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金融跨专业考研,零基础考研经验:历史学跨考华南理工经济学

从历史学跨到经济学,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跨度,我大学没学过数学,经济学原理也只是知道些皮毛,考研500分中的300分我要从头学起,而且难度不低,现在回想起来,我还佩服自己的勇气。

胡同学

本科: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学(师范)

录取:华南理工大学 区域经济学

分数:368分

2016年6月我从(,)历史学(师范)专业毕业,经历了6个月脱离学校环境的复习,在12月参加了研究生考试,专业是区域经济学。我在这之前没有任何考研经历,复试时还在上班,最终还是迈过了一道道坎,跨专业、数学、专业课、初试、复试、离校备考、在职备考,第一次考就被一志愿录取,深感幸运。我的分数不是太高,368分,关于学习方法,我就主要讲一讲和跨专业有关的选择、零基础学习的复试的一些事情吧。

一 跨专业的决定

我开始有考研的想法,是在大四上学期。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之前不想考研,我想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母校华师考研氛围不那么浓,我直到大四才接触到比较多的考研党,来自一些保研的朋友和实习时打算考研的队友的影响金融跨专业考研,零基础考研经验:历史学跨考华南理工经济学,我才开始留意考研这件事情。我自己的本科专业也没有太大的让我想深造的吸引力,从小喜欢地理,大学时开始喜欢经济,但一直想都不敢想跨专业的事情,直到大四面临着重重危机,想到大学期间从来没有真正地确立过一个长远的目标,终于觉醒,也找到了勇气,于是下定决心——自己想做的事情再难也要上。

由于当时已是大四上学期的末尾,如果要考研,只能再等一年,所以我当时还是犹豫了一下,早几个月的话,我可能直接就决定了。后来还是用大学期间迷茫的经历说服了自己。接下来,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区域经济学。我曾经想,反正要跨专业,那就不管那么多了,一度考虑过理工科专业,但还是没那个底气。从历史学跨到经济学,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跨度,我大学没学过数学,经济学原理也只是知道些皮毛,考研500分中的300分我要从头学起,而且难度不低博士后,现在回想起来,我还佩服自己的勇气。

再后面选学校,可以说是一步一步往后退。放弃了所有的经济学名校和热门学校,我从理工类985中挑了一个相对好考点的(,),因为想一次就考上。

二 零基础学习经历

我从去年的3月开始备考,说起来有10个月,其实真正有效的时间也就6个月。6月之前在学校,临近毕业活动特别多,导致五月和六月进度很慢。6月底毕业回家,有几次找不到学习状态,找不到状态的时候只能坚持着学那么一点。但是,至少该学的都学了几遍。

我复习公共课的经验,很简单,英语做10年真题,结合认真的研究,政治就是选择题刷一遍+背关键考点+背押题卷,公共课大神很多,我就不造次了。我多讲一讲如何从零开始数学和专业课的学习。

数学我建议从零基础课程开始看,数学中的概念和原理特别多,虽然不会直接考,但这毕竟是基础,理解得越透彻,做题越顺手。我学数学从零基础、基础、强化一路看下来,学了至少三遍,但光听课也没用,必须要同时做题,找任意一本考研数学习题集,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能掌握基本的题型了,后面做30年真题,做两到三遍,还需要订正错题和总结。

至于经济学专业课博士,零基础的情况下从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看起,由于我选学校时就想好选只考宏微观的学校,而且华工给了很详细的考试大纲,所以我的复习范围不是太大,把指定参考书中要考的部分反反复复看几遍,该背的背一背。专业课也需要训练做题硕士,于是我在去年9月报了炳哥的经济学全程班,例题都很有参考性,我做了一两遍熟悉了解题方法,同时听炳哥的课也对书上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样,专业课就学得差不多了。

三 复试到录取,感谢命运

我的初试成绩,数学只有101,自己考完也清楚分数高不了,问题还是出在基础不扎实,专业课122,是一个不错的分数,炳哥的帮助很大。以及政治70,英语75,正常发挥。总分368,在华工区域经济学专业统考生中排名第一,虽然第二只比我低了一分。自己非常满意,基本确定能进复试,这时要开始准备了。

初试后我找了工作,复试的准备就是一边上班一边进行的。华工经济类学硕复试的笔试考三个部分:金融市场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前不考这么多,今年这是第一次,去年看了招生目录还想过要不要换学校。我没有学过,时间又只有一个月,结果很多内容直到复试开始还没学会,结果复试的笔试只考了47分,靠面试的86分才得以被录取。面试时没有因为本科专业被为难,甚至老师们对我的专业背景很好奇,和我聊了不少两个学科交叉部分的东西。

