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泰国留学很水,关于英国水硕的真相

在做英澳留学申请时,不止一位家长忧心的说:“英国学历回来国家承认么?国内经常有报道说,英国大学都被中国留学生占领了,然后配的图片是大教室里,除了少数的印度人越南人泰国人等,其余全中国人。当然有,不光英国有,美澳港新等留学重地都有,尤其是商科和计算机相关专业,为什么呢?

点蓝色字关注,再点右上角“…”设为★哦

伢伢新书限量签名版,点击此处即可下单

在做英澳留学申请时,不止一位家长忧心的说:“英国学历回来国家承认么?听说很水的,回国HR都不认可。”

我不知道该咋回复,因为观念这东西,一旦被植入你的脑海,想再打破是很难的,就像美国有枪,泰国有大麻,缅甸嘎你腰子一样,刻板印象说破天都是徒劳。

但我还是想聊聊关于英国水不水的真相,以及遇到了该怎样应对。

毕竟嘎不嘎腰子、有没有枪,你不去就完事了,但念书不一样,孩子要亲自去,学费也好大一笔呢。

作为一个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人,我们看问题不要那么笼统,那么人云亦云,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找出水还是不水的证据,没有证据的结论都是耍流氓,不是么?

评价一个学校好还是不好,我们通常看学校的师资、教学设备,软环境、生源、教材,学制长短,以及校方提供的其他服务,比如求职、校友圈支持等。

英国属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原始积累几百年前就完成了,能进世界排名的英校,硬件设施、软环境基本上都不存在问题,甚至给学生的支持也是很充裕的。

师资和教材也不会有大问题,我没听说英国大学为应付一年制硕士,降低聘用大学老师的标准的,也没听过使用野鸡教材的传闻。

也就是说,不管是本科、硕(授课型和研究型)、博,英国的高校在师资力量上都没有明显的差别对待。

接下来就看生源,网上很多人说英硕阿猫阿狗都收,门槛非常低,这绝对是误传。

早些年因为国内外信息不透明,老外不知道北大和北大青鸟的区别,确实有过把两种生源混为一谈的误操作。

所以早年有不少三本独立院校的学生,凭借学校名字前面的985前缀,申请进了很好的大学。

但招生委员会也不傻,当他们发现生源差别很明显时,迅速调整策略,什么一本二本三本倍儿熟。

目前看来,英国各个院校的录取标准都在逐年提升,具体表现有:

01

第一,卡本科学校背景。

英国大学对中国院校有个认可名单,称之为“list”,有些公开有些不公开,但每年都会更新。

在受理中国学生申请时,它们会先看本科是不是在这个名单中,如果在,就看对应什么档次,不同档次的录取分数要求也不同。

比如第一档位可能均分80就够了,第四档位的就要90分以上了。

这个名单上有985、211、双一流学校,也有特色专业的双非院校。

不在名单上的毕业生基本上很难被录取,有些学校直接就刷掉了,文书写的再天花乱坠,社团活动、实习经历和义工再多,都没啥卵用。

除非是和申请专业高度相关的高级别奖项,或是科研经历,然后牵头项目的教授愿意给你写推荐信,证明你真的是这方面的人才,否则的话,被拒没有例外。

02

第二,卡绩点和均分。

有些英国院校不卡本科背景泰国留学很水,但卡你均分,比如剑桥大学没有明确名单,但它将中国院校分为”名牌大学”、“优秀大学”和“其他知名大学”三类,热门专业收名牌大学毕业生且均分90以上。

试想一下,北清复交浙,还得均分90,这得是什么物种?国内大学及格好混,但4年下来专业课均分达到90不是件容易的事呀,更何况还是好大学。

正因为均分是一切申请的前提,我才对所有将来想送孩子出国读研的家长建议:

别让孩子大一大二参加那么多没用的活动,有那个精力多刷分,多拿奖学金,大三大四再想均分上去太晚了,得从入学第一天就开始整。

很多国人有一种思想是:

只有靠分数换来的文凭才是最好的,所以一切都以分数为门槛,其实国外也这样的,你仔细看英硕的筛选标准,人家不光看分还看学校,总门槛不低的。

国内考研还可以靠自己努力,国外读硕光拼自己不够的,还要拼家庭财富。

这话说出来得罪人,但留学费用不便宜是事实,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掏出三四十万存款供孩子念书的。

门槛这关过了,再看英硕被吐槽的两个地方:学生群体不够多样和学制短。

国内经常有报道说,英国大学都被中国留学生占领了,然后配的图片是大教室里,除了少数的印度人越南人泰国人等,其余全中国人。

教授在台上讲课用英文,私下大家讨论用中文,以至于越南孩子加入了,英文没咋提升,普通话老好了。

这种情况有没有呢?当然有,不光英国有,美澳港新等留学重地都有,尤其是商科和计算机相关专业,为什么呢?

第一,我们国家的家长比较有钱,且舍得给孩子下本,英国本土娃没钱,本科毕业就去打工了。

第二,亚洲孩子卷学历是出了名的,不光我们,日韩印度也这样,愿意往那送,哪怕进去了发现都是自己人。

第三,中国家长讲究投入产出比,什么专业好找工作就学什么,所以留学生里学金融和IT的特别多。

家里愿意出钱,学生愿意卷,专业又一窝蜂选,那英硕教室不被你占领能被谁呢?这跟奥数比赛选手基本都中国人一个道理啊。

最后讲英硕被诟病最多的硬伤:学制短。

其实人家也不是第一天学制短,英本3年硕士1年很早就这样,通识课很少,从大一起就直奔专业课主题。

反倒是国内有些大学,4年80几门课听起来好多,再仔细一瞧,专业课就20几门,其他都是国画鉴赏、葡萄酒品鉴、婚礼文化、咖啡技艺、身材管理、吃货的营养学修养……

我要不是真的看到成绩单上这些课程名称,都不敢相信的,一年学费5000也是钱啊,你这不是坑学生是什么呢?

