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博士后含金量,剑桥大学博士后王京刚,剑桥大学博士后申请

南京大学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2017年世界诉讼法学大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2017年世界诉讼法学大会会场2017年世界诉讼法学大会在天津大学拉开帷幕。

2017年世界诉讼法学大会会场

人民网天津11月9日电 (记者朱虹)11月8日, 2017年世界诉讼法学大会在天津大学拉开帷幕。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比较视野下的司法管理”。本次会议为期三天,参会代表们将就诉讼案件管理、审判机制管理、法院组织结构、事实认定与法律推理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大会由国际诉讼法学会、中国法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天津大学联合承办,德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国际诉讼法学协会会长、巴黎第一大学教授洛伊克·卡迪耶,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教授爱德华多·奥泰萨,中国代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浩,亚洲代表、韩国延世大学教授孙汉琦,北美代表、美国东北大学教授伍剑绮,欧洲代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教授兰姆寇·凡瑞,拉美代表、巴西里约热内卢大学教授安东尼奥·卡白瑞,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约翰·索拉布吉南京大学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2017年世界诉讼法学大会在天津大学召开,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出口雅久,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朱兰,智利北天主教大学教授阿瓦罗·佩雷斯·罗根南京大学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智利康塞普西翁天主教大学教授雷蒙·加西亚,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德米特里·马林辛;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陈冀平,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天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舒歌群,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高憬宏,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程新文,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会会长、天津大学卓越教授张卫平,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广州大学教授陈刚,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王福华,北京大学教授傅郁林,南京大学教授吴英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保生上海mba,香港城市大学助理教授陈志轩,以及250余名代表共同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张卫平教授主持。

陈冀平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并实践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方针理念,并将“依法治国”从最初的单一概念不断延伸、发展、完善。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布局中,提高司法公信力既是直接针对现实问题的有力举措,又是奠定法治伟业基石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新一轮的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这些改革举措中的很多内容,都将成为本次世界诉讼法学大会研讨的对象。本次大会的主题由中国法学会与国际诉讼法学会主席团共同商定。在“比较视野下的民事司法管理”主题之下,选择案件管理、审判机制管理、法院组织结构、事实认定和法律推理几个专题。这些问题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与司法实务息息相关。中国法院和诉讼程序在这方面有一些颇具特色的经验和探索,但也遇到很大的困难和复杂的问题。希望通过比较研究,中外专家提炼出可以共享的经验和模式,为实务部门推进民事司法管理提供有益参考。陈冀平表达了对中国民事诉讼法学学科的三点期望:一是希望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要坚定地把握理论方向,夯实基础,学以明道。二是希望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全面地联系司法实践,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三是希望民事诉讼法学界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与世界诉讼法协会等国际组织和同行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机制和在各个领域的广泛适用。

洛伊克·卡迪耶在致辞中说,1950年10月3日在职研究生,由意大利民事诉讼法学者在佛罗伦萨发起了第一届民事诉讼法国际大会,旨在推进和扩大法律学者之间的国际交流沟通和联系,以超越距离、交流等障碍所致的隔膜,重建诉讼文化的共同价值——独立、公正、公开、透明。目前协会拥有来自全球五大洲会员三百余名,都是对各国法律政策和国际法律事务很有影响力的顶尖学者。截至2016年,协会已在德国、日本、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召开了十余届大会,主题涉及程序公正、诉讼效率、全球化世界的纠纷解决和判决执行、跨越文化的法律对话等重要问题,会议报告和论文集被广泛引证,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力。希望在2017年的大会上硕士,各位专家学者增加交流、互相学习,为世界诉讼法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舒歌群介绍了天津大学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今年9月,天津大学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双一流”高校。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位,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天津大学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栖身国内一流高校之列,成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学科建设上,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天津大学始终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对学生实施综合培养,为中国近现代工业体系的创立和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党的十九大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法学专业具有悠久的辉煌历史,2015年6月17日天津大学正式复建法学院。法学是一门既具普适性又具地域性的学问,不仅需要借鉴、吸收各国先进经验,更需要立足于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天津大学承办此次世界诉讼法学大会,为各位世界级的法学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的平台,相信此次大会的成果一定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供重要借鉴。

孙佑海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天津大学法学院的创建历史与治学风范。他表示,学院今后将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和师资力量,不断加强与国内外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的合作交流,不断探索法学教育的新模式,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法学人才,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法学院的建设目标稳步迈进。

程新文结合本次大会的主题,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化司法改革方面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南京大学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20年,再出发 | 南京大学国际工商管理教育中心典礼回顾

11月4日,于我们而言,是相逢亦是离别。新生们怀揣着无限的憧憬来到南大,重新出发;毕业生们满载着难忘的回忆,即将远行。我们珍视与你们一起的每一寸时光、每一段记忆。

