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免试硕士生,保研与考研有区别?保研or考研怎么选?

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研需要参加初试,可以考的学校随便选择。另外,如果你想保研,很有可能就是公费名额,如果你自己考研的话,得争取公费名额才行,因为自己考取研究生的话要根据分数确定公费和自费的名额。

1 考研与保研

考研

即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指教育主管部门或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区、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英语、思想政治理论、高等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

保研

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被保送者不经过笔试等初试一些程序,通过一个考评形式鉴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直接由学校保送读研究生。高等院校实行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生(简称“保研”)是1985年开始试点的。一般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大四学生中进行筛选,规则制订和操作权由各学校掌握,因此不同学校,保研情况也有所不同。

2 有何区别

区别

两者区别在于需不需要参加研究生初试考试。考研需要参加初试,可以考的学校随便选择。保研不需要参加初试,但是保研的名额有限,所以要求很高,且每个学校可以保研的高校也是有限制的。另外,如果你想保研,很有可能就是公费名额,如果你自己考研的话,得争取公费名额才行,因为自己考取研究生的话要根据分数确定公费和自费的名额。

优势与劣势

保研的最大好处是——稳妥!不用和上百万考研大军进行竞争。但是坏处就是,你可能无法选择你想要的学校等等很多限制。

考研的最大好处是——你可以考自己理想的学校,可以去拼搏,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让自己在未来研究生阶段的基础,更加坚实。坏处就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如果考不上怎么办?所以是有风险性的。

3 保本校与保外校

保本校

难度相对较低:保研本校,录取几率较大,复试笔试及格就很有可能被录取。复试的关键在于笔试,如果不及格则会被淘汰,否则都会被录取。

保外校

难度相对较高:一般来说需要你先取得本校的外推资格,再将填好的一些表格,成绩单、推荐信、各种奖状等寄到你想要保送的学校,如果他们满意就会通知你面试,很多学校还会有笔试,大概到十月份就会出结果。

小建议

免试硕士生

01.保外校的同学,建议你多联系几所学校,每所学校的侧重点不一样,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一定让每所学校、老师看对眼,所以多为几所学校做准备;

02.在保外校的可能性很大时免试硕士生,有必要与学校协商去外校面试。学校之间保研的时间比较接近,从保研面试到名单确认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有些学校的政策是,一旦你申请保外校,最后外校没有录取你,本校也不会录取你了;

03.保研中努力确定你的导师,因为导师确定之后,从保研的第一次考试(初试)到明年三四月份的第二次考试(复试),都会给你很大的指导免试硕士生,保研与考研有区别?保研or考研怎么选?,导师在学校的发言权肯定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4 保研申请流程

6-8月具备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高校陆续发布保研办法或者保研简章。

6-9月考生按高校要求准备申请材料在规定期限内寄送给高校。

9-10月院校组织笔试、面试。院校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之后,将通知符合条件者体检、复试的时间及复试内容和要求,复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

10月院校发布预录取通知。院校根据复试成绩择优确定申请人的录取资格。

10-11月被预录取者参加考研报名。取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录取资格者,须在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统考报名时间内履行正式报名手续,未办理正式报名手续者不能被录取。一般在第二年的6月,院校会寄送正式录取通知书。

5 选拔规则

1. 推荐免试的学校公布推荐免试的标准、名额和选拔程度;

2. 应届毕业生本人根据推免条件提出申请;

3. 学校组织评审委员会或工作组对申请人资格进行评审,再进行确定推荐免试生名单;

4. 获得该校的推免资格的毕业生,向研究生招生单位(该校或外单位)提出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复试申请;

