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议案为选举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的议案。议案主要内容如下:
2020 年 3 月 5 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王士奇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的议案》,提名王士奇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候选人,任期自 2020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现将该议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王士奇
王士奇先生的简历如下:
王士奇先生,无曾用名/别名,54 岁,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现任本公司党委副书记,同时任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工”)党委副书记。王先生于 1983 年参加工作,1983 年 12 月至 1991 年 7 月任职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1991 年 7 月至 1993 年 1 月相继任监察部案件审理司干部、副主任科员,1993 年 1 月至 2009 年 2 月相继任中央纪委案件审查室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等职务;2009 年 2 月至 2014 年 3 月任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两案”办公室)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2014 年 3 月至 2014 年 4 月任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王先生于 2014 年加入本公司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2014 年 4 月至 2020 年 1 月任本公司党委常委、纪委书记,中铁工党委常委、纪委书记;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任本公司党委常委、纪委书记,中铁工党委副书记;2020 年 2 月至今任本公司党委副书记,中铁工党委副书记。王先生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政治法律专业。
此前信息:3月6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同意提名王士奇为公司执行董事候选人,任期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公司第四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并将该议案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同意解聘杨良公司总会计师(财务总监)职务;同意聘任孙璀为公司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孙璀
孙璀先生,无曾用名/别名,54 岁,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高级会计师,现任本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同时任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工”)党委常委。
孙先生 1988 年参加工作;2005 年 9 月至 2009 年 11 月任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总会计师;2009 年 11 月至 2011 年 3 月任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党委常委,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党委常委;2011 年 3 月至 2011 年 8 月任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筹备组成员、临时党委委员,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党委常委,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党委常委;2011 年 8 月至 2011 年 12 月任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党委常委,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 会计师、党委常委;2011 年 12 月至 2014 年 2 月任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 限公司总会计师,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党委常委;2014 年 2 月至2020 年 1 月任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上海mba,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其间:2015 年 9 月至 2015 年 11 月在中央党校厅局级干部进修班第 65 期学习)。孙先生于 2020 年加入本公司硕士,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任中铁工党委常委;2020 年 2 月至 2020 年 3 月任本公司党委常委,中铁工党委常委;2020 年 3 月至今任本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中铁工党委常委。孙先生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后获得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合办高级财会人员会计学专业硕士学位。
