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专科可以去俄罗斯留学吗,各国免费医疗:看起来很美

实际上,对于免费医疗,俄民众似乎并不像国人想象的那样欢欣鼓舞。俄罗斯医疗机构优先保证本国人就医机会,外国人看病有时需等待更长时间。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现在大量到加拿大甚至印度看病,因为美国的医疗又贵又不好。英国也成为世界第一个向全民提供免费医疗的国家。

10月6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报道称,俄罗斯政府宣布结束付费医疗制度,公民可永久享受免费医疗。这则新闻经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后,又挑动起部分国人对国外免费医疗制度的“艳羡”。那么,俄罗斯的免费医疗制度真有传说中的那么神乎其神吗?各国的免费医疗制度又是如何运转的,被“免费医疗”环绕的西方国民真的有那么幸福吗?

俄罗斯:免费下的无奈等待

实际上,对于免费医疗,俄民众似乎并不像国人想象的那样欢欣鼓舞。在俄罗斯虽然看医生是免费的,但药品却要患者自费到药店购买。此外,俄免费医疗只涉及基本的医疗服务,比如普通公立医院只有X光检查,要想做彩超、核磁共振等,患者只能花高价去私人医院。一个名叫布拉加德洛夫的莫斯科市民在俄“科学新闻”网站相关新闻后留言称,免费医疗只是表面上的,而实际情况却是另一回事。形式上的免费治疗在实际生活中并非无偿,患者很多时候需要给医生塞红包,以便能尽快看上病,或能用上好一点的药物。

10月11日,观察者网转载了专栏作家糜绪洋的《俄罗斯看病记》,讲述了陪同家人在俄罗斯看病的亲身经历,让我们得以一窥俄罗斯医疗的现状。文章提到了俄罗斯医务人员的恶劣态度,以及让人无法忍受的漫长等待和死板规定,折腾了一天,在终于拿到病历卡之后,因为不是“就要死了”的病人,只好作罢,无功而返。

正如糜绪洋的经历一样,在俄罗斯的留学生要去学校指定的医院看门诊,这类门诊每天只开放4小时,周末休息,门口排长队,各个门诊部门间相互推诿。而大病、重病手术的免费名额是有限的,有时候必须费尽“心思”才能在卫生局抢到指标。一般经济条件好的患者遇到大病面会直接选择私立医院,而很多穷人则只能等待。俄罗斯医疗机构优先保证本国人就医机会,外国人看病有时需等待更长时间。

在俄罗斯,医院实行强制转诊,莫斯科市民被就近分到所在社区诊所就医,而全市数十家综合医院只能接受区诊所转来的病人,否则就不能免费。这就带来了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就医疗投入来看,俄罗斯医疗开支占GDP的比例,虽然从2008年的3.5%上升到今年的4.7%,但也只能维持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只有达到6%,俄的医疗保障才能赶上欧洲的水平。羊毛出在羊身上,全民免费医疗,税收方面压力加重将无可避免。

俄罗斯现有的免费医疗体系,是沿袭前苏联时代的做法。前苏联时期,免费医疗服务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为公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沿袭了免费医疗的传统。不过,鉴于经济实力有限,资金的主要来源改为医疗保险基金。根据俄罗斯联邦1993年宪法第41条的规定:所有人都有权享有健保和医疗。政府应向居民免费提供医疗,通过相应的政府预算、保险缴纳,以及其他来源负担。而俄罗斯卫生部长瓦伦尼卡·斯科沃尔佐娃的此次表态,并不意味着俄联邦政府将启动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而只是对联邦宪法的重申。

俄罗斯医生在给退休老人量血压

美国:步履艰难的改革

就在大家对俄罗斯免费医疗制度议论纷纷时,美国政府正因两党在医保改革上的分歧而停摆。奥巴马医保法案因为向5000万低收入群体做了点倾斜, 令中产阶级层和高收入阶层感到担心,他们目前享有的医保水平会因此下降,医改还增加了财政负担,进而影响经济复苏。

看来,美式医保也有其难言之隐。观察者网专栏作家陈平就曾介绍自己的经历:“我在美国呆了三十多年,因为长跑医院,是个老病号,又在美国、中国、欧洲、日本等地做科研。所以我对美国医疗的各种弊病有亲身体验。”

