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由高校研发的“中国商务”全英文线上学习平台(简称DBIC)在刚刚闭幕的“第九届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上正式上线。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对外推出,这是中国商学院教学模式的一次创新。
平台探索中国宏观环境与商业文化,涵盖宏观经济、金融、组织管理、市场营销、信息技术与创新等交大安泰优势学科领域。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透析中国经济与商业环境,解析中国特有商业现象及发展趋势,揭示中国商业逻辑提供新路径,为全世界提供了解中国商业的窗口。
平台将推出跨国企业高管访谈的栏目,邀请过去二十年博士后,深度参与中国商务发展的国际企业掌门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心得。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陈方若教授介绍,平台聚焦中国特有商业生态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南洋商学院,解读中国商业实践和中国商业未来发展方向。面向国际学生、海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在中国境内的国际企业人员,以“扎根中国,联结全球,战略互动”为特色, 促进中西方商业教育的充分沟通。
他强调在职研究生,“‘商界’与‘学界’在国际间沟通合作的重要性愈发突出,而商学院作为连接商业和学术的桥梁,在推动全球经济整合和商务往来,增进世界各国的理解和互信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九届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上,来自全球的五大洲、33个国家和地区、280家商学院和机构、400余名与会嘉宾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围绕“重构后疫情时代的商业教育”主题,26位全球顶尖商学院院长发表演讲上海交通大学南洋商学院,全国首个高校研发的“中国商务”全英文学习平台上线,深度剖析疫情危机对未来商业教育的长期影响,探寻商学教育的未来。
中国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指出,面对挑战,全球商学院的教育模式、路径都需要做出调整。科技改变了商业教学的思维方式,在做研究时要考虑其它行业或领域的知识。商学院要敢于担当,教育出未来的领袖,让他们有勇气、有能力找到问题、提供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案;还要承担起促进全球化的责任,不断推进全球合作。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院长Soh Wai Lin教授认为,改变商学教育的模式要了解社会,商学院培养的管理人才要有能力应对复杂变化,既要全球化,又要本地化。商学院要让学生终身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培养学生的认知敏捷性,更好地适应持续学习和跨文化工作。
美国芝加哥大学Booth商学院院长 V. Rajan教授强调,商学院教育人才的重点是领导力博士,要做好准备迎接现在不敢想或未看到的挑战,学会分析不确定性以及风险的方法,在风险中寻求最佳的结果。
在中国院长圆桌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前院长王方华教授深入解读了三种重构方式,被迫应对、应运而生之外也有主动拥抱的积极应对。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何文盛教授提出数字化转型的两个关键命题,数字化技术和传统商学教育的结合,以及把数字化本身内容加入到课程体系中。
“中国商务”全英文线上学习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南洋商学院,新南洋海外教育研究院
新南洋海外教育研究院成立于2003年,溯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并在二十年的积淀过程中,成为国内领先兼具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继续教育品牌。
秉承教育初心,沿袭重学风尚,依托优质教育资源,汲取二十余年丰厚办学经验,海外教育研究院已累计培训学员逾20万名,定制化企业和政府机构客户逾万家,师资阵容逾4000位。为宝钢集团、上海大众、上海通用、锦江集团、协鑫集团、国投电力、永达集团、中远海运、顶新集团、杉杉集团、兴业证券、海通证券、华宝证券、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等近万家企业和金融机构成功提供定制课程和人才培养服务,陪伴并支持企业企业高质量增长。
关注数字时代下,中国本土企业转型和创新实践,新南洋海外教育研究院不断创新沉浸式、场景式、课题制、导师制、对标学习等教学方法,培养懂经营管理,更具备人文、科学、历史、思辨素养的新型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个人和组织提供问题解决导向的一站式“培训+轻咨询”服务。
“一体两翼”发展的战略,是新南洋海外教育研究院重新出发,坚定“专业型,市场化”道路的同时,紧握时代国家定位趋势、聚焦产业行业需求而锚定的发展方向。
以人才培养为体,为企业家赋能、为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提供支撑。
以深耕研究为抓手,专注输出行业研究成果,反哺行业发展和行业交流。
以智库共生为保障,集组织、研究、咨询、信息服务于一体,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以人才培养为体博士,服务大局
