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浙江省教育厅组织评选上海mba,“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引进来’‘走出去’融合发展实践案例”荣获省级中外合作办学优秀案例殊荣。此举象征着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在合作办学领域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宁波大学于2003年开始与昂热大学深度交流合作,先后于2010年和2013年获得教育部批准举办旅游管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中法合作办学项目。在此基础上,于2017年获批建立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在职研究生,现开办有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服装与服饰设计3个中法合作本科专业和旅游管理中法合作硕士研究生专业。机构始终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实施“双注册”“双文凭”“双校园”(选择性)的培养模式,积极引入高质量国际化教育资源,加快教师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在成功引进优质资源和融合创新的基础上,机构成功实现多国多点“走出去”交流合作:与多国多校签订合作协议,并开展实质性合作交流;带领近百名中国学生赴法国和摩洛哥研学;发起创立并连续承办九届中欧国际旅游研讨会、七届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旅游高等教育研讨会,参会人数逾2200人次昂热大学,影响辐射法国、西班牙、捷克、希腊、罗马尼亚、摩洛哥等国的30余所高等院校。
机构合作办学成果得到法国高等教育、科研与创新部部长、法国驻华大使馆高级官员(多次肯定是“中法之间最成功的教育合作项目之一”)、法国时尚与装饰艺术学院校长、法国驻华文化教育参赞等国内外各界人士和同行专家一致好评。法国、西班牙、摩洛哥等国主流媒体及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在线等媒体先后报道60余次。
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此次获奖,是对其二十年深耕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成为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制高点、省市旅游于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器以及中法高等教育与文化交流合作示范地的激励。机构将继续努力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荣获省级中外合作办学优秀案例,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硕士,为宁波大学的国际化发展乃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法国昂热大学中国认可度,招办面对面 | 奖助学金最高16000元,出国资助最高12000元!等你来“pick”!宁波大学2020招生政策最新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实习编辑 陈昊昱)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为满足疫情防控常态下浙江省高考考生填志愿、选专业、选高校的需要,减少人员聚集,中国教育在线浙江高考帮推出了“2020招办主任面对面”栏目,向考生和家长传递权威的招生政策和报考信息。
△ 宁波大学招生办副主任 张海华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宁波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张海华,今天,他将从学校简介、办学优势、招生亮点等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介绍宁波大学2020年的招生政策,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简介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
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了办学历程。
在34年办学历程中,学校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6年。邓小平、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关心,包玉刚先生经费支持,5所顶尖大学对口援建,学校的招生分数线很高,1992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招生录取院校。
第二个阶段是1996年。三校合并后,学科门类达到9个,两年后的1998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了国家队,成为了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最年轻的大学。
宁波大学已经是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其学科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十一大门类,设有25个学院,2家直属附属医院。主校区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另有梅山校区、植物园校区等多个校区,占地3037亩,建筑面积123.57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5.1万平方米,拥有纸质图书270万册、电子图书230万册。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6856名,各类研究生7324名,来华留学生2497名(其中学历生1907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0132名。
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2890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901名),其中正高职称人员452名,副高职称人员782名,博士学位人员1297名。现有全职引进的院士8位,其中我国两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其他发达国家院士5名等,以及国家级特优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88名。
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众多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近几年取得了标志性业绩。
办学优势
一是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80强学校迈入国家队办学行列。
自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来,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国内认可度较高的四个大学排行榜中持续上升。如,在考察规模为主的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从2016年的第88位进步到2020年的80位,近5年跃升8位。在考察学科为主的邱均平大学排行榜中,从2016年的第88位进步到2020年的76位,近5年跃升12位。在考察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校友质量为主的艾瑞深大学排行榜中,从2016年的第134位进步到2020年的75位,近5年跃升59位。在考察教学科研量化指标为主的中国软科大学排行榜中,从2016年的第97位进步到2020年的75位,近5年跃升22位。
尽管高校排名并不能完全体现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综合实力,但也可以作为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参考。近几年,宁大在各大排行榜中的排名情况,说明学校“双一流”建设、一流本科和一流研究生教育、人才强校战略等重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成为区域人才高地之一。
