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汇率雨疏风骤,让日本经济绿肥红瘦,简单地用“收割”一词来描述日本经济,与实际情况所去甚远。
我们的一些自媒体认为,日本汇率属于美国菜单上的一道小菜,说美国在收割日本。他们认为日元汇率在过山车般地剧烈变动,继续贬值会成为大概率的事。
说是“收割”,但目前还没有找到美国借机并购日本企业的具体事例,也拿不出日本企业受日元贬值的影响而发生订单不足、倒产等现象作佐证。
日本政局确实不稳,但和汇率、经济无关,主要是岸田文雄政权太过无能,早已失去了民心的支持。
日本不是今天的越南、埃及,更不是1998年的韩国、泰国。想收割日本并非易事,反而是日本跨国大企业在这轮日元贬值中赚得盆满钵满。
日本因二三十年来物价下滑、员工工资长期不能提升而出现了投资疲软现象,现在终于迎来了转机。日元汇率雨疏风骤,让日本经济绿肥红瘦,简单地用“收割”一词来描述日本经济,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一个国家汇率的贬值,特别是比较快速的贬值,绝对是该国经济发展疲软的结果。好几位日本的经济评论家对笔者说:“日元贬值是日本经济长期失落的最直接的表现。”
不过,这里的失落并不代表被“收割”。
另一方面,如果日元不贬值,日本也确实难以走出长期失落的困境。在这轮日元贬值过程中,日本舆论总体对贬值持中立态度,顶多有一些维持汇率稳定的呼声。
换句话说,今天的日本舆论是认可日元贬值的,一定程度上是容忍日元继续下调的。
我们这里不准备对日元贬值与日本经济的关系做太多的分析,仅从企业的角度,对到目前为止的日元汇率影响做一些归纳,并对日元走势做简单的预测,为客观、冷静地分析日元汇率、日本企业、日本经济提供一点参考。
因贬值而改变日本宏观经济
我们看一下日元汇率从2010年到2024年的变化情况。
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东京电力公司发生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大量资金需要从国外回到日本,出现了空前的日元升值现象,2011年甚至出现了1美元兑换75日元的情况。
重大的自然灾害加上人为造成的核电事故,不可能让日本经济走向繁荣昌盛。很快,日本汇率一路走低,2015年跌到了130日元阶段,之后稳定在120日元上下,2022年再度下滑,2024年4月29日,1美元已经能够兑换160日元。
经日本政府干预后,日元再度走高,5月2日升到了151日元,5月20日再度回落到了155日元。
5月前后,日本政府两次干预了汇率市场。从日本媒体报道看,第一次为4月29日。
这天国际硕博连读,日元汇率下滑到了34年前的水平,为1美元兑换160日元。日本政府选择只做不说的方式,拿出5万亿日元(约320亿美元)干预外汇市场后,迅速将汇率打回了153日元。
5月2日,再度使用3万亿日元(约192亿美元),将汇率打压在了151日元上。
在汇率极度动摇的时候,国家有权力干涉,但干涉并非无限制、无条件,半年内最多只能干涉3次。
日本在五月连休前后,紧锣密鼓地用8万亿日元以上的规模干预外汇市场,让日本今后半年能动用的机会只剩下一次,更重要的是,日元汇率的下调并未因国家的干涉而改变。
从银行、证券方面的日方专家发言看,日本经济界对2024年日元汇率的风险预测值在160~185日元之间。日元升值的可能性要低于贬值的可能性。
日本银行总裁植田和男一直认为,日元贬值并未动摇日本物价,通胀率维持在2%左右,与国家设定的通胀率基本吻合,这个时候可以静观汇率的变动。
5月7日,岸田文雄首相与植田有个单独面谈的时间,大概是受到了岸田的影响,从这个时候植田开始“重视”汇率问题,说:“(我和首相会面)确认了对于最近的日元贬值,日本央行在政策运营方面要有十分重视的态度。”
日本央行不怕日元贬值的另一个理由是手头握有200万亿日元(约1285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及现金(外汇储备),其中国债约占了77%,现金大约占比为12%。
直接使用美元现金,或者卖掉一部分美国国债购买日元,在日元升值时保有美元现金或者国债,到了日元贬值时将美元现金或者国债用来买入日元,这一进一出,让日本政府获益颇多。
从日本国会政治家的讨论内容看,进进出出至少数万亿日元的盈利转到了政府手中。执政的自民党中,一些议员希望用这个利润扩充军备,在野党希望用来改善民生。这和现在的越南、1998年的韩国大为不同。
今天越南总外汇储备不到1000亿美元,干预外汇市场的资金有限。1998年韩国外汇储备仅仅为500亿美元多一点,根本不能抵挡外汇市场的风险。
本次美元升值,美国之外的大部分国家货币贬值时,越南、埃及等GDP规模较小的国家,出现了极为艰难的局面。
越南、埃及的货币贬值后,造成外资撤退、股市崩塌、银行面临破产等一系列经济困局,但这样的困局并未出现在日本。相反,在这轮日元汇率下调的过程中,外资进军日本市场,且并非并购日企,而是对日企大规模投资。
日本股市出现了少有的热烈景象。过去六个月,日经平均股价从2023年12月4日的32164日元,提升到2024年4月3日的40937日元后,现在维持在5月20日的39346日元上。不谈4月3日的最高点,便是5月20日的股市也比半年前高出了20%以上。
