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13级临床2班学生。2018年考研录取到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学术型),师从于北京宣武医院神经电生理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杨小枫教授。
担任职务:
·2014-2015年担任我校科研外事部学生助理
·2014-2015年担任我校科研兴趣学会科研部副部长
社会实践:
参加2014年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组织的“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现场流调及实验室科研活动”。2015年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发实验室组织的对开封尉氏艾滋病村艾滋病患者的随访活动,并获得优秀个人荣誉。
荣誉奖项:
·2014-2015年: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三好学生
·2015-2016年: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员
·2016-2017年:校一等奖学金,河南省文明学生,河南省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员
·2017-2018年:河南省优秀毕业生
奖项证书:
·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证书
·2014-2015年校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二等奖(社科)
·2014-2015年校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三等奖(自然)
·2016-2017年校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三等奖(社科)
·2016-2017年校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三等奖(自然)
·2016-2017年校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优秀奖(社科)
·羲和杯科研创新设计大赛科研设计二等奖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15年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和优秀个人奖
科研成果:
主持、参与校大学生科研立项4项,以第一,第二作者发表论文5篇。其中中文核心2篇,科技核心3篇,并参与发表多篇论文。代表性科研成果:Wei Wang, Jiang, Wu, et al.Study on the of 7 Kinds of such as and Comb.[J]. & ,2016,17(11):2560-2563(第一作者,IF:1.91)。
努力,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从报考、初试到复试结束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历历在目,从初试成绩的不如意到一切尘埃落定,从不被看好到赢得导师的赞同。要感谢母校给我们提供的学习、科研平台。我不是最优秀的人,却很执着于自己想法,一旦认定了目标,就会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首都医科大学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在最新临床医学学科排名中为A-,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每年都会有众多的考生报考,当初报考首医时家里面人是反对的,因为报考名校就要承担录取不上的风险,报考时我查了很多关于院校的信息,再三思考,决定还是要冲一冲名校,就报着录不上的心态,今年为自己的梦想拼搏一把。如果没录,明年为自己的责任和家人再战一次。命运眷顾了我,当得知自己能够进入复试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比平静,我知道,复试我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来自全国各地医学院校,所以复试这关一定要足够优秀才能脱颖而出。
当得知复试通知后,我又把之前看过的神经病学专业课本仔细看了3遍,把所有导师的文章又都查了个遍,把复试导师可能会提问的英文问题背的滚瓜烂熟。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回忆,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比备考初试还要艰辛,我觉得此时的经历不仅仅是为了梦想专硕也能硕博连读吗,更是为了给自己、家人一个交代,这个交代无关于是否成功,而关于是否为了梦想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幸运女神再一次降临,复试后导师对我说,他今年想招个男生,并问我是否有继续深造的打算,因为首医神内是国家重点学科,研究生毕业要求高,要求硕博连读。听到这里,导师的要求与我当初报考的意愿非常相符,医学门槛高,继续深造学习是医生的必经之路。在表达自己意愿后,最终被成功录取。
01
考试动机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238万,比2017年增加37万,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考录比逐年增加,竞争愈加激烈。