杨良
杨良,男,汉族,1969年6月出生,1992年7月参加工作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中铁高层人事动态!在职研究生,198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正高级会计师。
杨良历任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财务处助理会计师、机关财务科科长、财务部副部长、财务部副部长资本监管分部经理,陕西中铁工程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财务部长,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财务部副部长,程诚源财务服务中心总经理兼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财务部副部长,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财务部部长兼程诚源财务服务中心总经理,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兼程诚源财务服务中心总经理等职务,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任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财务总监,2017年9至2017年12月任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党委常委,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财务总监,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任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财务总监,2020年1月起任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后现任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香港中文大学empacc,名师论道 | 香港中文大学李庆琦教授:将统计艺术之美融入教学
从本科、研究生到博士,他先后研修英国文学、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管理科学三个专业。每一次跨界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他总能迎难而上。他怀揣文人的温情与幽默,披着新科技的外衣,展现统计学的艺术之美,用严谨的数字挖掘着经济学最深沉的内涵。
他误打误撞跨入最挚爱的教师行业,醉心于桃李满天下的幸福与荣光。他与学生亦师亦友,也是在项目中唯一一位陪伴学员从第一期走到如今,20年从未间断的教授。
他就是香港中文大学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系教授李庆琦。
李庆琦教授在课堂上
误打误撞偶遇一生挚爱
一次随机的投掷,一次命中注定的选择,让李庆琦和统计学结缘,同时也让他跨入了自己最喜欢的教师行业,一干就是30多年。
李庆琦本科在中国台湾东海大学读英国文学专业。在毕业服完两年义务兵役后,顺利申请到美国继续攻读英国文学硕士。
顺利读研后,李庆琦并没有很开心。因为在当时,学英国文学的学生就业前景并不好。不少学生都纷纷调换研究方向,选择当时比较热门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或更好就业的会计、金融等专业。
当时,李庆琦已经结婚,必须为未来做打算。和太太商量后,他决定换专业学习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毕业后也顺利找到了与此相关的工作。但太太的一句鼓励,让他决定尝试申请博士学位继续深造。没想到,他顺利申请到了宾州州立大学管理科学博士的攻读机会。
有过之前跨界的成功经验,李庆琦觉得自己应该可以轻松驾驭,谁知最严峻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李庆琦教授和学员一起爱国跑
统计学是管理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一项以数学为基础的经济类管理科学研究。
一个对高等数学零基础的文科生要想跟上老师的进度,其难度可想而知。“入学第一堂课,老师估计每个学生都已经是微积分高手,就应用微积分讲解统计学的一些理论。我听得云里雾里,只能把老师写的方程式都抄写在笔记本上。课下,我拿着自己认真记录的笔记请教同学时才发现,因为自己没有高数方面的积累,错将微积分的偏微分符号抄成了数字‘2’。”
认识到差距后,李庆琦当机立断跑去图书馆,借了十多本微积分方面的书,废寝忘食地学习起来。只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他就将借来的每一本书从头到尾认真研读完,并将之前落下的知识通过自学的方式全部补齐。
他在不断攻克难题中欢喜着,很快数学水平已经和博士班其他理工科背景的同学不分伯仲了。
有过这段经历后,他对学习有了新的体悟。“当一件事是你生存的必需时,全力以赴你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后来,李庆琦常常跟学生讲:“我是30岁才开始学数学的。所以,如果我都能学会,那你们肯定也都能学会。”
在此期间,他还总结出一些方法,就是一定要在脑海里将枯燥的数学公式转变成图像,才能更好地了解其背后的意义。后来,他也将这种方法运用在教学中。
李庆琦教授参加毕业典礼
回忆过往,他说,读博的时光是他一生中睡眠时间最短的日子。“有一次,我要做一个期末报告。那时的电脑算力有限,我只能到学校的机房去做。当时的电脑需要通过一个叫的终端机跟电脑进行联通,因此我需要一边盯着程序,一边跑去终端查看运行结果。为了把项目完成好,我七天七夜没有合眼,马不停蹄地研究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任务完美完成,也成功发表了他人生中第一篇学术论文。那一刻,他为自己感到自豪,苦中有乐的满足从内心升腾,之后便是突破桎梏后的渐入佳境。
