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 / Alba),英国下属构成国之一,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以格子花纹、风笛与威士忌而闻名。这里的每一个城市,都讲述着古老的历史,和别样的文化。
爱丁堡
苏格兰的心脏,充满了迷人的苏格兰风情
爱丁堡( / Dùn È)是苏格兰的首府,同时也是苏格兰南部低地地区的中心城市。它地处开阔的福斯湾南岸,延绵的山岩和峭壁星罗棋布,精美的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充满了迷人的苏格兰风情。
爱丁堡的名字来源于爱丁堡城堡。爱丁堡城堡( )是城市险峻的高点,雄踞在山岩顶上,俯瞰着邻近的海湾和市区,景色壮美,是整个城市乃至整个苏格兰的精神象征,它在冷兵器时代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上海mba,同时扮演着城堡和王宫的双重角色。
城堡内的圣玛格丽特礼拜堂(St ‘s )是爱丁堡最古老的建筑,这座简单的石头建筑可能是大卫一世或亚历山大一世为纪念母亲修建于约1130年;王宫(Royal )里面展示着珍宝“命运之石”(Stone of )和苏格兰御宝( Crown );苏格兰国家战争博物馆( War of )则展示了战争和军队是如何塑造这个民族的坚毅性格。
荷里路德宫( / of House),一译“圣十字宫”,现在是英国王室在苏格兰的住所。它由詹姆斯五世于1498年所建,一生坎坷的女王玛丽一世在这里度过了风雨飘摇的6年(1561-1567年),她的卧室与丈夫的卧室之间有一个秘密楼梯。1128年的苏格兰国王大卫一世到爱丁堡西南方广大的森林狩猎,奇迹般地从一只狂暴野鹿的攻击下死里逃生,因此建造了该宫殿的前身——荷里路德修道院来感谢神迹。
苏格兰威士忌遗产中心( )1988年向游人开放,介绍苏格兰威士忌的发展史和生产过程,可以见识到多达270种地道的威士忌和4个主要产区的状况,并讲授基本的鉴别知识。
卡莱尔
玛丽女王的囚禁地
安静的小城卡莱尔()地处英格兰和苏格兰的交界附近,拥有一段动荡不安的历史。
修建于10至15世纪的卡莱尔城堡( )是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Mary )于1568年被囚禁的地方,在囚禁期间,她说了那句名言:“In my end is my ”(我死即我生)。
除了城堡,卡莱尔大教堂( )建于1122年的最初是作为一个小修道院的教堂。它同样经历了历史上残酷的战乱,但包括14世纪的东窗和诺曼人教堂正厅一部分的古迹硕士,奇迹般地保存到了今天。
格拉斯哥
生机勃勃,令人心醉
格拉斯哥( / )是苏格兰最大城市。城区布局得井井有条,好似棋盘上的格子。那些极具特色的维多利亚式古老建筑、美术馆和博物馆,以及新潮艺术建筑,让这座城市的文化生活丰富而多彩。
乔治广场( )是格拉斯哥的主要广场,建于维多利亚时期。广场有很多格拉斯哥和苏格兰名人雕像等待你去发现。东面是格拉斯哥市议会大楼(City ),也是很多电影的外景拍摄地。
格拉斯哥大教堂( )是宗教改革前哥特式建筑的典范,也是英国宗教改革大破坏中唯一幸存下来的苏格兰大教堂。东窗(East )和矮教堂(Lower )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这座城市中,还有许多与苏格兰建筑师、艺术家和设计师麦金托什()有着密切的关系。灯塔(The )是他第一个参与设计的建筑,登塔可观赏到城市360度全景。
而格拉斯哥艺术学院(The of Art)是他设计的最出名的建筑,新艺术主义作品的典范。他的几何形设计和斜体新艺术字体随处可见。
除了这些,还有提供英式下午茶的格拉斯哥茶坊( Tea Room)玛丽苏格兰女王,华莱士、玛丽女王、高尔夫|苏格兰那颗勇敢的心,设计室内布局并和妻子一起进行详细室内设计的艺术爱好者之家(House for an Art Lover);而位于亨特美术馆( Art )楼上的麦金托什故居( House)则有着朴素典雅的白色客厅、银箔窗户、长靠背椅子和其他清新脱俗的装饰品。
斯特林
难忘华莱士那颗勇敢的心
斯特林()是一座保存完好的苏格兰古城,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古代一直是战略要塞。
斯特林桥战役是第一次苏格兰独立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勇敢的心》里面有对这场战役的大量描写。华莱士国家纪念碑( )正是为了纪念苏格兰独立战争的胜利,甚至很多蝙蝠和乌鸦会聚集在这里。游客可以见到战争英雄华莱士66英寸的大刀。
相比爱丁堡城堡,许多人认为斯特林城堡( )更有气势。该城堡始建于14世纪末,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建筑美感和历史意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必使游客流连忘返。
格伦芬南
HP迷必游圣地,周围风景如画
格伦芬南( / )是苏格兰高地的一座小城镇,背靠群山,面朝狭长的希尔湖。西高地铁路经过山谷里的格伦芬南高架桥( ),它是电影《哈利·波特》的重要取景地,非常壮观(详情见这里)。
风景如画的希尔胡(Loch Shiel / Loch Seile),位于格伦芬南西南侧,呈长条状,从东北端到西南端长达28公里,由冰川作用形成。
在希尔湖北岸附近的一座小山上,有一座圣母和圣芬南天主教教堂(Saint Mary & Saint ),内部正面的窗花很精美。
尼斯湖
寻找水怪的同时,不要忘记品尝威士忌
