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关于mba的,念MBA,考CPA/CFA对于律师职业生涯是否有帮助?

我之前跟一些朋友聊天儿时也有这种疑惑:对于一名律师而言,CPA和CPA证书是否有必要或者可以为工作加分?读MBA对于法学院的毕业生是否是一个好选择?董:您觉得念商学院对现在做律师有帮助么?:进律所之前念商学院通常是一件加分的事情。董:您觉得CPA考试对于您做律师有帮助么?的工作,这个证书对于当时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于做律师而言就未必。我倒是建议做资本市场业务的律师有时间的话考个CFA。

访谈嘉宾:

汪一陟,瑞生律师事务所 ( & LLP) 资本市场业务部律师。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同声传译专业硕士、美国纽约大学国际关系硕士、美国乔治城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以及乔治城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

自2006年以来,汪先生主要从事证券法, 金融法, 公司法, 兼并收购, 企业上市, 股票债券, 私募基金, 对冲基金, 风险基金, SEC合规, 结构性融资 (又称证券化) 业务。2001-2005年,汪先生在WGL 控股公司 (WGL , Inc.) 的公司财务部工作, 负责范围广泛的财务,会计, 资本投资, 股市运作, 并购及损益分析。他还曾在美国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咨询部( &) 和美国银行(Bank of ) 工作。来美国之前,汪先生是专业翻译,曾为李鹏,朱镕基,吴仪等国家领导人及希拉里, 克林顿和基辛格博士等担任过翻译, 还多次为许多联合国各机构以及其它中国,美国和欧洲组织提供过同声传译服务。

作为做资本市场的律师,Ken的经历十分独特,知道他的经历后我觉得他是一个挺“神”的人。本科和研究生都是英文专业,赴美后一边工作一边念了跨度很大的专业,国际关系、商学院、法学院,一路拿下,并且见缝插针地通过了CPA(AICPA)和CFA。我之前跟一些朋友聊天儿时也有这种疑惑:对于一名律师而言,CPA和CPA证书是否有必要或者可以为工作加分?读MBA对于法学院的毕业生是否是一个好选择?Ken的经历中包含了所有这些元素。

董:您当时做翻译的工作经历是什么样子?

Ken:我从1989-1996年关于mba的,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学的英文专业,研究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的联合国同声传译。在毕业之前,我有约一年的时间都在外面兼职为各种国际会议做翻译。当时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联合国的同声传译员。所以在毕业后,不暇多考虑,就申请了纽约大学国际关系的PhD,课程都是安排在晚上,白天我就尽量为联合国做会议翻译。

后来渐渐从师兄师姐那里了解,联合国翻译的席位需要等待,位置一共就那么多,等待的名单已经到了四五年之后。考虑之后,当时就想到换一个方向。曾经考虑过商学院和法学院,当时法学院基本没有奖学金,可能现在还是如此,但是商学院可以提一些供奖学金,甚至可能提供全额奖学金。所以1997年就申请到了 的商学院念MBA。

董:MBA一般是要求2-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您当时没有工作经验如何申请?

Ken:我当时在纽约,包括以前在北京时都有一段时间的兼职工作经历,中间包括很多与一些知名人士紧密接触的工作经历,比如为希拉里、基辛格等人做翻译什么的,这些工作经历商学院也是认可的。如果你的GMAT足够高, 商学院通常也不会太苛求你的工作经验。 当然现在商学院申请水涨船高,对于大家工作经验的要求可能越来越严格了。

董:您觉得念商学院对现在做律师有帮助么?

Ken :进律所之前念商学院通常是一件加分的事情。

首先,好的美国所一般接收有MBA学位的的时候,会追加一年的工作经验,从第二年的薪水开始起算。当时Paul Weiss 和 都给了我这个待遇. 2005年我面试律所时, Top30 的律所有12个给了offer.Paul Weiss主动提出给我跳一级. 我问了一下的主管, 他当场就说我们也有同样政策. 因为我当时没有准备仔细考虑别的所, 所以就没有问它们. 如果问, 估计还有一些所有类似政策.当然也要注意到此一时, 彼一时. 现在估计就更加因所因人而异了. 以如果是四年的MBA+J.D.的学位,现在美国的比较好的法学院都有这样的学位安排,基本上这多出来的一年是不亏的。

在商学院念MBA,可以让你在平时做业务的时候,能够有 sense。比如一项交易,涉及到具体的项目结构,如果说你是没有这个商学院的背景,理解起来会很困难。或者一个,在撰写参考以前文本的时候,项目组里面的 告诉你,中间的一个 需要拿掉,你就拿掉了,但是你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你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东西需要拿掉,这样下次遇到类似的交易结构,你也不知道其实另外的交易里面这一段还需要放回去。

在商学院读书的另外一个好处是能够帮助你建立人脉关系。商学院的学生来源很广,毕业之后大家的去向也很多元化,在不同的行业工作的人都有。比如前段时间我一个在纽约的投行工作的商学院的同学,现在已经是, 帮我介绍了一项业务。当你在一家律所里面工作了八九年,要升为合伙人了,这时你之前商学院的同学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面有了一些成就,大家可以互通有无。

作为做资本市场的律师,项目团队里通常有许多银行家和企业家,他们很多有MBA。这样沟通起来比较有共同语言,碰上个校友就更热乎一些了。以后往上发展时对发展客户关系也会有帮助。

法学院里面上课的时候,不论老师还是同学大家都很严肃,很把自己当回事儿。但是商学院的课程完全不同,课程设计有意思,大家的思想也比较活跃,在商学院念书本身比法学院更有意思。而且中国同学在商学院念书比法学院念书有优势。商学院有会计,金融,统计,经济学等等,中国同学普遍较强。而法学院除了念case, 就是写case, 还得要快。

董:您是什么时间考的CPA和CFA?准备了多久?