“虽然美国医院的房子最大,设施最好,收费最高。在美国做一次胃镜检查,通常都要全身麻醉,我按照国内的习惯,只要局部麻醉,检查的有效时间都只有几分钟,现在美国扣除医保自付还要花1000多美金,如果没有医保,自费要3000-5000美金。中国只要300块人民币。这还只是检查,还没看病。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现在大量到加拿大甚至印度看病,因为美国的医疗又贵又不好。”

正如陈平所言,美国的医疗制度以其费用高昂、覆盖面小、保障有限、制度复杂、改革艰难而闻名。美国的医疗保障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由政府承办的社会医疗保险,以资助老年、残疾或患有严重肾病的美国公民的医疗照顾制度()和资助贫困家庭的医疗援助制度()为主,但在美国的整个医疗保障体系中,这种社会医疗保险计划并不占重要地位,覆盖人群有限。

第二类就是私营医疗保险,包括非盈利性医疗保险(以蓝盾、蓝十字等组织为代表)与盈利性的商业医疗保险两种,是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开展医疗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就有1000多家专科可以去俄罗斯留学,目前在美国80%以上的国家公务员和74%的私营企业雇员通过购买保险为自己及家人转移疾病风险。此外,有14%左右的人没有保险。他们除得了重病外,获得量血压、止血等极平常检查与治疗的机会都很少,因延误诊治而留有后遗症、长期住院的不少专科可以去俄罗斯留学吗,各国免费医疗:看起来很美,死亡率高。这不仅对个人不利,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美国的医疗保健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占该国GDP的14%左右,但其医疗保险的效果却不理想,其国民预期寿命低于大多数欧洲国家。美国医疗费用失控和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服务市场缺乏管制,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之中的绝大部分是由私人医生提供的,医生拥有相当多的决策权,其行医行为较少受到限制,导致不必要的手术、住院治疗、体检和处方过多。

美国医疗制度的公平性也存在严重问题,由于缺乏国民健康保险,那些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在获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上也处于不利地位。那些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人口就是医疗制度缺乏公平性的最好例证。

2009年8月1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英格伍德,数以百计没有健康或牙科保险的人通宵等候偏远地区的免费医疗门诊

加拿大:预约到两年以后

2012年,一位在加拿大的华人曾在微博上抱怨:“经过从6月到10月的等待,今天终于见到了专科医生。看完医生,拿到胃镜预约的单子国际硕博项目,上面写‘2014年7月’。”

这样的抱怨并不是个案。加拿大近年来医疗保健年支出都在1500亿加元左右,人均约4000加元,居世界第五位,但如此庞大的开支却因臃肿的免费医疗体制而缺乏效率,全国仅3000多万人口,但有近100万人在等待治疗。

有当地华人曾感叹加拿大医疗制度是“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大部分实施免费医疗国家为避免“过度医疗”,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如“分层医疗”,规定患者先要看家庭医生(全科医师)或社区医生,是否要转专科医生或医院,要家庭医生说了算,除急诊外医院不直接接受门诊。但这种“全科医生”实际上仅仅是个类似中国过去“赤脚医生”的角色,其诊所里实际上连最简单的治疗都难以独立完成。

免费往往还意味着不得不忍受低质量的医疗服务。为了节省经费,许多加拿大公立医疗机构设备落后,一些在中国城市较普及的检查项目如彩超,在加拿大不仅是需要自费的“选择性服务”项目,而且不少医院根本就没有彩超设备。住院时间更是成为“节省”的重点,在加拿大,顺产和剖宫产孕妇的住院时间,被分别限制在24小时和48小时。

2012年,一位在加拿大的华人在微博上抱怨:“经过从6月到10月的等待,今天终于见到了专科医生。看完医生,拿到胃镜预约的单子,上面写‘2014年7月’”

英国:病人因无人照料挨饿

2012年,据《星岛日报》的报道,英国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1年英国有43人在医院饿死,111人被渴死。另有287人在医院病逝时营养不良,558人去世时出现严重脱水。

这则新闻的曝光让很多人都对英国的医疗制度大跌眼镜。上世纪40年代,英国建立“人人都可享受统一标准医疗服务”的“国家保健体系”(NHS)。英国也成为世界第一个向全民提供免费医疗的国家。这一体系被视为一大创举,让民众——特别是穷人消除了对生病的恐惧,不会因负担不起看病的费用而烦恼。