大名鼎鼎的尼斯湖(Loch Ness / Loch Nis)位于苏格兰北部的喀里多尼亚地峡,形状狭长,绵延将近40公里。这里不仅拥有美丽的景色,还广泛流传着尼斯湖水怪的传说。
尼斯湖(Loch Ness / Loch Nis)位于苏格兰北部的喀里多尼亚()地峡,沿东北-西南的方向延伸,长37公里,宽1.5公里,湖面海拔15.8米。它是苏格兰和英国面积第2大、第2深的湖泊,最深处达226米,但由于浮藻和泥炭的存在能见度很低。这里流传着尼斯湖水怪(Loch Ness / )的传说,历史上曾有许多人声称自己见到了它。
在湖西岸一个小山上的厄克特城堡( / na Sròine)可以俯瞰尼斯湖美丽的景色,只不过城堡在历史上几经掠夺、破坏,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
厄克特城堡以西约3公里处的德拉姆纳德罗希特( / Druim na ),是著名的“尼斯湖水怪之镇”,镇中的尼斯湖中心(Loch Ness )讲述了水怪的故事,并解释了水怪现象和效应是怎样产生的。
尼斯湖东侧还有一座小湖泊——莫尔湖(Loch Mhòr),它的形状从空中俯瞰很像一条蛇颈龙(水怪的形状?)。
圣安德鲁斯
宗教中心,高尔夫球的故乡
提起苏格兰的海边小城圣安德鲁斯(St )你会想到什么?这里是重要的宗教中心,拥有苏格兰最古老的大学,同时还是高尔夫球的故乡。电影《烈火战车》( of Fire)的跑步场景也是在这里的西沙滩(West Sands)拍摄的。
圣安德鲁斯大教堂(St )是苏格兰现存的最宏伟的中世纪建筑之一,这座巨大的教堂早在1160年就已开始修建,最早的祭祀仪式可以追溯到1318年。宗教改革期间,大教堂被洗劫一空,如今这剩下了部分残垣断壁。博物馆里有一些在遗址上发现的凯尔特十字架和墓碑。
作为高尔夫球的故乡,英国高尔夫球博物馆( Golf )里的展品介绍了高尔夫球的历史及其发展过程。
博物馆对面的皇家和老高尔夫球俱乐部会所(Royal & Golf Club)见证了英国高尔夫球的悠久历史与深厚传统。
圣安德鲁斯大学( of St )建立于1410-1413年,是苏格兰第一所大学、英语世界中第三古老的大学(仅晚于牛津、剑桥),是世界知名的教学与研究中心。它最有名的传统是学生长袍,经常可以看到穿红袍的本科生和穿黑袍的神学院学生出入。
奥克尼群岛
苏格兰北端的群岛,史前文明集中地
奥克尼群岛( / )位于苏格兰东北部,距离大不列颠岛约30公里,由70座岛屿组成,位置僻远,景色荒凉。群岛保存了大量史前时代遗迹,它们的历史甚至比一些人们熟知的古代文明还要久远。
柯克沃尔( / Baile na h-)位于梅茵兰岛()的北岸,是奥克尼群岛的首府、最大城镇和商业中心。城镇建于1046年,于1486年被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三世升格为皇家自治市镇。
其南郊的高原骑士酿酒厂(高地公园酿酒厂, Park )是苏格兰最偏北的酿酒厂,这里的大麦芽都是由本地出产的。高原骑士是世界最好的威士忌品种之一。
斯坦内斯()是梅茵兰岛中西部的一座湖畔村庄玛丽苏格兰女王,周边一带拥有几处神秘的史前遗迹。两座湖泊连接狭长陆地旁的斯坦内斯立石( of ),在新时期时代是一处较大规模的人类定居点。这里原本拥有12块巨石,现在只有少一半留存,但富于神秘色彩的宗教仪式经过不同时代的演变流传至今。
斯凯尔()是个很小的村庄,斯凯尔湾旁的斯卡拉布雷(Skara Brae)是欧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村落,建于公元前3180年至前2500年博士,比巨石阵和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还要悠久。它被誉为“苏格兰的庞贝”,但历史却比庞贝久远得多。
今天先说到这里,去过的朋友们欢迎分享苏格兰的见闻噻~
饱览苏格兰风情
玛丽苏格兰女王,沃尔特·司各特的浪漫庄园
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沃尔特·司各特在苏格兰边界地区的乡间建了一座庄园。他在诗歌、小说中歌颂大自然之美,流连于荒原上中世纪城堡、塔楼的废墟间。他的家当然要与他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相吻合。
沃尔特·司各特
位于苏格兰边界地区的阿柏茨福德庄园
在苏格兰乡间漫游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Sir Scott,1771~1832)似乎对修道院情有独钟。他的第一部小说名为《威弗利》(),“威弗利”是苏格兰一座修道院的名字,司各特曾造访过,便以此做了小说和书中主人公的名字。他还给两部系列小说命名为《修道院》()、《修道院院长》(Abbot,又译《女王越狱记》),他在苏格兰边界地区的乡间修了座庄园,也取名为“修道院长浅滩”(,又称阿柏茨福德)。
阿柏茨福德位于爱丁堡西南30英里外的小镇梅尔罗斯(),此处的梅尔罗斯修道院( Abbey)颇负盛名。这座哥特风格的修道院建于1136年,很多苏格兰国王和贵族葬在这里。几百年间,修道院数次因战乱、火灾被破坏,又被修复。1544年,英格兰军队打过边界,企图掠走两岁大的苏格兰女王玛丽,强迫她履行婚约,与亨利八世的儿子爱德华六世结婚。玛丽女王躲过一劫,但英格兰人的“粗暴求婚”计划让苏格兰低地血流成河,修道院在战争浩劫中遭到严重损害,再也没有修复,逐渐衰落。1590年修道院的最后一位修士死去,这里彻底沦为废墟。司各特两岁患上小儿麻痹症,被送到梅尔罗斯祖父的庄园修养玛丽苏格兰女王,稍大一点后,祖父母、姑姑、牧羊人带领他在周边的山丘、原野、河谷游荡,常驻足于梅尔罗斯修道院。大人们爱给他讲古:带领苏格兰人取得民族独立的国王罗伯特·布鲁斯(1274~1329)死后,他那颗“勇敢的心”经过防腐处理装在木盒子里随十字军远征西班牙以洗脱罪孽,回到苏格兰后心脏葬在梅尔罗斯修道院。司各特34岁那年写出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最后一个吟游诗人的歌》(The Lay of the Last ),在第二章第一节描写了月色下梅尔罗斯修道院的残垣断壁:
