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上面的科普,不得不重提这个很火的词——华侨生。华侨生是指旅居国外的中国人华侨生联考难不难,到中国上学。
华侨生这个名词为什么在中国会这么流行呢?因为以华侨生的身份参加“高考”优势明显。
今年考生高达1071万人,比去年多了整整40万。加上许多地区的高考改革,今年也是高考文理分科的最后一届,复读也要重新适应新的高考模式。
想凭借高考入读名校,实在是太难了!
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不仅是考生和家长都压力十分大,如果能有种方式较轻松的入读国内名校,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说“华侨生联考”可以让高考学生“弯道超车“呢?
首先,我们先看看华侨生联考2019年的一组数据吧:
华侨考生数量极少,竞争压力小
2019年华侨港澳台考生报考的总人数仅为:4678人!而一流大学的录取率却高达75%!而高考学生一流大学录取率仅为2.3%!
考纲范围简单,科目要点轻松获取
华侨生联考试卷难度远低于国内普通高考试卷,70%基础知识、30%综合运用。
理工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不考生物);
文史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不考政治)。每科满分为150分,每个考试类别满分为750分。
录取门槛低,成就孩子名校梦想
华侨联考满分为750分,2019年一本大学录取线一般在400分左右华侨生联考难不难,华侨、华侨子女如何回国上学?一图给你解答!,二本大学录取线一般在300分左右美国在职研究生,艺术体育特长生录取分数线更低在200分左右。
2019年全国联招招生院校名单中,本科招生院校共有336所!
多数985、211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为400分,清华北大复旦这类顶尖学府也在400分的列表中。具体名单如下:
看到以上的数据,相信大家就能明白,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明智的家长为了成就孩子“精英梦想”而另辟“高考捷径”:选择华侨生身份、国际生身份。
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配置一个海外身份,可以让教育规划更从容,能够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机会。
华侨生联考是什么意思,收藏|华侨生联考常见问题解答!
近几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越来越多的华侨学生选择回国深造,2023年华侨生联考的报考人数首次突破7000人大关,与2023年全国1291万的高考报名人数相比,华侨生联考的考生人数连高考的零头都不到,这让很多家长看到了为孩子的高考换条赛道的出路,那就是参加华侨生联考!
华侨生联考,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院校联合招收华侨及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是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专门高考,以满足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回祖国内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华侨生联考是什么意思,为他们提供入读内地大学的机会。
上一篇小编为大家全面解读了等内容华侨生联考是什么意思,收藏|华侨生联考常见问题解答!,今天就华侨生联考常见的问题来为大家做下解答。
一
关于报考资格
报考全国联招的考生须具备何种学历资格?
答:报考全国联招的考生须具有初中毕业证或高中成绩单。
二
关于华侨身份
1.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费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可以视为华侨报考全国联招吗?
答:不可以。具体请参照华侨生报考资格。
2.只有考生本人具有华侨身份,其父母双方均不具备华侨身份(包括外籍或港澳台人士),能否报考全国联招?
答:不可以。华侨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具备华侨身份才可以报考全国联招。
3.华侨考生报名条件“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或“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中的“两年”和“5年”如何认定?
答:“两年”和“5年”分别指连续的两个自然年和连续的5个自然年。
4.华侨考生“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或“在报名前5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如何计算?
答:以2019年参加全国联招的华侨考生为例,报名前2年和5年分别指:2021年4月1日-2023年3月31日和2017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1个月按30天计算,18个月即540天,30个月即900天。
5.考生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报名前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的时间可以按照报名前5年内不少于30个月计算吗?
答:不可以。如考生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其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三
关于考试
1.考生可以选择试卷字体吗?
答:可以。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可以根据本人情况选择考试时派发繁体字或简体字的试卷。
2.网上报名后,要再次查看或修改报名信息,应如何操作?
答:网上报名成功后,可在登录页面中国际硕博项目,输入考生的报名号、密码和验证码,系统将显示考生的报名信息,考生可浏览或修改信息。现场确认报名后,考生只能浏览个人信息,不得再修改个人信息。
3.如果考生已成功进行了网上报名,但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到报名点现场确认报名,其报名有效吗?
答:考生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到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报名,其报名资格就无法确认,因此,考生的报名信息无效,不发放准考证,不准予参加考试和录取。
四
关于志愿填报
1.报考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如何进行术科考核?
答:报考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均须参加术科考核,术科考核时间、地点、形式及具体要求由招生院校自行确定,考生本人应及早直接与要报考的院校联系。术科考核不合格或没有参加术科考核的考生,不得填报相应的体育类、艺术类专业。
2.考生如何查询招生院校和专业信息?
答:考生填报志愿前,可在报名网站中査阅“招生院校及专业査询”,查询时可根据院校所在地、计划类别、招生科类等组合成查询方式进行快速查询。例如,文史类考生想在北京读艺术类专业,则可在院校所在地中选择“北京”,在计划类别中选择”艺术类”,在招生科类中选择”文史类”,点击“查询”按钮,系统列出在北京所有招收文史类考生的艺术类专业的院校代码、院校名称、计划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考生可记录有关情况以方便录入。
3.考生报考的科类与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有关吗?
答:有关。院校的招生专业对考生科类的要求可分为两种:文史类和理工类,如果考生的报考科类选择了文史类,则在录入志愿信息时只能填报文史类专业;如果考生的报考科类选择了理工类,则在录入志愿信息时只能填报理工类专业。
4.报考全国联招的志愿有多少个?
答:考生志愿填报采取平行志愿方式,录取分本科和预科两个批次。本科志愿组设A、B、C、D、E、F、G、H、I、J十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选项;预科志愿组设A、B、C、D、E五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
5.“专业服从”是什么意思?
答:专业服从是指院校内服从专业调剂。具体的说就是,当考生填了服从标记后,表示该考生在本人所填报的该校所有专业志愿未被满足录取条件时愿意服从学校的安排,调剂到该校内的其他专业,这些考生的报考科类应符合被调剂到的专业对报考科类的要求。
6.全国联招录取时如何投档?
答:录取投档时,分别按文史类和理工类将考生按排位原则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检索,排位高的优先按其院校志愿从A院校到J院校的顺序依次检索,被检索的志愿中一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考生档案一旦投出,不再检索考生的其他志愿。
7.考生如何查询本人的考试成绩和录取结果?
答:考生可登录官微查询,关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1D:),底部选择“小程序”栏,即可查询考试成绩。或者,考生可登录全国联招管理系统考生端查询本人考试成绩,网址为
五
其它问题
1.费用高昂为什么不直接选择欧美澳加而选择菲律宾华侨生?
答:菲律宾是亚洲排名第一的英语教学国家,菲律宾华侨生联考具备完整且成熟的教育体系,相较于欧美澳加等国价格更为亲民,并日菲律宾与中国关系持续良好发展,中国人在菲律宾普遍地位偏高,中菲两国不论在饮食上还是生活方式上都较为接近,孩子和家长在菲学习和生活更容易快速适应。
2.孩子本身学习成绩不错,报考华侨生联考是否还有意义?
答:首先,华侨生联考堪称中国名校通行证,很多孩子本身学习成绩中等或者偏上,但事实上或许距考入清北还有一定距离。华侨生联考具备良好的升学政策和优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3年国内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再创新高,报名人数突破了1291万!严峻的现实让更多家长逐渐改变传统教育观念,选择有利于孩子的教育赛道,为孩子赢得先机,给孩子未来更多可能!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相比,一个华侨生身份,低至400分就可以轻松入读985、211等名校,因此成了众多家长孩子进行身份规划的重要动因。
3.联合招生办公室的地址和电话是什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