复试的第二天就公布了结果,4进2,我是第二名,刚刚好。这一年多走过来,自己做了不少努力金融跨专业考研,但还是觉得很幸运。复习的过程磕磕绊绊,初试考完后的感觉也不好,但分数意外的高,我考的专业今年大家的分数也意外的不高(去年平均分都有380),不小心成了第一,到了复试,笔试一塌糊涂,然后靠面试时遇到了一位不为难专业背景的主考官被录取,也许真的是命运自有安排吧。最后,还是庆幸自己坚持了跨专业的决定,大胆地追逐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再加上选择了符合自己水平的学校和专业,对于跨专业,我只想说,可能只需要勇敢的决定、坚定的信念、认真的准备和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就足够了。

考研经济学还是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财经三剑客,有何区别?

在财经领域的广阔天地里,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如同三把利剑,各自锋芒毕露,为无数青年学子开辟未来之路。面对这三大专业,如何根据孩子的兴趣与潜力,作出最适合的选择?

经济学:国家发展的战略师

经济学,一门探索资源最优配置与社会决策的学问,是解读经济运行规律的金钥匙。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作为国内顶尖学府的招牌之一,其毕业生广泛活跃于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及大型企业战略规划部门。

身边案例:张华,一名来自普通家庭的经济学硕士考研经济学还是金融学,毕业后加入国家发改委,参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上海mba,他的工作直接影响了家乡的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展现经济学人才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金融学:资本市场的弄潮儿

金融学,经济学的实践领域,聚焦于货币流通、资产管理和金融市场分析,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2021年,中国金融行业平均薪资水平位列各行业前茅,金融分析师年均收入可达30万元人民币以上。

真实故事:李明,一名普通二本院校金融学专业出身,通过自学考取了CFA(特许金融分析师),现任某知名券商资产管理部经理,他凭借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金融理论,为客户实现了资产的稳健增值,实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

会计学:企业健康的守护神

会计学,作为商业语言的翻译者,负责记录、分析和报告企业的财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不可或缺的基石。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数约为14万人,而市场需求远未饱和,显示了会计人才的紧俏。

本土榜样:王莉,一位非会计科班出身的普通会计,通过自考会计学专业,获得CPA(注册会计师)资质后博士后,从基层做起,短短几年内晋升为某大型制造企业财务总监考研经济学还是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财经三剑客,有何区别?,她以严谨的财务管理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助力企业在疫情期间稳住财务根基,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选择的艺术:兴趣与潜力并重结语:点亮未来,始于今日之抉择

财经领域的广阔天地,等待着每一位有志青年的探索。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每一门专业都是通往成功的不同路径。选择专业,不仅要考虑行业的吸引力在职研究生,更要倾听内心的声音,结合自身特长与兴趣,方能在未来的道路上稳健前行。记住,每个选择都值得尊重,每条道路都能通向辉煌,关键是坚持不懈,勇于探索,最终,你将发现,属于你的星辰大海正熠熠生辉。

经济金融考研,金融专业考研考哪些科目

金融专业考研考科目如下:

1、政治:考察范围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

2、外语:允许考英语、俄语或日语,一般情况下考生能灵活选择应试语种。

3、数学:金融专硕考数学三,考察范围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专业综合:即金融学综合经济金融考研,金融专业考研考哪些科目,考核部分主要有金融学和公司财务。

金融专硕院校复试科目:

1、专业课:考金融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具体内容是招生院校自行确定。

2、外语水平:一般会考英语,包括英语口语和听力。

3、综合能力:一般包括专业能力和考生的综合素质。

注:复试是由院校自行安排考试科目经济金融考研,可能不止以上3科,具体以院校公布的通知为准,考生能通过本次考核可以择优录取。

金融学简介:

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主要包括四大学术专业领域:银行学、证券学、保险学、信托学。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1、金融学培养方向

金融学专业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有关法律、政策和国际规则;了解国内外金融学科和金融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2、金融学考研复习资料

在金融学专业课复习的时候专业课的复习参考书和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复习资料。对于统考的同学来说找资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论是参考书还是真题都能够在网上搜到,可以通过网络书店寻找需要的资料硕士在职研究生上海mba,在上面很容易就能够买到考试要用到的书籍和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8262.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张老师
上一篇 2025年 2月 13日
下一篇 2025年 2月 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