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建设人才集聚新高地,推进学校人才引育工作走在省属高校前列。自2017年提出“净增120人”引才目标以来,三年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482人,全职院土实现从0到8的重大突破,人才增幅领跑全国,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也为宁波市加快建设高水平引领型创新城市积极贡献力量。实施“浙东学者支持计划”“浙东青年学者支持计划”法国昂热大学中国认可度,构建可持续的才梯队建设机制。目前拥有
正高职称人员452名,副高职称人员782名,博士学位人员1297名,逐步形成了以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等为代表的一流人才队伍。
三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初步具备了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
学校目前已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等人才教育体系。2017年,新增4个一级博士点、11个一级硕士点和6个专业硕士点,硕士点增列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1位,实现了硕士点所有学科门类和学科性学院全覆盖。今年,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研究生扩招超44%,研本比接近1:2,研究生培养质量位列全国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第19位。
四是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学科优势特色愈加明显。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十一大学科门类。近年来,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动植物科学、农业科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进入前5%。“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工程”学科群建设稳步推进,在海洋工程结构与装备、海洋生物资源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等领域,自主研发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专家组对学校“双一流”建设业绩给予高度评价:宁波大学党建引领作用突出、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海洋化”一流学科群、汇聚了一批院士在内的高水平师资,在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
五是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由院士领衔的高端科研平台发展迅速。
三年来,获得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2个,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科研经费同比增长一倍。加大对高端平台的支持力度,创新校级研究院体制机制,建立了9个由顶尖人才领衔的校级研究院。由陈剑平院士领衔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将成为宁波市首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赵玉芬院士领衔的新药技术研究院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成立了“天体化学与空间生命。钱学森空间科学协同研究中心”,为航天强国贡献宁大力量。吴柯院士牵头的无线研究院与之江实验室在无线感知与人智能领域建立共享平台。长江学者唐科奇教授牵头的质谱技术与应用研究院获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成功研发两款便携式质谱仪器。
六是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办学资源集聚再上新台阶。
自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来,政府财政支持明显增加。从2018年起,国家和浙江省每年各新增专项建设资金2600万元;宁波市专门出台支持宁波大学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若干意见,5年内投入各类专项建设资金约16.8亿元。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空间实现突破性进展,相继投入使用植物园校区、梅山校区。相对2017年初,新增办学空间1400亩、校舍建筑50万方。校园环境明显改善,为建设研究型大学提供了重要保障。
宁波大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造就尊重学生选择权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拥有国家特色专业6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另有非直属附属医院9家和临床教学医院9家。
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2门,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
研究生教育质量位列全国百强行列,建有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个,获省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优秀示范课程3门,省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11项,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26项,相关指标位列省属高校第2位。学校是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工作典型高校50强高校”上海mba,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宁波大学大力推进科研创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项的全面突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位列全国高校前10%。
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牵头单位)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成果推广机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博士后,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2个,浙江海洋高效健康养殖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1个,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8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专业智库2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7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浙江省高校新型智库2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研究基地,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