日元贬值后,按说是进军日本房地产市场、招募日本顶级技术人才的最佳时刻,但看不到美国等企业对日企的并购,我国一些有钱人去日本买的房地产,在这轮日元贬值中亏损不小。
日本的尖端技术人才,几乎没有出现跳槽到其他国家企业去的情况。厚生劳动省在1月26日公布的2024年3月毕业的大学生中,有86.0%的人已经找到了工作。考虑到有不少人需要升入硕士课程、去留学,大学毕业生就职基本不成问题,不少企业负责招聘的人员对笔者说,人手不足,很让人头疼。
越南、埃及及过去韩国、泰国的例子不能拿来单纯和日本作对比,不能简单得出日本被收割的结论。
这轮日元贬值时,日本央行迟迟不动,两次干预只做不说,股市未与汇市走向相反,宏观经济向好,这些需要我们认真去分析。同时,微观经济的变化,也值得我们去关注。
车企、商社、银行同时进入最佳经营状况
在微观经济层面,日本车企、商社、银行等大企业进入了空前的盈利阶段,这得利于日元贬值。
日元汇率走低后,自2020年开始,日本上市企业的纯利润便开始上升,汇率平稳的时候,盈利能力也持平,汇率越低,纯利润越高。
从日本媒体的报道看,制造业受日元贬值的影响,整体增加了24.2%的纯利润,其中运输用机器(汽车)的纯利润比上一年度增加了82.7%,服装等纤维制品增加50.2%,纸浆·造纸增加49.3%,石油及煤炭制品增加35.5%,有色金属减少了16.5%,金属制品减少48.5%。
制造业中行业不同,受到的影响不尽一致,靠进口原料来维持的有色金属及金属制品,蒙受的亏损较大。
非制造业的情况大体相同,整体实现了3.8%的增效增益,其中电力燃气从赤字转为盈余,空运增加利润101.3%,道路运输增加了43.4%,水产及农林业增加了34.6%,但服务业减少15.3%,海运也减少75.2%。
服务业的对象主要是日本国内客户,工资提升后,赚钱能力迅速下滑;海运则是因为国际贸易等减少,出现了较大的亏损。
我们再来看几个具体例子。
汽车方面,5月9日,丰田发表了到2024年3月31日为止的2023年财报。该公司销售额为45万亿日元(约2900亿美元),纯利4.9万亿日元(约310亿美元)。
日元贬值对丰田效益的影响是,让企业意外获得了6850亿日元(约44亿美元)的效益。加上丰田在2023年度提升了销售价格,结果和上个年度比,丰田一年就多收了30079亿日元,盈利实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化。
如今,丰田的混合动力车依旧卖得如火如荼,该公司给出的2024年度盈利为53529亿日元,跃上5万亿高峰。其设定的汇率为145日元,但目前为155日元,到2025年3月底,按日本经济评论家的预测,大致能下滑到170日元左右,真的下滑到这个程度,丰田因外汇下调而额外获得的收入,将比2023年度更多。
当然,一向在企业盈利能力上只做保守预测的丰田,给出的到2025年3月底的预估值为:销售46万亿日元(增2.0%),营业利润4.3万亿日元(减19.7%)泰国留学的利与弊,日元贬值对日本经济利大于弊,不能简单得出被”收割“结论,纯利润3.57万亿日元(减27.8%)。最终结果如何,需要到2025年5月再回过头来看丰田的生产、销售及盈利情况。
从事综合贸易及投资的日本商事企业,在日元贬值过程中也获益丰厚。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伊藤忠商事、住友商事及丸红五家大商事企业,2023年度均获得较高利润,三井物产连续两年纯利超过了1万亿日元,三菱及伊藤忠则向1万亿日元冲锋。
本币贬值往往会带来贸易量减少、贸易额下滑及贸易企业效益下调泰国留学的利与弊,但我们在日本五大商社这里未发现相关的情况,反而是从2021年开始盈利能力不断上升,2024年、2025年还能维持现有的盈利能力。
一个比较大的原因在于,商社能够在国外赚钱,赚取的美元在日元贬值过程中,让企业获得了更多、更大的效益。
最后我们来看看银行的情况。日本最大的三大银行集团分别为三菱日联、三井住友及瑞穗。银行与商社的纯利曲线走向在时间上基本一致:从2021年开始提升,三大银行进入到了3万亿日元的纯利阶段,2024年度及2025年度依旧会保持提升的态势。
走出零利率后,银行有了赚取利润的机会,国外的经营也让银行获利良多。今年,日本企业开始向半导体、电池、IT等领域投资,银行获利的机会更多,今后经营能力将更加稳固。
日元贬值并非只有汽车、商社、银行赚得盆满钵满的一面,贬值后必定让进口产品价格提升,尤其是食品、水电费用的提升,如果不能通过涨薪的方式覆盖相关费用的话,民众的日子自然不好过。
日本媒体绝少报道有色金属、金属加工及服务业、海运行业的不景气,更愿意将经济上的负面因素和中国联系起来,将这些本来和中国没有什么关系的负面消息归结为中国风险。
我们国内的一些自媒体,看到日元贬值就谈美国收割日本,日本媒体则只要是负面消息,便牵强附会和中国联系在一起,两者均失去了冷静、客观、全面报道的最基本的新闻理念。
总的来说,目前日元贬值对日本经济利大于弊,日本舆论在呼吁汇市的稳定,并未拿出多少精力去反击日元贬值,更无美国借日元贬值而收割日本的说法。在利大于弊的前提下,容忍一定程度的再贬值,该是日本舆论的主流,今后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作者系日本经济研究者)
新加坡和泰国留学,深度剖析新马泰留学的利与弊!