“要把美丽的梅尔罗斯教堂观赏,最好凭借着惨淡微弱的月光;因为辉煌的白昼轻佻的光线会嘲弄般地把灰色的废墟饰染。当残破的黑色拱廊隐入黑夜,一扇扇凸形轴窗泛着白色;当飘忽不定的清冷的光流倾泻在倒塌的中央塔楼;当扶墙拱壁交错更迭,就像是黑檀与象牙缠结;当银辉为尊尊雕像镶上白边,照亮那些劝善醒世的画卷;当特维德河在远方咆哮奔腾,当幼枭在坟头啼叫声声,那就去吧——但要独自前往——去观看那荒凉的圣大卫教堂(即梅尔罗斯修道院);而当你归家返程,我敢起誓,那是一番最凄惨最美妙的经历!”(曹明伦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司各特家族是边界地区( )的名门,属于掠族( )。掠族专指生活在苏格兰和英格兰交界地区的一些氏族。联合王国成立之前,苏格兰和英格兰间的边界并不确定,常在南北之间游移,饱受战争蹂躏的边界氏族既不认为自己是英格兰人,也不认可苏格兰身份,只效忠自己的氏族。他们的全盛时期在14世纪到1707年两国合并。掠族典型的姓氏有司各特、杨、斯文顿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先辈也是苏格兰掠族人。掠族人在历史上名声不佳,有说他们残暴、爱征战,司各特曾这样讲述他家族的显赫历史:“两个王国合并以前,我的祖先和边区其他绅士一样,300年间一直都是以杀人越货、偷盗抢劫为生;从詹姆士一世登基到革命(指资产阶级革命)之前,他们在受上帝保佑的国会军队里混饭吃,也就是伪装虔诚,唱唱赞美诗之类;在斯图亚特王朝末期,他们既迫害别人,自己也遭到排挤;他们打猎,喝红葡萄酒,发动骚乱或进行械斗,直到我祖父和父亲的时代。”
司各特的祖父是个庄园主,他父亲在爱丁堡做律师,收入丰厚,娶了爱丁堡大学医学教授的女儿做妻子。1771年8月15日,沃尔特·司各特出生在爱丁堡老城中心一座住宅楼。这栋房子后来被推倒重建,成为爱丁堡大学的一部分。当时的爱丁堡空气污染严重,卫生状况极糟,居住条件恶劣。穷人富人挤在同一栋住宅里,穷人住低层,有钱人住高层,每家的空间都局促狭窄玛丽苏格兰女王,沃尔特·司各特的浪漫庄园,光线暗淡,臭气难闻,可想而知多么不利于儿童的成长。老司各特夫妇生了10个子女,6个夭折。在这个环境里沃尔特两岁感染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发了3天高烧,退烧后右腿便不能动弹。遵从外祖父的建议,父母把他送到了空气清新的乡下进行康复治疗。在乡下,他的身体逐渐康健,学会了走和跑,听到了很多民谣、民俗、传说,对苏格兰历史和古代英雄、绿林好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2岁那年,他一手拄拐,一手扶着朋友的肩膀,走遍了苏格兰低地的每一座古老的城堡。他在《自传》中说:“古老的歌谣和传说,是偏处乡野的家庭的唯一娱乐,我从这些古老的歌谣和传说中所得到的关于苏格兰山地的知识,对我后来的志趣和事业颇有影响。”
边界区风景如画,印象派鼻祖J.M.W.特纳为梅尔罗斯留有画作,画面上看得见一个不大的湖泊,彼岸有座建于15世纪的塔楼(Peel Tower)。这样的民间传说、歌谣、风景、宗教建筑中存在有“中古主义”的情感,弥漫着哥特式的意境硕士,熏陶着司各特,使他的诗歌、小说带上了浪漫色彩,并让他自己也成为英国浪漫主义中的英雄之一。而那湖畔的塔楼为军事防御工事,兼具瞭望塔和烽火台,独苏格兰边界地区才有,它的式样直接影响到司各特后来建造阿柏茨福德庄园。
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沃尔特·司各特在苏格兰边界地区的乡间建了一座庄园。他在诗歌、小说中歌颂大自然之美,流连于荒原上中世纪城堡、塔楼的废墟间。他的家当然要与他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相吻合。
沃尔特·司各特
位于苏格兰边界地区的阿柏茨福德庄园
在苏格兰乡间漫游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Sir Scott,1771~1832)似乎对修道院情有独钟。他的第一部小说名为《威弗利》(),“威弗利”是苏格兰一座修道院的名字,司各特曾造访过,便以此做了小说和书中主人公的名字。他还给两部系列小说命名为《修道院》()、《修道院院长》(Abbot,又译《女王越狱记》),他在苏格兰边界地区的乡间修了座庄园,也取名为“修道院长浅滩”(在职研究生,又称阿柏茨福德)。
阿柏茨福德位于爱丁堡西南30英里外的小镇梅尔罗斯(),此处的梅尔罗斯修道院( Abbey)颇负盛名。这座哥特风格的修道院建于1136年,很多苏格兰国王和贵族葬在这里。几百年间,修道院数次因战乱、火灾被破坏,又被修复。1544年,英格兰军队打过边界,企图掠走两岁大的苏格兰女王玛丽,强迫她履行婚约博士后,与亨利八世的儿子爱德华六世结婚。玛丽女王躲过一劫,但英格兰人的“粗暴求婚”计划让苏格兰低地血流成河,修道院在战争浩劫中遭到严重损害,再也没有修复,逐渐衰落。1590年修道院的最后一位修士死去,这里彻底沦为废墟。司各特两岁患上小儿麻痹症,被送到梅尔罗斯祖父的庄园修养,稍大一点后,祖父母、姑姑、牧羊人带领他在周边的山丘、原野、河谷游荡,常驻足于梅尔罗斯修道院。大人们爱给他讲古:带领苏格兰人取得民族独立的国王罗伯特·布鲁斯(1274~1329)死后,他那颗“勇敢的心”经过防腐处理装在木盒子里随十字军远征西班牙以洗脱罪孽,回到苏格兰后心脏葬在梅尔罗斯修道院。司各特34岁那年写出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最后一个吟游诗人的歌》(The Lay of the Last ),在第二章第一节描写了月色下梅尔罗斯修道院的残垣断壁:
