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博士
首先,博士是指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本专业最高学识水准的学术称号。在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这三种学位中,博士学位是最高一级。
我国的博士是由国务院授予的高等机构和研究机构授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历的人员博士博士考试,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学术水平者,即可授予博士学位。
二、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一)中国古代对“博士”的定义
在古代博士博士考试,博士是一个身份代词,最早其实是一个官职,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在秦朝以后的每个朝代,也都存在“博士”这个官职。
秦汉时期,博士掌管史书典籍,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员。当时的“博士”要比现在的图书管理员要求更为严格,必须要学富五车通晓古今的人士,才能够担任这个博士。在汉武帝期间,更是设立了“五经博士”专门教授五经。
而到了唐代以后,又设立了国子、太学等博士职位,明清两代也有“国子博士”。这些博士的本职工作就是教授传统的儒家文化,辅佐皇帝。
除此之外,古代的博士有些还是专职博士,比如在西晋时候,就有律学博士,专门研究法律,解释朝廷的法令,保管律法文件等,对专业的要求极高;在北魏时候,设有医学博士,专门从事医学的研究。
所以,在古代,“博士”这个身份,也相当于专业领域的顶尖人才,相当于现在的科研工作者。同时,在古代的民间,人们还用“博士”来形容一个领域方面的特长,比如“茶博士”,就是对茶楼伙计的雅称,还有唐代的茶圣“陆羽”,唐德宗就曾当面称赞他为“茶博士”。
总体来说,虽然博士这个称谓古代和现代都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学识渊博,但其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毕竟古代的教育体系与当今的教育模式,完全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二)中世纪博士学位仅代表教师资格证书
“博士”作为学位,最早产生于中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当时,博士学位只是加入教师行会的一种资格证书,“凡获得巴黎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者,有资格在任何地方任教,而无需另行考试或考察”。最初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无本质区别,15世纪后,二者才开始分离,博士学位逐步倾向于授予从事大学教学者,而硕士学位倾向于授予从事其他职业者。博士学位在初创时期仅是作为一种教师资格证存在,并没有现代博士所蕴含的本质特征,因为并没有对获得者研究能力及成就的认可。
(三)19世纪初博士教育以培养纯科学研究者为旨归
现代意义上的博士生教育,产生于19世纪的德国:1809年开始,洪堡等人创立的柏林大学等现代大学,将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能。科学工作者开始用理性的目光去审视世界和人类自身,以研究和发现知识。由于一切学术研究和科研被唯心主义者解释为哲学,这 就改变了传统大学学科结构的层次格局,哲学院的地位迅速升高,成为大学的中心和科学研 究的发源地,并首次产生了由哲学院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
与中世纪仅作为教师资格证书而存在的“博士”学位不同,这一时期博士生教育强调各学科“对知识和创造性的积极贡献”,同时也旨在提供科研方法的训练,使每个人成为具有最高 水平的科研工作者和学者。
(四)19世纪中后期起应用研究逐步融入博士的培养中
1861年,耶鲁学院开始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标志着博士生教育制度在美国产生。受德国影响,美国最初的博士生教育强调培养具有理性精神的高级学者。1876年,伴随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研究生院随之成立。研究生院的创立是世界博士生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博士生教育和博士学位制度的发展进入了正规化、形式化、制度化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开始不断增长。同时,各国博士生教育规模也持续扩大,大量博士学位获得者开始 进入企业、政府部门或从事其他非学术性职业,而不再局限于教学和科研岗位。在此背景下,纯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全面融合到了博士生培养中。
三、赋能未来:DBA博士教育新篇章
DBA作为专业博士学位项目,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一个世纪前的一项联合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项目,上世纪90年代,法国引入了DBA项目,全球范围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人员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在全球化时代不断变化、复杂的商业环境下,高级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理论素养,更需要具有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正是对此要求的回应。对大学或商学院来说,工商管理博士学位项目的开设有利于巩固大学或学院与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成为大学发展重要关系网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这也是世界各国大学开设DBA 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该方案制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共分两步走:“到 2015年,积极发展硕士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博士层次专业学位教育,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精神,深入论证,有序推进。……到2020年,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基本完善,研究生教育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生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需求”。由此可知,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将迎来硕士专业学位和博士专业学位的大发展,DBA教育也将引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45405.html
评论列表(2条)
[…]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
[…] 哈佛大学由十所学院以及一个高等研究所构成,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在校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约为2万人。截至2018年10月,哈佛大学共培养了8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而哈佛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共走出了158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一)、18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一)、14位图领奖得主(世界第四),其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众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在世界各研究机构的排行榜中,经常名列全球大学第1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