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中国日报)》发表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创始院长刘宁荣教授观点文章,以下为文章全文。
不出所料,拜登政府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先进电池、太阳能电池、钢材、铝材、医疗设备等多种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这一轮中美贸易紧张局势起源于乔·拜登总统与其前任、前共和党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之间的激烈竞争。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美国总统大选的出气筒,候选人频频拿中国开刀,以便获取选民的支持。这一操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的里根-布什组合。总统候选人通常会抨击现任总统的对华政策,然而一旦上任,就会采取更加温和的态度。这种模式在随后的几届政府中得以延续。
与以往各届政府不同,本届政府没有为其对华友好政策辩护,而是对中国采取了更加强硬的立场。这一转变始于四年前特朗普和拜登竞争入主白宫之时。
这一次,拜登强调了他对中国的强硬立场,为的是争取中西部工业州的支持,这些州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是各方争夺的重要战场。拜登和特朗普比着谁对中国采取的立场更强硬。
拜登希望通过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来获取政治利益。这种做法确实存在风险,可能使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导致长期经济冲突。虽然目前的关税对贸易的影响可能有限,但一波新的关税浪潮可能会加剧紧张局势。
展望11月的大选,两位总统候选人很可能会继续使用更强硬的措辞,指责中国“不公平竞争”、“窃取就业”等问题。预计在竞选过程中,反华言论将愈演愈烈。虽然两位候选人都可能有遏制中国之意,但区别在于他们的性情和做法。
对中国而言,这场较量的双方是头脑冷静的强硬派与令人难以捉摸的实用主义者。这将对中美关系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竞争共存可能是未来50年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什么紧张关系可能会持续半个世纪?
在美国总统大选政治中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和香港大学的关系,对华接触还是遏制的问题被反复提及。从理查德·尼克松1972年访华开始,一直到克林顿政府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美国的对华接触政策一直在演变。
然而,这一接触政策近年来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在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博士后,特朗普指责中国的贸易行为“不公平”。
本届美国总统大选中的敌对言论反映了地缘政治格局的现实。认为这一趋势不会对双边关系造成破坏性影响是不现实的。中美两国将继续在贸易、技术、军事和地区影响力等各个领域争夺主导权。双方很可能以制裁和关税为工具来获得优势。
因此,两国之间的贸易战、技术战和经济战将成为未来50年的主导趋势,笔者将其称为“半冷战”。两国都在争夺经济强国的头把交椅,就GDP总产出而言,这个位置可能会在中美之间长期转换。
此外,新冠大流行标志着冷战后全球化时代的结束,这一时代始于1992年苏联解体之后,持续了30年。这个时代的特点是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使世界日益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展望未来,疫情后的全球化时代预计至少还将持续30年硕士,其特点很可能是两极分化加剧,各国为巩固自身地位而结成联盟。美国已经发起了一场芯片战争,与日本、韩国和荷兰结成联盟,推动半导体技术的发展,限制中国进入这一关键产业。
在这个“半全球化”的新时代,贸易和投资流动、货币兑换以及跨国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都将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把关税和制裁当成武器已经导致全球经济治理的崩溃,美国阻碍世贸组织内的任何裁决,无视其对世贸组织的承诺。这一趋势可能导致全球秩序更加分散和无序,强国任意单方面制定和撕毁规则。
美国拒不遵守世贸组织2022年的一项裁决就是一个例子。法官认为,美国要求来自香港的商品必须标注为“中国制造”,这违反了其对世贸组织的承诺上海mba,损害了世贸组织作为解决贸易争端的全球论坛的公信力和有效性。华盛顿单方面征收关税有可能损害其拥护自由贸易的形象,而北京在履行世贸组织义务方面也面临批评。
正在进行的白宫竞选将中国推到了聚光灯下,围绕中国的激烈言辞和激烈行动充斥着这场竞选。不可否认,中国因素已成为美国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总统候选人都在积极制造对中国的焦虑。这有可能妨碍政治家们针对两国面临的复杂挑战深入思考、制定合理的对策。这种反华言论影响深远,需要把握好分寸、具备战略远见,防止事态升级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和香港大学的关系,美国大选再次将中国当作出气筒,甚至失控。
随着这场较量逐渐展开,认识到中美关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两国的界限,波及整个全球秩序至关重要。处理这场超级大国之争错综复杂的态势,需要深思熟虑。必须确保所采取的行动符合两国和广大国际社会的最佳利益。
作者简介:
刘宁荣教授 Prof. N.R. Liu
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HKU ICB)创始院长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和香港大学的关系,11.1香港大学公开课|私募博弈铁三角
主题概述
企业和私募基金经理博弈时,其实是个「寻求匹配」的金钱游戏,游戏的基本格局是个鼎足而立的三角形:
●第一个支柱是私募投资者的合理期望,也要让投资人的投资评估过程有效的执行;
● 第二个支柱是企业发展资金的需要,务求有效呈现企业的卖点,由私募投资人引入发展资金往企业;
● 第三个支柱,也是最重要的是「你」。大家是不是已经预备好了博士后,有了相关的能力,替企业和自己创建价值呢?
