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资银行国际化报告——对标国际一流》首次提出银行国际化指数(Bank Index,BII)。
书籍简介
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愈加复杂、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更加显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带一路”战略逐步深化。在此背景下,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脚步继续延伸,境外经营总量持续扩张、境外机构布局日趋完善、国际影响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无论从业务拓展广度还是市场挖掘深度上,均与国际顶尖的综合性银行有较大差距。因而厦门国际银行科研中心,在更为复杂多元的金融格局下,充分了解发展现状、积极把握发展机遇、总结借鉴海外经验、合理规划机构布局、制定完善发展战略对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十分重要。
《2016中资银行国际化报告——对标国际一流》首次提出银行国际化指数(Bank Index,BII),选取两类指标从境外分支机构情况、资产状况、营业业绩等方面建立了指数评价体系,对中资大型商业银行、中资股份制银行和16家数据较为全面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Banks,G-SIBs)中的外资银行予以分析,借此梳理中资银行国际化成果、对比中外资银行国际化差异、探索中资银行国际化路线、研究中资银行国际化风险,从而为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并认为,中资银行的境外机构依然延续“先近、后远;先发达、后发展”的布局特点实施“走出去”战略,境外资产规模总体增长、境外经营成果丰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国际化水平仍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距。在未来,中资银行应清晰认识到与世界最前端国际性银行的显著差异,在提升国际化水平的同时,需结合当前国内外环境、利用政策发展机会、采取新型发展手段、调整境外扩张步伐,实现稳健的海外扩张。
作者简介
贲圣林,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在开启全职学术生涯前,贲教授在著名金融机构工作20年,历任荷兰银行高级副总裁兼流动资金业务中国区总经理,汇丰银行董事总经理兼工商金融业务中国区总经理,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及摩根大通环球企业银行全球领导小组成员。目前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执行所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联合主席等。
俞洁芳,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副教授、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货币金融理论、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跨国公司财务、互联网金融等。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省部级项目,为政府和企业等提供数十项咨询报告,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国家统计局科研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坛新秀奖和浙江大学优质教学成果奖,并在首届全国金融硕士教学案例大赛中获奖。
张立钧(特邀专家),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带领团队为银行、证券、保险、资产管理等金融行业的客户提供包括战略、风险、财务、运营、人力资源和信息科技在内的各类端到端咨询服务。曾任职于J.P.摩根及SLK (后并入高盛)等华尔街投资银行。张先生经常代表普华永道在各类高端金融论坛及相关专业杂志上发表观点,发言主题集中于金融行业的变革与转型、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以及全球金融监管等。2016年,张先生代表普华永道作为二十国集团工商界活动(B20)合作智库,主持B20金融促增长工作组会议。
除上述几位专家学者外,本书作者还包括顾月、吕佳敏、龚慧超、谷寒婷、帅旗等来自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硕博士研究生。
专家咨询委员会(姓氏拼音序)
曹彤厦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董事长
陈卫东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
鄂志寰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
焦瑾璞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
金 煜 上海银行董事长
刘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王维安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
王永利 乐视金融CEO
向松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杨再平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
张立钧 普华永道大中华区金融行业主管合伙人
张晓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宏观局副局长
赵昌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
赵海英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
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俞洁芳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
宋 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本书序
《2016年中资银行国际化报告——对标国际一流》如期和大家见面了,正如去年宣示的一样。相比去年,今年有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
今年我们“斗胆”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16家有代表性的国际银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将它们置于同一“银行国际化指数”体系中予以衡量测算。这些银行无一例外均来自发达国家,国际经验丰富、历史漫长、路径各异,这对正在国际化征途上奋斗的中资银行有较高的参考借鉴意义。
今年的副标题“对标国际一流”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延伸。考虑到这些国际银行基本代表了当今世界上银行界国际化的最高水平,通过对标这些“先进”,我们可以协助中资银行找找差距,认清发展机遇,补补我们国际化方面的短板。
今年我们借用企业国际化领域的有关理论对影响银行国际化的主要因素做了一些比较分析,虽然仍然处于入门级别,但至少是我们希望追根溯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一种尝试,报告未来也将对相关理论进行进一步提炼。
今年我们在风险案例方面特别地单列一章,不仅是因为防范风险是今年国际国内的主旋律、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业的立身之本,更是因为国际化会增加银行风险来源的多样性和风险管理的复杂性,需要特别重视。许多案例揭示的教训是深刻的,后果是严重的,造成的伤害是难以愈合甚至致命的。
今年我们成功地推出英文版,这要感谢我们的课题组成员之一——普华永道大中华区金融行业主管合伙人张立钧,他旗下团队的专业性和全球性有效地弥补了我们原来团队的不足。英文版的发行将会使我们获得更多国际交流沟通的机会,也会让更多目光聚焦到我们这个年轻的团队身上,期待这些关注转化成我们未来更强的动力与能力。
令人欣喜的是,这一年团队一如既往的努力未曾改变,不忘初心的情怀未曾改变,奔腾不息的青春未曾改变。书稿完成之际,正值人民币正式进入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之前夜,又适逢中国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跃居世界第二并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喜讯传来之时,我想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或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机遇,而我们期待着和这个奔腾的时代同频共振。
(序言作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
购买方式
目前,《2016年中资银行国际化报告——对标国际一流》纸质版与电子版图书在亚马逊、当当等各大电子平台上均有销售,您也可登陆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AIF)官方微信平台留言进行购买。与此同时,2016年报告首次推出英文版,也将于近期出版发行厦门国际银行科研中心,敬请关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4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