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去香港读研一年的费用,为了二娃,她放弃百万年薪去香港读“一年水硕”,值得吗?

竟相比于新加坡的高不可攀,香港办优才最多6万,再不济父母申请1年制“水硕”,然后找一份保险公司工作拿到居留权,孩子就能在当地读公办,学费仅需几千元不说,未来还能通过DSE等课程考回国内读个985大学,听上去性价比可高太多了。妈妈,您早已经是硕士了,为什么还要去香港读研?

原创 田心 爸爸真棒

近期“爸爸真棒”一篇,引发了很多家长的共鸣,除了感慨坡县真的太贵了之外,也有不少家长留言说想看看在香港的家长故事。

竟相比于新加坡的高不可攀,香港办优才最多6万,再不济父母申请1年制“水硕”,然后找一份保险公司工作拿到居留权,孩子就能在当地读公办,学费仅需几千元不说,未来还能通过DSE等课程考回国内读个985大学,听上去性价比可高太多了。

可,事情真有家长们想得那么简单吗?

今天,我们邀请常驻大湾区的港宝妈妈田心,来和我们讲述为了孩子教育到香港读研、移居的父母们。

刚获得香港入境处两年续签的Linda,她现在的日常生活看起来和寻常的深圳全职妈妈无异–

四岁的小儿子总算进了幼儿园,大儿子上初三,功课紧张,该操心的事情不少,但白天还是有一些私人时间,约朋友喝茶叙旧,爬山逛街锻炼身体的。

作为985高校的本硕毕业生,Linda毕业后,获聘进入某大型国企工作后,辞职出来创业数年,最近几年才开始成为全职妈妈,专心照顾两个儿子。

而Linda的另一个身份是香港浸会大学的硕士,现任香港某保险公司经纪人,拥有香港居留权,如果顺利的话,并且愿意的话,5年后可以申请香港的护照。

如果说Linda作为学霸,年轻时的寒窗苦读,为了自己光明的未来。那么作为一位年近不惑,诸事繁杂的二娃妈妈,一年多的深夜苦读,则是为了两个儿子求学时能多一个选择。

深圳创业女强人,

到香港边读研边当全职妈妈

大儿子曾疑惑地问Linda:

妈妈,您早已经是硕士了,为什么还要去香港读研?

Linda当时觉得很难向读小学的孩子解释,自己为什么每周三天跨境往返过关,去九龙窝打老道的香港浸会大学上学的初衷。没错,就是通过进修,获得香港居留权,将来方便两个孩子选择升学之路。

2019年初

即将升读小学六年级的大儿子,面临小升初只有一年的时间。虽然已经准备参加深圳的点招择校,但因为那年点招的初中不多,僧多粥少,竞争激烈。同时自家房子的学位很一般,并不是名校。

一直关注孩子升学的Linda心中感到非常彷徨。和香港朋友聊天时,无意中了解到进修移居香港,并没有想象中难。

首先研究了一下优才的条件,中文专业并不在稀缺人才的列表中,申请通过的希望渺茫。

而浸会大学和公开大学(现已更名都会大学)的中文系,并不需要雅思成绩,学费便宜,和Linda原先的本硕专业比较接近。

于是她连忙请在校学妹为自己拿来母校成绩单,仓促开始申请学校。

△截图自都会大学官网

2019年5月30日

在浸会大学截止报名的当天,Linda递交了申请。

7月初,Linda如愿收到了浸会和公开大学的Offer,考虑到浸会的排名比较靠前,学费竟然比公开大学还便宜,一年才10万港币。比起金融经济类,动辄二十万的学费来说,实在是物美价廉。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专业研究生学费为10.8万港币

待到秋季入学

Linda按照课程最低要求,选修四门课,并尽量凑在三天内,减少港深往返的次数。

入学后

Linda发现浸会的课程颇为艰深,老师要求高,课业颇为繁重,对论文查重的要求也很高,所以过去研究生阶段写的论文,完全派不上用场。

课程汇报、小组汇报、课程论文……小组合作的同学,大多是20出头的年轻人,节奏非常快,进取心很强,Linda为了不拖后腿,不得不硬着头皮跟上。

Linda在埋头苦干中,几乎忘掉了只想过港上个轻松愉快的学,混一个居留权的“初心”。不禁开始微微后悔,不该拒掉公开大学的Offer。

先不论课业负担的轻重差别,最要紧是同学圈层,公开大学的中文系聚集了一小群同为妈妈的学生,课业相对轻松,偶尔攒一个下午茶局,日子过得充满乐趣。

△都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研究生学费

边炒菜边上网课去香港读研一年的费用

不觉已成儿子楷模

2020年初

因为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美国在职研究生,深港两地都停课、停业,Linda从大龄跨境生,变成了跨境网课生。

