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陪你考研每一天的大巴学长。
下面为大家分享一篇河海大学838计算机基础考研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1考研党,总分380+,专业课125,我是跨考生,对于专业课,分数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就谈谈自己的专业课复习经验。
河海大学计算机838计算机基础考的是三门专业课: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各占比20%跟10%。
本人是普通二本院校的本科生,平时成绩还可以,但没有获过大的奖项。这应该解答了一部分同学的疑惑:我有什么优势呢?初试不要想这么多,要相信,和自己考一个学校的同学,大都水平是差不多的。勇往直前!
我考的计算机专硕,考数二和英二。
以下是各学科复习安排:
数学:
大三寒假前,我就开始看大学课本,算是预热。正式开始在3月初开学,进入了基础阶段。教材用张宇18讲和李永乐线代教材,高数网课听汤家凤的(这位老师讲得基础,适合基础不好的同学,推荐他的“中值定理”),线代听李永乐(线代只听他就够了,能理清框架)。
我学习数学的时间是一上午加一晚上(没有课的前提下),大概八个小时,总之前期要尽可能地把时间给数学。
得数学者得天下河海大学计算机考研难度,2021河海大学838计算机基础成功上岸考研经验,从来都不是假的。
基础阶段没有做过题,只巩固基础知识。
当然,如果有的同学效率高,每复习完一章,可以结合习题查找薄弱环节。
暑假堪称“黄金时期”,如果利用得好,会进步一大截。这个阶段边听强化课(为了有一个突破,选择听张宇的)边做题总结。习题用的是660题(只是选择和填空),但我全按大题做,把每道题的步骤写在A4纸,核对答案时用红笔直接修改,总结错的那一类题目。到暑假结束的时候,课程基本看完了,习题大概做了两遍。九月份进入冲刺阶段,在这个阶段听张宇的冲刺课,看李永乐复习全书的线代部分,线代是整张试卷最简单的,一定要保证拿到分。当然,习题也不能停,要确保一定的计算量,但是不能贪多。
我的原则就是:做题一定要总结,而且不是对每道题,要一类一类地总结。从基础到冲刺,张宇的18讲是不离手的,到最后看了将近4遍,越看越薄,直到没有不会的。10月份开始进入倒计时,忙着报名的同时,还要测试自己。数学二的真题没有很多,大概10几套,每套都放在上午的8点半到11点半,完全模拟考场时间河海大学计算机考研难度,同样写在A4纸上。做完核对答案,并且打分,当初我的目标是考到115-130,所以每份试卷,我都争取把握在这个分数段。第二天不急于做新的试卷,要把前天试卷重新做一遍,并且要把做的那一类题目都搞懂。
快考试的时候,大概做了三遍,其实真题建议做5遍以上,才能真正吃透。考试前是记忆公式的最佳时间,平时也是要积累的硕士,这样有助于自己做题和增强自信。对于记不住的,全靠考前背住。做真题的顺序:我是先做的线代,保证简单的先得分,然后再做高数部分。这也是因人而异,选择最合适的。
数学一定打好基础!!!!
英语:
基础阶段只是背单词和学习长难句,同时还看了张剑的《英语高分宝典》,保持英语语感。由于我考的英语二,所以在强化时拿英语一的阅读练手(大概从1997年开始)。刚开始做阅读的时候,错的比较多,只能每次做完,先翻译完文章再更正答案。也看到过很多做阅读的方法,只觉得这个挺有道理:揣测作者的意图,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九月份开学后,又做了英语一的其他部分(完形和新题型)。10月份开始练习作文,看的是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道长讲得还是挺好的,可以按照版块来复习,隔两天背诵一篇作文。每做完一年的英语真题,练习最后的英语写作(一定要自己写几篇练习,不能眼高手低),并看一些优秀范文。阅读当时差的时候错6个,好点的时候2个,一般是4个。我英语是六级水平,但是想保证自己的优势学科不拖后腿或者更充分发挥,所以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如果前期有同学不拿英语一练习,也可以做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不要买蒋军虎的《80篇阅读》,这本书把真题都玩坏了。
专业课:
每个学校考的专业课不同,要根据目标院校确定。专业课教材用的是天勤的《高分笔记》,作者讲的比较基础,没有计算机基础的也可以看懂。还用了严蔚敏的《数据结构》,这本书还是最经典的,但是很多伪代码是看不懂的,可以参考一些算法思想。对于其他的参考书,要根据选取大学的大纲来确定。初试必不可少的还有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和期末考试题目,很具有参考价值,这些资料可以从大巴学长那里获取。第一轮天勤知识点加课后题在职研究生,二轮王道加课后题,三轮 1800 算法题加本科生期 末试题,历年真题,考到了20分的原题。
这里强烈推荐大巴学长的真题资料。补充一下大巴学长资料里考到的原题:包括操作系统的两道大题,数据结构的几道小题,一道算法填空题14分,算起来原题考到将近40分。
政治:
政治是不用着急的一门课,到了11月份开始背就行。不过先要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了解一些政治术语,清楚要考的知识框架。配合着肖老师的《1000题》,可以看一讲《精讲精练》做一讲对应的习题,也可以全部做完再做习题,根据自己的习惯。可适当看一下真题,研究出题思路。政治是一定结合热点考的,关注每年的大事件。后来买了《风中劲草》,这本书口碑还可以,但是我不太喜欢。后期主要背的是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八套卷》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只背诵框架,但是《四套卷》一定要全部背诵,肖老师压题真的特别准。在最后半个月的时候,还背诵了徐涛的小黄书,这本书的知识点也特别全,几乎全部考到。虽然政治拉不开分数,但是一定尽最大努力考到最好。
以上只是参考,一定要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也不用太纠结使用哪本教材,用大众的就好了,对自己选的一心一意就可以了。
哦,对了博士后,如果你需要专业课一对一辅导,可以联系学长,学长给你安排高分学长学姐进行辅导哦!如果需要专业课真题资料,也可以联系大巴学长.