与地方政府共建地方研究院3个,与企业共建校企研究院2个,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校企(地)科研合作平台115个,实现科技成果作价投资2例,获评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2017年以来连续获得全国唯一面向政产学研金用结合的最高荣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2018年度获全国技术市场领域最高奖项“金桥奖”。
宁波大学大力推进开放合作办学。学校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个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中澳MBA、中美精算、中加汉伯项目)。来华学历留学生规模,连续多年居省属高校第1位。大力推进了师资国际化和课程国际化。建有2个海外孔子学院(冰岛北极光孔子学院、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大学孔子学院)。学校在西南交大公布的“2019大学国际化排名”中位列第69位。
学校还全面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开展了校际学术及学生交流与合作,与台湾海洋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34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1993年,首开两岸大学生交流互访先河,甬台两地大学生互访26次。与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的甬港两地大学生互访研修活动,被列为教育部“万人计划”项目。
今天的宁波大学,正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和“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向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招生政策与亮点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全国80强高校,2020年,宁波大学有哪些招生政策与亮点。
01精英培养,优先推免,以打造拔尖创新的高端人才
2020年,阳明创新班(人文)、阳明创新班(理工)在省内普通类直接招生。这是由优秀本科生组成的荣誉班级,以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阳明创新班(人文)、阳明创新班(理工)的学生可分别在大文、大理专业中自主选择专业(艺术、体育、中外合作类专业除外)。阳明创新班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计划,学校为阳明创新班配置优质的教学资源,并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出国交换学习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2020年,继续在“一流”学科群相关的三个专业,设立“拔尖人才创新班”,分别为:工程力学(拔尖人才创新班)、水产养殖学(拔尖人才创新班)、通信工程(拔尖人才创新班)。学校为“拔尖人才创新班”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配置优质的教学资源,并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出国交换学习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02专业凝练,双重选择,以考虑不同考生的志愿需求
学校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整合现有学科与专业的办学资源,推进专业结构优化,2020年,学校继续优化招生类和招生专业。
一方面,对于希望通过大学学习进而选择专业的考生,在普通类,我们推出了12个专业类,考生可在一学年后,根据志愿加考核的原则进行专业类内的专业分流,为考生提供二次选择权。包括: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法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数学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土木类、物理学类、材料类、生物科学类、设计学类。
另一方面,针对专业意向明确的考生,直接推出31个我校优势特色的学科专业供选择,包括:
1. 培养国际商贸人才专业:会计学(ACCA)、会计学(CPA )、国际贸易(全英文班)、金融学(全英文班)、工商管理(中加学分互认);
2.语言类专业:英语、日语、德语;
3.医学类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4.师范类专业:小学教育(师范)、学前教育(师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英语(小学师资)(师范)、英语(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科学教育(师范)、地理科学(师范);
5.优势特色类专业:历史学、应用心理学、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作及其自动化(国际贸易班)、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药学、建筑学、工业设计、船舶与海洋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
6.新增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7.中外合作类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法合作)、旅游管理(中法合作)、服装与服饰设计(中法合作)、数学与应用数学(中美合作精算科学与风险管理)。
据ESI公布的数据,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动植物科学、农业学科6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
与工程学学科相关的本科专业有:工程力学、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还有我们提前批录取的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以及今年新增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与临床医学学科相关的本科专业有:临床医学
与化学学科相关的本科专业有:化学
与材料科学学科相关的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与农业学科相关本科专业:水产养殖、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海洋药学等
国家一流建设专业10个、省一流建设专业21个。
03中外合作,双语授课,以拓展文化融合的国际视野
为了提高毕业生在全球化社会环境中的适应力和竞争力,学校继续招收会计学(CPA 加拿大注册会计师)、会计学(ACCA英国注册会计师)、金融学(全英文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文班)等4个全英文/双语授课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中美合作精算科学与风险管理)、旅游管理(中法合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法合作)、服装与服饰设计(中法合作)等4个中外合作专业按专业进行招生。
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于2017年开始招生,是经教育部批准依法成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宁波大学的直属学院,合作方为法国国立综合性大学——昂热大学,其旅游类、地理类专业在法国享有盛誉,也是法国公立综合型大学中极个别开设时尚类专业的院校。中法联合学院的办学地点设立在宁波大学植物园校区,2020年招生专业包括旅游管理(中法合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法合作)、服装与服饰设计(中法合作)。前三年在植物园校区,符合条件者第四学年赴法国昂热大学留学。旅游管理(中法合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法合作)服装与服饰设计(中法合作)学费为28800元人民币/学年,法方不另收学费。
