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机构香港留学,我所经历的真实“香港留学”——狭窄,艰难,无限内卷的通路

也就是这几年,2020,2021,2022,香港高校在录取标准上的内卷程度,真的超乎了所有人想象。正如每日人物的文章所言:人们曾以为新通道会一直通达下去,于是都聚到了这里,直到捷径也成了窄木桥。“我开始明白内卷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

大家好我是Eric,是一位父亲,一个留学工作者,也是一个爱写字的人。

疫情影响之下,我们这个小小的账号为了存活,从留学转战电商卖货。我的同事放羊村小秘书-Mia,会负责推送给大家一些物美价廉的好货品

如果你喜欢我们公众号的文章,那也请关注一下这些好货哦—-在享受折扣和品质的同时,为你向往的世界投出小小的一票,谢谢你啦

对了,大家可以加下Mia的微信,平时有想买的东西,可以找她;买过产品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让她帮你解决

关于香港留学这个事,很早就想写一些看法。昨天看“每日人物”发了篇文章,叫“去香港读研的路,正在变拥挤”,文章里谈到的一些细节,我个人非常有共鸣。今天就来说说去香港念书这个事。

我干留学这行业不少年,但真正把香港留学这个事重视起来,是在疫情之下的2020年。在那之前,我很少接触到想去香港读书的年轻人。

也就是这几年,2020,2021,2022,香港高校在录取标准上的内卷程度,真的超乎了所有人想象。

我说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学生“港英联申”的时候,都是拿香港学校当“保底”。如果英国那边实在没有好学校能上了,就去港城市港理工念书。

去年的时候,我印象非常深的是,有两个学生他们申到了英国G5(G5就是英国的5所超级精英大学,包括牛津,剑桥,帝国理工,UCL和伦敦政经学院),结果他们最终毅然选择去上了港中文和港城市。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可能会有朋友还不知道香港的高校大概啥水平。在业内,我们以前一直有个说法,叫“港三新二”,啥意思呢,就是香港有三个好的学校,新加坡有两个。

“港三”分别是香港的港大,港科技和港中文(可能会有人问,那港理工和港城市呢?因为这俩学校比较年轻,所以并没有港三校那么知名)。而港大和港科技这两所学校的录取难度以及排名,和国内的清北差不多。

“新二”就是新加坡的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这俩学校也非常难录取,难度等同于美国前30名校吧。

时间到了2022年,更多想走捷径和退路的人凑巧站在了同一条路上,香港几个大学的竞争程度甚至不输内地考研。以排名第一的香港大学为例,今年约1.5万人申请的情况下,只招收300个名额,招收比例为50:1。

港大的内卷倒也正常,可今年,连名不见经传的,QS排名500名开外的香港岭南大学发言人也表示,今年收到2000名内地生的申请,最终录取约50名,招收比例为40:1。

正如每日人物的文章所言:人们曾以为新通道会一直通达下去,于是都聚到了这里,直到捷径也成了窄木桥。

这时有朋友可能会疑惑,那为啥香港的大学现在能卷成这样呢?

我觉得有这样几个原因吧:

首先,因为疫情导致的政治局面以及机票行情都高度不确定,这让很多人不敢走太远了。比如去年,英国机票动辄就10万块人民币了,很多家庭确实是负担不起。

第二呢,香港读书毕竟还是便宜,疫情这两年机构香港留学,我所经历的真实“香港留学”——狭窄,艰难,无限内卷的通路,很多国际学校的学生家长也开始想办法节省开销了。我所知道的,因为疫情而家道中落的学生家长不在少数,所以去香港也是权宜之计。

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大家对“学历贬值”这个事也都有体会,所以越来越多人会觉得花那么多钱去欧洲或美国念书,也确实不划算。

这一点对于研究生群体尤是如此,他们去外面读研,说白了就是为了延迟毕业,所以更犯不上花大价钱。

无限内卷之下,可怜的还是孩子们。每日人物的那篇文章里,有这么一段描述:

