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是全国高校最早成立的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研究的研究所之一。研究所总体定位是:围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两大主题,瞄准国际学术发展前沿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大连理工,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在职研究生,坚持“理论基础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国际型”综合性人才。
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18名,包括教授10名、副教授4名、讲师4名博士后,其中博士生导师9名,具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教师15名,全部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拥有双聘院士3名、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环境资源学部委员1名、中科院百人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国家海洋领域优秀青年1名。
科研平台
研究所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4个: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发国际合作示范基地、2011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辽宁省创新团队。研究所建有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室、温室气体减排实验室、极端条件热物理实验室、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实验室、氢能与燃料电池实验室、清洁煤利用实验室等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大连理工,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具有核磁共振成像仪、微焦点X-CT、精密三轴仪、磁悬浮天平、拉曼光谱仪、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系统、谐波法热物性测量系统等国际领先的高端仪器与设备,为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的开发提供了一流的实验平台。
研究方向
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理论与开发应用研究、温室气体减排理论与技术研究、多孔介质传质传热研究、海洋资源利用技术与开发、极端条件热物理研究、高效热管理技术研究、纳米尺度热输运研究、氢能与光催化燃料电池传热传质研究、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究、清洁煤利用技术研究、能源环境政策研究、能源环境经济(3E)系统理论与模型开发等。在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理论与开发应用研究、温室气体减排理论与技术研究、纳米尺度热输运等方向上,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承担项目
近年来,研究所承担包括“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3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培育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7篇,热点学术论文1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获得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国际合作
目前研究所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个国家的知名大学及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并有教师的不定期互访研究计划及互派学生的协议。聘请海外学术大师1名( F. Kuhs,德国哥廷根大学,德国科学院院士)、海外名师1名(Bruce J. ,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海天学者4名( K. Sum,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等)。
人才培养
研究所每年招收本科生30余人,就业率100%,其中45%保送或考取研究生,15%出国留学,40%就业。就业去向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广核、中船重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纺织工业研究院、华能、华为、Intel、上海电气、国家开发银行等世界500强企业、研究院所等,在工作岗位上成为基础理论精、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业务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和赞誉。
每年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人。研究所采取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化并重的培养模式,近年来与国外名校联合培养学生30余名硕士,包括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西北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等;年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5人次。研究生就业率100%,主要去向为大型国企、研究所和高等院校,包括中航工业、中航发动机、中科院、国家核电、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为我国能源与环境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大连理工,(中外合作办学)(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合作;零起点学习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中外合作办学)(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合作;零起点学习俄语;部分课程采用英语授课,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专业的学制是多少年?学费收费标准是多少?在辽宁招生人数有多少?为方便2024年辽宁高考生提前了解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中外合作办学)(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合作;零起点学习俄语;部分课程采用英语授课,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招生情况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大连理工,下文根据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招生计划为大家整理了工程力学(中外合作办学)(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合作;零起点学习俄语;部分课程采用英语授课,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在辽宁的招生情况: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中外合作办学)(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合作;零起点学习俄语;部分课程采用英语授课,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专业学制:-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中外合作办学)(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合作;零起点学习俄语;部分课程采用英语授课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大连理工在职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合作;零起点学习,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专业学费:60000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中外合作办学)(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合作;零起点学习俄语;部分课程采用英语授课,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辽宁招生人数:5(理科本科一批)
