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论文送到你的面前来。”
——中科院自动化所博士黄国平
这让人泪目的博士致谢,你还记得吗?
可能每个人对这些寒门博士的故事,都有不同的感受。
大多数人的感受是,读博这条路漫长且不好走,特别是当你的背后没有很多支持的时候。
但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读博这件事情。
虽然读博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但是,它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致敬坎坷,去直面人生中的逆境。而敢于直面人生,并做到坚持,就是“长期主义”。
所以,当你也拥有那些寒门博士所拥有的,那种坚持不懈的强大信念时,其实,读博,就是做时间的朋友。
无论你是在读的学生,又或者你已经工作多年,读博读博士的,在这个需要和不确定性共存的时代,都值得好好考虑。
在疫情的当下,读博,是一个也许可以把疫情“偷走”的3年找回来的选择。
关于读博说说我的想法:
只有读博士才知道科研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之中,个人认为他们绝大部分人不知道科研是怎么回事。虽然,很多情况下,一个博士做的某些工作,一个本科生,甚至小学生都能做好。比如,想做一个实验,老师制定好工艺,研究生也就充当一个实验记录员。对于“记录员”这样的事情,仔细一点点的小学生完全可以胜任。有时候,老师让学生编一个程序,我也是觉得高年级本科生就可以完成。但是,“科研”不只是“数据记录”,也不只是“编程”。科研是让人学会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只有知道科研到底是什么回事,才有可能领导某些重点工程、研究项目。
只有读博士才能够系统地掌握一个领域
最近一朋友对我抱怨,后悔在期间进入“尖子班”学习。所谓尖子班,和高中择优班一样,挑选出好的苗子重点培养。对于这些人,他们学的知识非常多,学院里的每一个专业的课程都学。也因此,每一个专业都懂一点点,但,每一个专业都懂得不多。进入研究生后,发现很多专业知识没有学到。而本科学到的很多知识在这个专业里面没有用武之地。所以,我觉得他抱怨的,莫过于没有系统地掌握现在的专业。读博士期间,虽然所研究的领域,已经具体到“点”上了。但是,在一个人把知识从面系统到线,再从线浓缩到点的过程中,也就系统地掌握了这个领域。
能够系统地掌握一个领域,如灵活运用,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很多的“点”。再把这些点变成知识网。从科研,到生活,到人生,用之不竭。
读博士增加机会接触上层人事
本科生毕业,找到的工作完全有可能比很多博士生找到工作的工资高。然而,如果父辈不是什么“达人”读博士的,他们很难接触到真正的高层次人事。在清华做博士后期间,和老师一起去某重大国有企业参观(行业排第一)。接待我们的是他们企业的老总,陪同参观人员,除了讲解员,至少都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试想,本科生去他们企业工作,或许若干年,都可能见不到他们的领导人一次。
不接触上层人事,自己永远成不了上层人事。这也是我现在发愁的地方,有时候,也感叹自己的出路在何方?
知识对于人生的意义,远大于财富对于人生的意义
有时候,也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只是希望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再奋斗4-5年,即使不再工作,这辈子也应该衣食无忧。然而,人这一辈子,不可能只追求衣食无忧。如果读博,几年的博士生涯,会让你在专业能力上获得较大提升,会在学历上登顶,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很大的机会比过去的自己更好,读博会让你获得明显的提升。
读博士,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不一样,有些人是面子工程,有些人是无奈选择,有些是为了谋一份更好的前程。还是那句话,读博士可能会后悔四年,但不读博士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55543.html
评论列表(1条)
[…] 最近武汉大学的一份辅导员拟聘用名单成为了大众热议的焦点,应聘的人员清一色的都是顶尖大学的硕博毕业生,其中博士占了绝大多数,当中还有6位是来自清华大学的博士毕业生。一时间,博士担任辅导员“大材小用”的言论甚嚣尘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