其实除了中法联合学院外,我们在数学与统计学院也开设中外合作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这个专业也非常牛,近三年,该专业毕业的93名同学中,有59人考上研究生,其中56位同学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滑铁卢大学、多伦多大学、澳洲国立大学等世界名校录取,3位同学考取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大学国内著名大学研究生。
04在校期间,名校访学,提供第二校园交流访学机会
学校为推进国际化发展,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鼓励更多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交换学习或访学时间一般在3个月以上,最高可获学校资助12000元。
交换生项目是我校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对获取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学科交流、提高办学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宁波大学作为浙江省10所国际化示范学校之一,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参与国际化事务素质和能力的人才。
学校与国(境)外74所高校携手合作硕士,每年派送学生前往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查理大学、奥克兰大学、西澳大学、普渡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斯特林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等海外高校开展长、短期的学习和交流。学校为学子提供形式多样的国(境)外学习交流平台,出台了学习交流资助办法,只要你足够优秀,便可以拿着资助看世界。2019 年,学校共有 920 名学生赴海外交流交换学习、11 人赴孔子学院等组织支教、任职。
05创新创业,势如破竹,以夯实未来就业的扎实基础
作为宁波的龙头高校,学校坐落在宁波市中官路创新创业带核心位置,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大学生提供巨大的创新创业机会。
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通过专业改革、课程优化、平台搭建、项目培育法国昂热大学中国认可度,招办面对面 | 奖助学金最高16000元,出国资助最高12000元!等你来“pick”!宁波大学2020招生政策最新出炉!,将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和项目孵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使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特色教育,连续4年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高校先进集体奖”(全国仅6所),前五届大赛中共获得6金14银1铜的成绩,连续7年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系列竞赛中蝉联赛事“优胜杯”,成绩稳居全国前20名。
06学校扎实推进“一把手”工程,学生就业率位列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扎实推进“一把手”工程,与本地、省内各地、各有关部门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地方发展与学校发展深度融合的良性循环局面。2019届本科毕业生省内就业占比为 81.18%,其中61.07%毕业生选择留在宁波。2020年上半年宁波人才净增人数全国前10,这也充分印证了宁波是一座最具有幸福感的城市。目前也正在积极争创文明城市六连冠。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2018届毕业生满意度位居省属本科高校第二。
07奖助学金种类丰富,金额最高可达16000元
宁波大学是一所奖助体系非常完善的大学,不仅拥有国家、政府、学校给予的各类政府奖助学金,更有广大宁波帮、校友、企业捐设的各类奖助学金。在本科生中设立了50余项奖学金,受奖面占学生总数的37%以上。2019年,4691名本科生获得奖学金,奖学金总金额达人民币1168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大学学生每学年各类政府奖助学金生均达5000元,在此基础上捐赠奖助学金生均达2000元。这也就意味着宁波大学本科生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和金额都非常高。
2020年我校新生奖学金政策:
学校面向浙江省生源设立新生奖学金,获奖条件为普通类高考总分超过浙江省一段线50分及以上,投档到我校被录取,且名列我校前20名(若有分数并列,以位次号确定),奖励金额为5000元/人。
08转专业政策
学生可以自由申请转专业,各专业不得限制学生转出,换句话说,学生申请转专业是不设限的。根据《宁波大学关于设置专业转入条件的指导意见》,由各学院来制定各专业的专业转入条件和考核方式。在设置转入条件和考核方式时,对绩点分(成绩)的运用应合理,不应直接作为限制申请的条件。在各专业转入学生人数上,每个专业总人数一般不超过该专业招生计划数的15%。
09五彩缤纷的校园文化
宁波大学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我校现有学生社团 179个,其中校级学生社团42个,院级学生社团137个,参与社团学生人数达万余名。按照学生社团的特点,将现有学生社团分为学术科技类、公益实践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竞技类四大门类。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一个或多个学生社团,在学习的同时兼顾兴趣爱好的培养与发展。
10宁大食宿
宁波大学住宿公寓,标准是四人间,独立卫生间。寝室楼有活动室、洗衣房等设施供同学们使用;宁波大学食堂更是菜肴丰富,喜欢吃海鲜的同学更是有口福。每年学校食堂在传统节日会赠送各种传统食品给广大同学,比如端午送粽子、中秋送月饼,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11交通便利,配套齐全,以创造求学生活的极佳之所
学校主校区位于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地处东海之滨,甬江之畔,交通便利,校门口地铁二号线直达宁波高铁站、飞机场,便于学生出行。2016年学校30周年校庆之机,校园整体进一步得到重大提升,学校环境美丽宜人,办学空间显著拓展,办学条件日益改善,由校友捐资助建的真诚图书馆全面投入使用,由“宁波帮”人士捐资助建的周亦卿体育综合馆投入使用,包氏教学楼改造升级也正逐步推进。校园生活区云创小镇品味独具,美食、健身、休闲设施齐全。这一切,都为学生提供了求学生活的优质的设施与服务。
法国昂热大学中国认可度,招办面对面 | 宁波大学2021年省内计划2858人,一半专业(类)计划有增,新增智能制造工程和传播学,为考
2021招办面对面
2021年高考招生季来了。为满足浙江高考学子填志愿、选专业、选高校的需要,中国教育在线浙江高考帮“2021年招办主任面对面”栏目再次启航,向考生和家长传递权威的招生政策和报考信息。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宁波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张海华法国昂热大学中国认可度,他从多个角度出发,为考生和家长介绍学校概况以及2021年最新的招生政策,我们一起来关注。
△ 宁波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张海华
△宁波大学招办主任面对面视频
各位考生、各位家长,大家好!我是宁波大学本科招生办老师张海华。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宁波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2021年招生政策与亮点。
宁波大学概况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
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了办学历程。
招生季 · 2021
在35年办学历程中,学校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01
第一个阶段是1986年。
