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莫斯科12月7日电 (记者 谭武军)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7日在人文大学举办《莫斯科记者眼中的汉语和中国文化传播》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以及俄罗斯塔斯社、俄罗斯之声等主流媒体的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副校长巴克在致辞中说,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以来,在中俄双方共同努力下,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丰硕成果。这些活动有利地促进了该校汉学教学和研究的发展,也成为该校东方学科建设和发展中的亮点。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俄方院长塔拉斯和中方院长韩立华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和会议总结。与会媒体代表就汉语及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传播现状在职研究生,中俄两国媒体共同策划及运作人文交流活动的经验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007年9月硕士,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成立了莫斯科的第一所孔子学院俄罗斯人民大学,其合作伙伴是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建院3年多来,汉语学员数量快速增加,初建时只有40名学员,目前已增至150人俄罗斯人民大学上海mba,[宣传] 《人民日报》:俄罗斯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俄媒体研讨会,分设高、中、初级班。学院教学课程包括汉语口语、汉语语法、中国书法、经济以及商务汉语等。
原文链接:
俄举行俄中媒体研讨会
人民日报莫斯科12月8日电(记者谭武军)“莫斯科记者眼中的汉语和中国文化传播”研讨会7日在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来自中国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以及俄罗斯塔斯社、俄罗斯之声等主流媒体的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与会媒体代表就汉语及中国文化在俄罗斯传播现状、中俄两国媒体共同策划及运作人文交流活动的经验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原文转自:《人民日报》, 2010年12月11日03 版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校长,全球大学校长论坛嘉宾观点
全球大学校长论坛上,邀请到17所境内外知名高校校长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学在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发展中的责任”“大学与区域创新发展”三个议题发言。有关嘉宾观点整理如下:
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教授结合山东大学实际,对当今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了三点思考。一是国际合作是大学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人才的重要路径。国际化培养是多元化思维方式的训练、国际视野的开拓和国际胜任能力的建设。二是国际合作是大学推动科研创新的重要源泉。科学研究具有世界性,需要开放与合作,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科学家合作,更容易实现融合创新。三是国际合作是大学促进文明互鉴和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只有人才和知识的聚集以及良性互动得到保障,高等教育才能促进知识的创造、习得和运用,才能增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互信,实现人类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布莱恩·保罗·施密特教授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表明,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应对全球化挑战。当下,国际交流变得愈发重要,不能让疫情阻挡国际交流。只有通过国际合作交流,大学才能为知识创新、科技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疫情面前,全球高等教育适应性、应变性非常强,通过在线学习等方式减弱了对学生学习计划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大学要更多利用数字技术,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变成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校长奥列格·亚斯特雷波夫教授指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加速了这种转型,数字化已经关系到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未来大学理念应运而生。未来大学应更重视网络教学,更倾向于实践性、针对性强的专业素质培养和技能传授,更加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多样性。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助理罗钟铉教授指出,历史经验表明,高等教育的交流和合作不可或缺。后疫情时代,大连理工大学倡议国内外高校携手并肩,持续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等教育交流模式,通过“线上合作授课,线上同窗共学”“短期交流先行,本研贯通培养”“孪生校园”“同步课堂”等模式,搭建双向交流与国际合作的平台。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教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展示了世界是一个互联互通、相互依存的地球村,我们有着共同的需求。在当前危机中,我们需要意识到每个人都肩负重任,大学也需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香港中文大学推出了2021—2025年战略规划硕士,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希望继续增强与各个国家或地区政府、投资者及企业的合作,深化与研发、创新机构的伙伴关系,在应对社会和环境挑战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墨尔本大学校长邓肯·马斯克尔教授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认识到,大学在共同目标基础上开展合作,是解决困难、取得共同进步的重要路径。疫情在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机遇和合作方式,云端会议、云端研究等逐渐成为常态。墨尔本大学非常重视,并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与中国学校之间的合作,为实现全球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
