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北交大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招生简章,北交大威海校区2023级新生入学报到

2023级新生为北交大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合作的7个专业的本科生。根据学校安排,8月21日开始行本科新生军训,8月30日硕士新生报到,9月3日举行开学典礼。

记者 陈乃彰

8月20日,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迎来了2023级的新生,在南海新区新家园扬帆起航,筑梦未来。

2023级新生为北交大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合作的7个专业的本科生。他们来自山东、河北、内蒙古、北京、吉林等30个省市,将在这里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环境工程、会计学、工商管理和数字媒体艺术等7个专业的学习。

早上8点,一张张朝气蓬勃的新面孔怀揣着梦想与憧憬,来到北交大威海校区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为方便新生入学,尽快适应新环境,威海校区提前做了精心准备。报到当天,学校组织免费行李托运,让新生畅行无阻,更是有学生志愿者帮忙搬行李、当向导等,提供暖地进行身份核验、录取通知书核查、迎新网注册、校园一卡通领取、入住手续办理等各项入学手续的办理。“报到大数据平台”屏幕上的数字实时更新,可以直观看到已完成现场报到的学生人数和占比。来自内蒙古大一新生边泽暄说:“学校安排得很周到,来报到随时都有学长学姐和老师可以询问,流程也很清晰,感觉很贴心。”

本次报到还组织了线上报名,线下参观校园的活动,由志愿者们带领家长和新生参观学校,熟悉日后的大学生活。餐厅、教学楼、思源广场、体育馆、宿舍等北交大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招生简章,每到一处在职研究生,志愿者都会详细地讲解与介绍,让家长们放心,也让新生安心。来自济南的陈雨霏说:“参观了整个校园,感觉学校的配套设施很不错,环境绿化也很好,非常期待接下来的大学生活。”

新鲜血液的注入,让整个校区更加充满了新活力,随处可见的热心的志愿者博士后,让每一位前来报到的新生和家长感到温暖与热情。在“欢迎红果园的新主人”的签名板上,同学们兴致勃勃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和家人打卡留念,路上也有很多宣传牌、引导牌吸引了很多新生家长纷纷拍照留念。来自湖北襄阳的大一新生周浚源表示:“在正式报到前,我们一家人来南海新区玩了两天,很喜欢南海新区的环境北交大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招生简章硕士,北交大威海校区2023级新生入学报到,这也是我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之一,也很期待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

根据学校安排,8月21日开始行本科新生军训,8月30日硕士新生报到,9月3日举行开学典礼。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主阵地,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培养实训基地,学校综合改革的试验区以及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以中外合作办学为特色,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合作办学,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硕士研究生专业,面向全球招生,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毕业生同时获得合作办学两所大学文凭证书。

北交大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招生简章,山东的7所985和211大学

说到山东的高校(《山东的高校》《2024年11月ESI山东高校排名全面提升》《2025山东本科高校录取难度排名》),大家都知道只有2所985和1所单纯的211高校(《山东本科高校的7个梯次》)。但如果算上分校或校区的话,实际拥有7所985/211的高校。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这些分校或校区,均拥有独立法人资格博士,拥有本科和硕士、博士招生计划,因此完全可以作为一所独立的大学来看待,且性价比更高。

一、山东大学

这位龙头老大不用再多说了吧《每日一校/山东最好的大学》。综合实力在山东遥遥领先。

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北交大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招生简章,山东的7所985和211大学,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的办学格局。目前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4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类别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35个,本科招生专业9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6个,涵盖除农学、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

现有在校生75000余人,专任教师4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含聘任制)19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58人,国家四青人才305人。建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拥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4家直属附属医院。

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2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地下工程、生殖医学等若干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中国古典学术优势充分彰显。

二、中国海洋大学

《每日一校②山东最美大学》

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几个办学时期,1959年更名为山东海洋学院北交大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招生简章,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始终走在国家高等教育前列,1960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先后入选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现有4个校区,其中,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共占地2400余亩;西海岸校区规划占地约2800亩,2022年一期建成启用。

在校生369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890余人、硕士研究生14950余人、博士研究生3800余人、外国留学生320人。

现有教职工4100余人,其中,住鲁院士11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164人,省部级以上人才610人,连续三届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形成了2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打造了世界重要的海洋人才高地。

