在着各种差别,尤其有必要通过有效手段培育人类共同价值。为培育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外合作高校的使命极其重要;为履行好这一特殊使命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毕业典礼,“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与卓越育人”论坛成功举办 上纽大建校十周年倒计时正式启动,发挥好中外合作优势极其重要。

汤涛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汤涛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汤涛校长结合北师港浸大的经验,从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高校创新、合作高校与国际交流合作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三方面介绍了新时代的合作办学。

上海纽约大学教务长衞周安

闭幕式致辞中,上海纽约大学教务长衞周安首先回顾了十五年前自己初访华东师大的情景,彼时,纽约大学刚在此设立了位于中国的首个海外学习中心。六年后的2012年,纽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正式合作设立上海纽约大学,并在浦东世纪大道校园落成之前,在华东师大地理楼迎来了上纽大首届中外新生。

衞周安教务长回忆道,2011年华东师大建校六十周年之际,时任校长俞立中告诉她,华东师大首任校长孟宪承提出的办学理想是: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办学理想也联结了华东师大以及上纽大两所大学。“最贴切描述上纽大办学理念并指导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三个词,与孟宪承校长的办学理念非常接近。这三个词是:世界主义、创造力,以及社会贡献——特别是在我们所身处的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作出具有意义的贡献。”

衞周安教务长继而对这三点进行了阐述。她表示,世界主义价值观促使上纽大创建一个由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人构成的独特社区,学生在这一多元环境里学习生活,朝夕相处,从而互相了解,有效交流。“这意味着,一个人要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不以个人思维或做事方式为普适标准;学会思考你可能并不了解的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会如何看待你的想法;质疑自身对于何为正确处理某一问题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并在交流过程中,学会接受不适感和不确定性。最重要的是,它意味着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自身和所处社区,并以你想要别人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就创造力而言,衞周安教务长表示,应将它与创造新知识区分开来。因为创造力关乎全面和深入学习,可以融会贯通对于不同领域的见解,从而创造出全新的事物。“这一技能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不能被机器有效复制。在当前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工业革命时代,这一技能至关重要,”她表示,“世界主义、创造力和社会贡献紧密交织在一起,将照亮通往未来的道路。”

此次论坛,还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 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校校长Jean 、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冯友梅,以及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助理外事副校长荣宇航,出席了专题报告环节并进行分享。

此外,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党委书记何莲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朱宝亭,华中师范大学伍伦贡学院院长余新国,南京大学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李晓蓉,武汉大学国际交流部部长李晓述,华东师大-里昂亚欧商学院中方院长何佳讯,上海大学副校长龚思怡,同济大学外事办主任陈翌,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景萍,上海财经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李宏,西南大学西塔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静,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李梅等高校领导和专家学者,参与了专题论坛环节并进行圆桌讨论。

此次“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与卓越育人”论坛,正式拉开上海纽约大学建校九周年以及开启十周年校庆倒计时的帷幕。上海纽约大学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回顾学校发展历程,总结当前办学成效,展望未来创新方向。

作为上海的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之一,在上海市和浦东新区政府的关心和扶持下,上海纽约大学得到了中美合作方——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在短短九年的时间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取得了喜人的办学成效。上海纽约大学对探索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对探索全球化时代的大学教育,对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人才,都起到了不同寻常的积极作用。

作为中国第一所中美合办研究型大学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之一,上海纽约大学将继续紧密依托浦东高速发展的经济、金融与文化事业,发展成为一所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积极为中国高等教育探索一种新模式。

下一个十年,上海纽约大学将坚守“改革、开放、创新”,砥砺前行,奠基未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86136.html

(0)
jone3721
上一篇 2024年 2月 27日 下午6:04
下一篇 2024年 2月 27日 下午9:04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