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还沉浸在过了复试的喜悦中,突然得知自己的专硕3年。”今年3月份,来自江西的考生李雨在社交媒体上如此表达对读研“加时”的心情。
近几年,国内多所高校开始对研究生的修业年限进行调整,将专硕延长至3年。最近,随着多所高校公布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可以注意到,3年制的专硕正在成为趋势。
专硕“加时”,到底是喜是忧?对于考生的个人规划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应对?
专硕延长为3年成趋势
近日,深圳大学公布《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章程中提到,专业学位学制3年(翻译2年)英国在职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两种,分别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而在该校前几年的招生章程中,专业学位的学制都标为2-3年。
这也就意味着,除翻译专业外,从2024年起,该校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将全面调整为3年。
无独有偶。近日陕西理工大学发布《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宣布所有学科专业(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学制均为3年。
根据《高等教育法》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三至四年。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作出调整。
近些年来,多所高校都对专硕的修业年限进行调整,有的如东南大学、中南大学等,规定所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3年,中南大学还规定全日制研究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优秀硕士研究生可以提前半年申请毕业;有的如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规定少数专业的学制为2年,其他均为3年;有的则是少量调整,规定部分专业为3年,其他仍为2年。
延长一年,是喜是忧?
调整修业年限的多所高校中,就包括李雨所就读的学校。今年她被上海某高校的影视传媒专业录取,但由于没仔细看招生简章,直到复试时她才知道,她所考的专硕为3年。
“我一开始挺不习惯,因为国内很多这个专业的学制都是两年。我的专业比较注重实践能力,相比在学校学习,我更倾向于去校外参与一些影视项目来提升自己。”李雨说。
在她看来,多出一年会带来很多影响,学生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应对课业压力和找工作的压力,很多专硕的学费还比较高。此外,多出1年也就意味着找工作、考公、考证的时间延后1年,而年龄又是用人单位考量的标准,这是学生们无法忽视的。
“我身边也有一些人选择出国,他们认为出国读研的时间短、收益高。”李雨认为,如果学校只是单纯延长学制,而不从根本的培养质量上入手,延长一年两年可能无济于事。
在上海读研的张菲菲有不同的看法,她认为,3年制比2年制多出1年的缓冲期,时间没有那么赶非全专硕,能有更好的状态来学习和准备就业。
对于湖北的陈嘉来说,三年制专硕给她的影响更多是年龄上的。“我是毕业后才决定考研的,还是二战,现在24岁,如果今年顺利考上,毕业我就27岁了。身边的同龄人今年基本上读研三或国外读研回来了,难免会让我有些年龄焦虑。”
陈嘉认为,3年制确实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专注学业,也有机会多尝试不同的实习,确定今后的就业方向,对个人的成长来说还是很有利的。
不过她拿自己所考的专业举例,一些985高校还是2年制,3年制的很多是211和双非。在她看来,这对于非名校的学生,尤其是二战三战的同学来说,考研加读研的时间成本就有五六年,差距拉得更大了。
“我纠结了很久,后来想到我考研就是想去更多地方看看,多经历一些事情,抱着去体验的心情看待这个事情的话,好像多一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陈嘉说,她打算接下来全力备考,争取“上岸”。
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媒体上,也有网友称因为年龄原因放弃了2024年考研,打算工作之后再考非全日制。
专硕“加时”,影响几何?
高校为何要延长专硕的修业年限?会带来哪些影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刘齐表示,学术硕士重学术科研,专业硕士重实践,两者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专硕和学硕的授课老师是一样的,一些学校出于研究生教育开展的便易性,采取了共同交叉的培养方式,从而造成两者有一定程度的同质化。
在此种情况下,有专家认为,修业年限一样,有利于保障专硕的培养质量,提高社会对专硕的认同度。
在刘齐看来非全专硕,多所高校官宣:专硕延长为3年,调整专硕的修业年限,一方面为学生在实践环节提供更为充足的时间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在校生质量,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度融合,更好契合了专硕的培养目标。
“比延长专硕学制更重要的,是明确专硕的培养定位,探索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提高专硕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撰文指出。
修业年限延长后,会降低专硕的报考热吗?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此举有可能会令国内考研热略微降温,但不会很明显。
他认为,此问题需要客观看待。由于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读研者的成分改变与恒定的专业要求之间差距加大,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延长修业年限。而读研热是学历热的表征,读研“加时”是否必然获得研究生培养“提质”尚未可确定。相关方面应做好评估,需要从改进教学研究方式和模式上多想办法,提高研究生教育效能。
如何提高专硕的培养质量?刘齐认为,首先应该加强专业学位导师的队伍建设,不仅在学术上有专长,还需要有更多的实践经验,现在很多学校也在尝试开展高校与行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共享。其次是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专业与行业、社会的衔接。
(应受访者要求,部分人名为化名)
专硕时间几年,学硕与专硕有什么区别?2018年考研
网友一:
专业硕士以前就有,但都是分非脱产(周末上课)和脱产(全日制)两种,09年以前应届毕业生不能考,只有工作两年之后的人才可以考,不过09年的时候应届毕业生可以从学术硕士调剂到专业硕士。以前的专业硕士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也就是说你的学历还是本科学历。只是有个硕士的学位而已。如果单位要就研究生才能上的工作你就没法去,因为你没有学历证。09年国家开始招收应届毕业生能考的专业硕士,有学历,也有学位,也就是所谓的双证。
全日制专业硕士即学术型硕士是和普通的硕士一起参加全国统考!只是考试科目不一而已,具体科目有什么不一样,请参看自己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必须提醒的是,专业硕士毕业后和学术性拿到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学位的话,请注意了,不是“专业硕士”这四个字眼!而是分类的,专业硕士是个统称。它包括“工程硕士,建筑学硕士,法律硕士专硕时间几年,临床医学硕士”等等。所以根据你的专业,拿到的学位就是相对应的。比方说你是“结构工程”的专业硕士,那么你拿到的学位上面的字眼就是“工程硕士”。你是建筑学的专业硕士,那你拿到的就是“建筑学硕士”!不是“专业硕士”字眼!