当时的无知而无畏,让他以一种懵懂的状态硬着头皮跨过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拉伸着他学识和能力的深度和广度。
五年的博士生活留给他的是挑战自我的勇气,跨越困难的自豪,从内而外的信心,也成为他迈入教学生涯最重要的一环。博士毕业后,李庆琦顺利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
回想当年的误打误撞,太太总是打趣道:“小时候那么多理想,没有一个是当老师的,但幸运女神还是把挚爱留给了你。”
李庆琦说,“30多年的教学生涯让我一直深深爱着我的职业,我和我的学生亦师亦友,彼此需要。”
李庆琦教授在课堂上
因材施教的“温情”
李庆琦说,工作其实就是耕耘自己的人生,耕耘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过程汗水淋漓,但默默前行时,身后已开满鲜花。
时针拨回到20年前的2002年。当年硕士,为了满足财务与会计人员更新自己管理知识的需要,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联手创办了高级财会人员专业会计硕士学位()项目。
当时,按照双方设定的课程安排,有一门“统计决策”的课程需要由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师来教授。这门课最主要任教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必须在统计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还有一个就是普通话必须流利。
对比这两个条件,李庆琦无论是从知识背景,还是从普通话的流利程度来讲,无疑都是最合适的一位。就这样,李庆琦成为项目首位统计决策课程的老师,并且一教就是二十年。
统计学是一个非常有用且必要的研究工具,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可以用统计思维和统计方法分析研究,同样也包括财会行业。而这也是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所在。
李庆琦在接手课程时,了解到这里的学员大多工作经验丰富,有阅历、有能力上海mba,很多是企业的CFO、高级会计师等。因此在授课时很注重因材施教。
“我自己身兼香港中文大学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系教授、及EMBA授课教师等多个职位,所以我在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时,会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来授课。”
为此,李庆琦不断调整策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香港中文大学empacc,名师论道 | 香港中文大学李庆琦教授:将统计艺术之美融入教学,融入更符合学员期望的内容:一方面在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案例都要和会计相关,便于代入学习场景;另一方面,作为每年培训中的第一门课程,要让学员接触一些不一样的思维模式,真正认识到统计学在高级管理中的实用价值,规避枯燥的理论,以更加生活化的方式讲解。
李庆琦教授和校友一起
出席香港中文大学上海校友会活动
李庆琦说,统计学的美在于其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身。如同建筑学,一栋建筑是否满足各项实用功能是其科学性,而挖掘建筑物的美观、方便、新意、深层价值则需要讲究其艺术性。
面对现今社会不断涌入的数据洪流以及对各个层面越来越多的精细化要求,作为财会行业的管理者需要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对世界更深层次的理解,利用数据支撑来形成理性和逻辑严谨的决断,从而把握未来发展动向。
当然,李庆琦因材施教的授课特点从他对待学生的考试态度上也可以看出来。对于本科的学生,他的考核标准相对严格。而对于的学员,李庆琦则显得“宽容”一些。为了合理评价,他的课程虽然采取闭卷考试,但允许每个人带一张有数学公式的白纸作为参考。“这样避免了项目学员对背公式的恐惧博士,更容易发挥出学员应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在他看来,考试其实是一个双向反馈的过程。既给学员提供一个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同时也为老师接下来的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李庆琦教授在课堂上
通过编程洞悉“数字魅力”
在李庆琦心里,教学是发现,是分享,是成长,是兴奋和爱。
谈及自己学习过的不同专业给他带来的影响,李庆琦感慨道,世间道路千万条,走过的路,即是撒过的种,它们终究会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发芽开花,丰盈我们的生命。
教学中,他会花很长时间,根据不同内容提炼课程精华编入自己开发的教学程序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节省研究经费;另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研究心得融入其中,在互动中将统计学的艺术美感展现出来,为其生动的教学注入活力。
这种直观的授课方式让学员更容易理解一些枯燥的经济问题。比如他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编程功底,将数学定理、公式形成电脑图像,让学员们感受公式中某一个参数变化时,图像发生变化背后的意义。
“我在课程中做过一个关于仓库选址的小程序。在程序中,我将很多经济变量纳入其中,比如距离、成本、经纬度等。学员只需要输入起始点就可以以图表的形式一目了然看到整体预算。这种可视化的教学模式,一下子激发了学员学习的兴趣。”
在他看来,正确地使用统计方法可以让人们节省许多时间和金钱。而精妙地运用统计学方法来解释纷繁复杂的数据,找出数字背后隐藏的规律和秘密,则是一门真正的艺术!