对比之下,英硕1年3个学期,每学期4、5门都是核心专业课必修课为主,没有水课也不敢有。

否则哪个学校收20万学费,开一门《吃货的修养》,你信不信中国家长能扛着铁锹飞过去把它门头给掀了。

英硕课程量和强度是不小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短期内适应高密度的英文授课,和做好与老外语言沟通的准备,这对国内学生难度不小的。

不管你雅思考多少分,出去的头几个月都是懵的,要努力听懂教授讲的内容,然后跟老外学生一起做小组作业、查资料和写论文。

第一学期刚适应好,第二学期重头戏就是科目考试了,考试完就要准备毕业论文和找工作,怎么算都有点仓促。

如果这期间再逃逃课,四处旅旅游,谈谈异国男朋友,那无论是英文交流还是专业知识,提升都是有限的。

这一点咱不否认,短嘛体验感就差一点,而国内早些年因为宣传和信息差的原因,对海归有滤镜,知名科学家、两弹元勋之类的都海龟。

这一年制的洗澡小海龟回去后,HR一看英文也没有很流利嘛,做事也毛毛躁躁嘛,于是中间差就没了,水硕就给盖戳了。

也不能怪HR,人家的职责是筛人,既然是筛人就要有由头,你就是清华的本硕,也可能被嫌弃是个女的。

你年轻嫌你未婚未育,你已婚嫌你没生孩子,你生了孩子吧,人家怕你生二胎,你已婚已育儿女双全了,人家嫌你工作经验不够和年纪大了。

一句话总结就是:当就业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的时候,你打个喷嚏都可能是被淘汰的理由,何况是学历。

按时间长短评价学历含金量本来就挺肤浅的,如果再觉得多出来一年的国产硕是精英国外在职研究生,少一年就是水货,那只能说真的挺没见识的。

照这逻辑,3年大专不得比1年英硕好使多了,你咋不去呢。清华如果肯发一个月就毕业的超短裙硕,抢的人不要太多,你信不信?

学制短并不意味着学的内容就少或者浅,相反在学历严重贬值的当下,反倒性价比挺高。

因为比起国内读3年硕士的同窗,你只需要用1年时间上课,之后的2年全用来积累工作经验了,搞不好这2年就能把前面学费的大头赚回来了。

敲门砖就是用来敲门的,你又不要搞科研,有砖头就可以了,尤其是考研失败、本科院校不够好想洗一洗的宝子,快速有学上,有个QS靠前的好文凭,1年就能解决的事儿,why not?

没有质量问题的产品都是好产品,就看你怎么使了。

像英硕这种产品就很适合女孩子,因为女人的青春很短,本科4年考研2年读研再3年,请问你毕业出来几岁了?

按照家长们28岁结婚30岁生娃35岁之前二胎完成的时间轴,你做梦都得加速跑啊,一年水硕洗个澡,回来变海归小白美,多好。

说来也是神奇,国内一边喷海外学历水,一边对留学生有优待,人才引进、地方落户、就业创业补贴、买房买车优惠等等好多啊,根本不像很多人说的,国家更喜欢国内大学培养的学生。

也有读完英硕的孩子自个吐槽水的,我问他要不你在国内再考一个?他赶紧摆手说太累了,自己也考不上。

嫌累说明本身就懒,考不上那就是实力不行,看来这水的不是人家的硕,而是你的真实水平呀。

为什么同样是都是硕,英硕和国产硕口碑差异这么大呢,我想除了国人以分数为一切门槛的思想在作祟之外,深层次里还有我们对智商的崇拜。

老话讲,你崇拜什么,就是对什么自卑,你对什么自卑了,别人就能拿什么唬住你。

你对学历崇拜,别人就可以用学历拿捏你了,就像当年左宗棠大人战绩累累,但因为不是进士出身就被同僚攻击一样。

所以你可以在意学历,崇拜智商,但千万别表现出来,因为一旦表现了,就能成为别人攻击你的软肋。

他们攻击你,并不是因为你学历水,而是本身就想攻击你,因为嫉妒,因为利益冲突。

破解的办法也有,首先是祛魅,摆脱盲目崇拜,接着树立长线思维,凡事不看当下看长远,别人再厉害又怎么样,你也有优点呀。

他清华毕业,你还美若天仙呢,再说他本科清华,你可以硕博赶上呀,人生是很长的,人家看起来厉害未必就真的强,也许是你年龄小还没绽放。

最后用混混的心态面对轻视你的人,别人说你水泰国留学很水,关于英国水硕的真相,千万别自证,越自证越掉坑,要像混混一样玩世不恭的说:

“对啊,我就水硕,您跟我混一个圈,莫非也水硕?哦不是,那就是北清咯,也不是,一般学校的,那也蛮厉害了,了不起啊,可您都那么厉害了,咋还打工做键盘侠呢?”

今晚无广告,不过想和大富这样的耿直girl做胖友的,可以扫码走一个,万一将来孩子用的上咱呢对吧?

*图片及资料源于网络,本文为伢伢复盘原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44621.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11月 18日
下一篇 2024年 11月 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