“要把美丽的梅尔罗斯教堂观赏,最好凭借着惨淡微弱的月光;因为辉煌的白昼轻佻的光线会嘲弄般地把灰色的废墟饰染。当残破的黑色拱廊隐入黑夜,一扇扇凸形轴窗泛着白色;当飘忽不定的清冷的光流倾泻在倒塌的中央塔楼;当扶墙拱壁交错更迭,就像是黑檀与象牙缠结;当银辉为尊尊雕像镶上白边,照亮那些劝善醒世的画卷;当特维德河在远方咆哮奔腾,当幼枭在坟头啼叫声声,那就去吧——但要独自前往——去观看那荒凉的圣大卫教堂(即梅尔罗斯修道院);而当你归家返程,我敢起誓,那是一番最凄惨最美妙的经历!”(曹明伦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司各特家族是边界地区( )的名门,属于掠族( )。掠族专指生活在苏格兰和英格兰交界地区的一些氏族。联合王国成立之前,苏格兰和英格兰间的边界并不确定,常在南北之间游移,饱受战争蹂躏的边界氏族既不认为自己是英格兰人,也不认可苏格兰身份,只效忠自己的氏族。他们的全盛时期在14世纪到1707年两国合并。掠族典型的姓氏有司各特、杨、斯文顿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先辈也是苏格兰掠族人。掠族人在历史上名声不佳,有说他们残暴、爱征战,司各特曾这样讲述他家族的显赫历史:“两个王国合并以前,我的祖先和边区其他绅士一样,300年间一直都是以杀人越货、偷盗抢劫为生;从詹姆士一世登基到革命(指资产阶级革命)之前,他们在受上帝保佑的国会军队里混饭吃,也就是伪装虔诚,唱唱赞美诗之类;在斯图亚特王朝末期,他们既迫害别人,自己也遭到排挤;他们打猎,喝红葡萄酒,发动骚乱或进行械斗,直到我祖父和父亲的时代。”
司各特的祖父是个庄园主,他父亲在爱丁堡做律师,收入丰厚,娶了爱丁堡大学医学教授的女儿做妻子。1771年8月15日,沃尔特·司各特出生在爱丁堡老城中心一座住宅楼。这栋房子后来被推倒重建,成为爱丁堡大学的一部分。当时的爱丁堡空气污染严重,卫生状况极糟,居住条件恶劣。穷人富人挤在同一栋住宅里,穷人住低层,有钱人住高层,每家的空间都局促狭窄,光线暗淡,臭气难闻,可想而知多么不利于儿童的成长。老司各特夫妇生了10个子女,6个夭折。在这个环境里沃尔特两岁感染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发了3天高烧,退烧后右腿便不能动弹。遵从外祖父的建议,父母把他送到了空气清新的乡下进行康复治疗。在乡下,他的身体逐渐康健,学会了走和跑,听到了很多民谣、民俗、传说,对苏格兰历史和古代英雄、绿林好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2岁那年,他一手拄拐,一手扶着朋友的肩膀,走遍了苏格兰低地的每一座古老的城堡。他在《自传》中说:“古老的歌谣和传说,是偏处乡野的家庭的唯一娱乐,我从这些古老的歌谣和传说中所得到的关于苏格兰山地的知识,对我后来的志趣和事业颇有影响。”
边界区风景如画,印象派鼻祖J.M.W.特纳为梅尔罗斯留有画作,画面上看得见一个不大的湖泊,彼岸有座建于15世纪的塔楼(Peel Tower)。这样的民间传说、歌谣、风景、宗教建筑中存在有“中古主义”的情感,弥漫着哥特式的意境,熏陶着司各特,使他的诗歌、小说带上了浪漫色彩,并让他自己也成为英国浪漫主义中的英雄之一。而那湖畔的塔楼为军事防御工事,兼具瞭望塔和烽火台,独苏格兰边界地区才有,它的式样直接影响到司各特后来建造阿柏茨福德庄园。
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沃尔特·司各特在苏格兰边界地区的乡间建了一座庄园。他在诗歌、小说中歌颂大自然之美,流连于荒原上中世纪城堡、塔楼的废墟间。他的家当然要与他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相吻合。
阿柏茨福德庄园内的几个功能区
吟游诗人有个梦想
司各特7岁回到爱丁堡父母的家中,开始接受学校教育。他的成长阶段恰好与爱丁堡新城的发展重合在一起。老城的城墙尚未拆除,城墙外已开始发展新兴的高尚住宅区,以迎合贵族、银行家、法官、律师和新兴工商业阶层的生活需求。他们不愿意挤在狭窄、弯曲、陡峭的老城,自己购买土地,请来伦敦著名建筑师建起了一座座希腊复兴风格的住宅。老司各特在律师事务所已经做到了最高级别的合伙人,也建起了自己的新居,是该住宅区第一批住户之一。这栋房子至今保存完好,地址是乔治广场25号,变更为某教会的房产,据爱丁堡的房地产网络提供的信息,这栋住宅当前价格近120万英镑。
司各特在乔治广场25号一直住到26岁结婚另立门户。其间他从爱丁堡大学法学院毕业,考取了律师资格,开始是随父亲做律师,后来终身担任爱丁堡高等民事法庭庭长。1797年平安夜,司各特结婚,新婚夫妇租住在新城的乔治街50号,转年秋天搬到南城堡街。1801年,司各特搬进了北城堡街39号修建的住宅,一栋玄武石建的三层联排住宅。这座房子成为司各特在爱丁堡市区的居所,一直到1826年破产出售,现在这里是一家律师事务所。
1799年,他被委任为边界地区塞克郡()的治安官,一直任到去世。这是个季节性的岗位,他只需每年7月中旬到11月中旬在岗即可,既给了他便利游历苏格兰和北部英格兰,也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写作。小说《盖伊·曼纳林》(Guy )中的很多细节即来自他游历中的所见所闻。