计算机考研需要什么,上海交通大学2023计算机考研上岸经验贴
个人情况:
交大本科计算机,无科研经历,无比赛奖项,在你交计算机属于快倒数的水平,21年6月裸考六级510,报的学硕,最后初试第四总分第四拟录取(交大是11408,政治76、英语83、数学121、专业课103,复试159)
考研准备:
真正开始准备是从六月份开始的,但在此之前王道的计组、计网、操作系统的考研书已经看过一遍了,暑假期间主要是过了一遍数学和408(暑假两个月就把高数和线代过完了,概统在9月份开学之后才过完),开学之后本身就两门课也挺水的,所以作息是比较规律的:1:00-8:30睡觉,9:00-11:00在图书馆学习,11:00-14:00吃饭+在宿舍打游戏,14:00-17:00在图书馆学习,17:00-19:00吃饭+在宿舍打游戏,19:00-22:00在图书馆学习,22:00-次日1:30在宿舍打游戏+玩手机(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有效学习时长,像我在图书馆学习就是纯学三小时而不是坐了仨小时只学了一小时,所以我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长就是八个小时计算机考研需要什么,那时候还刚开始玩apex,属于是人菜瘾极大,回到宿舍立马开玩)(我复习期间好像没有周末一说,就啥时候感觉累了就报复性玩一天)
政治:
我政治是在10月份开始准备的,就每天刷数学和408刷累了就去看徐涛的基础班,挺快乐的,而且徐涛讲的很好,认真听的话做题能事半功倍(比如今年考研第4题里面垄断低价、垄断高价直接排除,视频里讲的两头赚一下子就记住了),而且里面一些方法和理解真的很有帮助,(我觉得他那个讲小本本的强化课都不用听光听一遍这个基础课就行了,小本本自己看绰绰有余,不要觉得基础课太多了没时间就不听),听完课就去过一遍肖秀荣的知识点精炼,然后弄完一章之后去做肖1000,(我是第一遍在纸上做的,做的错题在书上圈起来,整个过完之后对圈起来的错题再做一遍),模拟题的话就是肖8肖4和徐涛六套卷(都是只做了选择题)(我看有人说不要做之前的真题但我还是做了),最后背的话确实肖8可以不背(也背不了那么多),肖4我是最后两周每天晚上都背,差不多每道题都背下来了,考试确实很有用(但是真的很折磨,尤其是只有句式一样的排比句),下笔如有神,腿姐什么几页那种看看就行了,肖四没有的可以稍微背一背,主要还是肖4
现在政治选择题好多书上没有的东西,看到结合时政的选择题一定要多总结,比如下面这种当时乡村振兴出了好几道模拟题,所以我就直接总结到一块了,也便于记忆,像那些单独的知识点也可以总结到一起
英语:
英语单词显然是重中之重,我之前已经背过四级单词了,我又觉得考研单词5500里面好多之前背过的单词,所以我是先过了两遍六级单词然后背的考研核心单词然后过的考研单词,一天带学习带复习应该是200左右(差不多一个小时),考研英语的重头戏是阅读,稍微有基础的话可以不看语法课,没有的话就先看看语法课,重点是长难句精讲的视频课,一定要听!刚开始看阅读和翻译一个句子有三四行属实头大,后来看完长难句精讲的视频课逐渐上道,之后再做阅读和翻译就好很多,网上说不要做模拟题光做真题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你根本找不到和考研真题一个水平的阅读,我买了一本新东方的阅读精读100篇感觉很垃圾,建议避坑,真题的阅读做完之后可以多反思一下,里面的生单词也都顺便积累一下硕士,我英语其实准备的有点仓促,考试之前我一篇作文都没写过,但是我看了石雷鹏那个作文模板20篇,属实不建议用,套路太明显了,借鉴借鉴他的行文思路就可以了,模板句式你稍微改改弄成自己的,完型20个题才10分,而且基本也都是选单词搭配,本质上还是单词认识文章读懂了就可以了
但是考研英语那个黄皮书模拟五套卷很不错(当时买的太晚了就做了两套,十分后悔),质量很高,建议做完真题12月买一本这个练手也很不错
数学:
