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更新过,结合大家的留言和私信,推出这篇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本科申请答疑
Q1:今年招生政策如何?
本次本科招生面向全国10个省份
全国招生人数预计为120人
本科批次招生预计将覆盖广东、北京、福建、湖北和广西
一本批次招生则针对四川、内蒙古、陕西、云南和河南
Q2:招生批次是提前批吗?
不在提前批,招生批次在普通批
建议有意向的考生将港城东莞作为高考第一志愿填报
Q3:具体招生流程如何?
1️⃣ 2024年4月16日-2024年6月底,注册报名
2️⃣ 2024年6月上旬,参加高考
3️⃣ 2024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填报志愿
4️⃣ 2024年7月,录取
Q4:本科注册报名系统是什么?
网址
Q5:入读本科,有机会拿百万奖学金?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为鼓励优秀学生报考硕士,特设立了丰厚的本科新生入学奖学金,最高奖学金额度为四年160万人民币,具体类型及额度如下:
卓越奖学金:40万元/年,最长发放年限四年
杰出奖学金:25万元/年,最长发放年限四年
特等奖学金:22万元/年,最长发放年限四年
一等奖学金:18万元/年博士,最长发放年限四年
优秀奖学金:12万元/年,最长发放年限四年
Q6:毕业能拿香港身份吗?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毕业生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可以申请香港特区的“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就业签证(简称IANG),首次签注的逗留期限为24个月。成功赴港工作后上海mba,可以通过续签拿香港永居。
Q7:本科录取分大概多少?
虽然第一年招生目前没有具体的录取分数线数据,但可以参考香港城市大学本部在内地省份的分数线。以2023年广东省物理类分数为例,最低分为641,最低排位为6260,高于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102分。
Q8:本科招生专业有哪些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必选科目为理科(老高考)或物理加化学(新高考)
Q9:有机会本硕博连读吗?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分校预计开设以下三类本硕博项目:
1️⃣ 4+2本硕项目:要求入读香港城大(东莞)且GPA不低于3.3(满分为4.3)。
2️⃣ 3+1+1直硕项目:要求获得新生入学奖学金且GPA不低于3.3(满分为4.3)。
3️⃣ 3+1+N直博项目:要求获得新生奖学金或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全国金、银、铜牌,同时GPA不低于3.3(满分为4.3)。
Q10:毕业是拿教育部承认的学位证毕业证吗?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是经教育部通过的独立法人办学机构
毕业发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毕业证学位证以及香港城市大学的学位证
好了,以上就是《24年入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24年入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本科申请答疑,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本科申请答疑》的全部内容,下一篇我们来讲讲24年秋季入学的港澳本科吧
香港城市学院东莞校区,大湾区大学2023年开学,本科与研究生比例将达到1:1
日前,在东莞市委宣传部举办的“新春走基层“集中采访教育专场活动中,东莞市教育局局长叶淦奎表示,东莞将大力推动实施高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在职研究生,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具体包括高起点创新办好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加快推进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其中博士后,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两所新建大学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
大湾区大学:在东莞设有两个校区
走访过程中,东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表示,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以及高水平大学在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东莞将大力推动实施高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着力打造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新范例。
这些计划包括,高起点创新办好大湾区大学,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大力支持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引进香港高校师资、课程和优势学科,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加速创新资源聚集和成果转化。
其中,新建的大湾区大学定位为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培养适应未来快速变化、支撑和引领大湾区科创发展的高端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服务于提升大湾区科创竞争力和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引领未来科技发展、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东莞将以大湾区大学为中心构建覆盖“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融通全链条创新体系,着力突破限制我国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大湾区大学开展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全日制学历教育,预计2023年正式招生办学,到2030年达到在校生1万人左右,本科生与研究生规模比例达到1:1左右。
为进一步做好大湾区大学选址和建设,东莞市会同省教育厅对大湾区大学选址地块开展多次实地调研,结合学校办学思路香港城市学院东莞校区,大湾区大学2023年开学,本科与研究生比例将达到1:1,明确了大湾区大学开展“一校两区三功能”建设。大湾区大学同步在东莞市松山湖高新区和滨海湾新区威远岛设置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约250亩土地,主要建设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关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融合办学的学科领域,设立相关领域研究生院和研究院,开展部分领域高年级本科生培养;滨海湾校区约2100亩土地,主要开展主体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产教合作和国际高校合作、创新创业孵化以及行政办公等。两个校区总建设规模预计约10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0亿元。
大湾区大学在重视理工科基础研究和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大湾区内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以及龙头科技企业资源,将建立“学校+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龙头科技企业”的“科教产合作共同体”,着力推动“六个共同”(共同制定发展规划、共同课程开发、共享科技人才资源、共同建设实验室、共同开展学生评价、共同开展创业就业指导),构建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全过程合作链条。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招生对象以内地生为主
与此同时,东莞市大力支持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引进香港高校师资、课程和优势学科,打造国际领先的优质教学与研究体系,努力办成一所“致力于卓越科研和教育的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学府”,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东莞市在松山湖科学城核心区划拨约523亩土地用于港城大(东莞)校园建设,另外在校园周边预留200亩用地支持其未来发展。校园分两期建设,由东莞市按照高质量标准以交钥匙的形式建好后提供给港城大(东莞)使用。按照相关协议精神,东莞市财政对港城大(东莞)的建设和办学给予强力支持。其中东莞市负责校园建设经费博士,并提供启动资金和生均经费支持。
同时,为支持香港城市大学做好学校前期筹备工作,东莞市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无偿提供办公场地,支持东莞市香港城市大学研究院建设,目前第一期启动经费已划拨到位。
在获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办学许可之后,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从事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计划自2023年正式开办,拟在正式开办10年内达6000人的在校生规模。其中,博士生人数大约占20%、硕士生人数大约占33%、本科生人数大约占47%。
2023年立校时香港城市学院东莞校区,拟先行开设硕士课程,并争取在立校第二年(即2024年)开办本科层次教育。正式立校后,学校将持续探索以2+2模式(2年在香港学习、2年在东莞科研)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颁发港城大博士学位,为未来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奠定基础。招生对象以内地学生为主,并招收一定比例的国际学生与港澳台学生,比例大致为8:2(内地生:国际及港澳台)。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2685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