新马泰顾名思义就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这三个国家的简称。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阵“留学风”,随着国内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他们的孩子送到新马泰留学。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样做有什么弊端呢?
因为国内每年高考考生都在不断增加,这也导致了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业形势也非常严峻。但相对于国内海外教育资源的竞争压力远低于国内,可能国内和国外水平相当的两所院校,国外分数会比国内低很多,考生可以很容易考取。从就业方面来说,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学生,相比于国内的大学生更有就业优势,因为在国外他们可以接触更广阔的世界,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哪一家公司不更愿意要学历高美国在职研究生,阅历多的毕业生呢?
对于留学的学生而言,他们将体验一个全新的国家,体验不同的风俗文化和活动,还有机会看到当地的新地形、风景,自然奇观、博物馆、人文历史等。在新马泰留学也可以很好的学习当地的语言,比如泰国语言新加坡和泰国留学,深度剖析新马泰留学的利与弊!,学习一种语言对自己也是很有好处的。除此之外新加坡和泰国留学,在国外留学,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教育方式,不会只拘泥于国内的思维方式,更有利于留学生的发展。但是去新马泰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交很多学费,如果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很难负担起如此高额的费用。
当然去新马泰留学是利大于弊的,我们要知道留学不一定混得好,但留学会有无限可能性。
泰国留学弊端,留学泰国值不值?8大优势告诉你“泰”值了
如今出国留学的热度一直都非常高,学生们选择出国学习泰国留学弊端,既是为了多学一些先进知识,也是为了为学历“镀金”。近年来,泰国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国际化的教育质量和相对低廉的教育和生活成本,成为越来越多工薪家庭学生留学的方向和选择。泰国已渐渐成为留学新宠,那么去泰国留学优势有哪些?
1.质量优势
课程设置与欧美高校同步,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欧美院校有交换生项目。
2.成本优势
泰国生活性价比高,平均留学费用只相当于去在欧美国家一年的花费,投资回报率高。
3.位置优势
泰国地处东南亚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太区总部所在地就设在曼谷,国际化程度高,交通便利泰国留学弊端,留学泰国值不值?8大优势告诉你“泰”值了,在学习之余还可以游览东南亚,中泰两国毗邻,中国多省份城市开通中泰直飞航班,中泰实现2-4小时直达。
4.就业优势
三语人才前景无量,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国际人才市场看好。很多毕业生在泰国的跨国企业如泰国正大集团,红牛集团,泰国中央百货,泰国盘古银行,还有落地泰国本地的华为,海尔,中国银行英国在职研究生,工商银行现都在泰国开设了分公司。
5.学历优势
在泰国所学课程可转学分去欧美大学继续深造,泰国大学学历受世界名校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认可。中泰两国教育部早已签订两国学历互认协议,中国学生在泰国留学归国享受国际留学人员所有同等优惠政策。泰国读本科跳板去欧美读硕士成为优势。
6.文化优势
泰国人热情友好,气候宜人,最适合生活和学习的国家。泰国东西方文化交融,世界各地的游客,商人众多,文化包容性高,华人地位高。
7.语言优势
在曼谷国际化的大都市,在学校和外国同学交流学习英文之外,也可和泰国同学学习泰语,有小语种的优势,培养中、英、泰三语人才加专业技能的复合型高学历人才成为亮点。
8.签证优势
入学手续简便,学生签证便捷,无需经济担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7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