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1更,
不用值乎,提问免费,我有时间就会回复。
目前UC and (BSTS) PhD 在读,所在实验室 for the Built (CBE)
主要实习经历: 特斯拉 HVAC ,美国能源部 , BIM&BEM data .
不知不觉发现写这个答案已经是三年以前了,不过大多数信息还算是准确,但不能保证没有bias。因为我个人对建筑设计兴趣浓厚,再加上暖通背景,所以就选择了 这么一个小众的方向。其实单纯从建环专业读研来说出国建筑专业读研,建议还是去 , Civil & 等等的大学科方向,以后无论就业还是读博应该路子会更广。至于选校,就是多维度的综合考量了。祝大家留学顺利,生活开心!
————————
原文,
推荐美国,STEM有三年留美OPT,工作机会相对较多且待遇不差(湾区年薪8w刀左右)。有成熟的行业体系,除了传统的MEP工程师,还有 , 等等。然后再就是,HVAC,LEED一水的机构给开光。去年暑假实习有幸参与了的一个 ,挺开心的,算是圆了本科的一个梦。
1. 关于推荐学校。不同于本科教育,研究生阶段各个学校以至各个老师的研究方向其实差别很大,这一点来看无论国内外都是如此。建议题主自己一一看过感兴趣的各个学院官网下的专业方向介绍以及老师的研究内容后再做决定,另一个方法就是根据看过的论文去反向去找老师和学校。
2. 学校官网和学院官网完全是两回事,一定要去学院的官网,那里你才能找到更多更有效的信息。美国其实除了的 下面设有HVAC方向,和Penn State的 外,其他院校并没有太多专门为暖通设置的专业。对于建环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是选择在建筑学院,土木(Civil )学院或者机械学院下面有学科交叉点的。其实这点和国内也类似,比如有在环境院或市政院里的(西建大、哈工大、天大、重大),也有在建院里的(清华、工大),还有机械院的(同济)等等。
3. 关于研究方向,大体的目标都是在提高人居环境品质的同时尽可能节能,途径主要有两种方式:绿色建筑设计和工程模拟计算。前者更适合本科是建筑学的同学,后者更适合本科是建环的同学。不过只要是个人能力足够,有兴趣学习都可以申请。因为是交叉学科,的开放程度还是挺大的,各种各样背景的学生都有。下面我直接贴了一些业内口碑比较好的链接。
偏工程模拟计算方向:
具体想讲两个我最熟悉的项目,分别是我的硕士和博士所在的学校。其他偏工程类的还有 Tech的High ,Penn State的 以及MIT的SMBT( )等。
CMU BPD长期向业内输送了大量优质毕业生,口碑很不错。楼下@滑板啤酒玩摇滚 就是这个项目的大佬,目前已成功转码CS PhD。这个项目作为全美最早开设这个方向的之一,人气为旺盛,我们那一届总共有7个国内建环专业的同学。项目的两个创始人,已经退休,不新带博士了,之前比较厉害的一位教授Khee Poh Lam也去了NUS,Omer 作为他的接班人以及其他的年轻教师还没有成长起来,所以师资力量有点青黄不接。但如果喜欢CS,考虑转码的同学,CMU的氛围实在是太好了, 绝对是你的天堂,另外如果考虑本校读博的话,一般还可以提前2年毕业。
UCB这个的实验室CBE在 领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了,硕士项目1年半,主要是Gail和带课,两位老师都是 出身。Gail的博导是田长霖,著名的统计热物理学华人教授,前伯克利校长。作为科研团队的主力还正值当打之年。这边和国内清华,新加波NUS的合作都很多,以及CBE现在业内的有50个了,不缺。我个人建议如果想读博的话UCB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硕士时间短学费又不贵出国建筑专业读研,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出国读研的选择?英国在职研究生,然后本校升博可以避免课题更改,还大概率提前毕业。学院后山上就是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学习和科研的机会就跟不用提了。
偏绿色建筑设计方向:
我个人对建筑设计一直抱有很大的热情,这也是我硕士最终选择了CMU MSSD项目的原因。下面我会重点介绍,除此之外Upenn的 相当不错,应该是仅次于MIT的里面的 方向,以及哈佛GSD下面的 and 方向。
我当时读的时候是三个学期,一年半制,课程负担非常大。现在成了两年制,选修余地就比较大了。我当时除了本专业的必修,还选修了两门cs的课,一门教基础,还有一门data 。不得不说CMU在CS的教学资源是真的好,靠着在这两门课上学到的技能,暑假实习发了一片 Paper。另外要提到的是一门必修课: ,这门课的作业可以直接用来找工作,主要就是做建筑能耗模拟。MSSD的老师和BPD基本重合,比如我读书期间一直是的研究助理。这个项目的学生主要是来自建筑学背景,工程背景申请有大概率被拒的风险。但导师Dana 其实是比较喜欢有工程能力,但对设计感兴趣的学生的,这契合她主要研究方向是建筑性能为导向的 。
UMich这个项目每年去的人很少,导师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在以及如何结合建筑设计,虽然不是主流大趋势,但UMich的科研平台太好了,导师和医学院合作拿到的很多,当时申请给了我全奖。但后来拿到了CMU的半奖,我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CMU。个人更喜欢CMU小而精的学术氛围以及“My Heart Is In The Work”和学风,以及想来这个这个人工智能世界排名第一的学校瞧瞧,AI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结果就入坑了。