但事实上,烦恼并不少。有记者曾亲自体验了伦敦看病的全过程。由于是“一对一”看病,就医的环境显得不错,看的时间也比较长,不过,这使在外面等待的人更不耐烦。一位名叫麦克的中年男子称,他预约已经一星期了,在这里还得等一上午。麦克说,很多人由于嫌预约手续麻烦,等待时间长,便选择到私人诊所就医,费用要高得多。事实上,在社区诊所和医院“看病”确实是免费的,但英国医院本身不设药店,病人只能凭医生开的处方去药店买药,药品价格不菲,而且取药时还得交几英镑的“药方费”。

小病可以等,大病怎么办?今年2月,英国对十几家病患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医院进行调查后发现,一些医院卫生水平低下,病人家属有时被迫自行拆除绷带。调查报告还曝光称,有医院的病人整整一个月没法洗澡,无法自己进食的病人因得不到帮助而挨饿,有的则因为太口渴只能喝花瓶里的水。英国《评论者》杂志称,2012年伦敦奥运开幕式对NHS进行了“爱国主义的热情歌颂”,称其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但没有发达国家试图复制英国的医疗保健系统这一事实表明,NHS并没有英国人想象的那么有吸引力。事实上,对NHS的崇拜已经导致英国人为此付出生命代价。英国《每日电讯报》也称,特别是对于心脏病、癌症或者中风之类的大病患者来说,英国成为他们最不愿意在此接受治疗的发达国家。

即便如此,英国的医疗体系也已经“入不敷出”。目前,英国在医疗上的支出占GDP8%左右,其中政府财政拨款占国民保健费用的至少80%。由于不堪重负,英国今年4月宣布进行医疗改革。英国广播公司称,NHS的成本以高于通货膨胀的速度上涨,如果不改变,将来NHS将不得不实施配额制。

英国国民医疗服务急救车

没有一个国家个人看病是不花钱的

“看病难、看病贵”是多年来中国人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所以,当人们听说世界上还有“免费医疗”这么一个好东西时,都不免两眼放光。其实,“免费医疗”也只是医疗保险中的一种,目的都是通过“多方负担”的方式减轻医疗成本对民众的压力。然而,这种公共产品的定价也存在“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并非绝对平均就是最佳的制度。

以上各国,不管采用哪种医疗模式,实质上都是积累预付款用于卫生保健,只不过有些用征税的形式积累,有些通过社会保险,有些通过商业保险,有些通过储蓄。但都有其优缺点,无法断定哪种是最好的健康保险体系。

事实上,近日热议的“免费医疗”说法并不确切,全民医保的费用来自税款,因此实行这种医疗体制的国家往往税赋较高,且“免费医疗”条件越好、越“慷慨”,税赋也越沉重。这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尚且难以支持,对于正以发展为主要任务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一个陷阱。

关于免费医疗话题从去年开始就引起过热议,据此,《人民日报》曾派出驻全球70多个国家的记者,对当地医疗制度进行调查。调查发现,通常人们提到的免费医疗国家,如加拿大、英国、西班牙、俄罗斯、南非等国,全体国民确实无需缴纳医疗保险费就可获得基本免费治疗,但实际上看病时仍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如药费、挂号费等。

根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全世界193个国家的卫生费用支出中,个人卫生支出为零的国家一个也没有,没有一个国家个人看病是不花钱的。

(综合陈平、糜绪洋、《环球时报》、《京华时报》、《郑州晚报》等文章)

俄罗斯护理留学,俄罗斯“全民免费医疗”|留学生医疗保险,看病全免还专车接送!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医学领域在当今世界都是独占鳌头的,尤以眼科、牙科、心脏病科为主。可以说,俄罗斯的医疗技术和医学理论知识已成为世界医疗界的标杆。俄罗斯的外国留学生医疗保险也是非常全面的。

很多学生会选择去俄罗斯留学,那么俄罗斯留学医疗保险的常识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俄罗斯留学医疗保险常识,一起来看看吧。