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关心,包玉刚先生经费支持,5所顶尖大学对口援建,学校的招生分数线很高,1992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招生录取院校。
02
第二个阶段是1996年。
三校合并后,学科门类达到9个,两年后的1998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03
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
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了国家队,成为了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最年轻的大学。
宁波大学已经是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其学科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十一大门类,设有25个学院,10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3家直属附属医院。主校区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另有梅山校区、植物园校区等多个校区,占地3037亩,建筑面积123.57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5.1万平方米,拥有纸质图书270万册、电子图书230万册。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6856名,各类研究生8501名,国际学生2007名(其中学历生1739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0540名。
现有教职工2987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996名),其中正高职称人员484名,副高职称人员800名,博士学位人员1468名。现有全职院士7位,其中我国两院院士2名,其他发达国家院士5名等,以及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180余名。学校逐步形成了以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等为代表的一流人才队伍。
招生季 · 2021
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众多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近几年取得了标志性业绩。
一是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学校迈入国家队办学行列。
自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来,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国内认可度较高的四个大学排行榜中持续上升。比如:
尽管高校排名并不能完全体现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综合实力,但也可以作为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参考。近几年,宁大在各大排行榜中的排名情况,说明学校“双一流”建设、一流本科和一流研究生教育、人才强校战略等重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学校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高校。
二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初步具备了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
学校目前已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等人才教育体系。目前拥有6个一级博士点、30个一级硕士点和22个专业硕士点,硕士点增列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1位,实现了硕士点所有学科门类和学科性学院全覆盖。近年来,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研究生逐年扩招,研本比接近1:2,研究生培养质量位列全国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第19位(双一流高校第55位)。学校保送研究生名额逐年递增,2020年本科生考研率达到26.13%,2020年硕士考博录取人数较上年度增长30%。
招生季 · 2021
三是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学科优势特色愈加明显。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十一大学科门类。近年来,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动植物科学、农业科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进入前5%。“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工程”学科群建设稳步推进,在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海洋生物资源增养殖领域、近海无线通信器件和模块领域,自主研发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教在育部“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专家组对学校“双一流”建设业绩给予高度评价:宁波大学党建引领作用突出、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海洋化”一流学科群、汇聚了一批院士在内的高水平师资,在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
四是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由院士领衔的高端科研平台发展迅速。
2021年,由陈剑平院士领衔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成为宁波市首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近三年或的国家级项目527项,重大重点项目21项;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成果推广机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家部委科研创新平台17个,省级平台3个;
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省属高校第一;
社科研究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10%行列,近三年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或被采纳40多项,其中2项咨政报告分别获得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批示;
2018年获全国唯一面向产学研结合的最高荣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招生季 · 2021
五是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办学资源集聚再上新台阶。
自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来,政府财政支持明显增加。从2018年起,国家和浙江省每年各新增专项建设资金2600万元;宁波市专门出台支持宁波大学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若干意见,5年内投入各类专项建设资金约16.8亿元。2020年办学经费达23亿元。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空间实现突破性进展,相继投入使用植物园校区、梅山校区。相对2017年初,新增办学空间1400亩、校舍建筑50万方。校园环境明显改善,为建设研究型大学提供了重要保障。
