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校长有几个,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副校长一行来我校做学术交流

Brase教授等一行3人,应邀来我校作学术访问交流并做学术报告。化学工程学院院长程道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冯江鸿及化学程工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谈。学术报告环节特邀由化学工程学院胡传刚教授主持。在学术交流期间,Brase教授一行还参观了校园及部分实验室。

2024年12月6日下午,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副校长 C. Brase教授等一行3人硕士,应邀来我校作学术访问交流并做学术报告。副校长王峰会见了来访人员。化学工程学院院长程道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冯江鸿及化学程工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谈。

王峰对代表团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希望双方在已有学术合作和学生联合培养的良好基础上,继续加强教育交流、深化科研合作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校长有几个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校长有几个,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副校长一行来我校做学术交流,不断探索和拓展合作领域,取得更多成果。70余名硕士、博士学生现场聆听了Brase教授等三人的精彩学术报告。北京化工大学校友、北京戴纳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迟海鹏全程陪同Brase等一行参加了交流与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环节特邀由化学工程学院胡传刚教授主持。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名誉教授、原商学院院长John 教授以“The of ”为题分享了他对推动文化理解、建立互相依存关系的国际贸易对全球化的推动作用在职研究生,通过苹果公司和富士康的合作案例阐述了创造性谈判是国际贸易中的关键管理工具的核心观点。

C. Brase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主题分别为“Why Your Work on is !”和“ and Co- of Smart Labs”的两篇精彩学术报告。全面介绍了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智能实验室计划”的提出背景及推广应用,为学校带来的包括大幅节能、碳减排、财务等直接和间接效益,介绍了加州大学几十年来应用于实验室建设的可持续性和生命周期绩效标准及实施效果。

Brian Pratt教授则分享了题为“ Based for ”的加州大学积累了几十年的大学实验室建设经验,提出学术实验室需要在资源有限和连续研究的时间压力下平衡研究人员的需求,搭建适宜研究人员的工作环境博士,通过各种积极有效手段降低实验室的非必要能耗。

在学术交流期间,Brase教授一行还参观了校园及部分实验室。

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校长有几个,陈国强、黄震等7人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简历照片

[闽南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7月4日电 (段晨茜)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期,经教育部研究决定:任命陈国强、黄震、张安胜、徐学敏、奚立峰为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王伟明为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陈国强同志简历

陈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上海mba,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6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分别于1997年和1999-2001年赴法国巴黎和美国纽约任访问学者。

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

2006年和2010年,分别担任主管科研和研究生的医学院副院长和全面主持行政工作的医学院院长。

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并获何梁何利科学和技术进步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十大杰出青年、上海科技英才、上海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自然科学牡丹奖等荣誉称号。

黄震简历

黄震在职研究生,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主委,全国政协常委。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1998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级专家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第二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第一、二层次。

兼任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能源研究院院长,国际能源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等。

张安胜同志简历

张安胜,男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校长有几个,1964年3月出生,汉族,副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7年7月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社科系获法学学士学位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校长有几个,陈国强、黄震等7人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简历照片博士后,并留校工作。

1992.09-1995.06攻读管理工程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8.08-1999.08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英国访学。

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外语系党总支副书记、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团委书记、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兼港澳台办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务。

徐学敏同志简历

徐学敏,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研究生院院长, 致远学院院长、Med-X研究院院长。

1991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UIUC)热物理博士,先后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及生物医学工程系进行教学研究工作十多年,并获得终生教席。主要从事生物传热传质基础研究、肿瘤热物理治疗应用研究和同步辐射肿瘤分子影像研究,在相关领域国际一流杂志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50多篇, 专著章节4篇。获2004年度上海市科学进步二等奖、201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先后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首席科学家,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等称号。

奚立峰同志简历

奚立峰,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燃气轮机研究院院长、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分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9年)、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992年)和上海交通大学(1995年)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曾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5)、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奖励。

毛军发同志简历

毛军发,男,汉族,1965年8月生,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学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5年7月在国防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8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92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担任教职至今。

1994年5月至1996年8月在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各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

199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0年10月至2018年6月,先后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

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王伟明同志简历

王伟明,男,汉族,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0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8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并留校任教。