办学至今在职研究生,有那么一群人,有那样一段段故事见证、续写着项目的发展历程。典礼现场,我们举行了20周年庆祝仪式,荣幸地邀请到项目的开创者、历任主任和校友代表与大家一起回顾项目走过的20年。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沈坤荣教授致辞

南京大学国际工商管理教育中心是南京大学商学院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友好合作的见证,是南京大学国际化项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南京大学商学院的发展、国际化拓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可能。

中国历经4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内部发展动力机制发生变化,如何变挑战为机遇是我们商学院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中荷合作项目不仅融入荷兰的文化、先进的理念、开阔的视野,更将中国成功的实践成果传递到海外、传递到世界各地。因此,对于商学院的每位学生而言,学习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关乎社会的进步。我们商学院也将继续为学生提供强大师资、优质课程上海mba,创造商学新知,回馈社会。

开创期

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荷兰政府财政资助,依托南京大学的雄厚师资力量、欧洲的国际化工商管理教育理念南京大学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携手合作,南京大学中荷国际工商管理教育中心就此诞生。

项目得到荷兰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荷兰多所高校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后盾,在欧洲富有盛名,办学成就遍布世界各地。在中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多方的支持下,通过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南京大学中荷国际工商管理教育中心。

——刘厚俊教授

初创期

如同创业项目一样,项目初期一切充满挑战与可能。来自于政府部门、大型国有机构的学员们,克服语言障碍、学习时间的障碍,深入课程学习。在项目团队与学员们的共同探索中,形成了英文课程翻译、案例研讨的教学模式,为今后的项目运行奠定了基础。

中荷项目办学20年,已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个成功样板。项目办学初期,我们不断创新、改革EMBA教学方式,比如在监狱进行实地商法案例教学全国独创,将拓展训练引入EMBA教学、移动课堂走进企业管理第一线等都是国内领先。

——中心前任主任徐志坚教授

走过20年,回顾当初,项目的学习需要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全身心投入。那是一段非常充实的经历,也对今后的企业管理、运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2000级校友毛江涛

发展期

在项目发展阶段,生源选拔、课程体系完善不断推进。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更多优秀的企业家成长起来。

在前期项目发展的扎实基础上,项目形成了一个稳固而优秀的团队。我们的团队非常投入,富有创新力及事业心,在项目的运作开拓和校友关系的维护有很大的突破,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管理者。

——中心前任主任李晓蓉教授

祝大家一路波波折折,坎坎坷坷。波折与坎坷、困难与挫折将让我们更加警醒,更大强大。

——2008级校友匡皓

长足发展期

在项目的长足发展中,除了持续的课程建设以外,加强学生交流与活动,搭建了课程以外的交流平台;通过返校日,与项目校友建立了持续的链接。

在任职期间,我努力做好两个C——、:请高晓松谈人生、徐小跃讲国学、成立羽毛球俱乐部,做好文化建设;成立爱心俱乐部、持续捐助希望小学、关爱贫困学生及孤寡老人等,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情怀有担当的企业管理者。

——中心前任主任冯帆教授

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我们的慈善工作微不足道,但是坚持不懈,将中荷爱心俱乐部的精神传承下去。同时,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发觉管理知识的欠缺,于是我申请就读第一届DBA项目博士,也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重回南大,继续学习。

——2009级校友、DBA学员曹杨

创新期

2015年,经批准中心更名为南京大学国际工商管理教育中心,项目进入创新阶段。在国际商业创新管理EMBA不断创新优化的同时,更推出中国第一个国际医疗&健康管理EMBA。延续并发展项目办学传统,回归教育本质,着力打造更广阔的国际化平台。

2014-2015年是医疗行业的风口。在姐姐的推荐下,申请就读2015年第一届国际医疗&健康管理EMBA班并支持中心“院长会客厅”系列活动。医疗健康产业与教育一样,既是一场马拉松也是一场接力赛,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去努力去开创。

——2015级医健班校友顾惊涛

在典礼上,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CEO Mr. Gans也回顾了20年来中荷双方的密切合作与深厚友谊,期待双方院校更加长远的合作与发展。同时对新生及毕业生致以诚挚的期盼与祝福。

典礼精彩瞬间

20年,给予我们丰厚的教学经验的积淀;20年,给予我们遍布全国的校友;20年的办学南京大学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20年,再出发 | 南京大学国际工商管理教育中心典礼回顾,更让我们使命在肩。

下一个20年,我们愿与你,再出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3237.html

(0)
国际硕博教育王老师
上一篇 2025年 3月 14日
下一篇 2025年 3月 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在线咨询: 资深顾问 邮件:guojishuob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