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真:
办公地点:教授办公室
电子邮箱:
社会兼职
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学术成果
著有《金文编校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 《说文解字考正》 (作家出版社 2005 ) ;《段玉裁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 ;《说文部首形义新证》(作家出版社 2007 ) 等学术专著多部。
主编《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现当代卷 (作家出版社 2006 ) 、古代卷各一部 (作家出版社 2007 ) 。
在《古文字研究》、《中国文字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古汉语研究》、《考古与文物》、《人文杂志》、《文史》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古文字、《说文解字》、汉语史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40 馀篇。曾获长白山图书奖等。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商代民间信仰研究”、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研究项目“商周铜器铭文汇释”(成果在出版中)。
现正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近十年来出土古文字集释电子资源库”、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古文字诂林》补编”的研究工作。
学术成果
专著
1 、金文编校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2 、中国文字学史 ( 合作 )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3 、说文部首形义通释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4 、说文解字考正 作家出版社 2005 年。
5 、段玉裁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6 、说文部首形义新证 作家出版社 2007 年
主编《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现当代卷 作家出版社 2006 年
主编《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古代卷 作家出版社 2007 年
论文
1 、非王卜辞中的“天”字研究—兼论商代民间尊“天”为至上神载《中国文字研究》 2007 年第 1 辑(总第 8 辑)(人大)《语言文字学》 2008 年第 3 期转载 I
2 、殷墟卜辞所见商人亡魂崇拜考 载《中国文字研究》 2007 年第 2 辑(总第 9 辑)
3 、殷周禘祭探真 载《人文杂志》 1994 年第 5 期
4 、甲骨刻辞卿史御史辨 载《松辽学刊》 1992 年第 2 期
5 、释 壅 载《中国文字研究》第二辑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6 、读铭小记 载《考古与文物》 1997 年第 4 期
7 、金文考释二篇 载《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8 、释两周铜器铭文中的“業”字 载《吉林大学古籍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9 、天亡簋铭的重新考察 载《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6 月
10 、古文字无倾头形“夭”字说 载《古文字研究》第 26 辑 中华书局 2006 年 10 月
11 、古文字书编纂中应当注意的一个形体 载《中国文字研究》第七辑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12 、《甲骨文编》正编笺识 载《中国文字研究》第 3 辑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3 、释楚简中的“辩”字载《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 中华书局 2000 年 7 月
14 、释战国楚系文字中从 的几组字 载《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 中华书局 2004 年
15 、释 孪 载《汉字研究》第一辑 学苑出版社 2005 年 7 月
16 、《尚书·盘庚中》“慼鲜”考辨 载《文史》 2004 年第 2 期(总第六十七辑)
17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解诂(一)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 年第 2 期
18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三诂 载《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19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孔子诗论》解诂(二)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 年第 2 期