最后附一张在CMU CBPD倒腾 的图吧
学硕的专业代码,考研专业介绍|食品加工与安全V.S.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食品加工与安全V.S.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专业考研,一般可认为是考:
1.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前4位0832)学硕,或者工学——生物与医药——食品工程(专业代码)专硕。
2.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前4位0972)学硕,或者农学——农业——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代码)专硕。
那么,食品专业作为工学和作为农学有哪些不同呢?
01工学V.S.农学
1、招生院校数量不一样,一般还是以工学学科门类招生多,只是很多学校把这个专业放在了农学院,我们其实了解到的一些比较好的学校,都是以工科招生的。
2、从研究生考试而言,学硕的考试难度稍微要大一些,主要是数学科目,基本上都要求数一。专硕数二,有的甚至不考数学,但就分数而言,卷的也比较厉害。
工学是要考数学的,一般都是考数二+一门专业课。
农学下面的专硕叫做食品加工与安全,一般考农业数学+专业课,或者两门专业课。
考试内容部分学校会涉及到食品工艺加工学,比如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这门专业课相对来比化学和生物相关的专业课会更好背一点。
3、两者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别。前者主要是培养研究型学生,研究课题以基础研究为主,后者现在要求是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课题与产业挂钩,要到校外进行至少半年的实践。但其实较多学校还是把后者当做学术硕士来培养,因为很多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名额或者是指标大部分都分到了后者,学硕整体比例在减少。
4、从就业市场来考虑的话,两者差别不大,主要在一些公务员岗位设置上可能会稍稍偏向于食品科学与工程,另外若继续进行国内的深造,比如读博士,可能选择食品科学与工程更有利。
因为农学下的食品专业可报考的体制内岗位少,且农学就业本身就比较困难。因此,本科为食品专业的同学,更推荐报考第1项,即工学下的食品专业。
由于考研越来越卷,农学是相对分数线较低的专业,跨考也比较友好,因此,只想提升学历或者跨考的同学,推荐农学下的食品专业。
02专业介绍
食品加工与安全
专业代码:
食品加工与安全,是农业专硕的二级学科专业,它是与优质农产品或者优质食品原料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监管等方面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
考试科目
政治、英语二,两门专业课均为院校自命题,有些学校会考数学。
近五年分数线
食品加工与安全总体来说,还算是比较好考的,每年报考的人跟学硕和专硕食品工程相比没有那么多,但是因为开设的院校不多,调剂不太容易。
院校选择
小芝士把这个专业报考院校的难度分为六档:
第一档:985院校。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第二档:热门211及农科院。
北京林业大学、南昌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
第三档:难度低的211院校。
延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
第四档:偏远211,好考,但不太保护第一志愿。
广西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
第五档:热度较高的双一流及双非,难度中等。
宁波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
第六档:双非院校,都很好考。
福建农林大学、成都大学、渤海大学、扬州大学,这些专业或者地理位置都很不错,也可以考虑哦。
03专业介绍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
本专业是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食品的加工贮藏与食品安全卫生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桥梁。随着世界人口膨胀带来的粮食危机不断加剧,以及食品领域大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关注加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食品行业内的工程设计领域,营养健康领域,安全检测领域,监督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与作用。根据院校不同,该专业有食品加工储藏与运输、食品营养安全与检测、食品工程设计与研发、食品品质管理与监督、食品企业经营管理等方向。
考试科目
政治、英语一、数学二、一门专业课。
近五年分数线
院校排名
双非院校合集