北城堡街39号是司各特冬天的居所,自1801年开始,每到凉爽的夏季他会住到爱丁堡城外东南6英里远厄斯克(Esk)河边的拉斯韦德村()。司各特的很多朋友在这一带置有乡间别业,包括小说家亨利·马堪济(Henry ,1745~1831),好客的司各特在乡间住所招待了很多文学界的朋友。1803年,威廉和多萝西·华兹华斯兄妹1803年来他家小住,听从他的建议前去梅尔罗斯修道院游览,华兹华斯感慨,“阳光明媚时这里更令人忧郁”。正是在拉斯韦德,司各特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他从拉斯韦德周边的乡间搜集素材,1802年后陆续出版三卷《苏格兰边区歌谣》( of the ),声名鹊起。
苏格兰法律有明文规定,治安官每年必须在辖区内住够4个月。最初司各特在旅馆长包了一间房,这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他决定找一栋适合居家的住所。1804年他搬到特维德河(Tweed)南岸的村子,租住了姨父的房子,他姨父当时在印度。房子是从边界地区特有的塔楼扩展出来的,姨妈为塔楼增建了西翼,把它变成了一座怪异的三角形建筑。虽然已是住宅,但北边是河,东边有一道深涧,仍然像是防御工事。在这座塔楼房子里,司各特创作了给他带来巨大成功的三部长篇叙事诗:《最后一个吟游诗人的歌》、《玛米恩》()和《湖上夫人》(The the Lake)。司各特在《玛米恩》里描写了此地的四时风物,它们因此不朽。
与姨父签的房子租约1811年5月到期,司各特写信告诉朋友,他在梅尔罗斯附近“买下了一座小农庄……买它自有打算,要按自己的设想建一座‘世外桃源’”。农庄原本有名字,司各特更名为,由和Ford两个词组成。Ford是浅滩之意,显然出自农庄外的特维德河,以前梅尔罗斯修道院的院长们()总是从这里涉水过河。
英国玛丽一世女王,英国历任国王及在位大事件
一、诺曼王朝
1、威廉一世(征服王)、英格兰国王(1066年-1087年在位)。
根据《圣经》故事创编的宗教剧开始在欧洲流行,后发展为神秘剧流行于14~16世纪;
1054,基督教分裂为东部“正教”和西部“公教”;
1066,诺曼征服,威廉加冕为英国国王
1086,英国汇编《末日审判书》
2、威廉二世·鲁弗斯 ,英格兰国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
1096开始,十字军东侵
3、亨利一世 Henry I (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兰诺曼底王朝国王(1100年—1135年在位)。
4、斯蒂芬 ,英格兰国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
二、金雀花王朝
1、亨利二世是英格兰国王(1154年—1189年在位)。亨利二世的父亲就是安茹公爵,因为安茹公爵喜欢在帽子上戴金雀花枝条,所以安茹王朝又名金雀花王朝。
2、理查一世,又名狮心王理查,他在位期为1189年至1199年。
英国“普通法”开始形成,采取判例形式,适用于全国
欧洲出现世俗骑士歌曲,称吟唱诗人歌曲,标志欧洲社会兴盛期音乐的重要发展
3、约翰 ,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1215,英王约翰(无地王)签署大宪章
4、亨利三世 英格兰国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
1265,英国首次国会召开;
5、爱德华一世,英格兰国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
6、爱德华二世 ,英格兰国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7、爱德华三世,1327年到1377年在位。
1347~1453,黑死病(鼠疫)在欧洲流行,死亡约2400万人
1360年 ·英法签订布勒丁尼和约
8、理查二世,英格兰国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1337~1453硕士,发生英法百年战争
1378~1417年 ·天主教会大分裂
1381年 ·英国农民反封建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三、兰开斯特王朝
1、亨利四世 ,英格兰国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2、亨利五世,英格兰兰卡斯特王朝国王(1413年—1422年在位)。
1415年 ·英国军队占巴黎
1420年 ·英法签订《特鲁瓦条约》
3、亨利六世,英格兰国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1450年 ·英国农民反封建统治的凯德起义;
1455~1485年 ·英国”玫瑰战争”
四、约克王朝
1、爱德华四世,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1477~1535年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T.莫尔在世
2、爱德华五世,英格兰国王,1483年在位。
3、理查三世,英格兰国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五、都铎王朝
1、亨利七世,英格兰国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2、亨利八世,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开始在位。
16世纪~1948年 ·英国推行关于社会救济的济贫法
1534年 ·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