20 、二十世纪中国学者的青铜铭文研究 载《古藉整理研究学刊》 1998 年第 6 期 ( 人大 ) 《语言文字学》 1999 年第 2 期转载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院校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院校,华东师大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导师:董莲池。
21 、二十世纪中国学者的战国文字研究 载《古汉语研究》 2000 年第 2 期 ( 人大 ) 《语言文字学》 2001 年第 4 期转载。
22 、古文字学研究 载《 20 世纪中国学术大典》考古学博物馆学卷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23 、金石学研究 载《 20 世纪中国学术大典》考古学博物馆学卷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24 、宋人在金文文献整理上的创获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2 年第 5 期。
25 、也说包山楚简中的“受期”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9 年第 4 期
26 、 《老子》“大器晚成”即“大器无成”说补证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0 年第 5 期
27 、穆字的形义探索 载《中国文字研究》第一辑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7 月 《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现当代卷第七册收载
28 、古汉字形义探索三篇 载《中国文字研究》第五辑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 《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现当代卷第七册收载
29 、谈谈《说文》言部几个字的义训 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4 年第 2 期 《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现当代卷第七册收载
30 、《说文》“诸‚辩也”试解 载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4 年第 5 期 《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现当代卷第七册收载
31 、十五年来说文解字研究述评 载《松辽学刊》 1994 年第 3 期 《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现当代卷第十二册收载
32 、谈谈徐承庆对《说文解字注》的匡谬 载《陆宗达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年 《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现当代卷第十二册收载
33 、段玉裁对《说文》的改删补研究 载《许慎文化研究》首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文艺出版社 2006 年
古汉语专业研究生,美女挑战“全网最冷”研究生专业:导师退休后甲骨文方向都没了
近日,视频博主李右溪发起了一个挑战全网最冷门专业的挑战,她自曝所学的甲骨文毕业后,有可能因导师今年退休,专业方向都没了……该视频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调侃:“你们学校一直招不到甲骨文老师的话,你就是未来的泰斗。”3月17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记者采访了李右溪,她介绍了学习甲骨文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同时也回应了网友们关心的问题。
学生太少没教室在导师家上课
“你绝对想不到这个专业的冷门程度有多离谱,每个听到我专业的人都是这种表情(吃惊)……”25岁的李右溪没想到,她发布的这条吐槽甲骨文专业太冷门的视频居然火了,引发了8.5万人点赞、1.2万人评论。网友在调侃甲骨文冷门之余,也希望李右溪坚持下去:“为往圣继绝学!”
在众多评论中,有一条特别有趣,该网友贴出了一张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毕业照——只有一名女毕业生。李右溪是否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她回应道:“没这么惨。我是在浙江师范大学读的本科和研究生,本科学的汉语言专业(没有甲骨文专业),研究生大类是汉语言文字学(古汉语),研究方向是甲骨文。我那一届的确只有我一个学甲骨文国外在职研究生,但是我们古汉语有4个人,所以2021年毕业的时候是4个人一起拍的毕业照。”
因为学古汉语的学生只有4名古汉语专业研究生,美女挑战“全网最冷”研究生专业:导师退休后甲骨文方向都没了,为了方便上课学校让古汉语的4名学生和现代汉语的5名学生组成了一个班级。聊起当时上课的情景,李右溪回忆道:“平时大课是一起上,到了我的甲骨文专业课,因为就我一个学甲骨文,所以学校就没有专门安排教室,而是让我们整个师门都去导师陈年福家里学习。我还记得每周二或者周四下午古汉语专业研究生,我和师兄师妹三四个人一起骑车到老师家,然后坐在客厅沙发上,一边听课一边喝着老师给我们泡的茶,现在回想起来感觉挺宁静、充实的。”
为了更全面了解李右溪所学的甲骨文,记者也采访了她曾经的同班同学,这名同学告诉记者:“李右溪在我印象中是一名文静的女孩,没想到她会选修甲骨文这门枯燥的学科,我看过《卜辞通纂》,感觉完全是天书,可她却一口气啃完了,真的很佩服她的耐性!”