返乡过年的保姆,未能如期归来,当时不足两岁的小儿子,需要24小时的照看,而读六年级的大儿子,距离小升初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可想而知,当时在家兼顾家务和课业的Linda,纵有三头六臂,也疲于应付。

Linda选修的网课时间往往就是做饭时间,她只好架一个平板电脑在厨房里,一边炒菜,一边上课。遇到老师提问的时候,慌忙让孩子们保持安静,请丈夫或者大儿子赶紧抱开小儿子。

做作业的时间是深夜,哄睡了小儿子后,Linda再蹑手蹑脚地起床,坐在书桌前挑灯夜战,往往写作到凌晨三四点重。

一边网课,一边照料家庭的Linda,不觉中成为了大儿子的楷模。大儿子不再排斥妈妈额外布置的“小升初”试卷,而是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这些额外的习题。

在2020年的小升初点招中

如愿以偿进入了理想初中。在繁重的学业中,儿子逐渐领会到妈妈赴港读研,取得居留权后,为自己将来求学铺路的苦心。

大儿子向妈妈表决心,一定会把英语学好,为将来过港读书做好准备。

Linda已经顺利毕业,并通过入职保险公司,顺利获得续签。而带两个孩子过港读书的时间表,还没有确定下来。Linda说–

现阶段先让正读初三的大儿子完成中考,这是对他三年学习的检验。然后看中考成绩和录取情况,再做决定。初步想法,是让儿子通过DSE考试,升读香港前三的大学。

她发现香港本地人很少去读研,如果能从港大、中大、科大本科毕业,就能找到非常理想的工作了。

开口闭口“一年水硕”太轻佻

坚定让孩子将来考香港的大学

作为知名985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和香港浸会大学的硕士毕业生,Linda对两地教学水平非常有发言权。

她现在每次听到坊间,尤其某些不懂行情的HR,开口闭口看不起“一年水硕”,就觉得鼠目寸光、坐井观天。

在香港浸会大学读书的一年多时间里,虽然自己常常“身在曹营心在汉”,家庭课业都要兼顾,不能像年轻学生那样全力以赴。但毫不夸张滴说,收获比自己当年的三年制研究生课程还要大。

老师要求阅读的资料非常多,需要完成的作业也很多,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汇报等形式,同学间相互切磋激励,大家都不敢懈怠。

尤其是年轻的同学们都在拼尽全力,争取课程拿A,争取毕业证书上的“荣誉毕业”四个字。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在课程中收获良多。

Linda说–

不管大儿子高中会不会赴港读书,尚读幼儿园的小儿子,会不会去享受香港免费的中小学公立教育,都还是未知数。

但是将来报考香港大学的方向是确定的。这是离家最近,孩子们不用离家太远,让父母忍受思念之苦的国际化优质教育。

去年,Linda赴港完成最后的面授课程,再一次穿上硕士袍,接收拨穗礼时,心中还是免不了激动。

绝对不是“我投机取巧,混到学历”的侥幸感,而是我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肯定,我的付出得到应有回报。

无意移居香港,

却因读初中的儿子办了优才

同样儿子在深就读初中的梁先生,也委托中介,递交了香港优才的申请。

作为211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当年的学历已不是最重要的筹码–

在金融投资界,超过20年的深耕,梁先生已经是业界翘楚,身为投资公司的高管,身兼所投企业的高管等职务,妥妥进入香港高素质人才的清单,能轻松获得额外的30分。

无意移居香港的梁先生,经过简单衡量,就知道,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根本不需要犹豫,先把申请资料递交上去,把握住时机最要紧。