谢菲尔德大学副校长马尔科姆·白特勒博士认为,疫情给世界带来了挑战,但挑战和机遇并存。伴随远程工作趋势不断增强,人们进入新领域、寻找新合作伙伴越来越便利,合作对话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大学之间、大学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机会增多。疫情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国际科研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才能解决全球面临的问题。后疫情时代国际合作将成为大学的重要任务。
耶鲁大学副校长伯里克利·刘易斯教授指出,耶鲁大学致力于成为培养学生全球公民意识和领导力的大学,为此,学校支持耶鲁所有学院的国际倡议和活动,包括课程开发、在线教育等。耶鲁还通过与全球各地大学和机构合作创建耶鲁全球卫生研究院、耶鲁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启动耶鲁行星解决方案项目以及建设耶鲁大学自然碳捕获中心等举措,积极关注并应对全球重大挑战,提高耶鲁全球教育的影响力。
罗切斯特大学校长莎拉·曼格尔斯多夫教授指出,高等教育通过跨文化对话,在不同的人类群体间建立了共识,推动了彼此的相互理解。随着我们的世界正变得越来越紧密,我们需要培养具有文化意识、能够与任何人在世界任何地方合作的全球公民,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提供涵盖包括国际关系、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语言教学等方面的全球课程体系,使学生融入到多元文化的校园中,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
东吴大学校长潘维大教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各种形式的线上学习为学生提供了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需要思考如何做更好的教育,以及如何创造新的价值观,让学生看到在大学学习是他们应当做出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和有价值的选择。此外,大学应该尝试开发跨校、跨国、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联合项目,这对于大学来说是一个尝试打开跨界学习新平台的机会,也是大学需要承担的新责任。
澳门大学副校长许敬文教授指出,要解决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全球性挑战,就必须有良好的合作。良好的合作需要有多元的文化交流,而大学是多元文化交流非常重要的场所。在大学中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校长,全球大学校长论坛嘉宾观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通过交流、沟通更多地了解他人,这样就可以减少误解。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教授指出,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中心,始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为支撑,共生共赢。大学培养的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地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产出的科研成果也为区域创新发展持续带来不竭动力。与此同时,区域社会发展又对大学培养的人才与科研方向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大学应据此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科研重点。综合性大学要充分依托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在国际科研合作、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成均馆大学校长申东烈教授认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世界各国过于关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常常会忽略传统价值观,比如说对于人类生存和尊严的重视、尊重,因此,我们需要再次重建并且推动对于人类尊严的尊重,进一步推动城市工业生态系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大学应该自我革新,成为融合发展的机构、科研创新的平台、终身学习的场所。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教授分享了四川大学充分发挥华西医学优势加强校地合作的经验和做法。在当前这样一个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高校所发挥的作用或所承担的责任是前所未有的。从现代社会发展进程来看,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速度越快时,当地高校和所在城市的关系就会越紧密,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获得地方资源的能力也大大增强,校地合作就有广阔天地。
九州大学校长石桥达朗教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对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数字转型的加速也改变了时间和距离的含义。当今时代打破了时空限制,我们迫切需要改变和重建现有的社会和经济模式,大学也因此面临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作为多样化的智力和人才的聚集地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校长,大学应该在引领创新、推动多学科知识融合发展、实现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现在要求大学可以全面引领社会经济系统的变革,我们可以通过整合性的知识实现这一点,包括发展新的教育项目、加强国际化、推动多样化的人力资源发展、推动创新创业等。在打造良性循环方面,学校可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在多层次领域进一步推动整合性知识的发展,改变社会和知识体系,进而把高等教育的研发成果转换到实践当中。通过这样的改革,大学可以与区域进行更加紧密的联系,进而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提升人类福祉。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教授分享了兰州大学立足西部、实现特色发展的经验与做法,特别是把理论学习、学校里面的实践学习以及社会问题的驱动学习结合到一起,由社会问题驱动,改变学科专业以及课程的设置。面对两个百年的交汇期,置于我们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交融坐标体系中博士,大学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引领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应该面向社会需求博士后,改变学科和专业的设置,打破固化的学科和专业之间的界线,在学科交叉和社会交融中实现创新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赵昌昌教授认为,放眼全球,高水平大学已经成为会聚高端人才的“蓄水池”,区域发展创新的“发动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他以西安交通大学的科技创新港为例,分享了学校在实施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破解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瓶颈问题,推动学校深入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高丽大学常务副校长李宽荣教授分享了高丽大学在促进区域创新发展中的经验和做法。为了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变化和市场需求,高丽大学积极促进教育创新,打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生态系统,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高丽大学还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组建诸如数据科学、半导体工程、城市再生等新的院系和科研机构,推动前沿尖端科技发展,提高科研竞争力。高丽大学还积极加入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等国际和地区合作网络,加强国际合作,分享成功经验。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专业,潍坊医学院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签署中外合作办学协议