数学1最大的建议就是越早越好!我12月份狂刷模拟题,什么李林6套卷、张宇8套卷、李永乐6套卷,刷了好多最后还是心理一点谱都没有博士,再加上我考试第一天晚上洗了个头直接寄了(新冠懂得都懂),第二天拖着38.5的身躯去考的数学和408,在考场上就觉得一道题都不会写,干脆直接润了算了,我数学用的李永乐,做题顺序是660+330+真题+模拟题,数学好像也没什么经验,刷就完事了,哪不会就回去再看知识点,级数、极限、积分,数一我只能说刷到不再怕为止
408:
408我之前系统看过王道的b站视频课,就是书里的内容原封不动搬到视频里,所以看视频课和看书没啥区别(买的王道的课的话我就不清楚了),但是看书不太懂的地方我就去看视频课(比如AVL树和红黑树,红黑树我到现在都不会,最后我直接开摆你敢出我就敢蒙),408其实东西不难就是太多了,尤其是计网,全是知识点,我是把王道4本书过了至少两遍,然后王道真题+模拟题(天勤的模拟题可以说是依托答辩,建议避坑,王道那个模拟题好像是每年都一样,所以直接找往年的也行,质量还可以),还是自己多总结吧,数据结构那道大题也不用特别上心,主要还是就考个思想,代码不会写编一编就行了,不像机试那种二极管,能AC才是1,其余情况都是0,我当时用的,里面的很多思想比如双指针、滑动窗口、动态规划都很有用,封面长这样:
不过408我才考了103,答案也懒得对,当时好几道大题都不会写也不知道是本来就难还是发烧没脑子的原因,我也懒得管,所以408可以去看看别人的经验贴,估计比我强计算机考研需要什么,上海交通大学2023计算机考研上岸经验贴,今年交大专硕有两个434的,其中一个408考了140,另一个434的复试拿了198,我只能说过于抽象且逆天了,说实话我都想去取取经
复试的内容之后再更吧,现在只是把结果公示出来了,怕放出来复试相关出什么幺蛾子
7.19来更新一下后续的复试,复试分为机试和面试,各占100分,加起来要超过120分否则不予录取,和初试分数加起来(满分700)从高到低排序录取,进复试和最后的名额是1.2:1,也就是20%的人是要在复试里面被淘汰的,也不能过于不放在心上(你要是初试430当我没说)。
机试就是两个小时三道题,前两道题限时30分钟,最后一道限时1个小时,用的平台是没有自动补全的,所以库和函数什么的如果想用的话必须自己记住。而且给的测试用例和最后的实际用例是不一样的,所以只要不是AC你也不知道能拿多少分。而且理论上他只看你对了多少个,用例一个没过写多少代码都是0分。
第一道题具体是什么记不清了,第二道题是给定一个0-1串,请找到一个尽可能长的子串,其中包含的0与1的个数相等,输入是一个字符串,只包含01在职研究生,长度不超过。输出是一行一个整数,最长的0与1的个数相等的子串的长度。一道纯算法题,花了十几分钟没想出来只能暴力解,能拿几分是几分,第三道题也忘得差不多了,大概是图的最短路径,输入输出都是矩阵,路径好像有负值,我测试用例过了80%,但是一直没找出来哪里想的不对也没敢改最后直接交了。
哦对了用力扣刷题的同学需要注意一下机试里面是自己处理输入输出的,相当于什么都没给,连#都要自己打,所以输入输出这块需要多加注意,可以没事的时候用牛客刷一刷。
面试就没什么说的,准不准备简历都可以(我没准备),需要准备本科成绩单,进去自我介绍完上来就问我为啥挂了一门大物(本人从高中开始物理就是一窍不通,选专业的时候专门避开了所有物理相关的专业,结果没想到电院也要上工科平台的大物和理力),对我的成绩单指点了一通(里面有两个老师是我之前课程的老师,还对我他那门课的成绩表达了不满)然后问问生产实习,问问毕设,问问相关的内容(比如你毕设做的机器学习,就问创新点、相比别的方法的优点什么的),问问之后想做什么,之前是考英语听力的现在改成面试的时候让英文回答一个问题,所以也得好好准备(我有点紧张回答的稀烂,但是感觉老师们也没咋听),老师们都还是挺和善的,面试的时候和老师们有说有笑的,十几分钟的面试也挺快的。
总之还是机试必须好好准备,三道题连暴力算法都没写出来0分直接滚蛋了,最后确实有复试不够120分直接淘汰的,面试多准备一些科研经历相关的,八股也准备一些吧(虽然我没问但我不清楚其他人的情况)。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里面问,我看到的话会回复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