1、双非院校热度最高的四所:北京工商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大连工业大学。
难度:江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大连工业大学
解析:其实这四所院校都很热门,难度也差不多,是考双非院校最好的选择,也是双非中的战斗机。
适合人群:想去发达地区,实力一般,在乎专业强弱,不敢冲211、985的同学。
2、热度不高但实力强劲的双非:南京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
适合人群:不在乎地区、在乎专业强弱、能力一般的人。
3、双非院校稳上岸:江苏海洋大学、成都大学、集美大学、天津农学院等。
解析:这几所院校,位置都很不错,过线就要,如果考的学校不好,那么就一定要选好位置。
适合人群:不在乎学校专业,只求稳上岸。
4、其他推荐的院校: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烟台大学、中南林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河北农业大学。
适合人群:本科一般,不在乎专业强弱,只想上个一本的同学。
备注: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双非院校之外的其他院校,报考热度和难度都很一般,可大胆报考,不必过于纠结。
211院校合集
1、211热度最高的四所: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昌大学
难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昌大学
解析:南京农业大学对英语要求很高,基本要>60;华中农业大学对英语也有单独要求学硕的专业代码,考研专业介绍|食品加工与安全V.S.食品科学与工程,南昌大学考有机化学。
适合人群:想要好地方、好学校、好专业的同学,这几所也是竞争最为惨烈的几所院校,最好是英语不错、本科院校不错、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报考。
2、报考难度最低的四所211:海南大学、新疆大学、辽宁大学、石河子大学。
解析:B区、东北和西部地区的院校都比较好考,这四所院校基本都很好上岸,不压分,在211中难度为低档次。
适合人群:适合不在乎专业强弱、不在乎地区、想要一个211学历、本科一般、竞争一般、难度小的学生。
3、性价比最高的211及双一流:东北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宁波大学、山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湘潭大学、辽宁大学。
解析:在双一流评估中,东北农业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均为B+,且东北农业大学食品为双一流学科,乳制品、粮油、畜产品非常知名学硕的专业代码,不歧视本科院校,上岸学生90%为本科双非,真题重复度高;上海海洋大学食品也很不错,新晋双一流,去年食品专业还收调剂,上岸难度低;山西大学新晋双一流,难度不大,食品专业一般,适合山西省内同学报考;华南农业大学新晋双一流,专业不错,地理位置好,不算很好考,不过对于想要在广州发展的考生,华农的性价比很高;辽宁大学,食品专业一般,但专硕好考;湘潭大学新晋双一流,学硕一级学科去年新增,招生人数不多,可等待今年录取结果。
4、其他推荐院校:延边大学、西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
解析:这些院校为211及双一流学校,但食品专业一般,适合本科一般、能力中等,不在乎专业强弱,想冲211的同学。
5、其他: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宁夏大学、广西大学。
解析:这四所院校之所以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川农和西南大学是四川重庆地区为数不多的食品211院校,所以川渝地区的同学都往这两个学校考,其他地区的也往这两个学校考,导致报考人数多,竞争还算挺激烈的,难度中上等;宁夏大学和广西大学最出名的就是不保护第一志愿。
适合人群:本地人、不想出省、或者不想去离家远的同学,但也要做好被调剂的准备。
备注:其他211院校,报考难度一般,可根据自身情况报考。
985院校合集
1、985热度最高的四所: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难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解析:中农,不必多说,食品考研的天花板。中农的学硕卷到死,没能力,不要报中农学硕,少找死。华南理工大学,这个学校,地处广东的985,难度自然也不会低;中国海洋大学,作为末流985,还是很公平的,每年都有很多双非考进去,中国海洋大学专硕难度还可以,专业课考生物化学,有点压分,可能对调剂不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硕,听说复试不是很友好,专硕可以。
适合人群:本科不错,起码一本及其以上,英语好、不偏科、综合能力强,有名校情结的同学。
2、难度较低的985: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硕
解析:如果实在想上985,就考这三所吧,不压分、不歧视、只要有能力,就去考。
死亡黑名单:一般院校学生勿碰: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这几所985,除了浙大之外,食品一般,收的人少,坑比较多。)