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团委书记、地方合作办公室主任、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学生处处长兼学生工作党委书记、校长办公室主任、党政办公室主任兼信息化推进办主任等职。

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校长有几个,李亚栋院士赴任!今年已添10位“院士校长”

6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召开全校干部教师大会,宣布省委、省政府关于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亚栋为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的决定。至此,我国高校又添一位“院士校长”。

近日博士,一批在学术领域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走上了大学校长岗位,“院士校长”的现象颇受关注。

科学网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陆续有10所高校的新任校长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3位还兼任党委副书记。

这10位“院士校长”都是谁?又从事哪些研究?科学网对此进行了盘点。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亚栋

6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官网发布消息,李亚栋任安徽师范大学校长。

李亚栋,男,汉族,无机化学家。1964年11月生于安徽省宿松县。198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1991年、1998年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曾先后于2001年、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合成化学研究。提出了纳米晶“液相-固相-溶液”界面调控机制,实现了不同类型纳米晶的可控制备;将水热、溶剂热合成技术成功应用于新型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实现了金属铋、钛酸盐、硅酸盐、钒酸盐、稀土化合物等纳米线、纳米管的制备,揭示了液相条件下纳米晶的取向生长规律性;提出金属间化合物、合金表观电负性概念及其计算经验公式,建立了比传统高温合成金属间化合物、合金材料低400-500度的低温合成方法。

郑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蓬

6月5日,《河南日报》发布消息,李蓬出任郑州大学校长。

李蓬,分子生理学家,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脂代谢和代谢性疾病研究。1965年10月出生,江西宁都人。1983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1987年获得学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医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美国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2005年历任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李蓬的研究兴趣及领域集中于糖脂代谢的研究,包括脂滴生物学,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她曾于201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生命科学领域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6年,李蓬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18年出任复旦大学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院长。2016年11月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学部主任。她曾担任国际脂生物学会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学部生理学科咨询委员、中国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会理事、北京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

6月5日,《河南日报》发布消息,张锁江出任河南大学校长。

张锁江,化学工程专家。1964年11月生于河南省林州市,籍贯河南林州。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1989年在河南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锁江主要从事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工研究。以离子液体为核心,将基础研究和过程开发紧密结合,在构效关系、工程放大和工业应用三方面形成了系统性成果。揭示了离子液体氢键特殊性、网络结构及构效关系,形成了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设计方法;建立了离子液体传递/反应原位研究方法,阐明了其结构对工程放大的影响规律;研发了系列反应/分离新体系,发展了绿色过程系统集成方法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校长有几个,李亚栋院士赴任!今年已添10位“院士校长”,实现了离子液体的规模制备和多项绿色新技术的工业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侯德榜化工科技成就奖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重庆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树新

6月2日,重庆大学官网显示,王树新出任重庆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王树新,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家。1966年9月出生,河北省宣化人。199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天津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局级)。

长期从事柔性机构系统及其在海洋装备、医疗装备、制造装备中的工程应用研究,研制成功“妙手”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获得国内第一个腔镜手术机器人产品注册证;研制成功“海燕”系列水下滑翔机,创造下潜深度10619米世界纪录。他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1年获美国ASME DED da Vinci Award奖。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龙腾

5月27日,北京理工大学官微发布消息,龙腾出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龙腾,1968年1月出生,研究生,工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0年12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

长期从事空天雷达信息处理的基础科学研究,在星上实时信息处理技术、合成极窄脉冲雷达系统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现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IEEE 、英国 lET 、中国电子学会会士。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IEEE信息物理系统专业委员会杰出领导力奖、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等奖励和荣誉。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玉如

据香港科技大学5月20日官微消息,校董会当日一致通过任命,10月19日,叶玉如将任香港科技大学下任校长。

叶玉如,毕业于美国波士顿西蒙斯学院,获生物学及化学学士学位,并于1983年获哈佛大学药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叶玉如于纽约“再生元制药”担任资深科学家,并于1993年回港。同年加入港科大,随后一直稳步晋升。

叶玉如因发现了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享誉盛名﹔她的研究成果亦促进了神经营养因子在治疗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应用。

现为中科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理事会主席。她曾于2003年和2011年两度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于2004由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是生命科学领域首次获此奖项的中国人,以及于2011年获法国政府授予“国家荣誉骑士勋章”。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校(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