严紧……….医疗保险包含学生的免费医疗,免费就诊,免费的救护车救援,免费手术和包扎,免费的住院和住院期间的饮食等。俄罗斯外国留学生的医疗保险也包括,如果学生患有不可在俄罗斯救治的疾病,医院将全程陪护学生在回国之前的这段时间,以及协助办理回国手续。学生去医院就诊时,只需要携带护照,学生卡(如果是新生还没有学生证的话,学校会开取证明),医疗保险卡,就可以享受全免费医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俄罗斯的医疗和药品是分开的,所以药品是需要额外付费的。

之前就有很多人私信过小编,想知道俄罗斯各高校的保险

在国内有些保险名声不太好

但是这几年都是有所改变的

有的时候在学校购买一份保险更是一份生病后的保障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俄罗斯的保险状况吧~~~

秋季学期开始啦,小伙伴,在入学的时候,你们办理了留学生医疗保险吗?

一般来说,在新生初次入学的时候都会要求办理一份医疗保险。

外国留学生办理好入学手续后,学校都是需要给每一位留学生办理全俄罗斯医疗保 险,以保证在俄罗斯留学的外国留学生的在留学期间的健康。

学生每年都需要进行新学年的体检,检查身体健康以及办理医疗保险。

俄罗斯人对待医疗上的任何事情都是高度认真、严肃、严紧的。即使有小小的心率不齐都要在进行十分详细的检查,而且这些额外的检查都是免费的。

医疗保险包含学生的免费医疗俄罗斯护理留学,免费就诊,免费的救护车救援,免费手术和包扎俄罗斯护理留学,俄罗斯“全民免费医疗”|留学生医疗保险,看病全免还专车接送!,免费的住院和住院期间的饮食等。俄罗斯外国留学生的医疗保险也包括,如果学生患有不可在俄罗斯救治的疾病,医院将全程陪护学生在回国之前的这段时间,以及协助办理回国手续。学生去医院就诊时,只需要携带护照,学生卡(如果是新生还没有学生证的话,学校会开取证明),医疗保险卡,就可以享受全免费医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俄罗斯的医疗和药品是分开的,所以药品是需要额外付费的。所以准备的时候可以给自己稍微带点国内药。

俄罗斯外国留学生办理医保手续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在入学时体检合格后,即可由学校代学生办理。医疗保险,在全俄罗斯每一个城市或者学校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一般100到200美元/年不等。所以刚去的小伙伴不用担心看不起病的问题。

俄罗斯留学保险理赔有讲究

留学生在国外的意外风险会增大,且医疗费用昂贵,因此,在留学目的国购买保险是目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对留学生的基本要求。即使目的国不强制购买保险,留学生也应该在最短的时间里挑选最合适自己的险种,主动购买。

留学专家介绍,买保险要问清自己所到国家的要求。不同的国家医疗保障各不相同,有些国家的学校,留学学费就涵盖保险,不需要重复购买,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规定,在英国留学超过半年的留学生只要购买英国医疗保险,就能享受国民待遇,就诊费用可以报销。而到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这几个国家留学,第一年都被要求强制保险。国外各大学通常有合作的保险公司,保费通常比市场价格低,且理赔迅速。

留学生在国外投保后,保险公司会给学生一张医疗保险卡。保险卡上有留学生的名字、性别、年龄、地址、保险号码和有效期限等信息,以及保险公司名称、电话,包括紧急情况下使用的电话号码等。学生要认真保存。

看病就诊时西班牙在职研究生,学生需向医护人员出示此卡。许多医院不接收没有医疗保险证明的病人。同时,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因为多数保险公司规定了各类医疗保健的最高限额,超过这个数额,费用由病人自理。

留学生如果在国外遭遇意外,要及时拨打当地或国内保险公司的紧急求援电话。多采集并保存好现场证据、医院诊断证明、医疗费用的原始收据,以及相关部门的意外事故证明。购买了国内保险的留学生更应保存好相关收据和证明,回国时及时找国内保险公司理赔。

俄罗斯留学的医疗保险费用

强制医保 免费医疗

强制医疗保险基金是根据1991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公民医疗保险法》而设立的。强制医疗保险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各企业、机构按法律规定缴纳的强制医疗保险费以及俄联邦预算中强制医疗保险计划的拨款,其中保险费的缴纳占强制医疗保险收入总额的90%以上。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医疗保险基金缴款的费率为劳动报酬总额的3.6%,其中0.2%纳入联邦强制医疗保险基金;3.4%纳入地区强制医疗保险基金。医疗保险支付患者医疗费用和患者住院期间的饮食及药品,而医务人员的工资则由国家财政来支付。