20年人才发展培训经验,服务近万家,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搭建基于高/中/基层管理者胜任能力的领导力进阶课程体系;以管理自我、管理团队、管理业务三个维度的GTP模型为理论根基,以必备能力、深化能力、扩展能力三个进阶为培养路径,以线上线下智慧系统和个人学习成长曲线为服务目标,助力企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强化人才梯队培养,加速组织能力建设,适应数字化时代下的战略人力资源革新需求。
以深耕研究为抓手,扎实行业调研
连续3年上海银行业课题研究,连续2年上海金融业课题研究,用于测评诊断、培训分享、案例学习。
针对团队人效提升层面: 准确掌握员工能力结构及与岗位要求的匹配度,指导管理干预准确提示员工的绩效贡献潜质;
准确筛选团队中的高潜力人才、复合型人才(甄选准确率达95%);
针对企业经营发展层面:
准确评估:评估团队在企业的稳定发展、转型升级、快速发展、动态适应、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支撑性,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快速诊断:判断团队整体能力对某项业务目标达成的支撑程度; 同时,针对支撑力短板,精准制定解决方案。
精准赋能:运用经营目标解码、人效倍增训练、数字识人等工具精准赋能,实现组织在运营管理、资源统筹、高效沟通、客户攻关、销售提速等等方面的快速提升。
以智库共生为保障,服务产业
数字化时代,连接比拥有更重要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南洋商学院,新南洋海外教育研究院,开放、信任和协同是关键。中国企业标杆学习平台(原中国最佳企业大学排行榜)经历了名称之变、组织架构之变,但是构建“协同行业伙伴、深度共享、价值共生”的发展格局初心不变。
从2012到2021年,10年+《中国企业大学研究报告》;
10届最佳企业大学排行榜硕士,800余家参评,
175个中国最佳企业大学奖,135个最具成长性企业大学奖,
203个中国企业最佳学习项目奖,20个数字化最佳学习项目奖,
7个党建优秀学习项目,16个青年人才优秀学习项目……
1部企业大学专著,积累最详实企业大学案例库;
为东方航空、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南方电网、国家电投、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华润集团等60+企业提供企业大学规划设计、卓越运营、数字画像等咨询服务;
数百家企业大学对标参访,并提供人才发展培训服务。
多维师资,前瞻引领
逾4000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构成了研究院师资链的主干,他们中25%来自专家型政府官员、商界精英,25%为著名高校的教授、学者,30%来自企业丰富经验的实战型讲师,有近20%为陪伴咨询顾问。他们始终站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最前沿,他们将以最先进的理念与管理科学引领时代前进的脚步。
与研究院合作共赢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培训中心 金融科技专才培养项目(第四期)
为加快培养“金融+科技”的复合型人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培训中心携手海外教育研究院推出“金融科技专业人才”培训项目。本次培训内容包括金融科技规划、政策和发展,金融数据能力建设指引,金融科技管理人员数字领导力提升,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等线上和线下结合的相关课程,以及参访深兰科技和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等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
(2018-2019 年度)/ (2020-2021 年度)新疆班
申万宏源证券“远航计划”专题培训
同时,为申万宏源证券完成了新入职员工思想动态调研报告的项目。
广汽工作法提炼(GTP项目)
2020年9月21日,为广汽集团定制的GTP项目正式启动,之前以“习惯、文件、知识、专业、能力”的形态,“显性”或“隐形”存在的广汽工作方式,通过归纳→整合→提炼→创新→传播,形成“理念+方法+工具+案例+行动”的“广汽工作方式”读本、培训体系运营手册、培训讲义,目前已培养100名GTP讲师,“广汽工作方式”显性化、法典化、生动化、案例化。
中国远洋海运 国际化人才专题培训
基于中远海运由“全球承运” 向“承运全球”发展战略的转变,对来自集团15家海外直属公司、24个国家和地区的33名国际化高管人才进行培训,推进高层达成战略发展共识。
中国东方航空战略性人力资本提升咨询项目
燕计划:面向名校优秀大学毕业生以及本科毕业且入职不满3年的优秀员工,以超常规培养方式,力争3年内,将其培养为内设部门副经理,并经“翼计划”、“翔计划”成为公司未来中高层管理者。
翼计划:面向公司工作3年以上的骨干员工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南洋商学院,以快速培养的方式,力争用3-5年的时间,将其塑造成为内设部门经理,并经“翔计划”成为职能部门、业务单位、分子公司副职领导。
翔计划:面向公司工作5年以上的资深员工,以快速培养的方式上海mba,力争用2-3年的时间,将其塑造成为职能部门、业务单位、分子公司副职领导。
顶新国际集团 便利、餐饮连锁事业部幼狮营(连续三年)
作为一家中国知名的综合食品集团,该企业为培养年轻、有潜力的管理者列入人才储备池,为公司储备人才赋能,提出相关需求。海外教育研究院基于多年人才培养经验,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已为该企业持续培养3批高储人才,并且该项目持续进行中。
上海交通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南洋理工大学:传说中拥有“小笼包”学习中心的高校!
