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小长假过得很快,大家都回归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而英国的部分院校也放假结束,回归开工了。
22申请季也像在进行短暂休憩过后的列车,重新驶入正轨。
本期offer君依旧为大家带来申请技巧的内容。
众所周知,英国申请难,是因为它们名校控+均分控,还卡中国留学生数量!
在英国,越好的学校中国名校top5,最难申的英国院校TOP5?名校控+均分控,还卡中国留学生数量!,申请条件往往也越为苛刻,有的学校甚至有多个List,不在名单上你连申请的机会都没有。
不断设防,属实让人倍感压力!今天就来盘点一下英国的那些名校控+均分控大学!排名不分先后!
帝国理工大学
( )
“喜欢名校有错?”
出了名的均分控了,不过你以为均分够高就行了吗?No,他还有较为严重的“985/211名校情结”,尤其是热门的商学院中国名校top5,内卷尤为严重,就连985/211你都要达到85+的均分才有机会,简直可以说是丧心病狂!
但是也不得不说,IC确实有卡人的资本,毕竟人家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而且虽然叫理工,但它不仅仅是理工界的佼佼者硕士,它的其他专业也很优秀,可以说几乎没有弱势专业。
有人用“文艺与智慧并重,才华与孤傲齐聚”来形容IC,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所以即便IC能把人虐进ICU,也还是有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想要申请!
伦敦国王学院
(KING’S )
“想成为王,你足够优秀吗?”
你想做王的男人和女人吗?那你必须得足够优秀!或许前两年还好,比如KCL商学院去年就表示,“在录取的中国学生中,来自双非学院的学生占了约10%。”
你没有听错,是10%,这部分学生无疑要出奇的优秀,因为双非均分低于88想要申请KCL的商科基本没戏!
这个学校除了对均分要求高,它还卡中国留学生比例博士后,有的专业本身就有明确的各个国家留学生比例,这个就不说了。但最近又有消息称它对 and 这类专业都要下死手下调比例了。
不得不说KCL这两年真的越来越难申请了,目前来看今年基本就没给国内学生出Offer,只能说想做王的男人或女人真的是不容易呀!
曼彻斯特大学
(THE OF )
“新一代卷王,舍我其谁?”
都说国内卷,出国留学不卷,但实际上在留学申请这件事上依旧卷的严重。
之前曼彻斯特大学更新的2022年的List来看,就知道有多不简单。“你以为3个List算多吗?我一个学院一个!”
商学院甚至不只一个List!两个较去年没有变化的就不多说了。其中有的专业认可名单变了——
MSc
MSc
MSc and
MSc
这四个专业只认可国内35所大学,其中包括20所985大学,9所211大学。有的同学可能就要说了,不是还有6所双非?悄悄告诉你,这6所都是财经类院校哦~
当然,除了商学院,曼大的社科学院也毫不逊色,虽然在认可的国内200+所大学中有108所双非院校,但这些院校几乎都是一本或双一流属性!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二本、三本,即便你的分数再高也只能Game Over!
爱丁堡大学
(THE OF )
“死绩点控?我承认!”
这所大学的申请难度主要就是在成绩上了。爱大很喜欢均分高的学生,即便你是双非也愿意给你机会,而且均分高的可以获得优先录取权。
比如你均分90+,那么不管你是985/211,还是双非,也大概率会比正式的round时间提前第一波录取。
所以,想来爱丁堡大学读研的同学们,抓紧时间把均分刷上去呀!
华威大学
(THE OF )
“有人拿我保底?不可能!”
WMG学院申请难度升级!所有专业都由原来的2.2要求提升到了2.1的要求。原本华威大学泛商科某些专业还能捡漏,但现在提升了要求,难度就直接翻倍。
华威针对中国不同学校共划分了Tier1-Tier4四个范畴,四个List对于分数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上调。
tier1——分数由原来的75-79升至80-84
tier2——分数由原来的77-81升至82-89
tier3——分数由原来的80-84升至85-89
tier4——分数升至88+
虽然看似只提升了几分,但对很多同学来说,想拿这所学校当保底的梦,可能也要泡汤了!
随着英国留学人数的激增上海mba,英国名校也越来越难申,不过努努力还是有机会哒!同学们加油呀!
更多22申请问题,欢迎咨询留学小助手!