只有李右溪等四个学生的毕业照。
没有导师甲骨文方向暂停招生
李右溪曾在视频中透露:“我导师今年就退休了,但要是我们学校还一直招不到研究甲骨文的老师,那这个专业方向在我们学校就……”
李右溪说的绝非故弄玄虚,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一名工作人员回应:“这不叫一个专业没了,只是一个研究方向而已。有甲骨文老师,就会招这个(甲骨文)方向;没有其他老师专门研究甲骨文,这个方向就只能暂停了。”
陈年福老师退休之后,真的招不到合适的继任者?该工作人员表示:“甲骨文没有十年以上、几十年的研究,是没办法搞甲骨文研究、开这门课的。陈老师也是好几十年的积淀,一般人达不到。”
目前甲骨文方向的课程是否已经暂停了?该工作人员回复:“没有老师,就只能暂停了。”同时该工作人员还介绍:“陈老师(陈年福)是属于汉语言文字学的老师,如果说其他人没有这方面(甲骨文)能力的话,大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还是会招,但是下面没有老师弄这个(甲骨文),就不会再设相关的课程了。”
对于这个结果,李右溪也有点无奈:“听到这个消息,确实很遗憾,我一直希望有更多人加入研究甲骨文的队伍,让甲骨文研究取得更多的成果,找到我们祖先更多的故事。”
李右溪经常查阅资料。
视频火了重燃推广甲骨文梦想
在研究生毕业之后,李右溪第一时间没有从事甲骨文研究,而是进入了新媒体,对此她解释:“最初选择学习甲骨文,纯粹是因为对古文字学感兴趣,研究起来觉得有意思。可毕业之后找不到好的就业机会,我就选择了先积累工作经验。当时去网易实习了6个月,实习结束后一直在从事新媒体的相关工作。”
李右溪的导师陈年福有一个梦想——让更多普通人学会甲骨文,为此研二的时候,李右溪组织师妹们做了一个有关甲骨文的微信公众号,她们几人轮流写甲骨文的故事,可是因为后来学业压力太大,这个公众号就停了。
几年之后发吐槽专业冷门的这个视频却意外火了,李右溪笑称:“我自己也没想到,最初我在抖音发视频,只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没想到第二条讲甲骨文经历的视频大火。很多网友都私信我,想学习甲骨文,于是我就顺势推广甲骨文了。如果真的能够让更多普通人喜欢上甲骨文,也算是帮导师圆梦了。”
李右溪制作的视频文案和内容都不错,有网友猜测是专业团队所为,她回应道:“不算是专业团队吧,就我和朋友两个人在弄,我写稿加录制,朋友拍摄剪辑,不过他的摄影剪辑技术很不错,也是专业级的!”
李右溪在视频里讲述研究甲骨文的意义。
谈到下一步的计划,李右溪表示:“暂时还没有,说实话网友的热情给了我很大的激励,因为之前微信公众号的失败经历,让我以为大家对甲骨文没什么兴趣,尤其是我的同龄人。没想到通过新媒体的重新诠释,网友们都很喜欢,所以我现在愿意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做甲骨文推广了。”
李右溪的朋友则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我们现在正在沟通,准备未来制作一套系统一点的、有趣一点的甲骨文课程,让对甲骨文有一点兴趣的人能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甲骨文。”
有一件有趣的事,就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曾开出1字10万的悬赏,寻找能破译甲骨文新字的人。李右溪是否也会参与其中?对此她表示:“挑战1字10万,肯定是每一个学甲骨文人的梦想!但这很难。释字需要严谨全面论证,至少需要一篇支撑论文。经过100多年,容易考察的字基本都被考察了,剩下的字都太难了。所以到现在为止,只有一名学者得到了那10万元。”
媒体曾报道14所高校设古文字学专业。
14所高校试点招生古文字学专业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因甲骨文导师陈年福的退休,浙江师范大学的甲骨文教学就“消失”了,这不仅让网友产生了对甲骨文研究的担忧。有网友表示:“这门绝学会不会后继无人了?”其实这样的担忧有点杞人忧天,李右溪遇到的只是个案。
2021年11月8日中国网曾以《绝学不绝!14所“双一流”高校设古文字专业》为题,报道了国家语委推广甲骨文的措施:“‘十三五’期间,国家语委推动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举办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同时从2020年底开始,“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正式启动,依托强基计划在14所“双一流”高校进行古文字学专业试点招生,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除了高校之外,甲骨文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也推广顺利。例如:2022年9月,山东省教育厅就公布了该省甲骨文特色学校的评选结果,济南市历城区彩石中心小学、青岛市第六十七中学等38所中小学成为了“2022年山东省甲骨文特色学校”;发现甲骨文的殷墟所在地河南省安阳市,在2022年12月公布了第二批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安阳市第三十二中学、安阳市中华园小学、 安阳市北关区新都城幼儿园等10所中小学、幼儿园被评为第二批市级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这一系列的行动,将让甲骨文这门“绝学”有人做、有传承、有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 文 受访者供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3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