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考博士,但不可以硕博连读。考博资格上没有区别,但是全日制学硕有直博和硕博连读的机会,而全日制专硕一般只能参加公开招考入学,不像学硕这样就免试取得博士资格的机会。
会计硕士当然可以考博士了,不过一般学硕考博的比较多,课程衔接的上。专硕也可以考,不存在认可度高不高一说,只不过会计博士是学术性研究的,和学硕学的东西接得上,专硕要考博可能难度大一点。
没有。没有博士点,北京工商大学只有个和中央财经大学合办的会计博士点,但是不在北工商,在中央财经上课学习,所以应该不属于北工商了吧。
专业硕士是可以考博的呢。其实学硕专硕都是可以读博士的呢,学硕可以直博学硕能考专博么,会计硕士可以考博士吗,就是说不用考,专业硕士可以读博,但是必须要自己考才行呢。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培养方向不同 二者的差别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上。
MPACC可不可以考博呢
1、先说结论:可以报考。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和普硕含金量是一样的。不一样的主要是体现在,选择继续考博的时候,能选择的专业相对而言比较受限。尤其是翟博士事件之后,不论是教育部还是各个高校,要求都越来越高。
2、会计硕士当然可以考博士了,不过一般学硕考博的比较多,课程衔接的上。专硕也可以考,不存在认可度高不高一说,只不过会计博士是学术性研究的,和学硕学的东西接得上,专硕要考博可能难度大一点。
3、会计硕士当然可以考博士了,不过一般学硕考博的比较多,课程衔接的上。专硕也可以考,不存在认可度高不高一说,只不过会计博士是学术性研究的,和学硕学的东西接得上,专硕要考博可能难度大一点。学硕,全名应该是学术型硕士。
4、可以的,MPAcc是会计硕士,1月份联考是双证(学位、学历),拿证后可以继续深造,考博。MPAcc现在竞争非常激烈,需要非常充分来备考。
会计专硕能不能读博士?
会计专硕可以读博。会计专硕能考博士。会计专硕毕业获得硕士学历及学位,能选择继续考博士,但还需要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的书面推荐意见,且年龄一般不应超过45周岁。
会计专硕(MPAcc)毕业后可以考博。如果打算报考全日制的博士,那么就只能选择会计本学科或是与会计有关的专业博士;但如果选择报考在职博士的话,就没有限制,可以跨考专业。
专硕学生能考博士。专业硕士学生能够按学校培养要求完成规定项目、修满相应的学分且完成一篇学位论文答辩后,可以拿到研究生学历证以及相应的硕士学位证。
上海大学会计学硕华业可以考上财大博士么?
1、上海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难考。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确切的来说,任何高校的博士学历和学位都需要学生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能获得,毕竟博士是最高学历的象征,如果普普通通轻而易举就能获得,那么就会显得博士学历毫无含金量。
2、不需要,可以先考取博士再考取注会 注会主要面对的是社会所有人员,也就是说只要是中国公民就可以参加考试。财务管理博士首先要是本专业人员才可以考取的。也就是说完全可以先考取博士,然后为了增加资历学硕能考专博么,再去考取注会。
3、可以分流的专业包括: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档案学、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管理科学。
4、研究院的多名硕士毕业生在国内外的研究型大学继续攻读会计和财务领域的博士学位,其他硕士毕业生多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私募股权、非金融业大公司、证券交易所、证监和银监部门任职。
5、我是上大会计系研二学生。要查信息,到上大研究生主页有关于研究生招生那一块去找,你面有招生目录和指定参考教材,上大会计毕业就业应该还可以吧,毕竟还在上海,机会应该挺多的。
6、你好,上海大学会计硕士属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管理类)。其实现在学硕和专硕从就业来说区别不大,都是双证(学位证和毕业证都有),而且专硕的专业都比较好(金融国际硕博连读,会计,应用统计之类的)。
会计硕士可以考博士吗?专硕考博士认可度高不高啊?