3、性价比最高的985:中农专硕、中海洋专硕、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去年分数线也很高了其实)、哈工大专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生物与医药。
易上岸院校推荐:
择校方法
关于食品的院校,择校思路其实也很简单,工学的传统思路,先专业课实力,再选择学校。
1️⃣选择学科实力比较强的院校,比如中农,江南大学,浙大。这类院校学校牌子不错,而且学科实力够硬,未来的就业发展是比较好的。
2️⃣按照专业课来选择, 因为食品的专业课考得比较杂,会涉及到食品化学,食品生物,食品化学与生物或者一些其他的专业课,那我们选择院校的时候,就应该结合自己的情况去进行选择,化学好的考化学,生物好的考生物。综合能力不错的可以选择都考。
3️⃣是否考数学,虽然说农学下面的食品也可能会考农学数学,但是相比数二会简单很多,而且可能会不考数学,所以数学不好的同学尽量往农学门类下面的学校去进行选择。
4️⃣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可以跨考,但尽量不要跨考。化学和生物相关的知识是有一定门槛的,而且很多学校跨考是需要加试专业课的。总的来说,食品这个专业还算是考研里面热度不算特别低的一个专业,虽然属于工学和农学的交叉学科,国家线低,但是平均分并不低,很多学校也可以达到360左右的高度。而且专业课也是考得特别杂,择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就业方向
食品专业适合于农业、环保、粮食、食品、质量检测、外贸等部门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等单位从事食品加工与安全及相关工作。食品检测行业、食品工厂做研发、考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如食药品监管局)。
1、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根据2023国家公务员招生简章可知,食品专业可报考的机构有:中央及省市级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各地海关、公安等,共148个相关岗位。
跟其他专业相比,国考可报考的岗位数量较少,且报考方向较为局限。
对此,想进体制内的同学其一要多关注各地的省考,把重心放在省考上;其二就是以硕士应届生身份参加选调,因为选调在专业的限制方面相对较小。
2、国企
在国企工作也算是半只脚踏进体制内了。国企不但比私企稳定,而且对于大多数普通员工来说,收入也远远高于私企。
不信的话国外在职博士,你去翻翻全国的、各地的统计局公布的历年非私营和私营单位收入,你就会发现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比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高了好几个level。
简单列示一下食品行业的国企:
· 央企:中粮集团、中国检验认证、中国粮食储备集团、中国烟草、中国食品工业、中国盐业、华润怡宝等;
· 省市属国企: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杏花村、泸州老窖、洋河酒厂、伊利实业、蒙牛乳业、华润啤酒、青岛啤酒、三元集团、光明食品、红星股份、燕京啤酒、古井集团、珠江啤酒等;
· 其他国企:涪陵榨菜、今世缘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传统观念中,央企就一定比省市属国企的待遇好,其实并非如此。虽然央企的总部发展空间很大,正处级干部满单位跑,但进总部的人是精中选精的,进去很难。
央企的二级机构或者三级机构相对容易进,但待遇确实不一定高于省市属国企。这个需要自己在校招前提前了解好情况。
3、私企/外企
有同学硕士毕业在一家私企做食品检测工作,周末经常加班。即使明面上看来收入还算可以,换算到时薪却性价比低。
当然选择私企还是国企,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同,主要还是看个人能力。能力特别强、可以承受压力的,可以选择去私企工作。头部员工的收入,私企会高于国企。
根据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的排名,在前50名列的私企有:
· 排名1-20:海天味业、金龙鱼粮油、农夫山泉、牧原食品、百威亚太、温氏食品、双汇、华彬集团、飞鹤乳业;
· 排名21-50:东鹏饮料、娃哈哈、李锦记、舍得酒业、康师傅控股、新希望六和、重庆啤酒、水井坊、平平食品、中国旺旺、百润、达利食品、安井食品、迎驾贡酒、绝味食品、汤臣倍健、元气森林、妙可蓝多、桃李面包。
芝士建议
1️⃣如果打算在大城市定居,或者愿意去食品行业发展较好的其他城市就业,亦或者是老家本身就是食品行业龙头企业的聚集地,那么可以选择继续考食品专业的研究生。
2️⃣意向进体制内的,尽量报考985/211学校的研究生,选调机会多。选调比走正常的国考、省考路线录取率高。各地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也需要看是否是985/211的研究生。
3️⃣意向在国企或者私企工作的,一定要考研究生。像食品科学与工程这种工科专业,还是能吃到很多学历的红利。报考院校时,兼顾学校类别(是否是985/211)以及专业排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