大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尊重学生选择权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现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项,通过国内和国际认证专业1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另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0家和临床教学医院10家。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和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学校已与国外170多个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大力推进了师资国际化和课程国际化。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中法临床医学双博士项目、中澳MBA项目、中美精算本科项目、中加汉伯项目)。建有冰岛北极光孔子学院、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大学孔子学院。
招生季 · 2021
近年来,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的人数大幅提升,来华学历国际学生规模稳居省属高校首位。学校在西南交大公布的“2019大学国际化排名”中位列第69位,在“软科”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排名之国际学生比例排名百强名单中,位列全国第13名,居浙江省榜首。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开展了校际学术及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台湾海洋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34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1993年,首开海峡两岸大学生交流互访先河,甬台两地大学生互访25次。与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的甬港两地大学生互访研修活动,被列为教育部专家项目。
今天的宁波大学,正秉承“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和“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向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招生季 · 2021
2021年招生政策亮点
1.招生类别齐全,招生计划数大幅增加,录取机会增大
2021年计划招生4860人(较2020年增加400人),其中浙江省内计划招生2858人(较2020年增加200人),其中“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440人(增加40人)硕士,普通类提前(航海类)8人,普通类2166人,艺术类117人(增加7人),体育类85人(增加5人),省内地方专项计划44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旅游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84人。
学校今年新增两个专业:智能制造工程和传播学,招生计划数分别是15人和45人。另外在省内普通类新增专业(类)有工程力学(拔尖人才创新班)、水产养殖学(拔尖人才创新班),招生计划数各5人,小学教育(师范)22人,以往省内主要通过“三位一体”招生。
另外还有几个小变化:
宁波大学所有招生专业类均在浙江省招生,50%左右的招生专业(类)在省内招生计划数均有增加,其中招生计划数较去年增幅在10人以上的招生专业(类)有:经济学类、法学类、工商管理类、电子信息类、生物科学类、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等。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招生季 · 2021
2.精英培养,优先推免,以打造拔尖创新的高端人才
2021年,阳明创新班(人文)、阳明创新班(理工)在省内普通类直接招生。这是由优秀本科生组成的荣誉班级,以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阳明创新班(人文)、阳明创新班(理工)的学生可分别在大文、大理专业中自主选择专业(艺术、体育、中外合作类专业除外)。
阳明创新班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计划,学校为阳明创新班配置优质的教学资源,并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出国交换学习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2021年,继续在“一流”学科群相关的三个专业在职研究生,设立“拔尖人才创新班”,分别为:工程力学(拔尖人才创新班)、水产养殖学(拔尖人才创新班)、通信工程(拔尖人才创新班)。学校为“拔尖人才创新班”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配置优质的教学资源,并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出国交换学习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3.专业凝练,双重选择,以考虑不同考生的志愿需求
学校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整合现有学科与专业的办学资源,推进专业结构优化,2021年,学校继续优化招生类和招生专业。
一方面,对于希望通过大学学习进而选择专业的考生,在普通类,我们推出了11个专业类,考生可在一学年后,根据志愿加考核的原则进行专业类内的专业分流博士后,为考生提供二次选择权。包括: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法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数学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设计学类。
招生季 · 2021
另一方面,针对专业意向明确的考生,直接推出38个我校优势特色的学科专业供选择,包括:
4.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入选“双万计划”专业超过一半。
宁波大学一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60个本科专业,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动植物科学、农业科学等6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拥有省一流A类学科7个、省一流B类学科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本科招生专业60个。
招生季 · 2021
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产养殖学、法学▲、英语▲、体育教育),其中带“▲”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国家级专业认证专业11个: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轮机工程、航海技术、海洋与船舶工程、体育教育(师范)、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法学、小学教育、体育教育、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旅游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技术、工程力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音乐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学前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建筑学、会计学、行政管理、应用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航海技术 、工业设计 、日语、预防医学
5.中外合作,双语授课,以拓展文化融合的国际视野