南洋理工大学( ),简称南大(NTU),是新加坡的一所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
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创始成员、AACSB认证成员、国际事务专业学院协会(APSIA)成员,也是国际科技大学联盟的发起成员。
学校相关排名
—— 2021年QS世界排名 第13位
—— 2021年QS亚洲排名 第2位
—— 世界年轻大学排名 第1位
——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 第6位
—— 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第48位
南洋理工大学目前校内设有8所学院,分别为:
-商学院
-工学院
-李光前医学院
-国立教育学院
-文学院
-理学院
-跨学科研究生学院
-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
南洋理工的专业开设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相似,也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唯一的不同是,南洋理工不开设法学专业。
强势学院和专业
1.理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的理学院所提供的物理、数理和生物科学等相关的课程是新加坡唯一的学士荣誉学位课程。其中,其开设的生物医学和中医学双学位课程是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办。毕业生将获颁南大生物医学理学士荣誉学位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医学中医专业学士学位。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课程以教授生物科学知识为主。主要研究方向是微观生物学与生物学应用。生物科学由四个教学研究方向组成: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结构与计算生物学。在此专业毕业的同学将来可以在新加坡当地的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与生物医药业就业。
2.商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的商学院是新加坡唯一及亚洲第三所同时获得欧洲质量发展体系(EQUIS or )及美国国际管理教育联合会(AACSB or to of )两项认证的商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的商学院名列全球前50强之列,亚洲最佳商学院前三名。学院中开设的会计学、商学、MBA、EMBA、金融工程、金融学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受到国际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极大认可。
会计学
南洋理工大学在新加坡拥有最成熟的会计项目,具有培训专业会计师的悠久的历史传统(超过五十年)。
学生能够有机会向世界一流的教授学习,了解会计基础知识以及最新的趋势和问题,成为行业领导者。通过灵活的选择来拓宽思维,获取会计以外的利益,满足新的全球经济的需求和挑战。
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今后可以到新加坡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财务、审计等实务上海交通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南洋理工大学:传说中拥有“小笼包”学习中心的高校!,也可到高校、研究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MBA
南洋理工大学的MBA课程是由南洋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办的MBA课程,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高级管理者和未来商业领袖。
通过了解前沿的商业知识,去学习跨文化的敏感性和人际沟通技能,具有在复杂环境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勇于承担未来挑战的创新型人才。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规定年限内顺利通过考试,学生可以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学位证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学习证明!
要知道管理是相通的,MBA培养的是优秀的管理者、领导者,而且同时也会有强大的校友资源,对于就读MBA课程的学生来说,进入社会在职研究生博士,找工作博士后,熟人推荐、内推的成功率远远高于社招。
所以,毕业后的学生可以从事职业经理人,各大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会有更高的就业机会, 甚至自己和校友一起创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南洋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培训中心-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
校园风景
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多个源头之一在职研究生,目前是我国一流重点高校。更名后的交通大学。
南洋公学于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
钱学森图书馆
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建成对外开放,馆内展览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
的开拓者、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四个部分,馆藏钱学森同志文献、手稿和书籍76000余份,珍贵图片
1500余张,实物700余件。馆内设有资料厅、专题展厅、学术交流厅等文化设施。
校史博物馆
这幢兼具巴洛克和科林斯风格的古典折中式建筑,原是由社会各界及师生共同捐资建造的,开创了学校
广揽校友、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的先河。
体育馆
徐汇校区体育馆于1925年建成,当时承担着我国各种类型的国内国际活动,中国第一次
夺冠女排曾于此训练。
董浩云图书馆
在中央大草坪如波的绿茵北面,坐落着上海交大最古老的建筑—中院。这是目前惟一一幢建成于19世纪的
教学楼,也是上海交大百年校园的历史原点,见证了中国人创办新式学校的新思想和新实践。在这里,沉淀着
时间过往中的繁华与荒芜,记录着传奇的名人、老故事和岁月镌刻的厚重历史。
安泰经济管理学院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盛宣怀向清政府奏请开办的“南洋公学高等商务学堂”。2008年至今上海交通大学南洋商学院上海mba,上海交通大学培训中心-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学院先后获得国际MBA协会、EQUIS欧洲质量发展体系和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联合会国际认证,
成为国内首家同时获得三项国际顶级认证的商学院。
饮水思源
在执信西斋建造之前,交大校园建筑集中在整个徐汇校区的东部,主要建筑如图书馆、中院、上院、体育馆等上海交通大学南洋商学院,
围绕中心绿地展开布局。可以这么说,是执信西斋拉开了交大徐汇校区整个格局的向西发展,也奠定了徐汇校区西区
在此后的区位功能方向——学生生活区。众多莘莘学子曾经在这里居住过博士后,他们将交大的精神与气质散播四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6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