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播种希望、描绘锦绣的季节里,我们即将于2023年5月1日迎来“2023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与此同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官方小程序正式上线,4月30日上午10点,线上预约购票通道开启。
观众可通过“央美美术馆”小程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微信公众号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官网进行预约购票(购票说明详见官网)。每日观展名额限量,约满为止。预约时均需使用有效证件进行实名预约,预约成功后国际硕博项目,观众按预约时间到场,毕业季期间,在中央美术学院北门验票即可。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3年4月29日
2023中央美院毕业季将于5月1日正式启幕。作为中央美院毕业季核心大戏第一幕——2023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也将同期开展。
今年,学校主要展示场馆将全面呈现毕业季。作为核心内容的2023届研究生、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将在毕业季期间集中展出。本次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参展研究生共490人,其中博士54人,硕士436人央美研究生官网,展出作品三千余件央美研究生官网,预约通道即将开启 | “蔚然生长:2023中央美院毕业季”5月1日绽放,涉及绘画、雕塑、实验艺术、数字艺术、设计、建筑、美术史论、艺术理论等多个领域,作品分布在美术馆、石膏馆、校史馆西厅、7号楼一、二层展厅,展览将展至5月15日。
2023中央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将分为两个阶段展出。第一阶段将于5月20日-6月2日开展,展出院系中国画与书法学院、版画系、雕塑系、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毕业生作品。第二阶段将于6月7日-6月20日开展,展出院系油画系、壁画系、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毕业生作品。
主编 / 何一沙
国外研究生好毕业吗,去国外音乐学院就读的经历是怎样的?
卸腰
首先我不太知道你所指的“更纯真的音乐”是什么。不过我觉得作为一个作曲专业的学生和未来的作曲家,这个目标一点也不可笑。但是这应该会涉及到所谓音乐风格的问题。不管你说的“纯真的音乐”指的是什么风格,作为一个学现代音乐的作曲学生,你必须学会那种标准风格的现代音乐作品的写作(说白了差不多就是抛弃功能和声,将协和音响和不协和音响平等看待,织体上的相对细化,或者干脆走得更远——用先锋派的手法写作)。因为,虽然可能国外音乐学院作曲系在录取要求上都会写明:我们接受任何风格国外研究生好毕业吗,去国外音乐学院就读的经历是怎样的?,木有偏见,但是,如果你递交的作品中没有至少一两首这种现代风格的作品,估计教授不会对你的水平和潜力有信心。所以,哪怕你不喜欢这种风格,至少也要证明自己会写这种风格。这是你进入国外音乐学院的一个入场劵。
下面再来说一下在录取后的学习状况。因为我是在美国读的音乐学院,所以只说美国的情况了。大多数学校会在第一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对所有新录取的研究生进行摸底考试,考试内容分为(包括乐理、和声、曲式、复调)和音乐史(从中世纪到现代)。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折磨你,而是为了查明你哪些必要的音乐知识有欠缺。如果你哪块考挂了,研究生学习期间就要去补相应的课。这些课考过了才能毕业。
在美国音乐学院学作曲,其实大概就是两块的内容,一是一对一的作曲专业课的学习。这个和国内上法其实差不多。和老师上课也是要讲缘分的=_=碰到跟你对路的老师,你就会进步很大,碰到跟你不对路的老师,两人闹翻都有可能。不过美国作曲系的导师制度和中国不一样的一点是,美国音乐学院鼓励学生每年或者每学期都跟不同的作曲教授上课,这样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观念和方法。所以,十有八九你也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换老师的。
除了作曲专业课,另一部分就是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大课了。説是大课,其实一个班最多也就20多个人。我个人觉得,其实在美国读音乐学院,最值得的地方,就是对这些专业必修课的学习。等你在美国读完几个学期的音乐史课程,你会发现你出国前那个大学的音乐史老师简直就是个渣了,你会发现现在你懂的比他还多到不知道哪里去了。音乐理论这块你也要学好,因为今后毕竟还是要靠教这个吃饭的。
上课的总体感觉就是,老师不会逼着你去做什么,但是每门课的要求都很严格,也很清楚。每门课几个学分,几次作业,几次,几次考试,考试形式是什么,每项占期末总评多少,期末总评多少算A,多少算B,这些都会在学期开始的时候请清楚楚告诉你,然后学期过程中就没有人会逼着你去学习了。期末的时候,你完成得怎么样,就是什么分数。过就是过,挂就是挂。所以,其实美国上学这东西,还是全靠自觉。
关于如何克服语言关,这点你一定要听我的!首先,既然你要申美国的音乐学院,一定要考托福的,对吧。虽说大部分学校的分数线要求是80分,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哪怕你考到90分,刚来美国也是听不懂上课的。为啥?因为托福根本没有音乐专业的词汇啊。另外,托福考得再好,那也就是个强化性质的语言训练,等你到美国,完全处在一个母语环境中,刚开始肯定还有不适应。所以,我的建议是:考完托福后,千万别把英语丢了,一定要干两件事:第一,弄一本格劳特的西方音乐史或者Craig 的Music in the 来通读,把里面的专业词汇尽量都搞懂。 你要知道,音乐史上很多内容,都是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或拉丁语原文的。看音乐史的时候,那些重要作品和著作的标题,也是要用原文记下来。第二,找一部自己喜欢的美剧(推荐情景喜剧国际硕博项目,推荐《老友记》),把字幕遮了,反复看,直到自己在没字幕的情况下可以完全看懂。这时候你要知道,看美剧是为了学习听力,不是为了娱乐,别觉得无聊就停止训练。这是在练习,不是在娱乐。大致就是这样了。反正我出国前托福才考91,但是考完以后没有停止学英语,以上方法就是我的方法,所以好不夸张地说,我到了美国后,几乎没感觉到任何语言障碍。老师上课我也能听懂国外研究生好毕业吗,我作为助教也可以给本科生上课作辅导。倒是我的几个学弟学妹来了美国跟我吐槽说英语好难,听不懂,我才意识到原来我英语这么好,蛤蛤=_=
最后,关于你说的“国内好多人学音乐的目的性太强了,是那种相当功利,投机取巧的想法”,我个人觉得这点本身没什么不对。我觉得学艺术的人想出名是个很正常的事情啊,学艺术的人应该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表达自己。但这种表达一定是要通过自己的作品和演奏,而不是通过一些别的方法。你问我目的性强不强,我觉得我也强。我学作曲,当然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听到我的作品。别人喜不喜欢我的作品我不管,但是作为一个作曲家,曝光率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作曲家对曝光率的追求,这是一个职业要求。你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一种功利的想法。你作为一个学作曲的人,将来要从事作曲行业的人,一定要知道这一点:要在这个行业内立足,一定要学会多宣传自己的作品,多多让你自己的名字被需要知道的人多听到。别想着自己不求功利,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搞自己的音乐。我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是个业余爱好者,那你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搞自己小众的音乐,仅仅给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听或者只给自己听,那是你的自由。但是如果你把作曲当做职业,那么宣传自己的作品和音乐理念,就是你的职责,就是你的职业道德,你应该大张旗鼓地去做这个事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1522.html
评论列表(1条)
[…] 美术专业在俄罗斯可以选择哪些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