为了提高毕业生在全球化社会环境中的适应力和竞争力,学校继续招收会计学(CPA 加拿大注册会计师)、会计学(ACCA英国注册会计师)、金融学(全英文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文班)等4个全英文/双语授课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中美合作精算科学与风险管理)、旅游管理(中法合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法合作)、服装与服饰设计(中法合作)等4个中外合作专业按专业进行招生。
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于2017年开始招生,是经教育部批准依法成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宁波大学的直属学院,合作方为法国国立综合性大学——昂热大学,其旅游类、地理类专业在法国享有盛誉,也是法国公立综合型大学中极个别开设时尚类专业的院校。中法联合学院的办学地点设立在宁波大学植物园校区,2021年招生专业包括旅游管理(中法合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法合作)、服装与服饰设计(中法合作)。旅游管理(中法合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法合作)、服装与服饰设计(中法合作)专业在宁波大学植物园校区学习,实施中法双学籍注册,符合条件者第四学年可选赴法国昂热大学留学。无论留在中国还是去往法国,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门课程并获得相应的学分,均可获得中法双文凭。学费为28800元人民币/学年,法方不另收学费。
数学与应用数学(中美合作精算科学与风险管理)专业在宁波大学学习2至3年,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学制剩余时间选赴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交换留学1-2年,符合学位条件者,可获得两校理学学士学位;2021届毕业的同学中,有19名学生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波士顿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康涅狄格大学、莱斯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湖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名校升学率达52.8%。
招生季 · 2021
6.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看到无限未来
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特色教育。连续5年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高校先进集体奖”(全国仅5所),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5金3银的成绩,金奖位列全国第二,前六届大赛中共获得11金17银1铜的成绩。连续8年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系列竞赛中蝉联赛事“优胜杯”,成绩稳居全国前20名。
学生就业率位列省属高校前列。学校被列为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工作典型50强高校、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7.学生就业率位列省属高校前列,80%的国内考研升学进入“双一流”高校
近年来,宁波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7%,且就业的起点高、发展好,就业行业广泛多元,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将近80%的国内升学毕业生,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双双持续提升,宁大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肯定和认可。
8.奖助学金种类丰富,金额最高可达16000元
宁波大学是一所奖助体系非常完善的大学,不仅拥有国家、政府、学校给予的各类政府奖助学金,更有广大宁波帮、校友、企业捐设的各类奖助学金。在本科生中设立了50余项奖学金,受奖面占学生总数的37%以上。2020年,4953名本科生获得奖学金,奖学金总金额达人民币1177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大学学生每学年各类政府奖助学金生均达5000元,在此基础上捐赠奖助学金生均达2000元。这也就意味着宁波大学本科生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和金额都非常高。
招生季 · 2021
9.转专业政策
学校对学生申请转专业不设条件限制,可以自由申请转专业,并为学生提供三次(分别在第二、三、四学期)转专业申请的机会。除已有规定的特殊类型招生学生外,其他学生均能参加转入专业的选拔考核,通过考核后可进入该专业的学习。
10.学校对优秀学生的专业分流政策
(一)浙江省生源:高出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45分及以上进档考生,在学校类内专业分流时,确保分流到学生所填的第一个专业;高出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40分及以上进档考生,在学校类内专业分流时,确保分流到学生所填的前两个专业的其中一个。
(二)全国生源:入学后,通过选拔入选阳明创新班的考生(工程力学、通信工程、水产养殖学3个拔尖人才创新班以及体育、艺术类专业除外),在学校类内专业分流时,可在其招生专业类中自主选择专业就读。
11.畅享“新一线”城市的发展与机遇
宁波大学是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学,与宁波血脉相连。宁波坐落于东海之滨,是世界第三大港口城市,中国五大计划单列市之一,中国大陆综合发展水平前15强中心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而且连续六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12.培养具有感恩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袖
行走在宁波大学,你会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强烈“碰撞”。以人名命名的大楼,象征着感恩。以展示宁大校园宁波帮捐赠的楼宇照片。
招生季 · 2021
13.校园文化
宁波大学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我校现有学生社团179个,其中校级学生社团42个,院级学生社团137个,参与社团学生人数达万余名。按照学生社团的特点,将现有学生社团分为学术科技类、公益实践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竞技类四大门类。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一个或多个学生社团,在学习的同时兼顾兴趣爱好的培养与发展。
14.宁大食宿
宁波大学住宿公寓,标准是四人间,独立卫生间。寝室楼有活动室、洗衣房等设施供同学们使用;宁波大学食堂更是菜肴丰富,喜欢吃海鲜的同学更是有口福。每年学校食堂在传统节日会赠送各种传统食品给广大同学,比如端午送粽子、中秋送月饼法国昂热大学中国认可度,招办面对面 | 宁波大学2021年省内计划2858人,一半专业(类)计划有增,新增智能制造工程和传播学,为考生提供二次选择权!,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15.交通便利,配套齐全,以创造求学生活的极佳之所
学校主校区位于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地处东海之滨,甬江之畔,交通便利,校门口地铁二号线直达宁波高铁站、飞机场,便于学生出行。校园生活区云创小镇品味独具,美食、健身、休闲设施齐全。这一切,都为学生提供了求学生活的优质的设施与服务。
招生咨询途径
1.学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邮编:
2.咨询电话: –
3.传真:0574-
4.学校网址:
5.招生网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59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