作为严父,梁先生最初希望儿子像自己当年那样,学海无涯苦作舟,用寒窗苦读来证明自己,然后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不是依靠父母铺就的垫脚石,去寻求升学的捷径。

但一直负责照顾儿子的梁太太却不这么认为,她切身体会到未来要面对的中考、高考的压力,已经远非自己当年可比。

梁太太的一顿摆事实讲道理,形如当头棒喝,让一心扑在事业上的梁先生,了解了现在的升学压力。赶紧找从事中介行业的朋友,接收优才评分的评估。

并得知委托申请的费用去香港读研一年的费用,为了二娃,她放弃百万年薪去香港读“一年水硕”,值得吗?,其实只需要几万元人民币,如果不成功,还能退还大部分的申请费用。

用了半个小时考虑时间,梁先生认可梁太太的想法,其实不需要犹豫,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不妨准备好资料,试着申请一下。也许对儿子将来的出路,会大有裨益。

对教育规划,非常有心得的梁太太,又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从公立体系的中考、高考,视野跨过浅浅的海湾,延伸到了大湾区另一座核心城市香港,开始研究香港的DSE课程、A Levle课程、IB课程,了解香港的中学排名和教学特色。

如今在各教育交流群里,梁太太已经结识了一批有同样想法的家长们。

「 写在后面的小贴士 」

带孩子去香港读书,享受免费优质的公立教育,和全球最顶尖的国际教育,尤其是冠绝全球的IB课程,究竟要花多少钱?

如果告诉你,最低消费三五万人民币足矣,是不是显得过于儿戏?

下面是在香港读书一家人大概需要的费用,如果选择公立校一般是36万左右,如果国际校的话大概是60万左右。

公立学费 :书本学杂费6千

直资学费 :大约8万

国际学校学费 :大约18万

房租 :15万至30万

日常开销 :20万

寄宿家庭 :约1万/月

对于大多数高知中产家庭来说,这些开销都构不成负担,最大的负担是心理,是否有勇气走出这一小步。

为了孩子择校,而选择进修移居,这条路也开始越来越窄。

因为这两年大批内地应届本科毕业生加入竞争,妈妈们拿到香港高校研究生Offer的几率有所降低,不少专业要求高分雅思,放下书本多年的学霸妈妈们,不得不继续扎进学海。

香港留学留位费多少钱,港校留位费涨至19.7W!24Fall留位费都要交多少?

们,港校留位费又双叒叕涨了!

早在去年, 出offer的时候,香港某高校就曾因为17.1W的留位费引发热议。

本以为这个数字会是极限了,但 还是给了我们一些大震撼!

从去年的17万,涨了2万+,变成了19.7万!而且是同样的学校,同一个专业

与往年相同,录取文件中特别写明:这笔钱必须一次性交清,且一经缴付概不退款;而且交钱与否,可以给学生考虑时间,但只有2周。

那么,到底什么是留位费呢?它的一系列规则又是怎样的呢?

大学的“留位费”究竟是什么

留位费(),其实可以理解为押金。

学校通过收取留位费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入读,以降低因为学生突然放弃就读而使专业招不满的几率。说白了,学校被鸽怕了。

有的同学会问:留位费有没有必要交?而且本来学费就不便宜,再加上缴纳了留位费,这不冤大头吗?

这一点大家倒是不必担心,通常情况下留位费可以作为学费的一部分来抵扣学费,正式入学前只需要缴纳剩下的学费即可。也就是说,刚刚咱们讲到的“天价”留位费,实际上就是提前缴纳一部分的学费。

所以,如果收到第一志愿校offer的话,那留位费是一定要交的!不过是早一点交半学期学费而已,还能保证稳妥上岸;如果不是,而且你的第一志愿学校也在近期出offer的话,可以等一等,说不定就会收到更心仪的offer了!

不过,也有些学校“特立独行”,留位费只有一部分可以转为学费。大家一定要在学校官网和邮件中看清楚哦!

图源 | 网络

那么,留位费可以退吗?

这个问题是大家都很关心的。小贵花可以明确地回答:港校的留位费原则上是都不退的‍♀️!