》》更多大连理工大学在辽宁的招生情况博士,请移步:
【各院校招生计划汇总】
汇总全国高校2024年招生计划发布情况及具体内容,实时更新中~
》》大连理工大学在辽宁录取分数线,请移步:
【历年录取分数线】
汇总全国高校历年录取分数线,根据官方发布情况更新~
》》大连理工大学全国排名情况博士后,请移步:
【大学排名】
汇总国内国际各类院校排名,为考生提供报考参考!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大连理工,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中白语言发展与区域合作集群子联盟暨白俄罗斯中文教育协作体成立
2024年5月22日,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中白语言发展与区域合作集群子联盟暨白俄罗斯中文教育协作体成立仪式在大连理工大学隆重举行。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胡志平、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副校长科钦·维克多出席并致辞。仪式由大连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段玉平主持。来自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格罗德诺杨克库帕尔国立大学、戈梅利国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中白两国知名高校的6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胡志平对联盟协作体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到会的各位嘉宾,中国与白俄罗斯教育界的同仁们致以诚挚的问候。他表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博士后,也是文明对话的桥梁和国际合作的纽带。中国与白俄罗斯语言发展与区域合作联盟的成立,将为两国语言教育交流提供资源共享与深度交流的新平台,对推动中白两国高校互联互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创新合作办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贾振元代表大连理工大学向参加大会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成立“中白语言发展与区域合作”集群子联盟和“白俄罗斯中文教育协作体”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之举。联盟将致力于推动成员间在中白语言研究、中白教育资源开发和构建、国别和区域专项调研等方面开展合作,聚集和联动社会各界力量和资源,在中白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科钦·维克多表示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大连理工在职研究生,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中白语言发展与区域合作集群子联盟暨白俄罗斯中文教育协作体成立,中白两国共同致力于积极开展多领域交流与合作,扩大各部委、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普通民众之间的联系。在白俄罗斯,学习中文与研究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及其在各领域成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衷心感谢语合中心对包括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和国汉学孔子学院在内的中文教学机构的关心与支持。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将与联盟成员单位携手并肩、加强合作,为推动中白语言发展与区域合作贡献力量。
随后,与会领导共同为“中白语言发展与区域合作集群子联盟”“白俄罗斯中文教育协作体”揭牌。
在主旨报告环节,原白俄罗斯副总理、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和国汉学孔子学院院长阿纳托利·托济克、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格罗德诺国立大学校长伊丽娜·基杜尔卡、戈梅利大学校长哈霍莫夫·谢尔盖、浙江树人学院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王宪举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许传华分别做了题为《白俄罗斯中文教学的发展前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框架下中白教育合作潜能探索》《区域合作的规划与实施:格罗德诺国立大学与中国教育机构合作的经验与前景》《在戈梅利地区学习和教授汉语》《关于在白俄罗斯开展高级阶段中文教育及对语言与区域国别研究关系的若干思考》《中白语言教育合作与跨文化交流:合作策略与实施路径》的报告。专家们从不同视角阐发观点,有思想碰撞,更有理论共识和使命担当。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白俄罗斯中文教育协作体工作会议。会议审议了协作体理事会组织架构,推选大连理工大学为理事长单位,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安徽大学和岭南师范大学为副理事长单位。各校依次介绍了对白开展国际中文教育情况,就白俄罗斯国际中文教育的形势和需求进行了充分而务实的交流。
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中白语言发展与区域合作集群子联盟和白俄罗斯中文教育协作体的成立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大连理工硕士,是中白两国高校在语言交流与区域合作领域中的新成果、新突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翻开了中白教育合作的新篇章。未来,联盟将把握时代脉搏,务实合作,服务中白两国发展大局,不断推进中白语言与区域合作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大连理工,2024年中白学院国际合作基金项目申请通知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上海mba,根据教育部与学校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办学实际博士博士后,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以下简称“中白学院”)特设国际合作基金,具体内容参见《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合作基金管理办法》(附件1)。
一、基金项目申报
1. 国际合作基金项目主要支持两校赴中白学院任课教师就合作办学学科相关的研究方向以及中白两国、“一带一路”倡议中优先发展领域内的国际合作教学和科研项目开展合作研究。
2. 每名白方教师仅可对应一名我校人员就所申请基金项目进行合作。
3. 请申报项目负责人仔细阅读《管理办法》,根据申请项目情况填写《申请书》(附件2),并请在资助类别处标注“一般项目”或“重点项目”。
二、申报材料提交
各项目申请人请于2024年12月18日17:00前,提交《申请书》(经申请者所在单位教学副院长签字同意并盖章)电子文档及纸质文档各一份。
联系人:那 晓,0411-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大连理工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大连理工,2024年中白学院国际合作基金项目申请通知,
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开展中白国际合作研究!
附件1: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合作基金管理办法
附件2: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合作基金项目申请书
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
2024年12月11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3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