2月24日下午,潍坊医学院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友大)中外合作办学协议线上签署仪式在浮烟山校区举行。院长管英俊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国家二级行政顾问、俄中双边学术交流和教育科技合作发展工作组俄罗斯联邦负责人拉丽萨·叶夫列莫瓦代表两校签署协议并讲话。副院长卢国华,教务处、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护理学院负责人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国际合作部部长和医学院负责人参加仪式。
仪式上,管英俊与叶夫列莫瓦通过视频签署《潍坊医学院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关于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层次教育项目协议书》。管英俊表示,经过前期多次深入沟通磋商,双方就共同开展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达成共识,并就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进行了详细对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外合作办学方案。此次签约是学校持续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在职研究生,为双方联合培养高水平国际化护理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叶夫列莫瓦表示,与潍坊医学院的合作是友大首次与中国开展医学类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专业,潍坊医学院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签署中外合作办学协议,对友大亦具有开创性意义。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双方开展医学类联合办学,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硕士博士后,对中俄两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是俄罗斯著名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在俄罗斯教育部最新高校排行榜中综合排名第三,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326位。友大医学院设有26个系,53个住院医师培训项目,41个研究生专业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专业,毕业生遍及110个国家。
学校与友大中外合作办学协议的签署,开启了两校合作的新篇章,也标志着我校中外合作办学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俄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2024年7月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十三名俄语专业学生及一名带队老师顺利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学习旅程。本次研学将在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进行,学习俄语语言及文化,深入对俄罗斯的了解。
7月21日,在俄语学院副院长Павел Валерьевич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的主楼、教室、图书馆、学术大厅和餐厅等设施在职研究生,感受到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校园的学术氛围和活力。
随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俄语,同学们来到了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俄语学院,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制定了学习课程,对已学知识进行了巩固和复习,同时逐渐熟悉了俄语学院的课程安排与日常生活。
莫斯科时间2024年7月25日下午博士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2022级俄语专业学生在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老师们和带队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带领下,圆满完成了研学期间的一次户外课程——“市中心之旅”。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俄罗斯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也加深了他们对俄语及俄罗斯文化的热爱。
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参观了莫斯科标志性景点红场、见证了俄罗斯数百年的兴衰变迁的克里姆林宫城墙、国家历史博物馆、列宁墓、长明火等场所,仔细聆听了每一个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博士,对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仿佛穿梭于一幅幅流动的艺术画卷之中,深刻感受到了俄罗斯人民对民族文明的热爱和传承。
此次“市中心之旅”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活动,更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交流和学习机会。学生们纷纷表示“见到了教科书中的风景,感到非常激动”。通过这次活动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俄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他们对俄罗斯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俄语口语交际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俄语的信心和决心,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随着暑期研学项目的继续深入,相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俄语2022级的学生们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和融入俄罗斯的多元文化,为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