4月21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官微消息,陆林出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校(院)长。

陆林,中国科学院院士,精神医学与睡眠医学家。1966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89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199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并获医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PI。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精神心理疾病和睡眠障碍的临床治疗和发病机制研究,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总引用1万余次,在精神病学和睡眠医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推动和提高我国精神医学临床诊疗技术和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院长(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

2月18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消息,徐春明出任山东石油化工学院院长。

徐春明,1965年2月出生,山东省寿光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重油化学和加工。出版专著4部,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0项、中国发明专利5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

带领研究团队建立了重油“超临界精细分离+高分辨质谱表征”新方法,取得了复杂多层次化学组成结构新认识,引领了国际重油化学基础研究;开发了“重油梯级分离”新工艺,建成了世界上首套20万吨/年重油梯级分离工业装置;建立了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器的流动反应耦合模型,对工业反应器及相关设备计算得到了大量以往未知的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等工程信息硕士,指导开发了2项具有重要影响的“贯通性”工程技术,替代了国外产品。

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

2月17日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校长有几个,深圳大学官网更新显示,毛军发已任深圳大学校长。

毛军发,男,汉族,1965年8月生在职研究生,湖南邵阳人,工学博士,教授。199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辐射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实验核物理专业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高速电路互连与射频电子封装研究,担任相关领域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和973首席科学家。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各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先后荣获长江学者、上海十大科技精英、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担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微波分会主任委员,IEEE 。

东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如

1月7日,教育部官网消息,黄如出任东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黄如,女,回族,1969年11月出生,福建南安人,中共党员,1997年7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199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7年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2016年当选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2019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历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院长,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主任,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1年12月30日起任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

主要从事微电子低功耗器件及工艺研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次)、中国青年科技奖等。

近年来,“院士校长”现象并不鲜见。

2021年,就有8位院士担起校长重任。他们是: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首都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复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新高;东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夏庭;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聂祚仁。

2020年,也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出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出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等。

这些被寄予厚望的科学家,将会给高校带来哪些改变?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校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出席2024年世界大学校长高峰论坛并作报告

12月2日,2024年世界大学校长高峰论坛在香港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出席论坛并致辞,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发表视频致辞,香港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方建明等出席论坛。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报告和交流发言。此次论坛以“知识全球化”为主题,邀请了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及内地、香港高校的50余位大学校长出席论坛。

韩杰才以“新时代人才培养生态:想象力与创造力”为题作主题报告。他指出,大学要深入思考如何重塑“符合时代需要的更具创新性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培养生态,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介绍了哈工大深刻把握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时代背景下对各类顶尖人才的迫切需求,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内在逻辑出发,矢志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激发创新性思维、超常想象力和超前创造力的人才培养体系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校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出席2024年世界大学校长高峰论坛并作报告,以及学校通过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熏陶学生博士后,不断塑造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创新做法。他表示,青年是探索人类文明的未来主力军,要在创新和架构人才培养体系中,以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新生代创造力想象力激活和释放为关键,设计全体系的学生培养理念、载体和范式。希望哈工大与世界各高校一道,同题共答、同向同行在职研究生,一同探索顶尖人才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之道,为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韩杰才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

在研讨环节,韩杰才与布里斯托大学全球事务副校长米歇尔·阿库托( ACUTO)、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于吉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系杰出教授兼系主任托马斯·布拉德伯里( N. )等围绕“艺术科技与青年心理学”展开交流。

韩杰才还出席11月30日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校长论坛暨常务理事会2024,并以“面向全球人类共同挑战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教育之路”为题作主题报告,介绍了哈工大在碳中和与清洁能源利用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他表示,哈工大将始终坚持开放、合作、创新的理念,同各高校深化合作交流,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校长论坛暨常务理事会2024现场

在港期间硕士,韩杰才与香港校友交流座谈。他对哈工大香港校友会积极促进校友与母校的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表示肯定,并指出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母校是校友们坚强的后盾美国加州科技大学校长,希望大家常回母校看看,为学校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学校港澳台办公室、发展改革和规划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上述活动。我校航天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张九思、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胡王浩参加2024年世界大学校长高峰论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1787.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5年 2月 26日
下一篇 2025年 2月 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