创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综合性涉海学科体系,实现了海洋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等学科群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特色鲜明、协调发展。

牵头筹建的崂山实验室于2022年挂牌成立,构建高校—国家实验室融合发展体系。主持建设我国地球科学领域首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主持海洋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多场多体多尺度耦合及其对海工装备性能与安全的影响机制)。拥有全球最高静音等级5600吨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船等3艘科学考察实习船舶。

提出了大洋热量输送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新理论,建立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海气系统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框架,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空—天—地—海”一体化区域海洋观测系统“南海立体观测网”。建立了国际首个水产动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全球最大的海洋纤毛虫DNA库、研制上市了以我国第一个现代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为代表的系列海洋糖类药物,联合研发治疗阿尔兹海默症一类新药GV-971获批上市。

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每日一校③山东最低调的211大学》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学校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017年、2022年均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1953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组建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隶属燃料工业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960年10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9年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格局。2018年12月,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学校注册地调整至青岛。

学校总占地面积5000余亩,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发展形成了“两校区一园区”(青岛唐岛湾校区、古镇口校区以及东营科教园区)的办学格局。

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石油主干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9个博士授权自主设置交叉学科,4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1个本科招生专业,13个博士后流动站。

拥有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艺、油气储运工程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业催化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等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化学、地球科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

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000余人、研究生10000余人,留学生700余人。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5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44门。

现有教师169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77人,博士生导师393人。有两院院士(含双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31人。

四、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198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简称哈工大威海校区)。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哈工大威海校区协议。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同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协议。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续签共建哈工大威海校区协议。2020年哈工大与威海市人民政府签订“聚力精致城市与一流大学建设”深化校地合作协议。

威海校区是哈工大一校三区办学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13000余人上海mba,设有10个学院、1个书院、1个基础教学部,2024年34个计划招生本科专业,共享哈工大25个博士点和22个硕士点,单独设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校区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8个、山东省特色专业6个,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

9位院士在校区建有科研平台和工作团队。

校区牵头研制的国内首个面向海洋目标探测识别的通遥一体化卫星星座“威海壹号”01/02星成功发射。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威海市政府共建国家首个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牵头获批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海洋无人系统跨域协同与综合保障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29个。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32项。

五、山东大学(威海)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创建于1984年,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校区。开创了我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

校区现有13个学院,涵盖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设置32个本科招生专业,可在24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18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可在19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后,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现有全日制统招本科生近13000人,国际学生3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2500余人;教职工1250余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00余人。

威海校区坚持“一项计划、两大战略、三型校区”的发展规划,即深入实施“学术提升计划”,贯彻落实“特色立校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博士后,努力建设“异地办学的示范性校区、坚持特色发展的高水平校区、加强国际合作的开放式校区”。

校区现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2个、一流本科课程18门、优秀教材19部,拥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分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六、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关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之前聊的不少,详见以下文章:

《关于“烟台格罗宁根大学”》《烟台层次最高的大学2024年招生情况》《烟台层次最高的两所高校》《烟台唯一的985,唯一具有保研资格的高校》。

七、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学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首轮建设任务已顺利完成,“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得到评审专家高度评价。

2013年11月26日,威海市人民政府与北京交通大学签订了“威海市人民政府与北京交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2014年9月28日,双方又签订了“关于设立并共建北京交通大学威海国际学院的协议”。威海市提供用地74.1公顷,整体规划和建设威海校区,并配备基础办学设备,规划总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分两期完成。

北京交通大学高度重视威海校区发展建设,把威海校区作为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主阵地,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培养实训基地,学校综合改革的试验区以及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2015年4月19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北京交通大学建设威海校区,同年开始招生。

2016年,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威海)落地威海校区,9月获颁威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2015年1月,北京交通大学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9月该专业学生作为威海校区首批学生进驻校区。

2015年9月17日,北京交通大学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签署了关于共建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协议,该项目已纳入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成果。办学地点设在威海校区,包含通信工程专业、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019年5月,“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现场评估。

2019年,威海校区首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83.96%, 20%的学生入读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的名校。2020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68.85%,21.64%的学生入读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的名校。2021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78.06%, 其中21.94%的学生入读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的名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2908.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5年 3月 14日
下一篇 2025年 3月 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