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专业硕士包含七个专业学位,招录分为初试(联考)和复试两个阶段。联考采用统一试卷,分别划设国家线。
初试即每年12月底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上午的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试卷,下午的英语,满分分别为200分、100分
复试形式一般主要为面试。2022年全国主要MBA项目都设置了提前批面试,面试通过,联考过国家线基本就可以被录取。部分项目设有正常批复试,也就是联考过线之后再参加复试,最后根据初试和复试综合成绩排名,择优录取。
MBA
工商管理硕士( of ,简称MBA),是面向企业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开设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培养学生掌握生产、财务、金融、营销、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等多学科知识和管理技能。是工商企业界普遍认为进入或提升管理阶层的一种途径。MBA是培养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
MBA是适用范围最广的一个项目,一般所有行业或管理相关岗位的人员都可以申请就读。
EMBA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最早诞生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管理学院,是针对企业或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士开设的,名校EMBA项目更是倾向于企业法人或董、高、监,关注公司战略和发展宏观层面。通过教学启发,将现代管理课程与学员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兼顾实际运用和可操作性,同时注重学生间经验的交流和分享。其实质是一种有学位的在职教育。在中国,读EMBA业已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拓展建立高端人脉关系的便捷之路。
EMBA一般适合企业家或大型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申请。
FMBA
金融管理硕士( MBA),是面向金融机构与其他行业从事与金融、财务相关工作的中层管理人士的项目,通过”金融+管理“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在新的金融环境下为中国成就一批具有本土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金融人才、深谙金融的创业家、拥有优异金融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
FMBA一般更适合金融、财务、咨询等相关行业或职能部门的从业者就读,或者希望转行到这些行业的同学也可以申请,例如,FMBA帮助传统行业的人士成功进入金融行业。
MEM
工程管理硕士( of ,简称MEM),是2010由中国工程院提议,委托清华大学进行学科论证,同年批复新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其目的是适应我国现代工程事业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我国工程管理的人才质量。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对核心管理领域知识的理解能力。
MEM通常更适合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或技术相关岗位的人士申请。
MPAcc
会计硕士( of ,简称MPAcc),是面向会计职业,培养的是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会计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跟会计学硕士相比,MPAcc会计硕士更看重务实,生源要求必须有工作经验。
MPAcc适合会计、财务管理相关领域的人才报考。
MPA
公共管理硕士( of ,简称MPA),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MPA要求毕业生掌握先进的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具体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
MPA相对而言更适合政府部门或其他公共机构从业人员报考。
MTA
旅游管理硕士( of硕士管理,简称MTA),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旅游职业素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实际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毕业生将从事旅游行业以及相关行业中的实务性工作。
MTA是管理类专硕项目里的小众专业,只有少数院校开设MTA项目,例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
MLIS
图书情报硕士( of and ,简称MLIS),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能够解决图书情报工作实际问题的人才,也就是图书情报人才,图书情报主要涉及的是信息和管理。
MAud
审计硕士( of ,简称MAud),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现代审计学基本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审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专门人才。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是大多数产生读硕士想法的同学亟需解答的首要问题之一,信息不对称导致每年都有大量考生“竹篮打水”或者“高能低配”。
机会成本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的,“如何结合考生自身背景实际情况通过努力而成功就读最好的院校项目?”是读研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半年的申请时间+2到3年的就读时间+不菲的学费,如果去读一个低配的院校项目就是浪费青春!选择大于努力,有不少做出错误选择的同学毕业后会慨叹“花了3年时间,读了和没读一样!”
如同管理具有柔性,申请硕士的院校选择标准也有很多方面,唯有选取对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标准来决策才是最佳决策方案。
名校与普通院校因素
稀缺性带来价值。国人追捧的国际名校、全国性顶级名校或区域性名校无论在就读期间提供的师资水平、学校平台、论坛讲座水准、进入课堂的企业家知名度、海外项目规格、院校全球排名等,还是毕业后的校友资源,都存在天壤之别!而这些却是读研带来的学历之外的最有价值的附加物!在没有其他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名校自然是首选。
申请难度因素
以清、北、复、交为代表的国内头部高校MBA项目,是全国优秀的职场精英的最爱,自然而然的在提前批申请材料审核和面试难度上也是竞争异常激烈硕士管理,有的项目甚至达到15:1的报录比。申请这些项目之前考生最好做个自我评估,然后再去为了梦想而付出相应等级的努力!
每年都有很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同学,精神可嘉,但草率应对的做法需要改变,做到知己(自身条件)知彼(院校招生考核标准),有备而来,否则每年一次的宝贵的申请机会就此错过;而对于自身确实有某些明显劣势而又亟需一年成功读研的同学,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普通高校MBA报考才是上策。
学费因素
同样是MBA项目,学费有的40+万,有的5+万,差异悬殊的学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非一线城市同学的院校选择。在学费方面可以兼顾当前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作为决策依据。
上课时间因素
对于外地申请学员或工作特别忙的在职中高层,即使是每月集中上课1-2次,依然很难很好的平衡工作与学习的矛盾。 而近两年盛行的线上学习方式可以带来极大的便利。 但单纯的线上学习对于同学老师的互动又会产生影响,线上+线下的OMO教育模式成为大势所趋 。
教育终将返璞归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5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