世界名校保录,海外名校“保录” 天价背后有巨坑
近年来,留学市场的需求带动了留学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然而,不同留学机构间的收费差异较大,中介费一般从几千元起步世界名校保录,海外名校“保录” 天价背后有巨坑,一些所谓“保录名校”的留学合同金额甚至高达两三百万元。
虽然中介机构宣传“不保录名校可全额退费”,但有不少签了合同的市民面临签约机构倒闭、不予退费的情况。
律师提醒,“保录名校”的承诺难以兑现。留学人员在择校时应综合参考自己的能力背景,对申请成功可能性较大的学校要有基本的认知。
中介费几千至几十上百万元不等
记者了解到,中介机构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留学申请、签证辅导、文书制作等方面。对比一些留学机构的官网可以发现,不同留学机构的收费差异较大,既有四五千元、属于“半DIY”模式的“基础版本”,也有高达200多万元的“高端版本”。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投诉留学中介机构的标的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为何留学中介费差异如此大?记者以咨询为由联系了一家留学机构。该机构工作人员表示,费用高低要看意向的国家和学校而定,不同国家和学校申请的费用也不一样。以该机构为例,申请美国本科留学中介费用从10万至30万元不等,研究生留学费用为5万至8万元不等;申请英国本科留学相对便宜一些,3万至8万元不等,研究生费用1万元至3万元不等。“如果是艺术类专业,还要再加上作品集培训价格,费用大概需要5万至10万元。此外还要看申请人的语言成绩,如果语言成绩不好,语言类培训也需要1万至2万元。”
在某社交平台上上海mba,记者联系到一位从留学机构辞职出来“单干”的留学中介山崎(化名)。她表示,中介机构服务范围、水平和内容的不同会导致费用差异。
成峰(化名)计划明年秋季到英国留学,为了能考上名校,他在2020年就与某留学机构签订《VVIP全规划服务合同》,约定在2024年秋季为他提供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名校的申请及留学中介服务。为此,成峰的父母向该留学机构支付了220万元服务费。
类似成峰这种“名校保录取”的做法,是一些留学机构推出的高端服务,中介费达数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情况很常见。
面对机构套路家长愿“对赌”
为何成峰的父母愿意花如此“大手笔”申请海外名校呢?原来根据合同约定,若成峰届时未能获得上述五所学校的入学录取通知,则“220万元服务费全退”。
“肯定能录,不录取全额退款。”小可(化名)与某留学机构签订合同,需要支付142万元,机构承诺“保录取”到英国牛津大学读硕士。根据小可和该留学机构的合同,“保录取”是前期先支付部分费用,等收到录取通知书再支付尾款。“如果没有收到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已经收了的也会退回给你。”中介机构的保证,让小可吃下了定心丸。为了能够顺利被录取,小可先支付了近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牛女士与某留学中介公司签订一份《美国本科/研究生留学服务合同》和一份《美国名校保录取运作协议书》,并支付留学申请费100万元和名校运作费270多万元,约定儿子可保录取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或纽约大学。
这些名校“保录取”的条款中都会标明,未能被协议约定的任何一所学校录取,中介机构承诺不收取任何费用,退回所收取的全额服务费。所以尽管价格不菲,但不少家长也觉得这种“对赌协议”划得来。在家长看来,只要孩子能入读世界名校,钱就花得值。在中介看来,如果能做成一单“保录取”的业务,相当于做了数十单一般的留学中介业务,虽然流程差不多,但利润却是几十倍。
山崎告诉记者,一些机构的“保录取”有套路:先收取天价中介费,然后给学生推一些录取难度低的学校和专业,如果学生接受录取就“血赚一笔”,没有录取则赚取利息和部分服务费用,可谓是“稳赚不赔”。
收费退费无标准致使解约争议多
不过,“保录取”的天价合同背后存在风险。记者了解到,留学人员解除合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纠纷。如市民牛女士支付了300多万元后,她儿子最终并未被目标院校录取,她找留学机构退费,对方却一直拖着,牛女士最终花了数万元打官司才得到退费。此外,成峰所在的留学机构控股方倒闭,小可、杉杉后来也因“全额退款”问题与留学机构产生较大分歧,只能通过诉讼解决。
山崎介绍,有些合同只约定了学校数量,如申请10所学校,但没有约定学校标准。有的合同约定的是当年某机构公布的大学排名前20,但又私自将专业排名前20的院校也算进来,等后期申请人反应过来,就容易产生退费争议。同时,一些合同还有“霸王条款”。“比如,若联系不到申请人,中介机构不负责任,不退还任何费用。”山崎说。
杉杉也表示,“全额退款”就是套路,自己也遭遇了“霸王条款”:合同中写道,委托人应在办理留学之前了解留学应具备的相关条件才可以签订留学协议,协议一旦签署后博士,在办理留学过程中,委托人未向受托人提供所需全部资料或未按本合同约定付款者,造成不能按约定时间获得录取通知书或获得签证,则视为委托人违约在职研究生,所交款项一律不予退还。在受托人尚未递交院校申请之前,委托人要求解除本合同的,则已交付的服务费不予退还。
申请留学的小贾(化名)支付了100万元中介费,机构在合同中明确为其提供素材挖掘和文书思路一对一咨询,指导他策划并创作确定申请学校所要求的基本文书,但课程描述、作品集翻译、论文翻译、额外要求的研究计划都不含在文书内,还需要额外付费。
不仅如此,小贾用于申请材料的邮箱和密码交由留学机构保管,这成了对方“拿捏”他的“把柄”:如果自己修改密码,按合同规定算违约,机构将扣除他交纳的所有款项作为违约金,同时此合同自动终止。此外,若由于语言成绩不达标最终未被录取,也无法退费。
对于留学机构在收费和退费上的“无标准”。山崎表示,对于教育咨询服务,如果中介机构已经向消费者提供了学校信息、留学规划等服务,根据“信息不可退回”的特性,此项服务的收费不受到最终申请结果的影响。“有的消费者会要求全额退款,但中介机构又的确付出了相关服务,后面产生问题,就会变成一笔糊涂账。”
“保录名校”涉嫌虚假宣传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邓志松律师表示,海外学校录取往往是根据多种因素综合判断,最终的录取结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没有哪个中介机构能够保证录取的结果。“留学中介机构使用‘保录取名校’这样的宣传是违反广告法的。同时,这样的宣传行为还可能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禁止虚假宣传的规定。”
邓志松表示,面对虚假广告,客户可以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维权索赔,也可以根据与中介机构签订的合同要求中介方赔偿损失世界名校保录,对于拒不赔偿的,消费者可以向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或12315投诉,也可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那么,留学人员应该如何避免落入中介机构的套路?邓志松表示,首先,在选择阶段应选择正规的留学机构,应对留学广告的内容加以甄别,意识到“保录取名校”这样的承诺往往是无法实现的。“留学人员应在择校时综合参考自己的能力背景,对申请成功可能性较大的学校有基本的认知,对中介机构给出的不切实际的承诺保持警惕。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研读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同时,留学人员在申请过程中也应当关注目标学校官网对申请人提出的具体要求,避免只从中介机构处获得二手信息。”
据11月23日《广州日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8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