网友二:
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之前也一直搞不懂学硕和专硕到底有怎样的区别,也没曾想过考研,但当得知专硕读两年时心动了。所以,现在来帮你解释一下。
时间:学硕读三年,专硕只读两年。可能很多,尤其是女生在读研时会考虑到自己的年龄,那么会很关心时间这一点。
方向:学硕主攻的是科研方面,专硕则更倾向于实践。据我所知,专硕第一年是理论知识,第二年将是实践教学。
前景:学硕毕业后提交一篇好的论文即可成为博士生,专硕如果想要考博必须通过考试。而且,专硕一般都是倾向于为了以后的工作而设置的。国家现在也在鼓励更多人考专硕。
网友三:
我考上专硕,我的个人感受就是,同样的努力,我学硕的话进不了想去的985(魔都,旦旦),而专硕我可以。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专硕一定比学硕好考,具体学校具体分析。嗯,就这样。有几个人问到调剂问题专硕时间几年,学硕与专硕有什么区别?2018年考研,调剂的话专硕局限性大一些,只能调剂专硕,但是专硕录取名额多一点,反正都是各有利弊嘛。
学费问题 专硕每个学校都不同,不过普遍比学硕贵,贵多少不一定。2.歧视问题 这个大家放心好了,但凡考上的都是优秀的,不要看低自己,好好努力。3.复试问题 专业知识一定要扎实,不行多看点学术论文,特别是你想去学校的老师写的。还有就是英语国外在职研究生,英语,英语三遍的意思是很重要!
网友四:
1.招考条件不同
除了工商管理等专业之外, 大多数学硕对报考者没有工作经验要求,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都可以报考。而专硕个别专业如公共管理硕士(MPA)等要求考生必须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另外,对于跨专业,医学类专业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一般不允许。
2.学费差异
一般而言,学硕专业一年的学费为8000—10000元。专硕学费较高,一般为8000——15000元。但是,学硕基本都是三年制,专硕只有两年,因此,学费总额相差不大。最关键的是,专硕提前一年毕业,这样不仅少花钱反而早早开始挣钱。两者的时间和机会成本相差还是比较大的。
3、难易程度不同
这一点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差别。仅仅从考试大纲上看,英语一比英语二的考查点多出好几个。整体难度上,前者自然比后者大一些。因此,有些高校特别是名校的专硕专业不考英语二而是考英语一。对英语的要求还是蛮高的。
此外,还有就是数学三与管理类联考中的数学部分整体难度有较大才差别。下面就以会计专业为例。会计学硕要考数学三,考试内容包括高数、线代和概率论,难度比较大。会计专硕的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考试内容全都是初高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简单。
网友五:
学硕,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授予学位的类型是学术型硕士学位,奖学金比较容易拿,它的学**时间是3年制。
专硕,是相对于叙说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奖学金不容易拿到,它的学**时间一般是2年制,但具体的还要看各个学校了。专硕与学硕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网友六:
好多童鞋不知道专硕和学硕到底有什么区别,甚至会有一个误解,觉得专硕没有学硕好,其实不是这样的,专硕和学硕有区别,但绝对不是三本和一本的区别!所以现在考研学子们报考的时候都很纠结到底是报学硕还是报专硕。
由于国家政策的改革,本科扩招,就业形势严峻,导致硕士扩招,扩招的结果就是硕士的质量严重下降,硕士找工作也难了。
结语:
考研学子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考研科目英语最难,报名前多了解清楚,多复习,祝你们都能考上心仪的学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19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