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23日,我乘坐合肥到北京的火车,经过一个晚上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医生在职博士,于第二天上午到达北京。一位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学生接待了我。
中午在“人大”学生食堂吃饭,学生为招待我,特此买来北京烤鸭,这是我第一次在北京吃北京烤鸭。因急于看病,没有留下味觉的记忆。
傍晚,学生陪我到北京天坛医院。看墙上的专家介绍,得知王忠诚教授是神经外科的知名专家,我决定挂他第二天的门诊号。
六点多钟,陆续有不少人来到窗口排队,当时两个窗口,估计至少有六七十人。
八点多点,有工作人员来通知,王忠诚教授出国了,明天不门诊。我准备改挂其他专家的门诊号。
25日早上七点钟的样子,医院窗口开始挂号,不一会儿,忽然有工作人员大声说话:王教授昨天晚上从国外飞回来了,今天可以挂他的专家号了。这样我有幸挂了王忠诚教授的专家号。
八点不到,王教授就来到门诊室接诊,我是第三个病人,进去时,看到两个办公桌拼在一起,王教授坐在右边,六十多岁,花白的头发,他仔细观看我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拍的磁共振片子,右边坐着他的博士生学生,不时记录着。王教授看片子的时间较长,他的学生建议我在天坛医院再做一次磁共振。王教授马上否决说:“这个片子比较清晰,不用再花那笔钱,一千多块呢。”那时我的月工资是170元。
王教授非常认真询问了病史、症状后,建议我保守治疗。于是我拿着诊断书离开了门诊室。当我走到走廊时,后面传来王忠诚教授的喊话,我回过头,王教授追了出来,反复叮嘱我:“这个病目前是世界难题,手术治疗一定要谨慎,我的意见是保守放化疗。”
这时,我感到站在我面前的不是顶级医学专家,而是一位慈祥的长辈。
我必须赘述三点:
第一,王忠诚教授晚上从国外坐飞机回家,第二天早上就上班门诊。说明他对待工作吃苦赖劳、非常认真。作为我国神经外科之父,他完全可以休息一天再上班。
第二医生在职博士,门诊时,地方医院拍的片子,能用就用,绝不让患者多花钱。相比较有些医生,其它医院的检查结果是不算数的,非要重新检查一遍。不仅花了病人的冤枉钱,也耽误了病人的时间,增添了病人家属的麻烦。
第三,追到门外反复叮嘱病人,说明他对待病人是多么关心,多么负责任。只有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做到。
他有一句非常感人的话:“作为一个医生,要真正地体贴病人,关心病人,不要把医生的身份高于病人。拿起手术刀,不停地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千万不要去割断与人民的感情。”
王忠诚简介:
中国神经外科奠基人。
1969年初,中共“九大”预备会之前,以心内科专家吴洁为首的中南海专家保健小组主要成员。
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012年9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敬请朋友们观看著名演员高明主演的电影《王忠诚》,领略医学大家的风范,感受其崇高的人格魅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ojishuobo.com/57216.html