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考研教育学,如何有效的复习311教育学考研?

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其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中,其中对“学”的规律的研究和应用是我们在备考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

一、什么是311?

2007年之前,教育学这个一级学科的研究生招生属于自治状态,各高校自命题、自招生。2007年,国家将教育学学科招生统一管理,将教育学考试科目代码统一定为311,同时颁布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要求: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 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 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 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 约30分

2. 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 3小题考研教育学,如何有效的复习311教育学考研?,每小题30分,共90分

(五)参考书(一定要准备教材,不要只买资料)

1、《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学基础》十二校连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3、《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

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二、311科目特征

大纲规定了五个科目,对于科目名称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不管本专业还是跨专业其实对于考考纲要求的这五个科目的整体框架并没有很清晰的认知。

教育学原理:

主要是围绕教育的这个概念展开——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那么什么是教育目的?如何培养人?为什么是社会活动?都会在这一科目中得到回答。主要包含了学科介绍的第一章教育学、教育活动介绍的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的功能(第三章教育与人、第四章教育与社会)、两章大的宏观章节(第五章教育目的、第六章教育制度)、三章相对微观的具体内容的章节(第七章课程、第八章教学、第九章德育)及论述教育活动参与者教师与学生的章节第十章教师与学生。

教育学原理会涉及很多教育理论,这些理论是在一定背景下,由教育家提出来的,或者是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孵化出来的教育制度。对于每个教育家来说,其身份可能还不是单纯的教育家,优先挂帅哲学家、心理学家,那么教育理论的背后还有一整套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的支撑,并且也都有不止一本的教材去论述自己的相关教育理论。

在该科目的学习中,最难的也就是各种理论。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去把哲学都搞清楚;如果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看每个教育家的论著的话,最起码要简单关注背景,了解相关理论的由来,进而去明确理论内容,最后上升到“评价”层面去谈其对我们现代教育、教学产生的影响。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构建一个整体的思路,铺展开一个教育学、教育理论的知识面,而不仅仅是对本学科知识点的学习。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以我们国家为研究主体,主要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做出科学的评价,探索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内容主要包含了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和现代教育史三大部分。

出于对国家的热爱,对本国文化的熟悉,我们在复习本科目过程中,困难的不是对哪一部分内容的理解,而是按照时间轴把各个时间段的思想、制度和实践内容串联起来。如果不能串联起来,就很难发现每个内容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了解发展的内涵,就很难和现阶段的教育问题结合起来,得到启示。

考研教育学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是以“外国”为研究主体,主要研究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苏联、俄国在内的国家从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做出科学的评价,以找出我国可以借鉴的闪光点。内容主要包含了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和现代教育史三大部分。

这个科目最难的就是内容陌生且多,不好下手。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其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中,其中对“学”的规律的研究和应用是我们在备考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

主要包含介绍教育心理学的第一章概述,研究学生心理的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一般学习心理的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解释和第四章学习动机;分类学习心理的第五章知识、第六章技能、第七章学习策略、第八章问题解决及创作性培养和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的形成 。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主要围绕“教育研究过程”(选题阶段、查阅文献阶段、研究设计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撰写研究报告阶段、和总结与评价阶段)各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展开,重点在“搜集资料阶段”的一手资料搜集方法(具体的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因为内容的本身缺乏趣味性,在加上我们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科目学习难度还是很大的。

三、311怎么考?

心意教育根据题目的内在属性将311考察的题目分为了三种类型;

第一类:搬运工题:(30*2+15*2+15*4=150分)

例:

1. 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实践中,以“骑士七技”为主要学习内容的阶段是( )

A 家庭教育 B礼文教育

C侍从教育 D社会教育

2. 简述我国现行学制(2018-15分)

3.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2018-15分)

第二类:稍作思考的题目:(2*11+15*1+15*1=52)

例:

1. 根据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经过4次复述刚好可记住某个英语单词,那么他学习该词最适宜的复述次数应该是( )

A.5次 B.6次 C.7次 D.8次

2. 发现学习属于主动学习,接受学习就是被动学习。(2018-15分)

第三类:知识的整合和应用(2*4+30*3=98)

例:请分别阐述孔丘、荀况和韩愈的教师观,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侧重点的变化。(2018-20分)

心意指导:在2007年——2010年也就是311时代的前4年考研教育学,几乎所有的题目都为搬运工题,只要背了就会做。从2011年开始呢,开始慢慢的多了只背答不出来、需要想想的题目,慢慢的又过去了五六年,到2019年,非统考已经第十三年了,有些内容为了考试而考试,选择题考的越来越细,论述题出的也越来越活,跟实际结合的也越来越紧密。因此想要得高分的小伙伴还是要认真学习科目内容,构建起知识面,才能在迁移的时候,快速的从“面”中找“点”。

四、311怎么学

原有错误学法:

第一个误区:根据大纲看书,划重点,或直接看大纲解析

第二个误区:只背大纲解析或者学姐笔记

第三个误区:只练习选择题

心意方法:

务必买齐教材。

2. 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循序渐进的来。不能一步登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06312.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4月 14日 下午9:59
下一篇 2024年 4月 14日 下午10:0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