像是上文提到的2023年年初那个17w的留位费,已经明确声明了不退。如果你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没去学校报道,那这笔钱就只能打水漂了。

但网上也有同学分享过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你没有达到学校的均分要求;或者雅思成绩还是没考到要求的分数,比如这位同学

图源 | 网络

再或者是暂时不入学了,想要GAP一年,那么你可以向学校提供这些证据,如果学校同意的话,是有可能部分退还的(是可能!不是一定!!)

留位费可以延期缴付吗?

大家收到offer后一般都会跟着显示缴纳留位费的期限,先注意截止日期,如果决定要等,那么尽快回复邮件,可以争取一下延长缴费的ddl。

毕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所有有些理由延期缴付是情有可原的。网上也有很多成功申请延期的例子,这里给大家提供几个过往成功申请的话术

☝️父母存了定期就快要到期了香港留学留位费多少钱,如果不是必须损失利息真的很希望到期后取出来再缴纳留位费;

☝️家里的钱借给别人了需要一点时间收回;

☝️跟父母异地暂时见不上面,无法顺利操作;

☝️外汇限额。

申请延期周期建议是2-3周最合适。一周的话作用不大,用来等其他学校offer的时间太紧;1个月又太久,学校同意的概率比较低,保险起见2-3周为宜。

最后,只要校方同意,并且在延期后的缴纳期限内缴付,offer就是有效的香港留学留位费多少钱,港校留位费涨至19.7W!24Fall留位费都要交多少?,不会有任何影响。

01

中国香港院校

中国香港地区的大部分院校要求缴纳留位费。并且,港校的留位费大多比较高,要5万-15万港币,甚至会达到学费的一半。

比如港大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专业(IELM)整年学费28万,留位费就要交学费的一半,也就是14万!

而且商学院绝不会在“贵”这方面缺席。

港大全球管理硕士(MGM)学费39万,因为可选1或者2年的修读时间,所以留位费倒没有直接19万拉满,而是先交13万。

工科、商科这么离谱也就罢了,社科、文科专业的留位费总能好点吧?

港中文公共政策专业留位费8.5万;普通法专业(CL),差不多也是8万的留位费。

差不多等级的还有港中文新媒体硕士,留位费8.2万。

但也不是所有港校专业的留位费都是天价。整体而言,除了商科大部分以及工科小部分,大部分专业留位费都在5-8万港币。

而且最后学生如果如期报到,之前所缴纳的留位费是可以冲抵学费的。

02

英国院校

同样是卷到起飞,但是英国高校对比之下在留位费上友好了不少。英国一般是申请人接受offer后,才会根据校方的要求缴纳押金,一般在1000-2000英镑左右,约合人民币9000-18000元。

比较特殊的学校,以帝国理工学院(IC)为例。金融学押金:4220英镑(人民币3.5万);管理学押金:3440英镑(人民币2.8万)。

而伦敦大学学院(UCL)很多专业都不需要留位费。两个有留位费的专业,缴纳期限也都长达4个月以上:

部分英国大学的留位费情况

(各个专业存在差异,以学校官网信息为准)

✅ 曼彻斯特大学:1000英镑

✅ 爱丁堡大学:1500英镑

✅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2000英磅

✅ 布里斯托大学:2000英磅

✅ 华威大学:1500英镑

✅ 利兹大学:1500英镑

✅ 南安普顿大学:2000英镑

✅ 格拉斯哥大学:500-5000英镑

✅ 杜伦大学:1000-2000英镑

03

新加坡院校

新加坡高校的硕士课程留位费也非常稳定,比起去年,今年没什么涨幅。

大部分专业的留位费是5000新币左右,贵一点的可能要10000新币、便宜的就2000新币。按照现在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就是1-5万元人民币。

南洋理工大学留位费2000新币 | 图源官网

因为需要缴纳“留位费”的缘故,可以说申请海(境)外硕士非常考验大家的申请策略,如果所申请的大学下offer的速度较慢,提前申请可以预留更多时间考虑是否接受offer以及缴纳“留位费”。

另一方面,缴纳哪所学校大学的留位费、怎样缴纳也非常关键法国在职研究生,需要大家一开始就要有针对性地确定选校名单,择校也是需要“断舍离”的。最后,已迎来offer季,小贵花祝大家都能进入理想院校,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

港校留位费在疯涨的同时

也提醒谨慎择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7969.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张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7月 14日
下一篇 2024年 7月 14日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1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