“大多数港校申请者的兜底思路都是由中国香港转向英国,香港学校少,主流的申读学校是“港前5”,但英国的学校多,可以把要求再往下探一探。

张文牵找到并申投了英国的南安普顿大学。过去,这所QS排名78的大学在张文牵眼里也是“点击就送”,但几天过去,没有任何回音。

再往下探底,只能去澳洲了,比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但如果12月也发现墨尔本没有offer,那只能申请澳洲国立大学和悉尼大学了。再往下是莫纳什大学,这所学校你听都没听过,那就没有意义了。”

没书读的确实大有人在。中介Lily说,若客户最后没有申请到offer,可以要求中介无条件退款。在2021年以前,机构的退款率是3%左右,但去年,机构的退款率达到20%,这意味着有两成的人没有申请到任何offer,退路也没走成。”

这段话让我回忆起自己的很多客户。比如在去年,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学生,一个女孩,她当时很早就发给我文书的材料。从那些材料中,我也能看到她确实做了很详实的准备。

结果香港那阵出offer的时候,她的同班同学(也是我们给办的留学)都陆续下了理工大学的录取,这女孩的同桌,还下了中文大学的offer。唯独这个女孩子,啥都没有。

那时她总在群里让我们给查邮箱,我们也做了很多挽救,比如隔三差五就给学校写“求爱信”。后来我算了算,整个申请季下来,光帮她给大学写求爱信就写了10几封。

有一天晚上,大概12点多了,她在群里发了一段话,说“为啥我的同桌,那个XX,他成绩没我好,都已经拿中大offer了啊 ?我到底哪不行?”

我当时心里也很复杂,确实,那男生的文书也是我给弄的。他资历平平,成绩一般,到现在我都没明白,为啥他录的那么好。

那天晚上国际硕博连读,我给那个女生发了个私信,说“你先别急,我们也希望你申的好啊。明天我们再写信问问。你赶紧休息吧。”

她过了一会回我,“老师,我是真急了啊。最近头发一把一把的掉,我妈说都后悔让我走留学这条路了。”

我仔细想了想,回了她一段话:

读书固然重要,但有很多东西远比它珍贵很多。比如健康,热情,童真,还有一家人坐在一起,听着锅里的汤咕噜咕噜。

我虽然不信“只要懂得开始就永远不晚”之类的烂哏,但人生的入场机会太多了。我24岁之前没有踏出过中国,但这并没有妨碍我心里有一个庞大的世界。

我想告诉你的是:成长就像走夜路一样,既没有灯也没啥人。但正因为黎明很美,所以你要酷酷的走下去。

执笔这篇推文的时候,香港那几个大学的第一轮申请又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了。我每天依旧要写很多申请PS,也做好了准备,去安慰又一波大概会失望的年轻人。

我想让他们知道的是机构香港留学,“这不是你们的错,不要怪自己。你们已经尽力了。”

我希望他们早点想明白这一点,不要总是一根筋的觉得“总有人能上岸的,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我不想过于坦白,但内心之中我一直深知,孩子们,你们上个排名50的学校,或者80的,甚至是100多名的学校,未来的人生又真的能差多少呢?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世界排名前30学校毕业的学生,现在在家啃老的,做论文代写的,或是回国后开始考公的,比比皆是。与其试图逼疯自己,卷死别人,不如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到底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希望怎么样过自己的一辈子。

前几天,我看到前文里提到的那个没申到香港大学的女生,在英国一所普通的大学里发了条朋友圈。

她说:

“我开始明白内卷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最近我开始观察路边的那些落叶,以前我从来没发现,这些叶子的纹理是这么美这么神奇。

在19岁的时候,我才开始真正的,认识这个世界。”

END

Eric老师关联阅读

点击文章标题查看

无尽之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44847.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张老师
上一篇 2024年 11月 18日
下一篇 2024年 11月 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