3、爱德华六世,英国国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1549,·英国农民反圈地运动的R.凯特起义
4、简·格雷是一位英格兰女王。她在位于1553内九天,不正式算作英国女王。
5、玛丽一世,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理论上她是从1553年7月6日, 实际上从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
6、伊丽莎白一世,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
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六、斯图亚特王朝
1、詹姆士一世,英国国王,1603年3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并成为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英文名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
1607,英国在北美建弗吉尼亚殖民地约
约1614~1657年 ·英国平等派领导人J.李尔本在世
2、查理一世,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詹姆斯一世之子。
3、查理二世 (King ,复辟,1630~1685,1660~1685在位)
1632~1704年 ·英国哲学家J.洛克在世
1645年 ·英国创建新模范军
1648年 ·英国第二次内战
1649年·O.克伦威尔入侵爱尔兰
1653~1659年·英国推行护国公制
1665~1667年 ·第二次英荷战争
1672~1674年 ·第三次英荷战争
1676年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培根起义
4、詹姆斯二世(KING JAMES II,1633~1701,1685~1688在位)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0~1653年 ·英国长期国会
1641年 ·英国国会通过《大抗议书》
1642~1646年 ·英国第一次内战
1652~1654年 ·第一次英荷战争
5、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1689~1702在位/1689~1694 在位
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
1689~1697年 ·英法争夺北美殖民地
6、安妮女王 ,1665~1714,1702~1714在位
1703年 ·英葡签订梅休因条约
1711~1776年 ·英国哲学家、政治家D.休谟在世
七、汉诺威王朝
1、乔治一世 (King ,1660~1727,1714~1727在位)
1723~1790年 ·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世
2、乔治二世 (1683~1760,1727~1760在位, II)
1737~1794年 ·英国历史学家E.吉本在世
3、乔治三世 (1760年~1820年在位)是英国及爱尔兰国王,乔治二世的孙子。
1765,英国国会颁布印花税条例
1767年 ·英国国会通过唐森德税法
1767~1799年 ·英国-迈索尔战争
1769年 ·英国航海家J.库克到达新西兰
1769~1852年 ·英国军事家A.威灵顿公爵在世
1770年 ·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制造波士顿惨案
1771~1858年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R.欧文在世
1772~1823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D.李嘉图在世
4、乔治四世( King ,1762~1830,1820~1830在位)
1774,英国国会通过魁北克法
1776~1818年 ·英国-马拉特战争
1791年 ·英国议会通过宪法法案(英属北美殖民地)
1794,英、荷、普三国签订反法的海牙条约
1795~1796年 ·英国平等派运动
1796~1855年 ·英国宪章运动领袖F.E.奥康纳在世
1799年 ·英国侵占南印度迈索尔
1800~1859年 ·英国史学家T.B.麦考莱在世
1804~1881年 ·英国保守党领袖B.迪斯累里在世
1811,英国工人兴起破坏机器的卢德运动
1812~1814年 ·美英战争
1814年 ·英、俄、奥、普《肖蒙条约》签订
1815,英、俄、奥、普四国同盟形成
1819年 ·英国政府制造彼得卢屠杀
1820~1877年 ·英国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G.奥哲尔在世
1824,英国与荷兰签订划分殖民地范围的苏门答腊协定
5、威廉四世 (King ~1837,1830~1837在位)
6、维多利亚女王(1819年5月24日 – 1901年1月22日,1837年~1901年在位) 是英国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为64年,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
