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IIT)
3+2本硕合作项目
一、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简介
伊利诺伊理工大学( of )在职研究生,简称IIT,又译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建立于1890年伊利诺伊理工大学专业,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IIT)3+2本硕合作项目,坐落在芝加哥市区,是一所世界知名的顶级综合私立性大学,在诸多研究和学术领域具有享誉世界级的声望。作为世界知名学府,IIT致力于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精英培养成为适应科技高速发展的综合型领导人才,通过提供一流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来引领知识的进步。第十三任美国教育部部长比尔约翰逊(Bill )曾经在1983年的学校毕业典礼的致辞上如此评价到“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是美国的顶级,顶级,顶顶级大学”。
作为与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齐名的“芝加哥高等学府的三大巨头”,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的校园拥有顶尖教学设施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并荣登福布斯()评选全美最先进教学环境校园第六名,同时也是美国最受学生欢迎大学排名第六名(2016)。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的主校园占地120英亩,距芝加哥市中心仅3英里,设计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和MPA都在市中心校园授课,和Rice校区则位于风景如画的芝加哥郊外。
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在2019年US News美国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居96名伊利诺伊理工大学专业,属国家一级大学( Tier 1)。IIT的校友及教学团队中曾先后涌现出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Simon、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Jack 和Leon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Susan (IPCC)。此外,手机之父马丁·库帕( )也曾于该校获得硕士学位。
二、可申请专业
注意:如果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不是一个专业,学生出国前(在我校前六个学期)必须修满所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分,且完成实习。参加3+2项目的所有学生需在本科第八个学期6月份回国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in / in
of in / of Data
of in / of
of in / of in
of in / of with
of in / of
of in / of in
of in / of in for the
of in / of in for the
of in / of
of in / of
of in / of in
of in / of in
of in / of in
of in / of
of in and / of
AND
of in / of
of in / of
of in / of
of in / of
CIVIL, , AND
of in / of in
of in Civil / of in and
of in Civil / of in
of in Civil / of in
of in Civil / of in
of in Civil / of in
of in / of
of in / of in
of in / of
of in / of in
of in / of
of in / of in
of in / of
of in / of in
of in / of Data
of in / of
of in / of in
AND
of in / of and
of in / of in
of in / of in
of in / of and
of in / of in
of in / of in
FOOD AND
of in / of Food and
of in / of Food
of in / of Food and
AND
of and / of and
AND
of and / of Cyber and
of and / of and
AND
of in / of and
, , AND
of in / of in and
of in / of in and
of in / of
of in / of in
三、入学要求
1. 在校平均分79分以上即GPA≥3.0/4.0;
2. 语言要求:雅思总分7.0以上博士后,或者托福总分90分以上(单科≥20分);语言不达标者须参加IIT的内部笔试和面试,并在IIT额外付费参加语言培训课程;
2020年秋季入学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截止日期为2020年3月15日,请于此日期以前将下述申请所要求的材料交送至国际合作处0218室
四、需提交的材料:
请在国际教育学院网站—海外留学—3+2项目栏目下载
五、学费及奖学金
研究生学费:约 31,000美金/学年,商学类约35,000美金/学年,(各专业课程设计不同,学费不同)
生活、住宿及学杂:约10,000-15,000美金/年硕士,因人而异
地大奖学金:凡录取的本项目的同学,将获得19%的学费减免。该减免不适用于任何常规申请学生。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研究生,李向阳 教授
电话:(0551)
E – Mail:
个人主页:~/
主要研究方向:无线网络、移动计算、智能物联网,安全隐私、数据共享与交易,大数据计算/网络经济学
李向阳博士(英文用名Xiang-Yang Li)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研究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创讲席教授。现任中国科大信息与智能学部执行部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前ACM中国联合主席上海mba,ACM Board 成员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研究生,李向阳 教授硕士,现ACM中国指导委员会主席,ACM China联合主席,CCF常务理事。获评国家创新人才长期项目,ACM ,IEEE , ACM杰出科学家(ACM ),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物联网安全项目首席科学家。带领下一代移动计算与数据创新团队(LINKE)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团队(中国科大首批团队);首次将射频识别室内定位精度提高到毫米级。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杰出青年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美国基金委重点项目等20余项。和国内多家知名企业进行科研合作在职研究生,服务地方经济。独立/合作指导博士50余名,大部分在美国和中国高校担任教职。
1995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工商管理双学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硕士、博士学位。曾任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曾任清华大学EMC讲席教授,微软亚洲研究院访问教授,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曾任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副主任。
李向阳教授一直从事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数据共享计算,物联网安全和数据安全隐私等方面的研究。自2000年以来已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及会议累计发表近500篇学术论文(其中CCF A类论文170余篇),包括移动计算/无线网络领域著名的会议ACM 论文16篇,谷歌学术论文引用总数超过24000次,H-Index 81,近10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例如ACM 2014、IEEE 2015等。获批国内外专利50余项。撰写了无线网络领域专著《 Ad Hoc and : and 》(2008年出版)。曾经担任《IEEE/ACM on 》,《IEEE on 》,《IEEE on and 》等期刊的编委,和算法百科全书《 of 》无线网络学科方向的编辑。曾经担任了多个知名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或者大会主席(如ACM ,IEEE MASS等),多年来担任本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如ACM ,IEEE 等)。是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香港自然科学基金(RGC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的评委。
获奖情况:
ACM (会士) (2019)
IEEE (会士)(2015)
ACM (杰出科学家)(2014)
IEEE 2015 最佳论文奖
IEEE 论文(2015年8月)
IEEE IPCCC 2014 最佳论文奖
ACM 2014最佳论文奖
ACM 2012最佳演示奖
ACM 2008最佳论文奖提名
ACM 2005最佳论文奖提名
IEEE HICSS'35 2001 最佳论文奖
2001 Hao Wang Award
十篇代表性论著:
T Jung, XY Li, W Huang, Z Qiao, J Qian, L Chen, J Han, J Hou, ‘: Big Data and ’, IEEE on and 14 (1), 223-234,(2019)
L Zhang, X Li, K Liu, C Liu, X Ding, Y Liu:‘Cloak Of : – Photo and ’,IEEE on (2018)
N Xiao, P Yang, Y Yan, H Zhou, XY Li, H Du:‘From to : and with ’, arXiv arXiv:1810.11707 (2018)
XY Li, J Qian, X Wang :‘Can China lead the of data and ?’, of the ACM 61 (11), 50-51(2018)
J Hou, XY Li, T Jung, Y Wang, D Zheng:‘: the of Query ’,IEEE on and 13 (7), 1656-1669(2018)
Y Fan, F Tian, T Qin, XY Li, TY Liu :‘ to Teach’,arXiv arXiv:1805.03643(2018)
F Xiao, Z Wang, N Ye, R Wang, XY Li:‘One more tag fine- RFID and ’,IEEE/ACM on 26 (1), 161-174(2018)
L Yang, Y Li, Q Lin, H Jia, XY Li, Y Liu:‘: With COTS RFID ’, IEEE/ACM on (TON) 25 (6), 3823-3835(2017)
H Xu, Z Yu, C Qian, XY Li, Z Liu, L Huang:‘ Flow Cost Using -Based in SDNs’, IEEE/ACM on (TON) 25 (6), 3587-3601(2017)
J Qian, H Du, J Hou, L Chen, T Jung, XY Li, Y Wang, Y Deng:‘: and Voice Input on ’, arXiv arXiv:1711.11460(2017)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0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