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艺术班的海外指导:中央兰开夏大学
2016年11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留学桥的国际艺术班同学迎来了第一位海外指导老师—— , 来自英国著名的中央兰开夏大学( of )艺术设计时尚学院( of Art, and )。
老师曾经多次带领学生获得各项国际大奖,得到许多专业机构的认可和鼓励。此次老师给学院国际艺术班的同学们带来最专业、最前沿的行业信息,并介绍了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学术背景和作品要求,帮助学生解决作品集筹备阶段所遇到的疑惑和困难,为同学们2017年的院校申请做好准备。
在对同学们进行完宏观专业介绍和作品集要求规划后,此次特色课堂的重头戏——“一对一”作品集指导开始了。 老师耐心地和每一位同学进行了深层次的专业对话,并对大家的作品集提出了个性化的建议和要求。
同学们热情的展示激发了老师极大的关注博士后,他十分细心地倾听每一位学生的作品集陈述在职研究生博士,肯定了他们的坚实基础和专业技能,同时,从创意思维形成和设计过程表现等方面,对设计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兰开夏大学专业,让同学们对设计主题的后续改进有了更为明确的认知。
通过此次的国际艺术特色课堂,同学们获益匪浅,信心满满,希望在接下来有限的时间里,抓紧提升自己的作品集中央兰开夏大学专业,国际艺术班海外指导:中央兰开夏大学,为后续面试做好准备。我们也衷心祝愿同学们不断努力!再创佳绩!
中国兰开夏大学,学院现有教职工
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3年的北京矿业学院俄语教研室,该教研室隶属于北京矿院基础部。1958年,俄语教研室面向全校学生增开公共英语课程上海mba,由此更名为外语教研室。70年代初,外语教研室开设二外日语课;70年代中期,开设二外德语课。1985年3月,外语教研室改名为科技外语部。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7年中国兰开夏大学,科技外语部改名为科技外语系,下设大学英语教研室和专业英语教研室。1995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科技外语系取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科技外语系改名为外语系。2000年,撤系建院,成立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11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3人。教师中有教授9人,副教授50人。另有校外特聘教授2人。教职工中有博士25人和在读博士10人,所有教师具有海外学习、访学或工作经历。近五年,学院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科研立项30余项,发表SSCI、A&HCI、CSSCI、核心期刊等高水平论文90余篇,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等20余部。
学院现有1个“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和1个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并设有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国际汉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以及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建有国内先进的翻译行为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开放型语言实验室。“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含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培养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并于2022年获批中国矿业大学“十四五”校级重点学科。近年来学科通过固本拓新,着力拓展学科的前沿性、交叉融合性、成长性,在国别与区域研究、国际汉学、翻译实证研究、语言服务等领域形成特色,产生了广泛良好的社会影响。
学院开办英语、德语两个本科专业,并承担全校大学英语和研究生公共外语的教学任务。2021年,德语专业入选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2022年,英语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同时博士,英语专业入选省品牌专业中国兰开夏大学,学院现有教职工,德语专业入选省特色专业。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教学与学术研究资料丰富,语言实验室设备先进。院图书资料室、电子音像资料室有藏书和有声资料3万5千余册(件),其中外文文献1万余册,并拥有校内共享的网络外文文献数据库。学院拥有12个设备先进的语言实验室,其中5个为数字化网络语言实验室,还建有国内最先进的翻译行为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开放型语言实验室。学院还建有托福/GRE考试中心及国才考试中心,为本校有志于出国深造等师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北京、南京、上海等各地高校的考生,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外文学院旨在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融合型人才,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开阔学生视野,注重全人教育以及学生思辨力、创造力、领导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其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敏锐的学术思辨能力、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国家发展贡献才智。
多年来,学院积极实施国际化的办学方针,先后同英国伯明翰大学、中央兰开夏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奥尔登堡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格里菲斯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肯塔基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澳大利亚建有孔子学院一所。学院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赴美、英、澳、德等国大学交换学习或进行社会实习,每年派遣教师出国交流和从事汉语教学工作。英语、德语专业依托学校和学院的中外合作交流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海外交流活动,其中德语专业学生每届出国交流率超过60%,英语专业学生每届出国交流率达到30%。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四五”期间,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将继续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外语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1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