俄罗斯通过法律确立的强制医疗保险,强调的是全民覆盖的理念,政府负责为老人等弱势群体买单,企业负责为雇员买单。除了推行医药分离,医疗体制还引入了西方国家的转诊制,每个公民手中的保险单,都会按照居民所在的社区,对免费的诊所做出了明确的限定。以圣彼得堡市为例,500万的居民被分在了18个区的170个社区诊所,而全市的40多所综合医院,只负责接受诊所转来的病人,或者是自费的病人。

生活在俄罗斯的无国籍人医疗保险和常驻俄罗斯的外国公民同俄罗斯公民一样,享有本国医疗保险的权利。学生也有医疗保险,一般会含在学费里或单独购买。俄罗斯留学机构统计医疗保险每年约200美元。

生病、住院均免费。留学生初到国外,语言水平交流不行,自己可备一些常用药。

俄罗斯对留学生实行强制医疗保险,每位学生在新学年开始必须交纳医疗保险费。由投保公司的不同,医疗保险费一般在180美元/年。

这份医疗保险夹在厚厚的入学合同中,好像不太起眼,可在关键时刻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今天,小白就想和大家聊一聊这份“救命神器”~

在他乡读书,最怕碰到突发的病灾。

钱包瘦身、语言障碍、身心影响……这些难题将直接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

如果你是留学生,又恰好有一份医疗保险,那正好就可以解决你的钱包难题。

大家应该都对俄罗斯的“全面医疗免费”有所耳闻。

这的确不是空穴来风。如果拥有一份医疗保险,非本国居民也可以享受“免费待遇”。

当然,这样的待遇也是有限制条件的:只有在保险公司制定的公立医院就医才可以享受优惠政策。

那在遇突发情况时,又该如何使用这份保险呢?

留俄期间,小白的室友深夜腹痛,朋友们帮她拨打了保险公司的电话。在保险公司确定了个人信息和地址后,他们帮忙预约了最近的公立医院。

大概半个小时后,医院救护车赶到,接走了小白的室友,给她做了一系列检查,最后她还住了几天院进行后续观察。

虽然过程不太愉快,但在保险加持下,整个住院流程走下来的确是全免费的。

留俄的小伙伴一定要注意啦!如果就医,

1. 一定要提前拨打保险公司的电话。

2.一般保险公司只安排公立医院。

俄罗斯免费医疗可以说是非常方便实惠。

可是打开地图你就会发现:在俄罗斯,数量更多的是不可能“免费医疗”的私立医院。询问俄罗斯人,他们也大多不会使用自己的“免费医疗权”。

不去免费的公立医院?这是为什么呢?

在俄罗斯,“免费医疗”这个概念起源于上个世纪的苏联时期。

苏联当局认为,只有集中资源集中管理,才能最高效地解决当时的燃眉之急:战后医疗问题。

于是就出现了“免费医疗”的原身——“谢马申科体系”(以其创建者尼古拉·谢马申科命名)。

在二战后,这套医疗系统在国家大力投入下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1950年,全国有接近一百万医护人员,1.9万医院,病床101万张。到1965年,国家对医疗基金的投入已经占GDP的6.5%。当时苏联的出生婴儿死亡率是建立前的十倍左右。

这套系统有六大原则,其中有一条就是:所有公民具有平等获得医疗保健的权利。

不仅居民可以在公立医院享费用全免的医疗服务,当时还出现了大量疗养院,在职工人及其家属都可以免费享受其提供的各种先进医疗。

但是,在“居民费用全免”背后,是当时苏联经济的苦苦支撑。 长时间的资金不足,导致在公立医院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医生工作负荷大,工资却很低; 医院的设备老旧,却不及时维护更新……

现在的俄罗斯还是实行着当时苏联的医疗制度。“免费医疗”这一条也沿袭了下来。

绝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是知道自己还拥有着这项权利的。但是,由于指定的公立医院设备水平低、排队时间过长、服务态度“感人”,大部分俄罗斯居民还是会选择价格会更高的私立医院或者诊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38919.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7月 25日
下一篇 2024年 7月 25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