李庆琦教授和八期学员在一起
除了统计决策之外,李庆琦还教授商业谈判的课程。从80年代末开始,李庆琦便致力于用数学模型来解释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谈判的结果。
在讲授商业谈判理论时,李庆琦非常注重实际案例与课堂演练的结合。因此,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学员“真刀真枪”地演练谈判过程。
他还会结合博弈论和自己购物血拼的经验,把谈判的技巧讲得深入浅出。
李庆琦深悉数字,因此经常在上课时与学员们玩对赌游戏,每赌必赢。学员们也乐于同他对赌,因为即使他赌赢了,也几乎总是忘记拿走赌资。
李庆琦说,开课授业几十载,同学员“赌博”鲜逢对手。这固然得益于他的统计学和博弈论功底。当然,这样的小游戏只是为了增加活跃的课堂气氛,加深学员们对统计的兴趣。
李庆琦教授参加毕业典礼
相互映照的师生之情
教师是山,学生是水。山光水色,相互映照。
李庆琦感叹,20年好像很久,但又像转眼而过。课程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更新完善,专业度也越来越强,唯一不变的就是班级的凝聚性。为此,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院的项目负责老师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课程是集中培训,学员都要住在学院里,这样给学员们和老师们创造了很多交流的机会。很多学员喜欢下课后来找我咨询问题、聊天打球,这让我们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
如今,虽然因疫情不能常和学员们课外聚会,但却一直保持着线上的联系。如果班里的学员有问题咨询,他会通过邮件及时回复。
“我一直鼓励学员,一定要自己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现在科技的潮流,这样在自己做管理时,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作出正确决策。”
在他56岁生日那年,十二期班的学员不仅向他赠送了一张全班同学都签名的生日贺卡,还为他做了一首名为《庆琦老师——我们眷念您》的诗。诗中这样写道:早晨,您用睿智和幽默迎接我们的到来;傍晚,您用宽和微笑目送我们离去,让我们感觉人间四月天的温暖;您用自由奔放的灵性,球场的潇洒自如,让我们沐浴春天的绿意;岁月可以流逝,时光难以重复,但你我相聚的日子终将铸成一个永恒的记忆;不必抽样,每一位同学都会向您致敬……
诗句中句句是真情!投入心灵才能闻到生命的醇香。
每一次“候鸟”般的回归,每一场师生间的情谊,这一切都构筑了他教学生涯的精彩!
李庆琦教授参加毕业典礼
融入血液的学习热情
李庆琦坦言自己是一个纯粹的学术型教授,没有固定的社会职务,以前最喜欢的就是给报纸写专栏。
他兴趣广泛,但最喜欢的就是看书,文史、经济、数学、科技等都会涉猎。
李庆琦家里曾经有十几个大书架,藏书几千本。但因为退休搬家,很多书都送给了自己的学生和同事,自己只留了100本左右。
他对于这些跟了自己几十年的书非常有感情,送出去的时候很是难过。但他转念一想,书送到爱它的人手中可以继续发挥价值也不错,这相当于建了一个“移动书库”。每当他想看某一本书时,只需在群里问一声,“谁拿了我这本书啊,再借给我再看看”,书很快就又回到他的手中。
李庆琦早年还学过弹钢琴。他喜欢古典音乐,退休后又开始学习古典吉他,并爱上了运动,经常和妻子、同事、学生们跑步、游泳、爬山……
他一直说,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李庆琦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常常自我调侃,“持续学习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呢!”
李庆琦教授出席学员运动会
每年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课时,李庆琦都会和太太说,“这是我最盼望的事情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香港中文大学empacc,因为感觉是去一个自己惦念很久的地方去度假。那里有着美丽而熟悉的校园,校园里充满着浓郁的学术氛围,教室里有着热情似火的学员。我们在课堂上碰撞知识的火花,在课堂下探讨未解的谜题。我们彼此学习,不断进步,作为老师的成就感在这里升华。”
李庆琦经常自豪地说,“项目生源的覆盖面非常广,校友之间的凝聚力很强,老师和学员的关系很密切。这是我感觉最幸福的事情。如今,我真是桃李满天下,因为全中国各个地方都有我的学生。”
在学习的海洋中,作为老师的他投注的是一种希冀:在成长之途中,他一直倾注心血,目睹这一艘艘小船在斗转星移中扬帆起航,驶向远方!
李庆琦教授参加十八期毕业典礼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