企业采纳的发展路径,无论是并购或不同类型的收购、寻觅战略投资者或是金融投资者,企业深入了解私募投资人的项目分析流程、估值方式、执行流程硕士,筹资时一定可以无往不利。
港大ICB财金管理系高级课程主任张维坤老师(Mr. Chang)将会在本次公开课上,分享他在投行20多年的经验。以投资人的维度,再结合【金融市场与投资组合管理研究生文凭课程 】中的「私募基金与创业投资」这一课程模块的分析框架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和香港大学的关系,再进一步融会贯通课程中「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让筹资企业更有效的向投资人表述自己的卖点和取得更高的企业估值。
知己知彼是商场上的利刃,希望透过让企业和金融业者,深入明白投资者的思维,可以往大家得到在商战这个金钱游戏中更大的胜算,也同时建立自己在职场上的个人价值。
主讲嘉宾
张维坤先生 Mr. Chang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
高级课程主任 暨 首席讲师
张维坤先生()为特许会计师,90年代于一家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公司,)香港办事处投身会计及财务管理行业。随后借调到北京,参与创建北京办事处,并专注于中国企业跨境首次公开上市及项目收购前尽职调查。其后专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和香港大学的关系,11.1香港大学公开课|私募博弈铁三角,于2015-2019年期间为香港私募基金财务人员协会董事。
曾于行业先驱花旗银行私募股权部门(CVC Asia )任职7年,担任副财务总监及中国区投资经理。任职花旗银行期间,协助这新部门创建了两只合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后加入德意志银行私募股权部门(DB )担任中国、澳洲、日本及印度区的私募股权业务营运副总裁及协助创建德意志银行这亚太区新部门的财务及营运政策。之后加入AIG美国国际集团环球房地产亚太区总部成为首任的区域财务总监,协助创建集团的第一只亚太区房地产投资私募基金,进一步涉足房地产基金管理的职业生涯。离开AIG后,带领了香港老牌房地产开发商希慎兴业集团(0014.HK)的管理团队建立全新的SAP系统实时预算控制及营运管理系统。
替澳洲麦格理银行完成重新构建其与中国万达集团合资的新投资基金及成功发行当时中国第一个以美元计价境外发行博士,并以中国商业物业抵押贷款证劵化(CMBS)票据支持的结构融资项目后,加盟摩根资产管理( Asset )旗下新成立的亚洲基金管理部门。
于摩根资产管理( Asset )旗下的基金管理部门任职6年,担任执行董事,职务涵盖房地产私募基金,基础投资等业务。并负责收购合并交易执行、带领尽职调查工作、亦专注美国法律合规事务、公司管治、风险评估、项目估值及投资者关系管理等事宜。亦负责投后管理及投资项目的整合工作,替投资组合创建价值。
亦曾担任企业顾问,带领上市公司及家族企业筹建私募股权及房地产基金。也为企业制定策略、营运、收购合并交易执行、退出机制制定及投后企业整合提供专业意见。
也经常为香港的大学及专业团体(例如香港证券及投资学会、香港会计师公会、香港会计专业发展基金) 担任演讲嘉宾,分享对行业和资本市场的看法。持有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亦是香港会计师公会()以及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的会员。
活动流程
15:00-15:30 入场签到
15:30-16:00 学院介绍
16:00-17:30 主题讲座
17:30-17:45 问答环节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2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