·英国的黄金时代,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在生产及贸易方面跃居世界首位,到处推行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搜刮别国财富。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在海外统治的地域遍及欧、亚、非、美、澳各洲,号称“日不落帝国”。
6月,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英国在世界上首次发行邮票——“黑便士”实行邮资制
·英国J.P.焦耳发现电热当量,并测试了热功当量,为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作出贡献
·英国宪章运动第二阶段,英国强迫新西兰毛利人签订怀唐伊条约
公元1841年
·英国W.菲利肯斯提出第一个地层系统表
公元1842年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英国J.B.劳斯建成第一个过磷酸钙厂生产氮肥
公元1843年
·10月,中英签订《虎门条约》
·英国A.拜恩发明了可以传送文字和图形的自动化记录电报装置
公元1845年
·英国R.W.汤姆森获充气轮胎专利。数十年后用于自行车和汽车车胎
公元1846年
·英国议会废除谷物法英国玛丽一世女王,英国历任国王及在位大事件,标志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确立,两年后废除航海条例,自由贸易替代了保护贸易
公元1848年
·英国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和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公元1849~1851年
·英国考古学家A.H.莱亚德在伊拉克摩苏尔发掘古代新亚述帝国都城尼尼微遗址时,发现大批艺术珍品和新
亚述国王“阿苏尔巴尼帕图书馆”中的大量楔形文字,轰动欧洲
公元1850年
英国伦敦用漂白粉消毒饮用水
·英国E.福布斯编成第一幅海产生物分布图
公元1851年
·英国建成水晶宫,为现代建筑先驱工程之一
·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公元1852年
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H.斯宾塞的论文《进化的假说》发表,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
公元1853年
·英国同俄国的克里木战争发生
·英国W.汤姆森给出电路振荡方程,并导出振荡频率,为电振荡理论的开端
公元1854年
·英国J.斯诺调查伦敦霍乱大流行,证明霍乱与水源卫生的关系,促进城市公共卫生运动
·英国F.南丁格尔率护士赴克里木战场,返英后于1860年创办世界第一所护校
公元1856年
·英国H.贝塞麦发明转炉炼钢
公元1856~1864年
·英国K.W.西门子和法国P.E.马丁发明平炉炼钢
公元1857年
·英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美、法、德等国,形成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公元1857~1859年
·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
公元1858年
·英国H.C.索比发表《显微镜下晶体结构》,开辟了显微岩石学研究新领域
公元1859年
在印度土军的重大叛乱之后,东印度公司”帝国”被并入英国政府的统治之下。
·英国C.R.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英国玛丽一世女王,充分论证了生物进化论
公元1859~1890年
·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在世,写了68篇福尔摩斯私人侦探故事,对后世推理小说有重大影响
公元1860年
·10月,英法联军侵入中国北京,劫掠、焚毁圆明园
·中国奕?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英国R.马利特制出全球地震活动图
公元1861年
·英国T.格雷姆提出胶体概念
公元1862年
英国开尔文用热传导理论计算地球年龄
·英国伦敦建成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
公元1864年
·英国J.C.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组,并预测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基础
公元1865年
·英国在因佛内斯首次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
公元1868年
·英国在伦敦最先设置交通信号灯
公元19世纪60年代
·英国国会大厦建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的代表作,由英国建筑师巴雷父子和A.W.H?普金主持设计
公元1871年
·英国J.W.S.瑞利提出散射理论,并说明天空呈蓝色的原因
公元1872年
·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进行世界首次环球海洋考察,为近代海洋科学的开端
1876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加封维多利亚女王为”印度女皇”。
公元1878年