医学从古至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以高门槛著称,由于医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医院对医学生招聘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继续深造学习,无论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开阔自己的眼界、升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是增加自己的就业优势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医学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从踏入医学殿堂那一刻起,就意味着我们要终身学习。无论我们现在是继续深造还是已踏入工作岗位,我们都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考研不是医学生唯一的途径,也不能决定我们未来的道路,它只是我们人生一个短暂的阶段。但考研确是我们从医学生走向医生的捷径,所以我们要明确考研动机,并树立坚定的目标。
02
考研报考经验
考研是为了就业,研究生期间所学习的方向可能是自己以后要从事一辈子的专业,所以大方向不能错,报考专业一定要是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专业。所以专业比学校重要。有能力的同学还是要建议、鼓励大家报考名校,因为名校所拥有的资源是我们在一般院校所接触不到的,但是一定要准确评估自己的实力,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至于临床医学专硕和学硕,其各有利弊。专硕比学硕多个规培证,且读研期间研究生补助较多,毕业后可以直接参加工作。但是在临床上轮转3年几乎很少有学生能够系统的接触科研,而且专硕读博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学硕。学硕在读期间没有规培证,研究生补助比专硕低,但在专业理论知识要比专硕扎实,而且经历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后更容易出成果。而且直博,转博、出国的几率比专硕要大很多,考博导师也更喜欢接收。毕业之后经历住院医规范化培训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学硕的培养周期较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说两者各有利弊,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未来发展方向、职业定位和自身及家庭原因多方面考虑。不能人云亦云,要好好想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首医的报考跟其他学校不太一样,是从报考时就选好导师,一个方向一个导师,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有的导师虽然在招生目录上,却由于有推免的学生报考而导师今年没有招生名额,也有的导师会在招生目录出来后又扩招,所以大家在报考前一定要查好报考导师的信息,关注推免信息以及提前跟导师取得联系以获取更多的消息,否则很有可能由于自己的报考不当即使初试考的不错,也会因为导师没名额而没有学上的。
03
考研初试经验
由于自己的初试分数不高,在这里我就不多说考试的经验了,主要跟学弟学妹讲讲身体和心态的重要性。考研是个持久战,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学习进度安排,并严格执行。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一周中抽出一点时间锻炼身体,由于本人喜欢打篮球,所以我会在自己效率低的时候去球场打打篮球,这样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运动后学习效率加倍。
考研期间要抱着平和的心态,不要被身边的“某某同学报的哪里”“某某同学复习到哪里了”“某某同学模拟了多少分”所影响。考研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只有自己突破了自己,才能破茧重生,身边好多同学到最好两个月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都坚持不住了,所以到最后就是比的心态和学习状态。最坏的打算也不过是录取不上,所以没什么大不了,放平心态,自信备考。
04
复试经验
学校越好,复试占的比重越大专硕也能硕博连读吗,越看着学生的综合实力。首医一轮是以1:1.3的比例进复试的,二轮是以1:3的比例进复试。首医的复试还是挺公平的,从笔试到面试全程录像,且笔试和面试每个环节都会有老师打分,最终初试和复试折合的总成绩才能决定我们是否录取,所以初试成绩不能决定一切,初试分数高的不能骄傲,低的也不能自卑。
进入复试后,导师们就会根据考研英语成绩,四六级成绩,科研经历等综合考量,所以学弟学妹有机会一定要把六级分数考高点,考研英语考高点,因为进了复试,导师们就不怎么关注总成绩了,而是比较注重英语水平和科研能力。
首医复试最重要的是面试,面试导师们会每个人提问1-2个专业问题(如简述脑功能定位区、退行性病变的种类及病理特征、环的结构、古兹曼综合征临床表现、癫痫的分类等)及多个其他问题,一定要自信沉着,实事求是,正是因为自己对专业课本比较熟悉,所以才回答专业课的问题时得到老师的认可。
面试导师会让同学们先用英文做个自我介绍,然后再用英文提问,提问的问题有专业课的(如问你对癫痫了解多少?用英语说出10个以上大学所学的课程名称…..),也有生活上的问题(如你会做菜吗?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报考我们学校?),所以英语口语很重要,建议学弟学妹在平时学英语时养成晨读的习惯。首医每年都有高分被刷,低分逆袭的,所以,大家尽量初试成绩考高点,一定不能轻视复试,初试是敲门砖,复试才是决定我们是否被录取的关键因素。
研究生只是人生的一个短暂阶段,它并不能决定我们未来的道路,但无论我们是即将踏入工作岗位还是继续深造,不断的学习和奋斗拼搏才是我们能够继续走远的源泉。无论是成为一名平凡而不平庸的医生,还是要成为在该领域有话语权的权威,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学会做人,先“做人”再“成人”,能力有大小,但一定要做个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医者。最后,感谢父母对我的养育,亲朋好友对我的帮助和包容,感谢母校及老师们对我的栽培,今日我们以三全为荣,明日三全以我们为傲。越努力,越幸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4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