Ken:我当时考CPA和CFA都是在WGL , Inc.工作的时候考的,大概是在2000-2004年吧,CPA是一次通过的,大约准备了三个月的时间,CFA考了三年。

AICPA考试都要求考生先修满相关的24个学分,才能够取得考试资格,我之前读MBA的时候修了一些相关的学分,后来又特意在学校读了一些其他的课程凑齐24个学分。

关于mba的

当时我们考CPA的时候考试要求就是一次通过四门考试,不像现在可以一门一门地考,只要在一段时间之内考完就可以。当然这样也有利有弊,弊端就在于考试压力很大,可以想见准备四门考试和只准备一门考试的压力是完全不同的。

董:您觉得CPA考试对于您做律师有帮助么?

Ken:算不上特别有帮助,如果从投入产出比例来看,投入是高于产出的。

因为首先需要通过24分的相关课程才能够取得考试资格,这是一项从资金和时间方面来看都不算小的先期投入,起码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够上完这些课程。

我当时考CPA是因为我正在做 的工作,这个证书对于当时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于做律师而言就未必。考试涉及的一些科目,比如 Law,对于律师来说是必要的,但是该科目并不深入,不及你在法学院上的这门课程,其他的一些东西,可能有必要,比如, 但是你工作中并不需要程度这么深入地了解,基本在法学院上过 to 的课就够用了。律师的工作里面,拿到财务报表,如果有CPA的经验,你能够很清楚看明白数字的走向,轻易挑出中间存在的小瑕疵。但是客户实际上对于律师没有这方面的期待。你能够自己解决中间出现的错误当然好,如果不成的话,就像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可以搬救兵,知道这种时候谁负责,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了。

四门CPA考试的内容有两门半都跟做律师没什么关系。CPA考试中有一些部分,比如, , 等等,如果你不做这方面的工作,基本总也用不到。中间 的部分可能只占一门考试里30%左右的分量。

董:那么CFA对您现在做资本市场的业务有帮助么?

Ken:有帮助,CFA考试可以说是一个Mini-MBA $200K and two years of your youth, 我倒是建议做资本市场业务的律师有时间的话考个CFA。

CFA考试里面涉及到的知识,对于没有接受过商学院训练的律师而言,是一个很好地培养这方面感觉的途径。可以让你对一些投资的基础知识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这个考试设计的初衷是培养 和Fund ,所以对于资本市场的业务有很多重合的部分。投入产出比还不错。推一步说,每个人学点投资理财以后还是有用的。打 “江山” 难,守 “江山” 更难。

董:您本人如何看待拥有LL.M.的中国律师在美国工作的前景?

Ken:07年之前,业务特别好的时候,大家都很容易进律所。我记得06年时,有一个名校的LL.M.加入我们办公室,办公室同事都笑谈“这个人还没到过办公室,在学校里面面试一次就收进来了”。当时律所都在抢人。08年危机之后,就不行了,我那个同事工作一年后被派回中国,08年危机一来,不久就离开了。之前很多人来念LL.M.,大家当时觉得是一条捷径,以致于很多念J.D.的同学都觉得亏了,因为LL.M.毕业后待遇和他们一样。最近几年对念J.D.的同学来说进律所以及做下去的挑战都比较大, 对念LL.M.的同学来说挑战就更大了。 总的來讲,目前可能国内机会比美国多。

董:但是LL.M.不在 Track上?

Ken:是的,而且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大家的待遇差不多,但是危机一来,通常先离开的也是LL.M.的学生。

在美国的律师事务所,因为有一条规则是:up or out。就是到了一定的时间,不管背景,八至十年左右,如果升不上去,大家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去往其它的行业了,可能去政府做官去了,或者去企业做CEO去了,大所一般来说只有5%的人最后成为,这一点其实和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是一样的。而中国籍的律师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优势,除非是中国的经济一直往上走,蛋糕做大, 或其它往来业务的数量越来越大,这样我们的境况才能改变。

董:您工作了这么久之后关于mba的,选择在律所工作,您能否比较一下在律所和之前在公司工作的区别?

Ken :我当时在公司工作主要是做 的东西,核心业务是模型设计。我当时曾经设计出来非常棒的模型,全公司的人都使用我的模型,也是能够带来自豪感的事情。

在公司工作时非常有确定性, 工作更加近于科学。做模型,搞财务会计等就跟写计算机程序一样,一点都不能走样。所以有这么多中国人喜欢干这些行业。如果一个数字应该是什么,我的 错了,我可以马上指出来,就像三加二一定等于五一样确定。但是在律所的工作更加近于艺术,很多时候,你看不同的案子fact 非常接近,但是结果可能迥异,很多事情都 “ on facts and …” 这中间就有很多双方合伙人的妥协的过程,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但是在公司里面工作的变动非常少,你的工作内容可能从你刚开始工作到以后的数年内都没有很大的改变,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相形之下,在律所的工作中,你这个月不知道下个月的case会是什么,甚至今天不知道明天的工作会是什么,一直都有挑战和新鲜感。

还有一点,在之前公司工作了近七年,打交道的一直都是本团队的人,公司高层很少有机会接触。有意思的是,我以前公司的 后来也加入了我实习的一个律所O’ Myers,我时不时倒可以跟他见面聊聊天什么的,虽然以前根本就没有见过。律所相对来说是一个结构更加扁平的机构,在这里你会见到很多之前在政府机构、大公司里面工作的很牛的人现在过来做或者,相对交流的人视野更宽,听到的新鲜事也多一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9566.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3年 6月 11日 下午9:06
下一篇 2023年 6月 12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