1、会计硕士当然可以考博士了,不过一般学硕考博的比较多,课程衔接的上。专硕也可以考,不存在认可度高不高一说,只不过会计博士是学术性研究的,和学硕学的东西接得上,专硕要考博可能难度大一点。学硕,全名应该是学术型硕士。
2、先说结论:可以报考。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和普硕含金量是一样的。不一样的主要是体现在,选择继续考博的时候,能选择的专业相对而言比较受限。尤其是翟博士事件之后,不论是教育部还是各个高校,要求都越来越高。
3、专硕是可以考博的,专硕只是理论上可以考博,但是接受度不高,录取博士的基本上是学硕,而且越好的学校越是这样。学员报考专业硕士需要参加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过完成复试,被招生单位择优录取后可以学习知识。
4、会计专硕(MPAcc)毕业后可以考博。如果打算报考全日制的博士,那么就只能选择会计本学科或是与会计有关的专业博士;但如果选择报考在职博士的话,就没有限制,可以跨考专业。
5、会计专硕可以考博士,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要求。一般来说,考博士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具备学士或硕士学位:通常情况下,考博士需要具备相应的学士或硕士学位,而会计专硕已经具备了硕士学位,符合这一条件。
学硕与专硕哪一个含金量高,专硕为何招得越来越多?你准备攻读学硕还是专硕? | 快评
日前,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2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通过对今年662所高校(不含科研院所及党校)硕士研究生统招计划(不含推免计划)统计得出,只招收专硕的院校占比为11.03%,统招专硕计划占比在60%以上的院校占比为78.4%,接近八成。这反映了一个大趋势:专硕的招生人数超过了学硕,且就招生比例而言,专硕不断上升,学硕不断下降。
近年来,著名大学学硕缩招或停招非常普遍。许多专业减少了统招学硕的数量,甚至只接受推免方式或直博攻读。与此同时,专硕招生比例不断扩大,已成为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主力。今年,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与东北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宣布不再招收部分专业的学硕研究生。
高校这样做的驱动力是什么?
200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表示“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我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将专硕培养目标定义为: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根据教育部2020年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专硕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2023年意见”),明确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并将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
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看,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2.29%增至2022年的56.4%,专业学位授权点总数由10年前占学位授权点总数的37.6%提升至44.2%。可见,根据政策规划,专硕比例至少还有10个点的上升空间。
关于学硕与专硕的区别,上过大学的人基本耳熟能详:前者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后者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前者重理论,后者重实践;前者的学制往往比后者要长一些。不必讳言,在不少人心目中,学硕似乎要比专硕“高档”一些。
但上过研究生的人知道:在不少高校,尤其是同招学硕与专硕的专业,几乎是看不出有什么差别英国在职研究生,两类研究生上一样的课。对用人单位来说,应该也不存在对学硕与专硕厚此薄彼。在就业市场上,我们听说过专升本的抱怨被歧视的,或双非考上985、211硕士的抱怨“第一学历歧视”的,但很少听说过同一高校的专硕抱怨没有得到与学硕同等的待遇。
“2023年意见”也要求:坚持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两种类型同等地位、同等重要;培养单位应提高认识,在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对两类学位予以同等重视,保证两类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故而,如果硕士毕业后就工作,尤其是同一高校同一专业的学硕与专硕含金量,恐怕谈不上有什么实质差异。
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学硕由于是学术研究定向的,更侧重基础学科,也鼓励直博,将来主要是非市场性就业(如体制内高校、研究机构),培养能得到更高的财政补贴,因而学费相对较低;专硕由于是实践应用定向的,将来除了考公考编之外,主要还是市场性就业,随行就市的话,因而学费收得也相对高些。
近年来,部分高校明确不为全日制专硕提供住宿。北京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南京大学明确,2024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学校不提供校内住宿,学生需自行安排住宿,学校给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适当的交通补贴。
这背后的逻辑是:学硕贵精不贵多,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不需要很多,重点是把真正热爱且有志于学术的人筛选出来,政府财政可重点补贴;至于其他人,包括那些想要通过提高学历以增强就业优势的就去上专硕,学校则尽量让其自行承担住宿费用,以维持学校收支平衡。
所以,也毋庸讳言,学校热衷于扩大专硕招生人数与比例,是有现实考量的。
在这种设计之下,鼓励学硕直博而不是去就业,以发挥个人学术天赋。“2023年意见”规定:把基础学科主要定位于培养学术学位博士生,进一步提高直博生比例,对学习过程中不适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且符合相应条件的,可只授予学术硕士学位或转为攻读专业硕士学位。这是说,学硕学位在某些情形下只是读不了博士给的“安慰奖”。
最后,你准备攻读学硕还是专硕?在此不妨提出一个考量的角度:如果你有学术天赋,且有志于以学术为业,那不妨去读学硕甚至直博,学费也少。如果你只是想提高学历学硕与专硕哪一个含金量高,然后考公考编或去市场就业,那就去读专硕,学费高些学硕与专硕哪一个含金量高,专硕为何招得越来越多?你准备攻读学硕还是专硕? | 快评,可能还要自己租房,这时候你就要考虑读硕的成本-收益比了。今年在硕士继续扩招的大背景下,考研人数出现了多年来的首度下降,当是在读硕成本上升之下,一些本来准备读专硕的人放弃了读硕。
陈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