·英国E.J.慕布里奇在美国拍摄马跑的动作姿态,首次把照相术用于活动摄影
公元1878~1879年
·英国J.W.斯旺和美国T.A.爱迪生分别发明炭丝灯
公元1881年
·英国考古学家F.皮特里在埃及考古发掘中创立“顺序年代法”,迄今为考古学家所沿用
公元1883年
·英国科学家O.雷诺发现流动中动力相似律,提出无量纲比数“雷诺数”
公元1884年
·英国科学家W.弗赖斯-格林制成第一台电影摄影机
·英国L.E.沃特曼创制能连续供水的自来水笔
公元1890年
·英国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
公元1892年
·英国学者A.布朗提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期之间应有中石器时代,至此,史前考古学时代划分基本齐备
公元1893年
·英国科学家R.A.哈德菲尔德获使用高锰钢作耐磨件专利
·英国P.曼森提出疟疾由蚊虫传播的假说,成为热带病学奠基人
公元1897年
·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逊提出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荷的粒子(即电子)组成,导致电子的发现
公元1898年
·6月在职研究生,中英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新界“租借”给英国,限期99年
·1899~1902,英布战争发生
·英国等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挟光绪帝出逃
八、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1、爱德华七世 (King ,1841~1910,1901~1910在位)
日本分别与英荷俄美法签订总称为安政条约的通商条约
1874~1965年 ·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在世
1878,英国占领塞浦路斯
·英国第二次议会改革
·英国议会通过英属北美法,加拿大自治领成立
九、温莎王朝
1、乔治五世( King ~1936,1910~1936在位),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仗打到1917年时,战争处于胶着状态,胜利的希望渺茫,德国成为了可怕的敌人,人们对德意志帝国有厌恶情绪,因此修改了乔治五世的家族姓氏科堡(Saxe-)该姓氏起源于德国韦廷家族,更迭为温莎。
英国殖民者开始推行白澳政策;
1882,英国占领埃及;
1884,英国社会民主联盟成立
·英国改良主义团体费边社成立
1886,英国占缅甸
2、爱德华八世(King ~1972,1936年在位11个月)
1892~1894年 ·英国W.E.格莱斯顿第四次组阁
1893年 ·英国独立工党成立
1896年 英国殖民者拼凑马来联邦,《英法协议》签订,划分东南亚势力范围
1900英国工党成立
1907英法签订卡塔赫纳协定
1909,英国印度殖民当局提出莫莱-明托改革法案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6,英法《赛克斯-皮科协定》签订
1924,英国工党执政
英国1926年总罢工
1926,英约协定签订
1929~1933,英国殖民当局制造印度密拉特密谋案
1931,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澳大利亚独立
3、乔治六世(King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英国国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他是最后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后一位爱尔兰国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领国王(1947-1949)。
4、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II,生于1926年,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全名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 Mary ),现任英国君主,是英国和英联邦1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首领。她的头衔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国土和领地之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护者”。她是目前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打破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63年7个月零2天的时长纪录博士,在她作为国家元首的国度中大约生活着1.25亿人。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可转载,勿商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48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