5. 接收单位向申请人发出复试通知书,复试合格者,最后发接收函。

6 申请材料

二复印件一证书:获奖证书复印件、发表的学术论文等复印件,并加盖公章。有些学校要求英语水平类证书(如四六级、托福、GRE等成绩)。

三信一表一单:申请表、自荐信、导师推荐信、成绩单、由申请者现所在学校教务处提供同意推荐免试的证明信,并加盖公章。

在招聘单位没有特殊要求的前提下,在职研究生完全是可以报考公务员的。

但这里要注意一下,很多同学吧同等学力和在职在职研究生画等号,但其实并不是,同等学力毕业后只有学位证,并不算研究生,简单说就是拥有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因此无法报考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公务员岗位。

2021-2023年国考各学历招生职位数量及招考人数:

可以看到,国家对研究生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适合考公务员的专业推荐

适合报考公务员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包括管理类、技术类、行政执法类、中文类、财经类等。今天主要说的是管理类专硕、经济管理类在职研究生和在职法律硕士。

1.管理类专硕

管理类考研共有7个专业,分别是MBA、MEM、MPA、MPAcc、MAud、MLIS、MTA;

其中我最推荐的就是MPA,这个专业全称是公共管理硕士,其培养目标就是为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的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质、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一些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政策分析人才以及(中高级)职员。这些都与公务员考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紧密相关。

而且MPA 90%的学生毕业之后也都进入了政府工作:

其中主要从事工作:规划、咨询、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及机关内部管理等;

其中主要招录单位:工商管理局、公共事业管理中心、邮局、政府公共政策部门等。

除了上述原因在职硕士研究生联考,我第一个推荐管理类专硕也是因为它在考研里本身就算是比较好考的专业了在职硕士研究生联考,在职研究生能不能考公务员?,笔试只考综合能力和英语二;且报考门槛低,无论是什么专业都可以报考。

更别说现在的公务员都在为了提升待遇提升学历。由此可见,早点考上研究生再报考公务员,上升速度和待遇不会差的。

当然,管理类专硕其他专业也都是可以报考公务员的,只是申请的岗位会不太一样。以2021年国考职位表为例,会计学可报的岗位是5700个,占全部职位43.27%,合计招录人数为11494人,占全部招录人数的44.68%。这和MPAcc(会计专硕)完全对口。

篇幅有限,就不在这里展开讲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下面链接,花点时间听一下这个课程,

是专门讲在职研究生各专业的异同、就业前景、未来趋势的公益课程,课程还包含择校方法、提前面试&初试的备考攻略等内容,都可以帮你做个参考。

2.经济管理类在职研究生

经济管理类专业,通常被称为财经类专业。近年来,该专业成为了人才市场的热门专业,并备受考研和公务员招录的青睐。该专业涵盖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统计、财税等方面的知识。

政府部门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财会和经济两个领域。财会类专业涉及财政学和会计学等,学生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税收征管、审计等工作;经济类专业包括金融学和国际贸易学等,学生则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和人力资源分析等方面的工作。财政局、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中心、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人才就业中心、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等是这些专业的主要招录单位。

这个专业报考公务员也有明显的优势,可以选择报考财政局、审计局、税务局、各大银行的会计等职位。除了法律、卫生管理等专业化的岗位外,大部分其他岗位都需要具备经济学方面的背景。

3. 在职法律硕士

法学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尤其在前几年。然而,随着司法考试门槛的提高,就业情况也变得不太明朗。因此,许多法律专业的学生会选择去考公务员,而且在一些部门中的岗位也不少,例如法院或检察院。

在职法律硕士可以报考专业要求为“法学类”的公务员。当然法律硕士非法学也可以报考公务员法学类职位,只要专业属于法学类就可以报考

法律类专业包括各种领域,如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刑事司法、法律、行政法、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律师、涉外经济法、经济法律事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军事法学、监狱法等。

从事工作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处理涉法、法律法规、行政诉讼等相关工作,例如劳动监察、医疗监察、劳动仲裁、交通外勤执法等。对于招聘单位而言,主要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公共交通指挥调度中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

大概内容就这些了,现在考研究生越来越卷,如果现在有报考想法,不如今年就去试一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89477.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张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3月 9日 下午2:10
下一篇 2024年 3月 9日 下午3:12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